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7659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docx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2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历史文献学

历史文献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学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2.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自称他的考订方法为“二重证据法”。

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意思是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量印证,以考古代历史文化,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

即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

3.干支记时法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总称,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

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4.《今文尚书》

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我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内容涉及原始公社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史实。

因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

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

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

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是较好的一种注解。

5.《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是中国汉景帝时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故称《古文尚书》。

比汉文帝时伏胜所传、隶书书写的《今文尚书》多16篇,共四十五篇,不久亡佚。

东晋人梅赜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把伏生的二十九篇分为三十三篇并且作了书序,流传至今,共59篇,也称《古文尚书》。

此书流传颇久,到宋代吴棫、朱熹等对它有过怀疑,明代梅竟直斥其伪书。

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故引用时必须谨慎对待。

 

6.今文三家诗

指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毛诗”。

秦焚书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

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

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7.三正问题

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对每年的正月时间进行调整,互有差异,导致出现三个“正月”的问题。

在夏朝的正月的月建用干支计时法表示为“寅”,而商则提前一个月,为“丑”,到周朝又再提前了一个月,为“子”。

古人以历法定朝代的正朔,殷取代夏,周取代商,于是各代统治者不断修改历法证明自己朝代的正朔与否。

于是导致了夏商周采用不同正月作为每年开端的现象。

最终导致历法混乱,与天时不符,无法指导农业生产。

8.《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本来叫做《诗》或者《诗三百》,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之后,才把它称为《诗经》。

《诗经》主要由《风》、《雅》、《颂》三大部分组成。

《诗经》虽是诗歌的汇编,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很多为其它记录所没有的,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作一部古代优秀的历史作品。

9.编年体

编年体的基本特征是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时、月、日顺序排比记述史事。

内容以叙事为主,兼载人物和言论;叙事方法以顺叙为主,间或追叙往事、预述后果。

其最大优点是对同一时间内各方面的大事能兼载并蓄,上下若干年的历史进程如线串珠,既便于考察一代之兴衰,也便于纵观一时之大势,而且,“理尽一言,语无重复。

”编年体在中国历史文献众多体裁中最先形成,使用也最普遍,它既是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也是历代起居注、日历、时政记,实录等记注性文献常用的体裁。

10.“春秋笔法”

孔子修订《春秋》时的表达方法,又叫“微言大义”。

指从儒家思想出发,以定名分等级为标准,尊王攘夷,维护周王朝的大一统,往往以曲笔表明自己的爱憎,通过遣词造句,寓褒贬于叙事之中。

这是孔子删修《春秋》所运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意在“寓褒贬,别善恶”;并且做到“微而显”,“志如晦”,“婉而成章”,因而,字字寓褒贬,后世学者应从它的字里行间去搜寻微言大义。

11.春秋三传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

隋唐以后,《左传》独盛,另外两书日渐衰落。

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现代人读《春秋》,必读此三传。

《春秋》语言晦涩难懂,如不读此三传,难以明其要义。

但谨记不可独信一家之言,需三者综合考虑方可。

12.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春秋三传”之一。

相传是鲁国历史学家左丘明所著。

该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悼公十四年共269年的史实,《左传》的真伪,一直是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争论。

《左传》重视时间观念,传文内容同《春秋》并不完全相符,并重视交代历史事件的原委。

其历史观是唯心的。

现在《左传》通行本,是晋杜预所作的《春秋经传集解》,它将《春秋》拆分编入每年传文之前,唐孔颖作疏,称《春秋左传正义》。

13.纪传体通史

纪传体是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的史书写作体裁。

“本纪”的内容是记述帝王生平事件的,按时间顺序记载重大事件,排列在全书最前面。

“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

不论是《史记》,还是其他纪传体史书,“列传”都是全书中篇幅最多的。

在“二十五史”中,一般把列传放在最后面。

在“本纪”、“列传”之外,《史记》还有“表”、“书”、“世家”。

“表”采用表格的形式,按一定的顺序,谱列人物和事件。

“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每一篇“书”,犹如一部专史。

“世家”主要用来记载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历史。

纪传体,很有助于有条理地记载历史,是《史记》的伟大发明。

当然,这种体例非常深刻地烙上了中国儒家的思想道德的烙印,“天地君亲师”的道德观和伦理观直接的体现就是帝王的特殊性。

另一种解释:

纪传体:

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

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

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14.“史记三家注”

注解史记的著作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史记三家注”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南朝宋裴骃作了《史记集解》兼采当时裴駰所能见到的前人有关《史记》诸书的研究成果,并一一注明作者名字。

