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408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docx

第三单元试题教师版

第二单元试题教师版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  )   脑髓(  )   觅食(  )

倜傥(    )菜qí(  )dǐng(  )沸

收liǎn(  )yuān(  )博

2.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撑 放 系 拉     B.支 撒 绑 拿

C.支 撒 系 牵D.顶 放 连 牵

3.请在下面方框中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4.(黔西南中考改编)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同学们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B.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使我们国家也遭遇了很大的挑战。

C.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D.不几天,刘备带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刑道荣和他的儿子引兵出战。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    )

(2)Ade,我的蟋蟀们!

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

(3)(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    )

6.“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对课”就是拟对联。

请根据课文内容拟写出下联。

上联:

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央视有一则关于教育的公益广告非常巧妙,广告的宣传语为:

“关注孩子,不要管住孩子。

”请你根据右边这则漫画所反映的教育问题,也来拟写一则公益宣传语。

8.假如你与同学一起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你根据下列情境设置完成任务。

(1)你发现“百草园”里存在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等现象。

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你会怎么劝说?

请写出来。

(2)“三味书屋”管理处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在“三味书屋”墙上张贴广告,或乱涂写、乱刻画,现向社会征集提示语,请你设计一条简明得体的提示语。

(不超过15个字)

(3)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本中“三味书屋”的图片写几句解说词。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9.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10.这段文字从多角度对百草园进行了描写,请你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写视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听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味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两句话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

为什么?

(1)肥胖的黄蜂伏(停)在菜花上。

(2)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

1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蟋蟀们的________,说明它们给泥墙根一带带来了无限的____________,表现了“我”的________心情。

13.文段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既表现出“我”__________的特点,又表现出百草园对“我”来说,既富有________又富有吸引力。

(原创)

永远的铃声

纪效成

①两排青砖瓦房,一个坎坷不平的操场,还有木制的篮球架,对,这就是多年前我读过的小学。

小学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挂在老师办公室门上的铃了。

从早晨开始,到日落时分,总有老师手拽着铃绳,让校园里回荡着悠扬、清脆的铃声。

我们像一只只鸟儿飞进飞出,校园既像一只巨大的鸟巢,又像一片欢乐的森林。

②三年级时,来了一位姓田的新班主任,二十岁左右。

田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们的一些细小动作都难逃他的法眼。

路队违纪,被训了;抄袭作业,罚抄了;值日不到位,罚值一个星期;给同学起绰号,他硬是让我给同学道歉,弄得我很没有面子。

③在我的怂恿下,我们一党准备捉弄他。

看到老师办公室的黑板上写着他明天值日,我们的计划终于有了。

④第二天,一切和往常一样,可是到放中学时,迟迟听不到铃声。

田老师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到处跑,还时不时听到校长的训斥:

“看看你,值班时怎么把铃给弄丢了。

”最后,没有办法,校长一个班级一个班级地关照,算是放学了。

⑤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的兴奋劲就别提了。

心想,跟我们斗,真是自找苦吃。

下午没有铃声的校园肯定很热闹。

然而,下午走进校园时,竟然听到了和往常一样悠扬、清脆的铃声。

我的心“咯噔”一下,可能出叛徒了,我隐约预感到灾难的来临。

⑥果不其然,校长找到了我。

我先是矢口否认,校长微笑着,悠闲得很。

见我不肯招供,校长说出了一个姓名“赵刚”时,我惊呆了,我被出卖了。

我呆若木鸡地站在那,神情恍惚。

“这样吧,现在就站到旗杆下,反思。

”校长似乎下了重大决定似的,“一直站到放晚学!

⑦我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站在旗杆下。

望着沟壑纵横的木质旗杆和上面飘扬着的红旗,我流泪了。

⑧田老师站在办公室门口,向我这边望了望,手拽铃绳,“当当——当当——当当”的声音响起,我知道上课了。

⑨不一会儿,田老师来了,他竟然也站在旗杆下,和我一排。

我止住了哭,望着他。

⑩“你干的好事。

”田老师很生气,“你怨恨老师,可以和我说啊,可是你却用这种错误的方式来报复。

你知道这叫偷啊!

○11他一脸的严肃,见我不吭声,不说了,就和我一起像旗杆一样笔直地站着。

○12“老师,你走吧,”我哭着说,“我保证不偷了,一定听你的话,好好读书。

○13老师依然没有走,说:

“我有责任,没有走进你的心里,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该罚!

○14或许是快要下课了,校长将门上悬挂着的铃摘下来,拿着它走向了我们。

○15“下课了,我把铃拿着,你敲响它。

”校长向我命令道,“铃声是命令,现在你是指挥官。

”我只有照办。

我怯生生地握住铃绳,按照校长和田老师指导的节奏,“当当当——当当当——”地敲响。

听到下课铃声的同学们像鸟儿离开藩篱一样活泼快乐起来了,而我,不经意间成了他们围观的对象。

我只有用低头掩饰自己的难堪和愧疚。

○16田老师说:

“校长,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我检讨。

您看,上课的铃声依然由他敲响,怎样?

