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852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

《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国主义过时论.docx

爱国主义过时论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的作用下,一方面随着商品、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打破民族国家界限流动,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度日益紧密,另一方面社会财富的流动和经济发展的格局均显示出不均衡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作为观念形态的爱国主义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态度和答案。

在这些众说纷纭的答案中,不乏有一些不理性甚至错误的观点,冲击着爱国主义思想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理性爱国行为,需要我们从理论上给予正确的澄清与回答。

一、爱国主义过时论

爱国主义作为对祖国的深切关怀之情,尽管也强调胸怀世界、兼顾世界利益并能超越狭隘民族主义,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以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民族的国家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人们交往的划时代变革和“地球村”观念的传播,“爱国主义过时论”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争议中。

主张“爱国主义过时”的观点认为,世界市场已经建立,国家界限已被打破,人类文明也在走向融合,“地球村”正在形成,人们生活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集体中,凡事应该以国际社会为重,民族主义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民族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危险的时代错误,应该被历史潮流的所摒弃,无需再谈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和爱国主义。

这种观点看到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共享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没看清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从而夸大并美化了经济全球化,并抛开民族国家利益去空谈人类利益,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人们长期以来的根深蒂固的民族国家观念,淡化了人们为国奉献意识和国家安危意识,消弭了社会共同价值观和民族凝聚力,其实质是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观点,原因主要有:

一是一些学者、知识精英过度鼓吹“全球民主化”、“普世文明”、“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宣称“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过时”[1]等,让人们形成一种自我殖民化的思维定势,自以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已经不存在了,人们都住进了地球村,当上了世界公民;二是一些采用降低人格甚至国格的途径和手段去招揽生意的经济活动,如上海等地某些商家打出的“大日本”和“昔日法租界的风光”等广告,让人们在经济消费中不知不觉地淡化了国家主权意识、民族尊严意识和民族国家观念;三是一部分民众的理论水平较低,在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把全球化现象进行了夸张和臆想,从而忽略了经济全球化中维护民族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事实上,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对民族国家的消灭,而是带有明确的民族国家利益目的的,其实质是新自由主义推行自己主张的一种手段,是“全球国家和民族的解体,迫使各国政府放弃干预经济的权利,听任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巨头操纵世界经济,听任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挟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美国利益为中心,制定影响全球各国的经济政策。

”[2]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中,仍然需要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行动的指向标,即要“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3]在正确把握一切国际关系和国际形势的前提下,始终自觉、勇敢并善于捍卫我们国家的正当利益。

二、强势爱国论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人对其所属的国家或群体的热爱,对其制度的忠诚和对其国防的热情,首先表现为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但这并不是说,要排斥其它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发展,而是要在拥有对国家的积极认同与对同胞的特殊关切的同时,容纳“他者”。

而在经济全球化中滋生的民族主义语境下,逐渐生出一种“强势爱国论”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国际地位形象,我国都已经得到巨大的提升,具备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抗衡的实力,应该在我国国家主权、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时,以强硬态度保护我国国家利益不被侵占,以强悍的姿态对世界说“不”。

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一种缺乏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的民族主义,它有助于强化民族自尊心、自强心和自信心,有助于民族独立,唤起人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有利于保存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为政治统治提供了某种合法性基础,但也容易使人们在对待民族问题、国家利益方面,失去了理性分析判断的能力,不能客观、理性地看待祖国的文化和文明,易产生盲目自大、排外心态,或者纠缠于历史恩怨,易产生过于敏感、敌意的报复心态和不理性的“爱国”行为。

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以一种独立的话语姿态出现在学术界的国内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不能正确的认识爱国主义,以为爱国就是对外强硬,就是排斥外国的一切文明,抵制外来商品,甚至认为爱国就是不择手段的激情表达。

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人们日益高涨的民族自尊意识和国家主权意识,再加上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大一统”的国家观念和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使得人们在面对周边国家基于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对我国国家主权的挑战,及国外敌对势力在我国境内进行分裂主义的传教活动,挑起事端激发暴力恐怖主义和民族分离运动的行为,容忍度下降;三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间文化差异和价值冲突,媒体有意无意渲染扩大,从而引发各国、各地区人们以爱国主义的标签表达相互排斥和敌视,并以民意裹挟政府表达对外的强硬姿态。