一丝不苟。

唐代司马贞作《史记索隐》进一步指出了《集解》中考证不当的错处。

并对《史记》原文提出辨正,发语警辟。

张守节撰《史记正义》对《史记》中地名的考证尤为精辟。

后人将三书合刊,称为《史记三家注》。

1959年中华书局重新标点排印的《史记》,就是与这三家注合刻的本子。

15.正史典志体(典志)史书

典志体史书是历史编撰学研究的十分重要的史书体裁,是中国古典文献中专门分类汇辑与论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典章制度的书籍,在历史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杜佑的《通典》创立典志体,后有南宋郑樵的《通志》。

16.三通

泛指唐代杜佑《通典》、南宋郑樵《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

《通典》是我国古代保留至今的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

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历代典章制度。

全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

每一制度皆条贯古今,溯源明流。

《通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三皇,下迄唐朝的历史。

纪传部分全部抄写旧史,无甚创新。

惟有“二十略”记载的名物、典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文献通考》记载了从上古到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历朝典章制度。

全书分成《田赋考》、《钱币考》、《户口考》等二十四门,所载内容范围,远比《通典》广泛,所分节目比《通典》更加精密。

17.九通

《通典》等十种通史性的典章制度书籍的总称。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清代乾隆年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并称九通。

 

18.战国策

《战国策》,一部记载战国时期号称纵横家的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时或相互辩论时的言论和权变故事的汇编。

记载着从春秋之末智伯与赵氏相争到齐王建之入秦年间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今本《战国策》共三十三篇,共分四百八十六章。

体例上按国别、按时间顺序记事。

《战国策》大部分史料真实,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但是仍有部分记载失实的地方,使用《战国策》时,一定要谨慎,不能不加分析地把书中的材料都当做真实的史料来引用。

19.三国志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分国断代史。

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在体例上有许多创新的地方,如蜀、吴两国君主的传记,虽名为传记,写法却是编年体本纪的写法等,全书前后贯穿,史料价值珍贵,并且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议论,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史书,但是仍存在叙事过于简略,有所隐讳,不敢秉笔直书的缺陷。

20.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刘宋宗室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原本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和玄学清谈的时代特征,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

21.史通

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刘知几撰写的《史通》二十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评论专著。

《史通》包括内篇39篇 、外篇13篇,全书今存49篇。

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

该书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史通》对史学工作也有一些论述。

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必须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论点,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从理论上和方法上着重阐述史书编纂体裁体例的专书,是对中国唐初以前的史学编纂的概括和总结,是中国史学家从撰述历史发展到评论史家、史书和史学工作的开创性著作。

22.史才三长

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的著名史学观点。

所谓“史才三长”,包括:

史才、史学、史识。

所谓“史才”,就是指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史学”,就是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史识”,就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的鉴别、判断能力。

他认为,作为史官,三者不可缺一,三者中间以“史识”最为重要。

23.目录和目录学

“目录”的本意是指一种书籍的“篇目”和“叙录”。

“篇目”就是这一书籍的各篇题目,“叙录”就是它的内容提要。

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就是目录学。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

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

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关于目录学的作用,史上诸多学者给予了简洁的概括: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

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

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清代江藩也明白指出:

“目录者,本以定书之优劣,开后学之先路,使人人知某书当读,某书不当读,则为易学而成功且速矣。

24.史志目录

 史志目录是指正史、国史中的艺文志及各种补史艺文志。

《汉书·艺文志》是第一部史志目录,也是第一部正史目录。

在正史中,还有五部史书有《艺文志》或《经篇志》,即:

《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

这五部正史目录,以《隋书·经籍志》影响最大。

史志目录除上述几种以外,《清史稿·艺文志》亦属史志目录。

考竟源流,故历代学者,颇为重视,详加研究,并为缺少《艺文志》或《经籍志》的正史,补作《艺文志》49种,使许多书籍,得以考见。

 

论述题

1.《尚书》的流传情况

答:

《今文尚书》伏生所传,共二十九篇,内容可信。

伏生口传、晁错以隶书记录。

《古文尚书》鲁恭王破孔子壁,得《尚书》等数种书,以先秦篆书写成。

孔子故宅所发现,共四十五篇,现已失传。

梅赜所献,共五十九篇,被认定为伪书,比伏胜所传的多出二十五篇,加了书序,把伏胜的分为三十三篇。

另一个答案

《尚书》在西汉初已散佚,后由济南伏胜传授,存二十八篇,因为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故名《今文尚书》。

另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旧宅壁中得书,较《今文尚书》多十六篇,因为用汉以前的古文书抄写,故名《古文尚书》亦称《逸书》,已经亡佚。

现只存篇目和商量佚文。

今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和汉孔安国《尚书传》,是东晋人梅赜所献。

宋代:

