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单元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四则运算”就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四则运算就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全部过程。
其内容占小学教学知识的主要位置,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确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
感受混合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运算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能记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顺序,即先括号内,后括号外,先乘除后加减,单一加减或单一乘除要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学生虽说能记住,但在实际的练习中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或者说就是误解应值得教师注意。
(1)对“先”字的理解,我发现在很多学生的练习中出现误解现象,她们认为先算的就应该写在前面,如计算12+(13-4)-6就会这样些=9+12-6把先算的括号写在前面,还如12+5×6-15就会这样写=30+12-15,打乱运算的顺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减”时误认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减法,如计算12÷3×2写成=12÷6=2,计算12-3+6就写成=12-9=3。
而实际所谓先乘除后加减就是指乘除哪种运算法则在前九先算哪种,加减也就是。
以上两点对“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现的误解现象值得教师注意纠正指导。
2、很多学生在解答如“326与290的差去乘18与24的与,积就是多少?
”一类的问题时,对“与”、“与”两个字的含义理解出现误解,特别就是“与”的含义。
在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出现错误,不理解其意思导致出现错误。
“与”在题目中就是表示连接两个数字的关系的连词使用还就是表示运算法则中的加法来使用,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将清,引导学生区别,正确的理解含义并写出正确的四则余混合算式。
3、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把算式说出来。
(如x除以a减b的差。
)这也为学生对文字题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4、遇到学生错误的典型例题时,进行错误的辨析,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使学生在经历探索与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与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后反思
这一单元的内容,就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的基础上学习的。
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学习活动就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活动”,从中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就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要让学生多动手。
不少学生会说但就是一旦动手就错,特别就是对“东偏北,还就是北偏西”以及在地图上标注某一地的位置等实际问题时,学生很茫然。
我结合例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度、60度;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
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
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
引导学生根据方位与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并强化练习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45度、东偏北50度、西偏南25度、北偏西15度。
通过对比练习,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晰表述任意角度方向。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就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
从学生的作业来瞧,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与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瞧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
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
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活动交流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只能利用培优补差的时间,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就是《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它把加法运算定律与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与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与除法的简便计算。
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出现了。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与掌握知识,我觉得很合乎情理。
但就是,在“简便计算”的习题中有这样几道练习题,42页第5题的672-36+64与25+75-25+75,在备课时,却让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教师教学用书》上明确写出:
简便计算这类题目,教师应强调运算定律适用于连加、连乘运算,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
上面的几道题要求虽然就是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如果按教师教学用书上所说的“运算定律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合、乘除混合运算”,那么这几道题就只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了,这显然就是错误的,这三道题也应该有简便计算的方法,其实只要让学生明白带着数字前的运算符号交换位置就可以简便计算了。
如果教师直接把这样的规律告诉学生,相信学生会记住这一简便方法的。
可又背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并不能真正理解。
于就是我就思考:
如何让学生能理解在加减混合运算中,为什么可以把数字及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来进行简便计算?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本章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简便计算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
也就就是说,都就是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的。
我想:
即使就是练习课,也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理解的出发点。
在前面的例题中,一般都就是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开始引出简便计算的,在这儿的练习中,我采用了“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的办法”,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出示了42页第5题的672-36+64,请学生瞧瞧算式,以我校的生活情景来编题说给同桌听,等反馈交流后提问:
您认为怎样算可以简便一些呢?
这样,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就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出发点了,有了生活经验的支撑,教师只要引导:
“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需要交换数的位置必须带着运算符号一起交换。
”就可以了。
那么,学生在计算25+75-25+75这道题时就已经能得心应手了,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理由,结果教学效果不错。
上了这节练习课后,学生不仅能解决问题,而且简便计算的方法也掌握得比较好,所以我认为“简便计算”的教学必须遵循“以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
课堂教学不只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
从数学自身的特点瞧,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前人思维的结果。
学习这些知识,不就是简单地吸收,而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
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与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就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付出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曾经所付出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以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
教学计算就应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计算规律,促使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更新、深化、突破与超越。
《小数的产生与意义》
本节课我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首先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测量长度单位不够整数厘米、分米或者米时候,怎么办?
”让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小数的产生实质意义,体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第二步,表现在小数意义的教学中,教材中利用米与分米、厘米、毫米的改写,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设计了“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多少?
(1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份就是多少米呢?
能分别用分数、小数表示不?
(十分之一),父母就是10的分数可以表示成一位小数,也就就是0、1。
而我在教学中直接从线段图入手,从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入手,让学生在改动分母就是10、100、1000的分数中来理解分数的意义。
从而避免了教材中由于增加了米后意思上表达的不够清楚。
不足之处表现在由于还没有完整的学习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因此对各个数位上的数有几个计数单位组成表述不就是很清楚,在下节课的学习中要加紧学习与改进。
《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读法以及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满意之处,也有明显不足。
较好有以下几点:
1、导入简洁,开门见山。
“学习了整数的加读与写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整数的读与写。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读法与写法”这样开题,目的明确,导入简约。
2、认识小数数位顺序,就是正确读写的基础。
首先我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小数,并把这些真真实实的有意义的小数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发现小数的结构特点。
当学生发现小数就是由小数点将小数分成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后,再让学生由整数的数位顺序迁移到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转化。
3、列举身边的小数:
学生感兴趣的古钱币的高度、厚度与重量,利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发现、概括能力。
但就是也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小数数位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讲解。
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效果不好,需要下课进一步辅导,关注每一位学生。
另外,关于零的读与写个别学生容易出错,要多加强调。
《小数的性质》
小数性质的理解与运用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没有直接出示例1而就是先在黑板上写了1、10与100。
提问:
它们中间可以什么符号连接,创设这样一个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吸引着学生,引起了她们强烈的探索欲望。
她们纷纷开动脑筋、个个跃跃欲试。
通过大家的回答与教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引入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
接着,让学生充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发现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这个结论。
接着问:
怎样找出0.1米、0.10米、0.100米的长度?
同学们马上进行合作分工,很快得出1分米=0.1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
此处我渗透了等量替换思想,学生不难得出0.1米0.10米0.100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