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750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docx

工程平行检验监理实施细则

B13

 芜湖新华联文化旅游老街 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施工监理平行检验方案)

内容提要:

工程概况及特点

编制依据

监理工作基本规定

监理平行检验实施的范围、程序、内容

监理工作质量技术控制要点

建筑结构实体质量检查检验用表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施工监理平行检验方案

1.本细则编写依椐

1.1本项目工程已批准的监理规划。

1.2经过图纸审查的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1.3规范、规程:

1.3.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1.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3.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3.4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如: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房屋建设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02

1.4施工组织设计

委托监理合同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工程招投标文件

2.工程特点

2.1地理位置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越而走。

本工程位于芜湖中江大道以东、万春路以南,徽州路以西,南面与芜湖市政府的所在地域相毗邻,东面是新华联国际旅游文化片区和方特主题乐园,与苏皖高速入口相近,地理位置优越。

该项目建成后必将成为工作、休闲人群良好的居所。

本项目拥有出色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环境,在形式上吸取了长江水系的自然特征元素,海洋馆文化艺术和国际化的商业广场及徽派建筑群体,力求体现现代的特色旅游色彩和鲜明的地方传统文化,以优美古朴的建筑艺术作为特征形式语言,塑造灵动的建筑群体空间,营造文化旅游共享的民众场精所神。

2.2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筑占地面积约10万m2,总建筑面积为165000m2。

其中,海洋馆建筑面积约20000m2,国际广场商业街建筑面积约10000m2,徽派老街建筑面积35000m2,住宅建筑面积100000m2。

2.3主要结构形式:

本工程类别:

商业与民用建筑。

建筑层数:

2层-17层

主要结构形式:

主要结构形式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基础形式:

主要以高静压管桩为主。

3.基本规定

3.1平行检验的实施由项目监理机构进行实施,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依据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及宁建工字[2007]32号文件附表资料要求,制定"平行检验"方案并明确实施的范围、程序,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3.2项目监理机构应当配备激光测距仪、回弹仪、混凝土保护层测定仪、数显卡尺、绝缘电阻测试仪、漏电保护相位检测器等专用检测工具,其它检测仪工具的配备须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

仪器设备应建立台帐,定期检定校核。

3.3总监理工程师在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审查批准施工单位编制《建筑结构工程质量施工专项方案》,包含模板及钢筋的制作和安装、混凝土的施工和养护、水电管预埋和敷设、钢结构安装和检测、冬期施工、材料进场及实体结构质量检查等内容,专项方案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其中大跨度混凝土梁和高支模的支撑体系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

3.4对于专业检测、试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试验报告,监理机构应收集查看检测试验报告是否合格。

3.5平行检验活动必须由监理机构组织,应按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进行。

以确保平行检验所获得的数据和质量评估结论准确。

3.6平行检验的结论分正常和异常,监理机构检验的数据在国家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为正常,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为异常。

当异常数据偏差在规范允许误差范围的15%以内时监理机构应在报监时通知质监部门;当异常数据偏差在规范允许误差范围的15%以外时监理机构应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出新的平行检测方案。

如三方对新的平行检测方案不统一时,可提交质量监督部门确认。

3.7桩基、地基基础及主体验收应满足以下要求:

3.7.1实体工作量全部完成、质量控制资料齐全。

3.7.2监督抽检已完成且符合要求、不合格报告等质量问题已处理。

3.7.3相关测量工作和监理单位平行检验己完成(如桩基的桩位、桩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构件尺寸和空间尺寸等)。

3.7.4主体应完成灰饼、阳角护角、外墙洞眼、抗裂网片、门窗洞口尺寸校核、暗埋水电管敷设和试穿线、试水等工作,样板套已完成。

3.7.5二十层以下不得分段验收,二十层以上(含二十层)需分段验收的,应事先向质量监督站报验收计划,但分段验收不得超过二次。

3.7.6三幢及以上地下室连体的桩基工程需分段验收的应事先向质量监督站报验收计划,但不超过两次;五幢及以上地下室连体或基坑开挖面积超过10000m2的桩基工程不超过三次。

4.平行检验实施的范围、程序、内容:

4.1工程开工前,监理单位应制定平行检验方案。

平行检验应在施工单位检查的基础上由项目监理机构对施工单位的自检情况进行复核。

4.2平行检验的内容包括砖(砌块)、钢筋、模板、预拌混凝土坍落度、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轴线尺寸、层高等。

4.3钢筋、幕墙骨架等隐蔽工程,监理验收符合要求并完善隐蔽工程签字手续后。

5.建筑结构工程监理质量技术控制要点

5.1建筑工程基坑分层开挖的每层厚度不得大于1.5m。

开挖中形成的临时土体边坡坡度不得大于1:

1.5,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处理。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严禁碰撞工程桩,行走时不得出现挤土而造成工程桩的偏位。

基坑周边1--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不得超载堆载。

5.2模板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5.2.1应先设计出模板加工图和模板拼装图,楼梯与剪力墙和梁柱节点等处的模板应有节点大样图;

5.2.2优先采用定型钢质大模板或组装式模板,碗扣式和门式钢架支撑。

尺寸变化小且能多次重复使用的节点模板,应采用工具式(如预留洞口的模板等)模板。

5.2.3重要受力构件(悬挑结构、跨度大于5m的板及梁等)模板支撑体系应计算确定。

5.3模板工程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5.3.1模板板材应有出厂合格证,木质胶合板最小厚度为16mm,竹质胶合板最小厚度为12mm,板材粘结剂应为溶剂型;