随着世界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基于民族利益而发生的摩擦和冲突必然不可避免。

但是这些摩擦和冲突产生原因却是多样的,如果只是因为误会、价值观的不一致等原因造成的摩擦和冲突,而且对冲突方的力量比我们强大或势均力敌时,强硬的姿态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

抵制外来商品,从表面上似乎在维护民族利益,实则不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互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双赢”的。

盲目抵制外来商品,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关在了世界文明大潮制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

一个理性的国家,不但要和友好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与交流,而且还要化敌为友,加强合作与交流。

至于用那些不择手段地方式来表达的爱国激情,如打骂诅咒等,不但于爱国无任何补益,相反更是害国的行为。

因为打骂诅咒不仅削弱了爱国的力量,而且损害了祖国的形象。

三、经济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把关心和维护祖国荣誉、利益,以及把推进祖国文明进步、献身祖国的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政治选择和道德取向的思想理念,在世界尚存民族国家分别时,理所当然应该以维护本国本民族利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在面临国际贸易、金融往来和人力资源的跨国流动带来的巨大冲击时,都会强调经济爱国主义。

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尤其强调经济爱国主义,一方面在抵御外资并购内资企业、防范本土商品和服务遭遇外来冲击等方面,实施市场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对一些新兴产业实行打压。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也出现了呼吁经济爱国主义的观点,其主要内容为:

一方面国家要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下,实行“经济爱国主义”,“抵制洋货”、“购买国货”,以“国货消费”行为来保护民族工业;另一方面,个体要在中央大力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语境下积极消费,强调“买房就是爱国”,“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这种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孪生产物,是国家民族主义在经济上的表现,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想,是经济保护主义的一种形式。

它既要求政府动用行政力量审核、限制外国公司并购本国企业、产品进口,保护国内企业或产品,也要求人们的消费行为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

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主要是:

一是在经济全球化中,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资本谋求与政府联手,用并购方式占领我国市场,而我国企业的资本力量又不足以与之抗衡,从而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某种程度的阻挡,以赢得宝贵的经济结构调整时间以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二是西方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或明或暗地采用一定限度的“经济爱国主义”干预经济活动以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因而部分中国企业和民众认为中国也应该实施“经济爱国主义”;三是世界经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为拉动内需为主,为了刺激民众消费,一些学者把消费行为意识形态化,并使其与爱国主义捆绑在一起。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过分强调保护民族落后产业和企业的经济民族主义,最终会有损国家竞争力,而把消费行为意识形态化的“消费爱国主义”,则是对人们消费的一种道德绑架,最终也只是消费并伤害人们的爱国情感。

四、爱国但不认同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也出现了一种离开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去抽象地谈论热爱祖国的虚无主义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完全可以分开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并不意味着必须认同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

出现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党和政府没有有效解决老百姓所关心的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执政党的腐败问题,导致人们对党和政府的疏离感、不信任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不足;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先进的传播手段,不断鼓吹人权高于主权、政治多元化、经济私有化、军队国家化、领土分治化等思想观念,制造人们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的崇拜,同时利用我国在民主建设、民族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存在的失误,攻击我国民主、人权,煽动人们对政府的不满,使一部分人对西方世界的民主和繁荣充满仰慕,他们希望中国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三是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否定社会主义,否定国家干预,主张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在战略政策方面,鼓吹全球资本主义化。

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一些人也开始认同,只有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政治”才是最好的民主形式,主张用西方的多党制、三权分立制,竞选制等来取代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等。

“爱国不认同社会主义”的观点,实质上是对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是对“西化”、“分化”的某种程度的迎合。

祖国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借以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从来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在内容上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也包括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国家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国家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也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不能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来抽象地谈论祖国。

对此,邓小平曾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过:

“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

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

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

”[4]因此,要特别警惕“爱国但不爱社会主义”观点背后的“西化”、“分化”的实质。

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谈谈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学号:

201120420209班级:

电子1102班姓名:

卢东旗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仍然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这项工作,各高校也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内容。

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前,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环境,个人素质显得尤其重要,爱自己的祖国正是体现一个人修养和素质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全球化;个人素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前言:

