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6001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docx

《高级会计学第9版》习题答案U5789

第5章题目

1.永兴公司20×5年年底购入甲设备,成本为3000000元。

会计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为5年。

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也是5年,预计无残值。

20×7年之前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但是从20×7年开始税率恢复为25%(假设永兴公司无法预期所得税税率的这一变动)。

假设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收差异,20×5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0,20×6年至20×8年计提折旧前税前利润分别为5000000元、6000000元和6000000元。

该公司对甲设备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

要求:

计算20×6年年末至20×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以及20×6年至20×8年的所得税费用(假设预计未来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20×0年年末,新华公司购入机床一台,价值4500000元。

会计和税法都规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但会计规定折旧年限为5年,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8年,预计残值为0。

根据减值测试的结果,新华公司于20×2年就该机床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00000元,折旧年限不变。

新华公司20×1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5000000元,20×2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000元,20×3年会计亏损4000000元,20×4年和20×5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均为3000000元。

所得税税率为25%。

假设该公司除了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差异外,不存在其他会计与税法差异,20×0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为0。

要求:

计算20×1年年末至20×5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上的递延所得税,以及20×1年至20×5年的所得税费用(假设预计未来很可能获得用以抵扣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和营业亏损的应纳税所得额)。

3.甲公司以银行存款600000元购入A设备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当即投入使用。

预计该设备无残值,会计折旧与计税折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会计规定折旧年限为6年,税法规定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年末甲公司对A设备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其可收回金额为450000元。

第二年年末甲公司对A设备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其可收回金额为300000元。

第三年年末甲公司将该设备出售,收到全部出售价款200000元。

甲公司在这三年的税前会计利润分别为5000000元、6000000元和800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甲公司这三年除A设备之外没有发生任何其他的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

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

第5章答案

1.

(1)20×6年年末。

  会计折旧=300×5/15=100(万元)

  计税折旧=300÷5=60(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300-100=200(万元)

  年末计税基础=300-60=24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40-200=4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40×15%=6(万元)

  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6(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设备)6000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60000

  本年应交所得税=(500-60)×15%=66(万元)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660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60000

(2)20×7年年初。

1)20×7年开始税率恢复至25%,需调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调整后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15%×25%=10(万元)

  应调整增加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6=4(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设备)4000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40000

2)20×7年年末。

  会计折旧=300×4/15=80(万元)

  计税折旧=300÷5=60(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200-80=120(万元)

  年末计税基础=240-60=18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80-120=6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25%=15(万元)

  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10=5(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设备)50000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0000

  本年应交所得税=(600-60)×25%=135(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350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50000

(3)20×8年年末。

  会计折旧=300×3/15=60(万元)

  计税折旧=300÷5=60(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120-60=60(万元)

  年末计税基础=180-60=120(万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20-60=60(万元)

  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25%=15(万元)

  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15=0

  本年应交所得税=(600-60)×25%=135(万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350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50000

2.

(1)20×1年年末。

  会计折旧=4500000÷5=900000(元)

  计税折旧=4500000÷8=562500(元)

  账面价值=4500000-900000=3600000(元)

  计税基础=4500000-562500=39375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937500-3600000=337500(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337500×25%=84375(元)

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8437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84375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84375

  本年应交所得税=(5000000+900000-562500)×25%

=133437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1334375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34375

(2)20×2年年末。

  账面价值=3600000-900000-400000=2300000(元)

  计税基础=3937500-562500=33750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375000-2300000=1075000(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075000×25%=268750(元)

  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68750-84375=18437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184375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84375

  本年应交所得税=(2000000+900000-562500+400000)×25%

=68437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684375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84375

(3)20×3年年末。

  本年会计折旧=2300000÷3=766667(元)

  账面价值=2300000-766667=1533333(元)

  计税基础=3375000-562500=28125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812500-1533333=1279167(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279167×25%=319792(元)

  本年应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19792-268750=51042(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51042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1042

  本年应纳税所得额=-4000000+766667-562500=-3795833(元)

  年末应确认的与纳税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795833×25%=948958(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亏损948958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948958

(4)20×4年年末。

  账面价值=1533333-766667=766666(元)

  计税基础=2812500-562500=22500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250000-766666=1483334(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483334×25%=370834(元)

  本年应追加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70834-319792=51042(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51042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1042

  本年应纳税所得额=3000000+766667-562500=3204167(元)

20×4年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3204167元都可用20×3年的纳税亏损抵扣。

