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829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docx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开发与创新·

 

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sofCarbonFiberandItsComposites

 

GAOBo,XUZi-Li

 

(WuhanTextile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3,China

 

Abstract:

Thispaperintroducesperformanceandfeaturesofcarbonfiber,brieflyoverviewsthehistory,includingbothforeignanddomestic.Andanalysesthepropertiesandapplicationsofcarbonfibercompositematerial,emphasizestherelatedperformancethatcarbonfiberaddstothemetalmatrixcompositesandpointsoutitsresearchprospects.Keywords:

carbonfiber;composite;metalmatrix

1引言

 

碳纤维是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是由有机母体纤维(聚丙烯睛、粘

胶丝或沥青等采用高温分解法在1000~3000℃高温的惰性气体下碳化制成的。

它是

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比重不到钢的1/4,能像铜那样导电,比不锈钢还耐腐蚀,

而其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

23000~43000Mpa,也高于钢。

碳纤维按其原料可分为三类:

聚丙烯腈基(PAN碳纤

维、石油沥青基碳纤维和人造丝碳纤维三类。

其中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用途最广,需求也最大[1]。

 

1碳纤维的发展史

 

1.1国外碳纤维的发展历史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研究粘胶基碳纤维,1959

 

年生产出了粘胶基纤维Thormel-25,这是最早的碳纤维产品。

同一年,日本发明

了用聚丙烯腈基(PAN原丝

 

制造碳纤维的新方法。

紧接着英国皇家航空研究院研究了高性能

 

PAN

 

基碳纤

维的技术流程

使

PAN

基碳纤维成为碳纤维工业的主流。

20世纪

70年代中期,美国

联合碳化公司在美国空军和海军的资金支持下

研发高性能沥青基碳纤维。

碳纤维

的民用商业化也正是始于70年代。

日本东丽公司最早于1971年开始生产钓鱼杆和

高尔夫球棒。

1974年,美国最早把碳纤维用于网球。

接着羽毛球拍也都实现了

CFRP(carbon-fiberreinforced

 

plastic化。

20世纪80年代,碳纤维开始广泛用于客机

 

和航天飞机。

人造卫星也实现了CFRP化。

进入21世纪,碳纤维的需求量随之

增大,以大约13%的速度逐年递增。

碳纤维的主要性能见表1。

表2是不同领域碳

纤维的需求及预测见表2。

 

1.2国内碳纤维的发展

 

我国碳纤维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在意识到碳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高波,徐自立

 

(武汉纺织大学机电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收稿日期:

2010-05-31

 

作者简介:

高波(1986-,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碳纤维增强;徐自立(1964-,硕士生导师,教授,博士。

 

摘要:

介绍了碳纤维的性能及其特性,概述了碳纤维的发展史,包括国外和国内。

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

 

料的特性和应用,着重说明了碳纤维增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相关性能,并指出了其研究前景。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基中图分类号:

F4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2-6673.2010.04.014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Development&InnovationofMachinery&ElectricalProducts

 

Vol.23,No.4July.,2010第23卷第4期2010年7月

 

文章编号:

1002-6673(201004-037-03

 

表1碳纤维的主要性能性能聚丙烯腈基碳

 

纤维

 

石油沥青级碳纤维

 

粘胶碳纤维

 

拉伸强度(Mpa>300016002100~2800

 

密度(g/cm31.76~1.941.72.0拉拉弹性模量

 

(Gpa

 

>207

 

379

 

441-552

 

37

 

·开发与创新·

 

纤维对军工和民用的价值后开始重视。

自1975年11月全国第一次碳纤维复合

材料会议之后,一直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经过四十多年

的发展,我国碳纤维从无到有,从研制到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我国碳纤维的研制与生产水平还较低,近些年来,由于我国对碳纤维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碳纤维又成为国内新材料业研发的热点。

但是,除极个别企业外,大多数引进项目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属国际中下等,生产的碳纤维产品也未达到高端水平[2]。

国内生产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厂家主要有:

榆茨化纤厂、兰州石化公司化纤厂、兰州碳素纤维厂、衡

水碳纤维材料厂、无锡宏泰机械厂、上海合纤所等。

这些厂家的生产能力比较低,无法满足国内市场对碳纤维的需求。

2004年我国碳纤维消耗量约为4500t,2009年达到9000t,而95%依赖进口[3]。

值得庆幸的是,2009年6月14日,我国首个百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厂在吉林省吉林市建成并投产。

其自主研发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标志着我国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实现了新突破。

