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717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docx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14及15章教案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

一、教学目标

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

、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秩序。

三、教学方法:

讲述、多媒体演示、讨论

四、学时安排

1学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很早以前人们认为世界上只有植物和动物这两类生物。

直到电子显微镜的发现,使人们看清了病毒等微生物的“庐山真面目”,从此神奇的微生物世界进入了人类的视野。

生命科学是21

世纪最前沿的学科,微生物又是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里有许多你想探索的奥秘,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在微生物辽阔神奇的世界里,揭开微生物神秘的面纱。

同学们想知道关于微生物的哪些知识呢?

生:

争先恐后说出自己对微生物感兴趣的问题。

设计思想:

富有激励、启发性的语言,很容易激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我首先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微生物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归纳大家的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来学习,更加激发起他们的参与

热情,创设了愉快、活泼的课堂氛围。

二、新课教学

(一)病毒和细菌

师:

微生物王国的成员很多,我们先认识第一位成员——病毒。

同学们知道有哪些病毒?

学生活动一:

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共同努力,写出自己所知道

的病毒,比比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多、最准确,评为优胜组。

(流感病毒、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等)

师:

随时点拨、师生互动,展示优胜组的学习成果,点评并表示祝贺!

设计构想:

小组合作讨论,发挥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竞争意识。

这是他们将来能融入社会的良好心理品质。

师:

同学们,这些病毒有哪些特征呢?

请观看视频课件《病毒》。

请大家边观看边思考:

病毒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特点各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二:

交流表达:

根据课文,结合视频总结老师提出的问题:

1.病毒个体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2.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

3.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寄主不久就会死亡。

师:

点评总结: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只能寄生生活的特殊生物。

神奇的病毒先学习到这里。

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下面我们来认识下一位成员——细菌:

请大家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屏幕展示:

1.细菌形态、大小有什么特点?

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与植物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吗?

3.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

4.细菌是如何生殖的?

学生活动三:

自学、生疑、讨论交流。

师:

巡视指导、解疑导拨、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生:

小组内讨论后,每小组推荐一人回答问题。

师:

激励评价学生的回答。

放课件:

细菌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引导学生总结细菌特征。

生:

总结细菌的特征。

设计思想:

新课程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突出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核心。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师:

我们认识了微生物王国的两位成员:

细菌和病毒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有些会寄生在人体内,它们对人类来说是敌是友呢?

下面看视频。

然后谈谈你对它们的态度。

播放多媒体课件:

流感病毒、根瘤菌。

学生活动四:

展示他们课前在

上查找并整理

的资料与大家共享(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时间)。

师:

点评典型实例,鼓励上网查找并整理资料的同学。

课件展示:

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图示。

设计思想根据这部分教学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树立辨证的观点。

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能对细菌、病毒

有偏见,在教学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它们,培养学生关爱生物、珍爱生命、珍惜健康,关注自然与社会的良好品德。

师:

相机点拨,激励评价,引导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研讨。

不管我们今天如何评价它们,微生物都还在不停的变化,它们对未来人类的生活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呢?

生:

畅谈

细菌和病毒对未来人类的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科学幻想”报告。

自拟题目,大胆设想,展示自我才华!

师:

对学生的“科学幻想”报告给予点评、肯定。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有机会在课上交流的同学,老师在班级开辟一个专栏:

把你们的报告展示给大家。

设计思想创设一个平台:

给学生施展他们的才华。

因为希望被认可和肯定是每个人的心理趋向,尤其是中学生更愿意表现自我。

同学间的交流,教师的参与、赞赏,能使他们内心得到极大满足感,坚定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自信心。

学生活动五:

明理强化,自我评价:

三、结束与铺垫

微生物的世界真是奇妙无穷,我们认识了细菌和病毒,还有真菌的奥秘等待我们下节课去揭示,希望同学们做好预习、资料整理和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探究活动。

(三)真菌

复习回顾上节知识,承上启下。

师:

微生物的世界就是神奇,只要你乐于探索,就会有“惊喜”等待你去发现。

课前一周我布置同学在家完成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

下面请大家把你们的“作品”——课前精心培育出的霉菌呈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成功的喜悦!

