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562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题模拟题一.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1-12课)

一、选择题(共40分)

1.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汉武帝时   B.隋文帝时C.隋炀帝时    D.唐太宗时

3.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 D.唐玄宗

4.隋唐时期,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A.建立军功   B.努力耕织C.参加科举考试 D.依靠门第出身

5.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

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明太祖

6.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7.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学,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散文  B.传奇  C.戏剧  D.诗歌

8.右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它的设计和建造者是()

A.李冰B.李春C.赵普D.郑板桥

9.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

波澜”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B.李商隐C.白居易D.杜甫

10.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那么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盛行饮茶之风呢()

A.唐代B.明代C.清代D.宋代

11.与右图有关的少数民族是()

A.东突厥B.西突厥

C.吐蕃D.南诏

12.暑假期间王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能告诉她应该去哪儿()

A.山西大同B.甘肃敦煌C.河南洛阳D.陕西西安

13.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 

A.洛阳    B.长安C.扬州     D.成都

14.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1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6.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谁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岳飞      B.文天祥       C.寇准      D.秦桧

17.我国省级行政区最早设立的时间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8.南宋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

A.汴京B.成都C.临安D.中都

19.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何时完成的()

A.南宋时期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D.明清时期

20.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共60分)

21.(10分)材料一:

大运河图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分)

(2)根据材料一的图示,用★标出大运河的中心,并说出大运河的地位。

(4分)

(3)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为什么?

(4分)

2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1)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

这一节日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

(4分)

(2)宋朝至今仍然保留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

(请写出两个。

4分)

23.(共10分)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2分)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分)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

(4分)

24.(共12分)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分)

(2)材料一图一与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

(4分)他们出国前往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4分)

(3)图一图二中人物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分)

25.(12分)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材料三“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材料中的话是谁说的?

(2分)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

(2分)

(2)材料一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3)材料二“以人为镜”中的人指谁?

(2分)材料三说明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重要的问题?

(2分)

26.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柔靡景象。

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共8分)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为之盛国矣。

材料二:

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分)材料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

(2分)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名称是(2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C

B

C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D

C

A

B

C

A

D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

(1)隋炀帝(2分)

(2)洛阳;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4分)

(3)赞同。

皮日休批评了将隋亡原因归于开运河的片面看法,比较全面的认识大运河在历史的影响和作用。

(写到具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也给分)(4分)

22.

(1)元旦春节(4分)

(2)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回答两个即可)(4分)

23.

(1)契丹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3)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24.

(1)开放的政策(2分)

(2)鉴真,玄奘;日本,天竺(或印度)。

(8分)

(3)为了理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2分)

25.

(1)唐太宗;贞观之治。

(4分)

(2)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

(4分)

(3)魏征(2分)统治者与百姓的依存关系(2分)

26.

(1)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或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分)太湖流域;水稻(4分)

(2)市舶司(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