2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的组成相为增强相与基体相。

增强相一般有很高的力学性能(强度、弹性模量,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载荷或显示功能。

增强相一般有三种:

纤维、晶须、颗

粒,它们是不连续相。

基体相也有三种:

金属、陶瓷、聚合物,它们是连续相。

碳纤维是高性能复合材料最常用、最重要的增强相,是目前可作MMCs增强物中价格最便

宜的一种。

一般是以500~12000根直径为5.6~14μm的细纤维组成束丝作为增强体使用。

而像硼纤维、碳化硅则是单丝做为增加体使用。

无论何种原丝纤维来制造碳纤维,都要经过五个阶段[4]:

①拉丝:

可用湿法、干法或者熔融状态三种中任意一种方法进行;②牵伸:

在室温以上,通常是在100-300℃范围内进行,W.Watt首先发现结晶定向纤维的拉伸效应,而且这效应控制着最终纤维的模量;③稳定:

通过400℃加热氧

 

化的方法;④碳化:

在1000~2000℃范围内进行;⑤石墨化:

在2000~3000℃范围内进

行。

 

经过以上五个阶段,所产生的最终纤维其基本成分都为碳,高模量碳纤维成分几乎为纯碳。

2.1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

 

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也就是通常说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是目前最先进的复合材料之一,它以轻质、高强、耐高温、抗腐蚀、热力学性能优良

等特点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及耐高温抗烧蚀材料,是其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无法比

拟的。

这些材料在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应用,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如碳纤维

增强环氧树脂。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如航

天飞机的舱门、仿生机械臂以及压力容器等。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民用飞机在结构中大量地使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如副翼、发动机罩、阻力板、起落架舱门等[5]。

 

2.2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与陶瓷材料相比有较好的韧性和力学性能,保持了基本原有的优异性能。

比高温合金密度低,是比较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

用碳纤维增强陶瓷可以有效地改善韧性,改变陶瓷的脆性断裂形态,同时阻止裂纹在陶瓷基体中的扩展,目前国外比较成熟的碳纤维/陶瓷复合基复合材料是碳纤维增强碳化硅材料,因其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在航空发动机、航天飞行器领域等具有广泛的应用。

 

2.3碳纤维/碳复合材料

 

碳纤维/碳复合材料汽化温度,抗热振,摩擦性能好,已用于制作刹车片、汽车和

赛车制动系统、高温模具、高温真空炉内衬材料。

碳纤维/碳复合材料作为烧蚀材

料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用于洲际导弹头的端头帽。

碳纤维/碳复合材料也是用

做高温输送装置、核反应堆零件、电触头、热密封垫和轴承的优良材料。

由于碳/碳复合材料与人体组织生理上相容,弹性模量和密度可以设计得与人骨相近,并且强度高,因此,可以做人工骨头,如接断骨、作膝关节和髋关节等[6]。

 

2.4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碳为增强体,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与陶瓷材料相比具有高的韧性和耐冲击性能。

金属一般采用铝、镁、镍、钛及其合金。

其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技术比较成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复合材料[7]。

下面以它为例来说明碳纤维/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

 

碳纤维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较理想的轻质高强复合材料。

具有很高的高温强度

和弹性模量、良好的耐磨性、导电导热性和高温稳定性。

其密度小于铝合金,弹性模量却比铝合金高2~4倍,在制造铝基复合材料通常并不是用纯铝而是用各种铝合金,这主要是因为,与纯铝相比,铝合金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8]。

碳纤维/铝基复

 

表2不同领域碳纤维的需求及预测年份宇航体育用品工业合计

200262006600115002430020057100780019400343002008810092003020047500

20119800113004740068500

 

38

 

·开发与创新·

 

4结论

 

(1提出了一个二维转锥反应器瞬态传热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转锥内部的

瞬态传热过程,为转锥反应器的虚拟制造和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

 

也为进一步的分析转锥的热应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转锥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而逐渐升高,温度分布情况大致为:

在底端温度最高,从底端向顶端温度逐渐降底。

在底端开口处温度很高,很可能会发生应力集中,因此在生产加工时一定要保证开口处的质量。

 

(3通过实验验证,ANSYS分析结果与实验所测结果基本一致,具有一定的可靠

性。

参考文献:

 

[1]吴创之.生物质能现代化利用技术[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秦

宇.ANSYS11.0基础与实例教程[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李滨.转锥式生物

质闪速热解装置设计理论及仿真研究[D].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2004.

 

[4]李滨.基于模糊优化理论的生物质裂解装置转锥有限元安全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4.

 

[5]ANSYS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