学生活动六:

探究学习:

学生4~6人一组。

组长负责制。

用放大镜观察“作品”——课前采用不同原料

培育的霉菌,再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作品”;可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交换观察,感受资源共享的快乐。

师:

参与学生的活动,指导探究活动有序地进行。

生:

交流自己的实验设计,操作过程,讨论选择的变量,是否设计对照实验。

生生互动:

分析实验数据,

相互补充和完善实验方案。

补充填写实验报告。

生:

得出实验结论:

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有利于霉菌生长。

师:

鼓励

有创意的实验方案。

点评:

最佳实验方案。

播放多媒体课件:

出示长在馒头、橘子、衣物等上面的霉菌,加深学生的认识。

应用与拓展:

多媒体课件给出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1.请同学们讨论如何防止家中食品或衣物霉变的具体措施?

2.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不同食品(馒头和猪肉)上生长的霉菌是否相

同?

生:

讨论回答。

设计思想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探究活动,让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到成

功的喜悦,有利于探索精神的培养和发展。

这将使他们受益终身。

师:

真菌的种类很多,约有10万种以上。

那么除了霉菌外,你还了解哪些真菌?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请大家自学讨论,得出答案。

学生活动七:

自主学习。

教材P34。

生:

1.酵母菌、木耳、灵芝等。

2.总结真菌的特征。

师:

课件展示酵母菌。

点拨升华。

过渡:

大家认识了真菌,它与细菌和病毒一样和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请把自己在网上查到的有关资料与同学共享。

(四)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生:

交流表达。

举实例说明其益处和害处。

师:

激励点评。

鼓励上网查阅资料、并积极发言的同学。

师: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与酵母菌有关的食品。

简介抗生素。

设计构想培养学生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关爱生命、表现爱心的道德情操。

过渡:

同学们学习能力很强。

既快又好的完成了这部分的学习任务。

下面让我们共同进入课堂评价阶段。

板书设计

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

一、微生物

一般结构简单、形体很小,其中许多用功过肉眼无法观察到

二、细菌和病毒

细菌:

有细胞

膜、细胞质,但无细胞核

病毒:

无细胞结构

三、真菌

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教后记:

 

第四节生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并描述种的概念

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能力目标:

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高观察、分析推理、概括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习生物分类学的兴趣

培养热爱生物世界的情感

重点:

1.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2.列举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难点:

描述种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提问为何可以在超市很容易买到想要的商品导入新课:

生物分类。

二、生物分类的依据

问:

为什么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呢?

答:

因为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多,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多种多样的生物,所以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问:

那么现存的生物究竟有多少呢?

答:

课件展示。

课本标注关键词“现存至少400万种”。

问:

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

答:

课件展示。

标注关键词“异来加以区分”、“同来加以合并”

问:

那么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时,是根据生物体的哪些特征的“异”来加以区分,哪些特征的“同”来加以合并的呢?

课件展示图片,通过观察图片找异同,总结归纳生物分类的依据:

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种的作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课件展示。

标注关键词:

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种的作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

学生活动:

通过多媒体课件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三、分类的等级

总结后提问:

如何再细分?

以动物为例再细分,引出分类的等级:

界、门、纲、目、科、属、种。

课件展示。

标注关键词“界、门、纲、目、科、属、种”

学生活动:

30秒按等级顺序记忆7个分类单位。

抽测记忆结果。

课件展示,举例说明生物的分类等级

四、种的概念

问:

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答:

种。

问:

为什么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呢?

课件展示。

种的概念和特点。

标注关键词:

“基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态分布”、“同种生物”、“有性生殖”、“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通过马和驴交配生下骡来说明种的概念。

举例:

狮虎兽等

五、分类等级的特点

课件展示图片,问:

狗和狼的相同点多,还是狗和猫的相同点多?

