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225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docx

高三教案之文言句式

广州卓越教育机构一对一

高三语文学案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句式

一、思维导图

二、粤题纵览

【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

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

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

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

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

“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访曰:

“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

”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

[注]①散吏:

闲散的官员。

②海昏:

地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前往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愉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因家庐江寻阳焉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

3.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3分)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

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

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5.断句和翻译。

(10分)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三、课内精讲

(一)四类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

3、“……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

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

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

4、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如:

为仲卿母所遣。

(《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过秦论》)

5、用“被”表被动。

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

(《阿房宫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过秦论》)

难点探析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

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

又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

(《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同上)

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

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

如:

洎牧以谗诛。

(苏洵《六国论》)

而刘夙婴疾病。

(《陈情表》)

☆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晏子治东阿》)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与妻书》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而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

恐年岁之不吾与。

(《离骚》)

未之有也。

(《孟子》)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无乃尔是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为)……”的格式。

如:

惟弈秋之为听。

(《弈秋》)

唯利是图。

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人不暇自哀。

(《过秦论》)

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段太尉逸事状》)

客有吹洞箫者。

(《赤壁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陈涉世家》)

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

余例类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

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

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4)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

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鸿门宴》)

区别“之”的用法: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语的词或词组。

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

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文采不表于后世。

(《报任安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

具告以事。

(《鸿门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

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

(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了。

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

(《静女》)

2.省略谓语。

谓语一般不能省略。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除臣(为)洗马。

(《陈情表》)

3.省略宾语。

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

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

如:

言未毕,晞再拜曰:

“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

(《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

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

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

如:

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

(《黔之驴》)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

(《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

(《鸿门宴》)

4.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

读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

(《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

(《出师表》)

(二)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陈述语气

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及、为……所、以为、以……为

有……用来、没有……用来、有……的、没有……的、等到……的时候、把……当作

疑问语气

奈何、何如、如(奈)……何、得无……乎、孰与、孰若

怎么办、怎么样、把……怎么样、大概……吧(恐怕……吧)、跟……相比……

感叹语气

何其、一何、何……之

多么、何等、多么、怎么……这样啊

反问语气

无乃……乎、不亦……乎、得无……乎、何……为

恐怕、只怕、不是……吗、难道……吗、、为什么……呢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以为”、“以……为”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相当。

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石钟山记》)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

如: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新唐书·魏征传》)

(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

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

如: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口技》)

注意:

“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

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

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

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

“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

如: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鸿门宴》)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

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郑伯克段于鄢》)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

如:

曰:

“今日之事何如?

”(《项羽本纪》)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

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

“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

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

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游》)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

“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有什么……的呢”。

如:

姜氏何厌之有?

(《郑伯克段于鄢》)

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铭》)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

如:

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

(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

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或:

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2004年高考江苏卷)

译:

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

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

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

如: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

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

如: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注意:

“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

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

如:

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促织》)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

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

如: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

如:

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鸿门宴》)

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

“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

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

如: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

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项王未有以应。

(《鸿门宴》)

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2004年高考湖北卷)

译:

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

如: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

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

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

“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

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

(《郑伯克段于鄢》)

四、课堂练习

(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或固定结构的特点。

1.匪女之为美()

2.俟我于城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