  年末应调整(减少)的与纳税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3204167×25%=801042(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801042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亏损801042

(5)20×5年年末。

  账面价值=766666-766666=0

  计税基础=2250000-562500=1687500(元)

  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87500-0=1687500(元)

  年末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有余额=1687500×25%=421875(元)

  本年应追加确认的与该机床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421875-370834=51041(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机床)51041

  贷: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51041

  本年应纳税所得额=3000000+766666-562500=3204166(元)

  20×3年的纳税亏损余额可在20×5年抵扣应纳税所得额=3795833-3204167=591666(元)

  年末应调整(减少)的与纳税亏损有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48958-801042=147916(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47916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营业亏损147916

  本年应交所得税=(3204166-591666)×25%=653125(元)

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653125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53125

3.

(1)甲公司第一年与A设备的折旧、减值以及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一年的会计折旧=600000÷6=100000(元)

  第一年年末的折余价值=600000-100000=500000(元)

  第一年应提减值准备=500000-450000=50000(元)

  第一年的税法折旧=600000÷5=120000(元)

  第一年年末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0000-120000)-450000=30000(元)

  第一年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000×25%=7500(元)

  第一年应交所得税=[6000000-(120000-100000)+50000]×25%

=5030000×25%=1257500(元)

 借:

管理费用100000

  贷:

累计折旧1000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50000

  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0000

 借:

所得税费用125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75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257500

(2)甲公司第二年与A设备的折旧、减值以及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二年的会计折旧=450000÷5=90000(元)

  第二年年末的折余价值=450000-90000=360000(元)

  第二年应提减值准备=360000-300000=60000(元)

  第二年的税法折旧=600000÷5=120000(元)

  第二年年末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0000-120000×2)-300000=60000(元)

  第二年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60000×25%=15000(元)

  第二年年末应追加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0-7500=7500(元)

  第二年应交所得税=[6000000-(120000-90000)+60000]×25%

=6030000×25%=1507500(元)

 借:

管理费用90000

  贷:

累计折旧90000

 借:

资产减值损失60000

  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0000

 借:

所得税费用150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75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507500

(3)甲公司第三年与A设备的折旧、出售以及与所得税有关的会计分录。

  第三年的会计折旧=300000÷4=75000(元)

  第三年年末的折余价值=300000-75000=225000(元)

  第三年的税法折旧=600000÷5=120000(元)

  会计上应确认的固定资产出售损失=225000-200000=25000(元)

  税法应认可的固定资产出售损失=(600000-120000×3)-200000=40000(元)

  第三年年末应冲减前两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0(元)

  第三年应交所得税=[8000000-(120000-75000)-(40000-25000)]×25%

=7940000×25%=1985000(元)

 借:

管理费用75000

  贷:

累计折旧75000

 借:

固定资产清理225000

   累计折旧265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10000

  贷:

固定资产600000

 借:

银行存款200000

   资产处置损益250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225000

 借:

所得税费用2000000

  贷: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985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15000

第7章题目

1.20×8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250万元,以吸收合并的方式取得了乙公司的全部资产,并承担全部负债。

此外,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评估费用10万元、审计费用15万元、法律服务费用5万元。

该项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并且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如表7-4所示。

表7-4 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数据

20×7年12月31日单位:

万元

项目

甲公司账面价值

乙公司账面价值

乙公司公允价值

货币资金

300

25

25

应收账款

200

75

75

存货——库存商品

100

75

80

固定资产

400

100

120

资产总计

1000

275

300

应付账款

200

50

50

长期借款

200

50

50

负债合计

400

100

100

股本

500

100

资本公积

75

50

盈余公积

20

22

未分配利润

5

3

所有者权益合计

600

175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

1000

275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按照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2)假定20×8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银行存款160万元吸收合并乙公司。

其他资料同要求

(1)。

请按照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甲公司吸收合并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2.A公司持有B公司100%的股权,持有C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

20×7年1月1日B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C公司,取得C公司的全部资产,并承担全部负债。

B公司发行的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C公司原股东持有的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B公司共发行本公司股票640万股交换C公司原股东持有的全部股票。

在此次合并中,B公司还以银行存款支付了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直接与合并相关的费用20万元,以及企业合并中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10万元。

C公司的存货全部为库存商品。

B公司和C公司在20×6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如表7-5所示。

表7-5 B公司与C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数据

20×6年12月31日单位:

万元

项目

B公司账面价值

C公司账面价值

货币资金

1200

100

应收账款

800

300

存货——库存商品

400

300

固定资产

1200

400

无形资产

400

资产总计

4000

1100

应付账款

800

200

长期借款

800

200

负债合计

1600

400

股本

2000

400

资本公积

100

200

盈余公积

220

70

未分配利润

80

30

所有者权益合计

2400

700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计

4000

1100

要求:

(1)按照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B公司吸收合并C公司的会计分录。

(2)假设20×7年1月1日B公司以发行本公司股票900万股交换C公司原股东持有的全部股票的方式吸收合并C公司。

其他资料同要求

(1)。

请按照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B公司吸收合并C公司的会计分录。

第7章答案:

1.该项企业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应当采用购买法进行会计处理。

甲公司为购买方,乙公司为被购买方。

购买日为20×8年1月1日。

(1)甲公司以支付银行存款250万元的对价吸收合并乙公司。

1)记录初始费用。

  管理费用=10+15+5=30(万元)

 借:

管理费用300000

  贷:

银行存款300000

2)记录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并确认商誉。

  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25+75+80+120-50-50=200(万元)

  应确认的商誉=250-200=50(万元)

 借:

银行存款250000

   应收账款750000

   库存商品800000

   固定资产1200000

   商誉500000

  贷:

银行存款2500000

    应付账款500000

    长期借款500000

(2)甲公司以支付银行存款160万元的对价吸收合并乙公司。

1)记录初始费用。

  管理费用=10+15+5=30(万元)

 借:

管理费用300000

  贷:

银行存款300000

2)记录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并确认营业外收入。

合并成本小于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差额为40万元。

在对合并成本与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进行复核后,发现相关数据是可靠的,因此将差额40万元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借:

银行存款250000

   应收账款750000

   库存商品800000

   固定资产1200000

  贷:

银行存款1600000

    应付账款500000

    长期借款500000

    营业外收入400000

2.A公司持有B公司100%的股权,持有C公司80%的股权,由于B公司和C公司同时受A公司控制,由此可以判断,该合并为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合并方为B公司,被合并方为C公司,合并日为20×7年1月1日。

(1)B公司以640万股股票为对价吸收合并C公司。

1)记录企业合并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发行股票发生的相关支出。

将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审计费用和法律服务费用)20万元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将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10万元冲减资本公积。

 借:

管理费用200000

   资本公积100000

  贷:

银行存款300000

2)记录吸收合并所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

  B公司发行股票的总面值=640×1=640(万元)

  C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700(万元)

  应贷记“资本公积”的金额=700-640=60(万元)

 借:

银行存款1000000

   应收账款3000000

   库存商品3000000

   固定资产4000000

  贷:

应付账款2000000

    长期借款2000000

    股本6400000

    资本公积600000

(2)B公司以900万股股票为对价吸收合并C公司。

1)记录企业合并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发行股票发生的相关支出。

将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审计费用和法律服务费用)20万元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将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费用10万元冲减资本公积。

 借:

管理费用200000

   资本公积100000

  贷:

银行存款300000

2)记录吸收合并所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

  B公司发行股份的总面值=900×1=900(万元)

  C公司净资产的账面价值=700(万元)

产生借差200万元,应首先冲减B公司的资本公积。

因B公司只有资本公积100万元,上一笔已冲减10万元,只余下90万元,将其全部冲减后,余下的差额110万元冲减盈余公积。

 借:

银行存款1000000

   应收账款3000000

   库存商品3000000

   固定资产4000000

   资本公积900000

   盈余公积1100000

  贷:

应付账款2000000

    长期借款2000000

    股本9000000

第8章题目:

1.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40000万元银行存款购买乙公司80%的股权,取得了对乙公司的控制权。

假定该项控股合并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20×6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见表8-9。

乙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42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20万元,当年没有分配股利。

乙公司20×8年实现净利润1080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1080万元,于20×8年2月28日发放现金股利1200万元。

20×7年与20×8年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未发生其他内部交易。

甲公司和乙公司20×7年与20×8年的利润表数据见表8-10,20×7年年末与20×8年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数据见表8-11。

表8-9 甲公司与乙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数据

20×6年12月31日单位:

万元

项目

甲公司

乙公司

借方

贷方

借方

贷方

货币资金

47600

9800

应收账款

66000

22200

存货

32000

20000

固定资产

132000

26000

应付账款

41600

4000

长期借款

28000

32000

股本

40000

10000

资本公积

120000

8000

盈余公积

47000

21400

未分配利润

1000

2600

合计

277600

277600

78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