答:

狗和狼的相同点多。

总结规律:

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课件展示。

标注关键词:

“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

六、课外阅读

林奈和双名法

七、课后记:

 

第十五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结合我国生物多样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关注我国生物多样性,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教学难点

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尤其是对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收集相关信息,丰富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学生准备:

参照教材指导,提前1~2周,调查我省(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展示几组鸟类的图片,学生会兴奋地跟着图片说出鸟的名称,对于说不出的,老师也表示理解。

教师趁机简要总结:

在自然界中,鸟的种类有9000多种,它们分布广泛,生活习性也不相同,形态多种多样。

就一种物种而言如此繁多,同学们想想,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体系是多么的庞大!

你们心中常常被“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

”纠结。

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本节课我们从种类、基因、生态三方面初步去了解生物多样性。

人类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处之,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设计思想:

这节课比较宏观,内容宽泛,我从学生可以较为接受的角度去切入本节课的教学,降低认知的难度,逐步渗透研究这个领域的价值,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关键。

二、新课教学

(一)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1.教师讲解:

生物多样性的大致含义。

2.学生活动一:

资料分析——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

3.教师引导分析并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的裸子植物的种类在世界排名第几?

占世界的几分之几?

(2)丰富的特有动植物对我国乃至全球而言是一笔怎样的财富?

(3)我国在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如何?

这些新品种的出现实质上改变了野生生物的什么特性?

(4)你能说出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类型吗?

(5)从我国生物多样性具有的几大特点来看,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

4.师生归纳:

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

(1)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例:

森林中有丰富多彩的各种动、植物等。

(2)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例:

苹果有红富士、香蕉、花牛等很多品种。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例:

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海洋、等等。

设计思想:

尊重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对专业用语做淡化处理,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同时也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学生活动二:

调查我省(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

方案一:

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交流内容:

(1)该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2)该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3)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我省(市)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和设想。

方案二:

课下举办展览,评选优秀报告。

设计思想:

通过调查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它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关系,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进一步热爱祖国。

汇报、展览调查报告,可以互通有无,共享收获的喜悦,升华情感。

学生活动三:

自由辩论。

辩题1: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

(建议阅读教材内容后再进行辩论)

辩题2:

“杀人者偿命”是否适用于老虎?

(请你扮演政府、虎林园、伤者家属三者中的任一角色,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和协商)

背景资料:

2002年10月2日,东北虎林园一只雄性老虎将一名工作人员咬伤致死。

事后,对于东北虎的如何处置,却难倒了各方人士。

3.教师补充小结: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利用价值,任何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宝贵的基因库,有着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

例如:

袁隆平梦想未来的杂交水稻的种子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可以在水稻秧下歇息乘凉……你们说我们该不该善待这些宝贵的生命呢?

设计思想:

学生自学后进行自由辩论,一方面澄清认识加深理解,一方面锻炼口才展示风采。

而角色扮演则可以让学生来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和各种关系,来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

三、小结

1.学生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教师激情评价学生的各方面优秀表现。

课后记: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状;积极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搜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说明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积极参加小组内的活动,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分析动物的特征,在动物与人的关系调查中,使学生认识到它们的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提高环保意识制定教学重点为:

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说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教学难点:

依据学情从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入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分析动物的特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延伸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难点为:

确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活动。

教学方法:

资料收集、调查法、讨论交流法

学情分析:

从同学们熟悉的动物入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教学内

容,分析动物的特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延伸了教学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组织学生进行演讲展开辩论,搜集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和信息。

2、教学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挂图和资料

资料:

有活化石之称的长江白鳍豚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已濒临

灭绝。

20世纪80年代初,长江中约有400头白鳍豚,90年代初下降到150头以下,到1996年只有几十头了。

[学生]观察:

挂图和资料

[教师](联系上面的挂图和资料进行小结)

通过上面的挂图和资料可知,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地球上每年都大量的物种

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处之。

因为保

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板书课题:

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观察讨论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板书]

[教师](结合实际,并联系资料简要地介绍)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但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学生]阅读:

P58

讨论: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是来自什么呢?

