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568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doc

东莞市市域干线道路网规划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

二○○四年三月

目录

一、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 1

(一)规划目标 1

(二)规划原则 1

(三)规划方法 2

二、规划方案 3

(一)规划路网体系 3

(二)高速公路网络 3

(三)快速路网络 5

(四)干线性主干道网络 6

(五)规划路网规模 6

(六)规划路网总体评价 7

三、分期建设计划 7

(一)分期建设年限 7

(二)各建设阶段的建设目标 8

(三)分期建设计划 8

一、规划目标、原则与方法

(一)规划目标

在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拟定干线道路网规划的目标。

东莞市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构筑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各种交通方式协调运作的一体化交通系统,以优质、高效、安全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东莞市干线道路网规划目标为:

1、建立适应东莞市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的城市道路网络体系,促进全市最终形成具有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包括干线性主干道和普通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以及城市支路(包括集散性支路和出入性支路)的完善的道路网络。

2、明确各类道路的功能,整合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使过境交通、对外交通以及市域内部交通各行其道,减少相互干扰。

同时,适当分离城市客运和货运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合理配置全市干线路网的等级结构,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完善、级配合理、规模适当的市域干线网络。

4、完善路网布局,提高全市各区域的通达性。

(二)规划原则

1、注重与国家及区域(珠三角)道路网总体规划相协调,加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发挥东莞在区域干线路网中的重要功能。

2、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协调,充分考虑东莞作为一个制造业中心城市,以过境和对外交通为主的交通流分布特征,以及铁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发展需求。

3、合理引导未来城市的发展,促进东莞市城市化进程。

强化城市内部各组团间的联系,突出组团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通过加强各个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通过交通系统的建设促进和引导城市形成一中心多支点的组团空间格局。

4、高等级道路的布设要考虑远期城市发展的需要,尽量从城市边缘通过,避免对未来的城区产生分割。

(三)规划方法

1、高速公路:

根据上层次路网的相关规划以及交通需求的形态对东莞市的规划高速公路网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调整意见和建议。

2、城市快速路:

在满足交通需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连通全市各大组团和策略性发展区。

快速路自成体系,并与上层次的高速公路和下层次的干线性主干道有良好的连通性。

3、干线性主干道:

在现有国、省道的基础上,增加道路数量,调整道路布局。

在布局上首先是连通相邻各镇,同时适应交通需求的分布特征。

二、规划方案

(一)规划路网体系

本次市域干线道路网规划重点构造高速公路体系、快速路体系及干线性主干道体系。

1、高速公路体系

高速公路主要承担过境交通、疏港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强化区域主要城市间的快速联系,并且服务于港口、铁路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集疏运交通需求。

高速公路具有大流量、连续、高速、完全分离的交通特征。

2、快速路体系

快速路体系主要承担城市组团间(或主要人口中心之间)的快速客、货运交通,以长距离交通为主。

快速路具有大流量、连续、快速、完全分离的交通特征,并能通过两侧辅道与沿线片区有良好的衔接。

3、干线性主干道体系

干线性主干道主要承担城市组团间特别是相邻组团间的较长距离交通,并对高、快速路交通进行集散。

干线性主干道具有中流量、不连续、中速的交通特征。

(二)高速公路规划网络

高速公路主要服务于过境交通、疏港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连接东莞市主要的客、货源,包括一港(虎门港)、三区(莞城市区和松山湖科技园区和东部工业园区)、麻涌次中心、长安、虎门次中心、常平次中心以及外围的广州、深圳、珠海和惠州等。

规划的东莞市高速公路将形成“四纵一横”的总体布局形态,其中:

“四纵”分别为沿海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博深高速公路;“一横”为常虎高速公路。

各条通道的功能及其连接的区域主要客、货源情况见表1。

表1高速公路功能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分析

线路名称

里程(km)

主要服务区域

功能分析

沿海高速公路

45

香港、深圳、东莞西部(长安、虎门)及广州以远

主要承担香港(经)深圳(至)东莞西部和广州方向的过境货运交通、沙田和虎门港区的疏港货运交通以及城市部分西向对外客货运交通。

并通过常虎高速、疏港快速路与广深高速公路相连。

广深高速公路

48

香港、深圳、东莞西部(长安、虎门)及广州以远

主要承担香港(经)深圳(至)东莞西部和广州方向的过境客货运交通,以及城市部分西向对外客货运交通。

莞深高速公路

52

香港、深圳、东莞中东部(常平)及增城以远

承担香港(经)深圳(至)东莞中东部的过境货运交通、城市中部的部分对外客货运交通。

博深高速公路

52

香港、深圳、东莞东部及博罗以远

主要承担东部轴线香港(经)深圳至东莞、汕头的过境货运交通、城市东向的对外客货运交通。

常虎高速公路

70

珠海、中山以远、虎门港、松山湖科技园区、常平铁路枢纽、以及惠州以远

主要承担东莞市西部(常平)-中部(松山湖科技园)-东部(长安、虎门)的内部快速客货运交通以及粤东、粤西对外交通,同时,常虎高速公路还是各纵向通道上对外及过境客货运交通相互转换的主要通道。

清塘高速公路

10

清溪、塘厦

主要作为莞深高速和博深高速的联络道。

(三)快速路规划网络

快速路主要服务于城市组团间(或主要人口中心之间)的快速客、货运交通,连接东莞市城市内部的主要客、货源,同时配合高速公路完善对区域主要客、货源的服务。

城市内部的主要客、货源包括东莞市区、沙田港区、城市主要工业园区(松山湖科技园区和东部工业园区)以及各功能组团的中心城镇(麻涌、长安、虎门、常平、塘厦)。

规划的东莞市快速路将形成以五环快速路为核心,近期呈放射状态,远期呈环的总体布局形态。

各条通道的功能及其连接的区域及城市内部主要客、货源情况见表2、表3。

表2快速路功能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分析

线路名称

里程(km)