吴棫、朱熹首先对该书提出怀疑,认为其中有些篇章,单从文字方面看,平易易晓,不象周秦文词。

明代:

梅鷟作《尚书考异》,从内容上进一步考证其书有伪作。

清代:

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列举了一百二十八条证据,说明梅赜所上的五十九篇《古文尚书》中,多出伏生的那二十五篇及书序,确为伪品,乃魏晋时人所伪造,并将其材料来源,也一一加以指明,于是这个疑端,乃成定案。

现行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引用时必须慎重对待。

2.《尚书》的史学价值

答:

《尚书》在体例和编纂方法上,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尚书》比较可信的二十八篇中,每一篇有一个标题,在一个标题之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

例如:

《尧典》,记尧舜的事迹。

《禹贡》,记夏禹治水及任土作贡之事。

《金滕》,记周公因武王病祈天,求代武王病之事。

《顾命》,记成王崩,康王即位之事。

《皋陶谟》,记舜、禹、皋陶开会讨论如何把国家治理好之事。

《洪范》,记武王访问箕子,讨论治国安民的大法之事。

《召诰》,记召公相度洛邑之事。

《洛诰》,记周公往营成周之事。

这些,均是记事体。

后世纪事本末一体,实出于《尚书》

《尚书》在中国学术史的重大影响,特别表现在由它引起的长时期的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的斗争和宋元明清时代的辨伪求实学风的发展这样两个方面。

《尚书》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极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保存了我国上古时代最为重要的政治历史文献,所以成为历代人们了解和研究上古历史的最重要的文献依据。

早在先秦时代,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大师,以及《左传》、《国语》、《韩非子》、《吕氏春秋》、《礼记》等书,都曾引用《尚书》来阐述历史和自己的理论。

汉代自武帝时《尚书》被立为《五经》之一,并设立博士以后,官学和私家研讨《尚书》之风都十分兴盛。

大史学家司马迁撰写尧舜禹及夏商周时代的历史,许多地方都是以《尚书》的记载为蓝本的,直到今天我们认识古代历史,《尚书》仍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正由于它无比重要,所以对于《尚书》的研讨态度及方法,就成为构成不同学派(特别是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的主要依据,并且随着时代演进,学派间相互辨难,这就大大促进我国古代经学、史学等的发展。

一部书能够影响整个中国古代学风,并引起历代人们研读的巨大兴趣,无出《尚书》其右者。

《尚书》不仅为后世人们认识我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提供了极为宝贵资料,而且其写作为后世史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况。

《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

《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

另一个答案

《尚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尚书》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

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其大多数篇章,文字古雅、语言质朴,保存了商周二代,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不少重要史料。

将其记录同甲骨文、金文等相参证,对于我们研究奴隶制时代乃至封建初期的社会政治状况宗教、文化等观念,都有很高价值。

2、《尚书》在体例上拥有三个第一

(l)每一篇都有一个标题,每一个标题下都记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

(章学诚《文史通义·书教下》)

(2)《尚书》按朝代编排,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实际上又开了编年体的先河。

(3)《尚书》中的《禹贡》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了九州的地理情况,给中国人民一个中国政治从来就是统一的,疆域从来就是广大的观念,意义极为重大。

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又为后世书志体开了先例。

(《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

3.如何通过《尚书》进行古籍辨伪,进而学习辩伪学

答:

《尚书》的流传经历了两个阶段:

一是伏胜所传的29篇《尚书》,因其用当时的语言编写,故称《今文尚书》,而这29篇作品也是学术界认为比较可信的。

二是汉景帝时在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了45篇新《尚书》,因其用古文字编写,故称《古文尚书》,但该书在永嘉之乱中丧失。

直到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奏上一部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比伏生所传的多25篇。

梅赜《古文尚书》流传很广,但到宋明清时期有许多学者对其真伪提出了异议:

宋代吴棫、朱熹首先对该书提出怀疑,认为其中有些篇章,单从文字方面看,平易易晓,不象周秦文词。

明代梅鷟作《尚书考异》,从内容上进一步考证其书有伪作。

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列举了一百二十八条证据,说明梅赜所上的五十九篇《古文尚书》中,多出伏生的那二十五篇及书序,确为伪品,乃魏晋时人所伪造,并将其材料来源,也一一加以指明,于是这个疑端,乃成定案。

从尚书流传的辨伪过程,我得出以下关于辨伪学的几点看法:

辨伪就是确定史料的真伪,包括确定史料的真实作者及其产生的时、地等,以便在使用时能够去伪存真。

辨伪的种类:

一是伪书辨伪,主要分为作者隐匿本名而假托前人的作品和原书亡佚,后人假托原书之名而拼凑出一部同名的新书两类;二是真书中的伪材料,主要包括擅改、窜乱、模仿、添加或节抄不谨等。

辨伪的程序:

先是查阅书目——旁求佐证——审核原书内容及思想——分析作品文体及文风——推勘作伪材料上的漏洞及拼凑上的抵牾;再是考证——判断,最后是确定或推测其原作者及成书年代。

辨伪的方法:

1.其书有无被著录或征引

2.久佚重现之书篇目与内容和已知有较大差别的可能是伪书

3.版本来历(不明、与传世相关资料有别)

4.今本与以往征引有别

5.书中内容在作者生活时代之后

6.书中有后代窜入者

7.书中所言与事实相反

8.两书同载一事绝对矛盾

9.文体不对

10.书中所言时代状况与情理相去甚远者

11.书中表现之思想与其时代不衔接

主要辨伪的书籍:

•明代胡应麟的《四部正讹》

•清代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

•清代崔述的《考信录》

•张心澂的《伪书通考》

4.目录学的相关知识(内容、重要作用、重要书目举例)

答:

“目录”的本意是指一种书籍的“篇目”和“叙录”。

“篇目”就是这一书籍的各篇题目,“叙录”就是它的内容提要。

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就是目录学。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目录学的作用,西汉时,刘向、刘歆父子就撰有《别录》《七略》等书,以后历代均有专著。

南宋郑樵有《通志.校雠略》,至清代,章学诚著成《校雠通义》,更总结了目录学的丰富经验。

反映我国古代著述的规模最大、最全的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关于目录学的作用,史上诸多学者给予了简洁的概括: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

必从此问涂,方能得其门而入”。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

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清代江藩也明白指出:

“目录者,本以定书之优劣,开后学之先路,使人人知某书当读,某书不当读,则为易学而成功且速矣。

而概括起来无非就是探究学术源流、考辨书籍真伪、辨别版本优劣、核实典籍聚散。

重要书目举例

(1)、官修目录

历代官修目录,今存不多。

计为:

①汉《七略》残②宋《崇文总目》残③明《永乐大典目录》④明《文渊阁书目》⑤清《四库全书总目)⑥清《天禄琳琅书目》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库全书总目》。

(2)、史志目录

历代正史原有《艺文志》或《经籍志》共7种:

①汉书·艺文志1卷②隋书·经籍志4卷③旧唐书·经籍志2卷④新唐书·艺文志4卷⑤宋史·艺文志8卷⑥明史·艺文志4卷⑦清史稿·艺文志4卷南宋郑樵《通志》的《艺文略》8卷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的《经籍考》76卷

(3)、私家目录

宋代私家目录:

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20卷(衢本)②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22卷③尤袤《遂初堂书目》1卷

明代著名私家目录:

①朱勤美《西亭中尉万卷堂书目》16卷②叶盛《箓竹堂书目》6卷③李廷相《李蒲汀家藏书目》2卷④陈第《世善堂藏书目》2卷⑤晁瑮《宝文堂分类书目》3卷等

5.《诗经》的主要内容及史料价值

答: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本来叫做《诗》或者《诗三百》,到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之后,才把它称为《诗经》。

经今文学(今文经学)齐诗(齐人辕固)鲁诗(鲁人申培所传)韩诗(燕人韩婴所传)经古文学(古文经学)毛诗(鲁人毛亨所传)

《诗经》主要由《风》、《雅》、《颂》三大部分组成。

史学价值:

《诗经》虽是诗歌的汇编,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很多为其它记录所没有的,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作一部古代优秀的历史作品。

具体言之:

《国风》中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劳动人民所受的痛苦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社会生活、恋爱、婚姻以及各地民情风俗也有许多描写:

《大雅》较集中地搜录了周王朝东迁以前各历史阶段的史诗,所反映的多是西周王朝兴起的事迹和西周盛时的农业生产情况;《小雅》反映了西周末期政治废弛以及东周社会的混乱状况;《颂》的内容虽是歌颂祖先神灵之辞,但其中不少篇章也都属于史诗性的作品。

6.简说《左传》(名词解释)

答:

左传,又称春秋左传,左氏春秋传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体例特点是“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以时系年”——编年体史书的体例特点。

《左传》的成就

1、《左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是保存了大量史料。

全书18万字,材料丰富,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战争、诸侯争霸,制军制改革,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记载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甚至其以前历史的重要史书。

《左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融和的进程。

它大致记载了华夏族和华夏以外的各族的分布以及分支‍‍的情况‍;记载了这些民族在军事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联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广泛的通婚‍,‍展现出春秋时期各族

2、《左传》在思想观点上,较《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