爱国主义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又是一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热爱祖国,是我国公民,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义务和素质。

当今,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反映在意识层面上,使得我国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如何结合时代特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而这个历史任务并不是说要某一个人独自去完成的,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试想,我们全国有多少所高校,而单单就是这些高校的数量就足以让你的思维停滞。

所以,这个任务就得我们青年大学生共同去完成。

下面联系当今的国际形势就我个人的看法谈谈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新时期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个就是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在态度和心理上都存在偏差。

这个就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对正面灌输这一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不屑一顾甚至有些厌恶,将一些诸如宣传、报告等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轻蔑地称之为“唱高调”等。

在大力提倡寓教于乐的氛围之下,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透过一些教育活动,也能反映出大学生对待爱国主义教育在态度上存在偏差。

例如:

试卷填写时很多应试者连题目都没有看就照抄照搬;沉迷网络不思进取;集体观念薄弱、奢侈浪费攀比之风盛行;目标模糊得过且过等。

这些都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个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为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物质生活快速发展、精神生活高度追求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大学生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感到不满意。

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是由于当代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还缺乏远大的理想而导致的。

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远大的理想,这正是爱国主义教育所应该担当的重任。

第三个就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缺乏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

应该说,我国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度是非常高的,从小就开始了,学校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看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影片和课堂上灌输爱国主义思想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些都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这对于思想独立、活跃,人生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教育就显得有些肤浅和形式化了。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等,这些都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还有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僵化,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没有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的特点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得他们不能适应独立性、选择性强的大学生活。

而有的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往往在具有象征意义的纪念日到来之际,作几场专题报告,组织一两次参观学习,出几期专刊等,在教育的方式上缺乏新意,没有体现出鲜明特点。

从这些都可以看得出我国各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更多的创新理念,这些枯燥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肯定不能激起好奇心极强的大学生生出一丝的激情。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当今的世界是个经济、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界,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贪污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有所抬头等,这些社会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对生活在大学里的大学生产生了一些影响,某些错误的舆论导向,对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内心世界的发展也同时产生了不良影响。

生活在“象牙塔”的部分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价值观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部分大学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颇有点“急功近利”,认为自己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应该去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他们往往忽视了“社会价值”的存在。

这是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角度来看,这根本就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设。

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一个局面,但是,从这样的背景之下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没有好处的。

三、解决大学生爱国主义问题的方法

第一就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与教育,让大学生们认识爱国主义的真正内涵。

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

具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

第二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起班级的学风、纪律、学校卫生、环境秩序的好坏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思想意识。

是每个学生都都能主动负责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要培养当代大学生“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只有这样想,才能更好地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大学生内在的爱国思想外化为具体的爱国行为,才能更好地起到思想教育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第三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自己周围普通人的关心和关怀。

培养起大学生爱护国家公物、学校共物的公德,培养学生对自己周围陌不相识之人的爱心,要知道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有公德和爱心的民族。

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关怀,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爱国主义的发展。

第四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崇高的社会理想,积极提高自身素养,才能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贯彻落实党的重要指示,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发展,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2)窦孟朔:

《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思考》,《光明日报》2006年6月28日

(3)李冲.张秋实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和途径[J]-理论界2009(4)

(4)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中国科学出版社.2008-8

一、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面临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

在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虽然也受到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仍然是一枝独秀,这种状况使得更多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把中国当成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对中国施加压力和防范中国。

主要表现有:

欧美联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受到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挑战

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

二、我国的安全环境面临挑战

从传统安全来看,我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仍然存在隐患,目前,世界军事安全形势正在开始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调整与变革。

世界主要军事力量,特别是美国及其盟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军事扩张期。

首先,表现在各国的军费开支不断增长。

其次,各大国特别是美国在加紧军事战略的调整和改革。

美国的军事战略调整中涉及我国的因素在不断增强,我国已成为美日等力量假想中的“潜在军事竞争对手。

再次,中国的周边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小视。

朝鲜半岛核问题,周边国家如日本、越南、菲律滨等国不断加强军事扩张的趋势。

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从非传统安全来看,我国也同样面临威胁,全球环境污染造成的气候变暖问题,能源危机问题,恐怖暴力问题,都将影响我国的安全环境。