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结合学会上的交流、回答情况,联系实际并举例进行小结)

现在世界人口已超过60亿,快速增长的人口

无节制地向地球索取各种生物资源,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例如,森林的过量开采、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草地的过度放牧、野生经济动植物的乱捕滥采等,使自然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基因,同时环境的严重污染,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增强、厄尔

尼诺现象、酸雨、洪灾、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教师]投影:

材料

材料一:

世界森林正以2x105m2/min的速度消灭,许多动物失去了栖息地。

近代在我国绝迹的动物就有麋鹿、高鼻羚羊、野马、犀牛、百臂叶猴等10多种,还有大熊猫、长臂猿、扬子鳄、野生梅花鹿等2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我国的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种处于灭绝的边缘。

材料二:

在我国西部高原牧区,多年来狼、狐狸和鹰、隼等食肉动物被大量捕杀,草原上的鼠、兔掘洞的天性使草原遭受严重的破坏,最终导致近年来西部草原的迅速退化。

材料三:

地球上有170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由于环境的破坏,大量物种灭绝。

目前已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学生]观察:

材料

讨论:

通过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然后回答)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板书]

[学生]辩论:

保护生物多样性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选一个角色,按照所选择的角色搜索相关资料,课堂进行演讲和展开辩论)

(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小组进行演讲及展开激烈的辩论,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讨论:

在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联系实际谈谈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怎样做)

[教师](结合学会上的回答,举例说

明并进行小结)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

在环境中进行的,在经济建设中,我们要遵循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为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让我们行动起来,以发展的眼光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继续走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学生]阅读:

P59-60

讨论: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有哪些?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回答)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回答情况,联系实际并举例说明)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同时还应加强教育,加强法制管理。

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拯救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手段。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就是保护生物以及生物所生活的环境。

目前已建立了广东省鼎湖山、吉林省长白山、四川省卧龙、福建省武夷山、贵州省梵净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格达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江苏剩盐城、湖北省神农架、贵州省茂兰、

浙江省天目山和云南省西双版纳等自然保护区。

迁地保护是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基因库等的建设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例如,我国的各个省市都建立了动物园

和植物园,少数城市还有水族馆和基因库。

与此之外,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应重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共同回顾本节知识内容,能够说出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和保护途径,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作业布置:

1、课后思考题

2、课外探究:

参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活动

3、课外阅读:

警惕“来者不善”

练习反馈:

1.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人为活动加剧B.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C

.对森林乱砍滥伐D.草地过度放牧

2.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场所是()

A.动物园B.植物园

C.

自然保护区D.天然的热带雨林

3.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全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面临威胁。

4.某个地区现在每年人口增长速度是10年前的12倍。

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5.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_______和_______。

同时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措施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属于__________保护的主要手段。

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也是这种措施的主要手段。

板书设计:

第二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

 

《生命的诞生》

教学目标

  1.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

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课前准备

  1.有关宇宙起源、星系形成和生命起源假说的视频资料

  2.学生课前通过阅读科普书籍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导入:

世界各地关于生命起源的神话传说

阅读资料

展示《圣经》片段和“女娲造人”、“自然发生说”的古文,将学生带入悠远而神秘的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原始地球的形成

学生代表介绍宇宙大爆炸、星云假说,其余学生根据资料总结原始地球状况

帮助学生代表准备发言,提供视频和图片资料,指导学生推理、总结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可以产生生命起源所必须的小分子的有机物

观察米勒实验的装置,分析实验设计的原理和结果

提供视频资料,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简单讲解有关化学知识

从有机物到细胞的过程

观察小实验和图片,推理想象

将几滴油滴入水中,振荡食管,让学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