服务的区域主要客货、源

功能分析

107国道(中堂段)-西五环-莞长快速路

52

广州、莞城、长安、深圳以远

分离旧107国道的过境交通,形成莞城与长安等镇的快速联系通道。

广园东快速路(东莞段)-东五环-松山湖大道

27

广州、莞城、松山湖科技园区、

分离莞樟路过境交通,形成莞城与松山湖科技园区的快速联系通道。

西部快速路-北五环-莞城到石排快速路

48

广州番禺、麻涌、洪梅、望牛墩、莞城、石龙、石排

莞城与北部各镇麻涌、洪梅、望牛墩、石龙、石排以及未来对外联系广州番禺的重要快速通道

南沙至莞城快速路-南五环-东部快速路

80

广州南沙、虎门港区、厚街、莞城、寮步、企石、桥头

加强东西两翼组团间的快速连通,形成莞城与港区、工业园及沿线各镇的快速联系通道,也是未来对外联系广州南沙新城的重要快速通道。

企岭快速路

35

东部工业园区、常平铁路枢纽、松山湖科技园区、港区

连接东西两翼之间的快速通道,服务于东莞内部的快速客、货运交通。

表3快速路功能及其主要服务区域分析

线路名称

里程(km)

服务的区域主要客货、源

功能分析

港口大道

26

莞城、道窖、厚街、沙田港

莞城中心到虎门港区的快速通道。

西环快速路

32

莞城、厚街、虎门、长安

承担西翼部分过境交通、大组团间长距离交通和对外交通,形成莞城市区至西翼各镇的快速通道。

渡轮公路

10

虎门港、虎门

虎门港区与广深、常虎高速公路的联络道。

(四)干线性主干道规划网络

干线性主干道服务于城市组团间,尤其是相邻组团间的客、货运交通,连接城市内部的普通客、货源,包括各个组团内的一般城镇。

干线性主干道与快速路一起构成服务于城市内部各个镇、区之间联系的完善的交通网络。

本次规划干线性主干道网络主要是改造国、省道为城市干线性主干道,新辟纵向主干道连接东西两翼各镇;同时在联网公路的基础上布设横向联络性主干道。

(五)规划路网规模及投资估算

本次干线道路网规划共新增高速公路173公里,投资166.4亿元;新增和改造城市快速路283.4公里,投资178.7亿元。

建设和改造干线性主干道740.3公里,投资261.1亿元。

至2015年,加上已有的104公里高速公路,80公里干线性主干道,则东莞市将形成1381公里的市域干线路网,总投资达到606.2亿元。

(六)规划路网总体评价

1、通达性服务水平

Ø东莞市中心城、次中心及主要策略发展区平均约10分钟可上高、快速路;

Ø东莞市中心30分钟内可到达主要策略发展区,45分钟可到达一般镇中心;

Ø形成全市1小时生活圈,即任两个镇(区)之间可在1个小时内到达。

2、交通服务水平

Ø高速公路平均承担的交通量为每车道860标准车/高峰小时,总体饱和度约为0.5,车辆运行速度约75公里/小时;

Ø快速路平均承担的交通量为每车道830标准车/高峰小时,总体饱和度约为0.6,车辆运行速度为48公里/小时。

Ø主干道平均承担的交通量为每车道980标准车/高峰小时,总体饱和度约为0.8,车辆运行速度为30公里/小时。

三、分期建设计划

(一)分期建设年限

根据对项目的重要性、交通需求以及投资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制定东莞市规划干线路网的分期建设计划。

分期建设阶段分为两个阶段:

近期为2010年之前,远期为2011年至2015年。

(二)各建设阶段的建设目标

近期“十五”期间,主要目标是建立初步的市域干线道路网络,尽快改善现状干线道路功能混杂、交通拥挤、过境和对外交通穿城越镇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和城市生活等问题,将干线路网连通各主要策略发展区。

所以,建设重点以形成城市快速路骨架网为主,以及加强对已有公路按城市道路进行改造,达到客货运分离,初步实现干线路网规划目标。

远期2011年至2015年,建设目标是在已有路网的基础上,为满足新增加交通需求进行相应的道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快速路体系和干线性主干道体系,实现干线路网规划的目标,促进东莞市城市化进程。

(三)分期建设计划

经与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及其它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定分期建设计划与投资规模如下:

近期建设高速公路121公里、快速路263.4公里、干线性主干道433.3公里,投资约443.5亿元。

其中,市政府已决策建设高速公路97公里、快速路151.4公里、干线性主干道129公里,投资约255.9亿元;下阶段还需建设高速公路24公里,投资19.2亿元;快速路112公里,投资63.5亿元;干线性主干道304.3公里;投资104.9亿元;总投资约187.6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市政府应重点负责快速路系统的建设,并按照规划要求协调各镇干线性主干道之间的衔接,各镇则按照规划要求负责本镇内部的干线性主干道建设。

远期建设高速公路52公里、快速路20公里、干线性主干道307公里,投资约162.7亿元。

附表:

东莞市近期规划路网与总规划路网规模及投资对比表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近期计划建设投资表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远期计划建设投资表

附图:

东莞市近期干线路网规划布局示意图

东莞市干线路网规划布局示意图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