三、我国在多极化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的同时也面临着单极的压力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超势下,我国面临着发展的良好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国际上的各方面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但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美国越来越把中国当成主要竞争对手,在各个领域给中国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

冷战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美战略关系的性质由合作为主转变为对立为主。

由于美国是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并表达了要主导世界秩序的愿望,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防范。

四、我国面临世界科技革命的竞争

科技竞争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与发达国家上百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相比,科学技术真正稳定和快速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只有20多年的历程,基础还相当薄弱,持续积累十分不足;科技体制仍处于不断调整、完善的转轨阶段;作为发展中大国,一方面面临着许多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支配的财力有限。

从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韩国以及科技大国俄罗斯、印度同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因此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面临着如此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要发扬爱国精神,要理性爱国,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何谓爱国主义?

列宁曾说过一段非常著名的、常被人们所引用的话: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1]”列宁这段话究其本意并不是对爱国主义作权威性的科学定义,但却阐明了爱国主义的最基本含义,即爱国主义作为人们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首先是人类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主观意识的反映,这种主观反映的客观对象是人们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共同体——祖国。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无比忠诚和热爱,体现为深厚的爱国情感、坚定的报国之志和高尚的效国之行的有机系统。

最近,中国周边地区出现的各类军事演习不断、规模不断升级。

有的是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军事演习,有的是以传统安全为构想进行的军事演习,如日本与印度举行的第一次联合演习、美日韩三国第一次联合军事演习。

这些似乎都有向中国示威的嫌疑。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为什么有些国家还敢于频频对中国施加军事压力或军事威胁呢?

或许,这与我国如何对待这种威胁的举措有着很大关系。

人们知道,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开始受到外族的侵略,国家利益不断受到蚕食。

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开始呼唤民族觉醒,追求民族的强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并没有摆脱外敌的威胁。

冷战时期,中国先是面对美国的威胁、后有苏联的威胁。

即使在冷战结束以后中国的国家安全在和平时期仍不安全,正不断地受到外部的威胁。

基于此,我国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提高国人的危机意识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如目前全国军事类杂志和报纸的数量就多达一千种以上。

当某个不友好国家对我采取某种不友好动作或威胁我国国家安全时,我国国内的媒体等都会有强烈的反应。

这些都表明国人的忧患意识在不断上升。

但是,这些“反应”并不能给外部势力以应有的回击或者说对外部势力的打击不能发挥理想的效应。

其主要原因是:

这种“回应”没有形成凝聚力,不能形成一种合力,不能给外部势力造成一种威慑,要真正对外部的威胁因素产生威慑力,我们必须将这种民族忧患上升为国家危机意识。

随着我国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我国国家利益受到的威胁将会不断上升,威胁我国国家利益的事件可能还会出现,数量可能会不断增多。

面对这样的威胁,我们仅仅只有民族忧患意识是不够的。

只有将这种民族忧患意识上升为国家危机意识,我们才能对这种威胁国家利益的因素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才能进行有效的回应。

只有将民族优患意识上升为国家意识,外部因素才能对我国国家利益减轻威胁的程度,才能真正地把中华民族放在眼里不敢轻视。

如果我们不把民族忧患意识上升为国家危机意识,即便我们的民族比现在更强大,我们民族同样被某些民族视为散沙一盘,仍然被某些国家或民族所藐视。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国家危机意识也同样是世界上最强烈的,其有许多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环球视野》第480期,摘自2012年6月26日《中国国防报》)

圣诞将近,国内关于洋节与土节的争辩再度甚嚣尘上。

携嫦娥升天、全民奥运、中国GDP即将超越德国的爱国主义浪潮之后,此次争辩又再度引起了某些有识之人的反思——即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爱国主义。

实际上,这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而言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解决得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解决不好,中国又将再度陷

入物质现代化与精神张狂化与狭隘化的矛盾之中,裹足不前。

  必须承认,“爱国”本身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

自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之后,主权国家作为一种新的角色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主体。

自此,主权国家的存在本身与其国民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重新界定的阶段。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虽然存在着某些不和谐的音调,但必须说这种关系的界定逐渐清晰化与明朗化,爱国逐渐具有普世性与适用性,而这种普世性与适用性也成为当代“新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新的环境之下,爱国,不管是隐形的(道德层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