5.3.2模板支撑系统应采用钢管和型钢等金属支撑体系,壁厚不小于3mm;

5.3.3在合理工期下,底模不少于2.5套,侧模不少于2套;当工期少于合理工期时,应增加模板的套数。

5.4模板制作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5.4.1模板应在木工车间制作,并进行试拼装,符合要求后方可在现场安装,严禁在作业面制作模板;

5.4.2模板周边应刨边平直,接缝严密,接缝高低差不大于2mm,平整度不大于3mm;

5.4.3现浇楼面高低差变化处(室外与室内,厨卫间与房间等)应采用方钢制作成工具式定型模板,或在门洞口采用30×3角钢与钢筋焊接的措施来保证高差处的边角整齐;

5.4.4剪力墙和梁的侧模应采用定型限位措施,并采用间距为300~500mm的对穿螺栓固定,螺栓直径不小于12mm;当柱子截面大于600×600mm、梁的高度大于800mm及剪力墙等结构采用的对穿螺栓在其下部3--4排范围内应使用双螺帽;

5.4.5固定模板的背衬宜选用不小于50×100mm的方木或不小于50×50×3mm的方钢管,间距不大于250mm;

5.4.6底模支撑可通过计算确定,中间立杆间距不应大于800mm,边支撑立杆与墙面间距不应大于300mm。

当立杆支撑在回填土上时,应夯实并采用通长垫木,并保证排水畅通。

5.5模板拆除应符合以下要求:

5.5.1梁板底模应在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应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拆除;

5.5.2梁、柱、墙侧模板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夏季不少于12小时、冬季不少于48小时后拆除。

需提前拆除时应进行试拆模,在监理单位确认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前提下,方可拆除。

5.6模板的保养及验收应符合以下要求:

5.6.1监理单位应检查模板的制作和试拼装,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安装;

5.6.2每批模板拆除后应全数清理、保养并整修,经监理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再次使用;

5.6.3每批模板安装完毕后,监理应及时对模板的几何尺寸、轴线、标高、垂直度、平整度、接缝、清扫口及支撑体系等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6.4脱模剂应有出厂合格证,使用时不得污染钢筋和影响混凝土的后期装饰,禁止使用废机油等替代产品。

5.7钢筋工程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5.7.1盘圆钢筋加工不得冷拔、冷挤压,并不得外加工。

因场地确有困难,经建设单位同意的场外钢筋加工,进场时应按批次验收和复试,外观及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

5.7.2钢筋保护层应采用塑料或其他材料制作的专用垫块,并应有合格证。

不得使用现场制作的砂浆垫块。

双层钢筋网之间应采用钢筋支架或定型专用支撑,钢筋支架应安装在垫块上方。

5.8钢筋制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5.8.1钢筋施工前应具有翻样图、下料单和技术交底记录等;

5.8.2钢筋绑扎应满扎,扎丝规格不小于22#(钢筋直径大于18mm时不小于20#),扎丝头向内;

5.8.3梁柱侧向垫块间距不大于1m,且短边每排不少于两块;楼面钢筋垫块间距,当钢筋直径小于等于10mm时,不大于500mm;钢筋直径大于φ10时,不大于700mm;

5.8.4现浇板高低差处板面钢筋必须断开,并设置梁(或暗梁);

5.8.5板面钢筋与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钢筋交叉处必须加设防止竖向钢筋位移的固定筋,并点焊牢固;

5.8.6板面负弯矩钢筋一端在梁上,一端在板中时,在梁上的弯钩长度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锚固要求;

5.8.7墙体拉结筋和二次浇筑的构造柱等构件的连接钢筋应预埋。

确有困难或漏埋需植筋的,应进行现场验收和检测,每层每种规格检测数量不少于3根;

5.8.8混凝土浇注前应架设施工通道,施工通道不得影响楼面钢筋。

5.9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5.9.1混凝土用砂应使用中粗砂,含泥量及有机物等杂质的含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5.9.2混凝土外加剂应有出厂合格证,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复试和与水泥的适应性检验;

5.9.3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应为一级粉煤灰(烧失量不应大于5%)。

混凝土拌制时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15%,否则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检验批对混凝土构件进行碳化检测,检测数量为构件总数的30%且不少于10个构件,当平均碳化深度大于2.5mm时,设计单位应从耐久性等方面提出处理意见。

5.10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5.10.1混凝土振捣应专人负责;

5.10.2楼面混凝土初凝前应派专人从节点(柱、剪力墙、楼梯等周边)开始向中间用1.5~3.0m长的铝合金刮尺抽平;初凝后用铁抹收平压实,再用木抹打平;终凝前在柱和剪力墙周边用铁抹压成半光面;

5.10.3混凝土养护应专人负责,定期保养;

5.10.4同条件试块应符合GB50204的要求。

砌体结构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每一楼层应留置一组;混凝土结构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同一批次每500立方米混凝土应留置一组,不足500立方米按500立方米计。

同条件试块拆模后应放置在相应结构构件适当位置与结构构件进行相同条件养护;

5.10.5现浇混凝土楼面应在模板侧模的四角(定钉子)、板中间每隔6m设置板厚控制点(焊接短钢筋或金属管),并对板厚检测。

板厚检测可采用在混凝土浇注前预埋薄壁金属管或钻孔测量。

无防水要求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