”校长慎重地点点头,望着我,语重心长地说:

“有错就改,善莫大焉。

希望这铃声能使你幡然醒悟。

○17我不记得是怎样再次敲响这铃声的,也不记得是如何跟着田老师走进教室的。

我只记得田老师告诉我,这件事不告诉家长,但前提是在班级里作检讨。

○18奇怪,从这件事后,我竟然喜欢上了田老师。

也是从这件事后,我稍有不轨之念时,耳畔就会不自觉地响起悠扬、清脆的铃声,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我流泪敲铃的情景,不轨之念随之消失。

我知道,是校长和田老师用这铃声时时警醒我,让我知道做人的道理,走好人生之路。

我终于没有辜负他们:

我循着这铃声,一直追随着师者的脚步前行。

(选自“乐读网”)

14.请按提示补写文章的脉络。

【概括故事情节】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我们趁着他值日,偷了学校的铃。

午饭后,我的恶作剧被揭发,校长罚我站在旗杆下,田老师陪着我一起受罚。

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联系上下文,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的赏析】

(1)我们像一只只鸟儿飞进飞出,校园既像一只巨大的鸟巢,又像一片欢乐的森林。

(2)路队违纪,被训了;抄袭作业,罚抄了;值日不到位,罚值一个星期;给同学起绰号,他硬是让我给同学道歉,弄得我很没有面子。

16.文章第B11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老师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神情和举动?

请用文中的句子作答。

【内容的理解】

他一脸的严肃,见我不吭声,不说了,就和我一起像旗杆一样笔直地站着。

17.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永远的铃声”中的“永远”一词?

【标题的理解】

18.从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要求:

字数均不少于50字)【拓展延伸】

(1)第○15段中写道:

“我只有用低头掩饰自己的难堪和愧疚。

”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我”此刻的心理活动。

(2)校长让“我”成为放晚学时的施铃者,有何目的?

19.写作中,巧妙地运用动词,可以使动作描摹更传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请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写法分析】这段话连续使用了九个动词,准确、生动、传神地刻画了雪地捕鸟的整个过程。

在写作中,学会正确地使用动词,能将某一动作过程描摹得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读起来感同身受。

参考答案

1.záo suǐ mì tìtǎng 畦 鼎 敛 渊 

2.C 

3., ,…… :

 !

 !

…… 

4.A(解析:

B项缺失主语,删去“使”;C项表意不明,不明确到底是15日当天还是15日之前去汇报;D项“他”指代不明。

) 

5.

(1)排比 

(2)拟人 (3)比喻 

6.示例:

三味书屋习字画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7.示例:

①“压”苗也不能助长。

②减轻课业负担,关爱孩子成长。

③书包的重量,成长的阻力。

④书包轻一些,身体棒起来。

 

8.

(1)示例:

这是一方美丽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示例:

留下文明,带走印痕。

(3)示例:

各位旅客,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鲁迅先生所在的书塾——“三味书屋”。

书屋中间挂的就是“三味书屋”的大匾,匾下面画着一只很大的梅花鹿,再往前便是鲁迅先生当年读书写字的桌子了。

 

9.写百草园的快乐生活。

 

10.写视觉的: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向云霄里去了。

 写听觉的: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写味觉的:

又酸又甜。

 

11.

(1)不能。

“伏”字准确地表现出黄蜂因肥胖而趴在菜花上的情态,而“停”字就无法表现这种情态。

(2)不能。

“窜”字写出了叫天子飞的速度很快,又来得突然,而“飞”字则无法表达出这种意思。

 

12.拟人 声音悦耳 生机与乐趣 愉快 

13.好奇心强 神秘感 

14.起因:

新班主任田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们一党准备捉弄他。

 经过:

我喜欢上田老师,并时刻以铃声警醒自己好好做人。

 

15.

(1)把“我们”比作“飞进飞出的鸟儿”,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极言孩子们进出校园的快乐心情;把“校园”比作“鸟巢”“森林”,形象地写出孩子们对校园的喜爱和依赖之情。

(答出一点即可) 

(2)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极言田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16.“我有责任,没有走进你的心里,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该罚!

”或者:

田老师说:

“校长,这件事我也有责任,我检讨。

” 

17.偷铃事件后,铃声时时警醒“我”,让“我”打消不轨之念,让“我”知道做人的道理。

而且之后“我”循着铃声,一直追随着师者的脚步前行。

所以说铃声是“永远”的。

 

18.

(1)示例:

我一下子成为这么多同学的围观对象,真是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况且明明是我做错了,田老师却陪着我罚站那么久,我真的觉得对不起他。

我真为自己上午的愚蠢行为而后悔呀。

(2)示例:

让“我”由偷铃者转换为施铃者,希望这铃声能使“我”获得教训,让“我”幡然醒悟。

 

19.【例文】他弯着腰,手不停地前后左右拍着篮球,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

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儿左拐一会儿右拐,冲破了两层防线,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了一条漂亮的弧线后,不偏不倚地落到筐内。

11.《窃读记》练习题

一、基础达标(预习完成)

1.给下列字注音,认读3—5遍,再巩固几遍,写会为止。

踮( )——腋( )——婪( )——辘( )——

窃( )—— 撑( )——唾( )——涔()——

睽()——寝()——狈()——

2.用“√”标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6分)

招牌(zhāopái  zāopái)腋下(yuèxià  yèxià) 

贪婪(tālá  tānlán)惧怕(jùpà  jǜpā)

3.按要求填空(7分)

(1)“檐”共(  )画,部首是(  ),和它形状相近的字有(  )、(  )。

(2)文中“贪婪”是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惧怕―― 贪婪——唾沫—

废寝忘食——若无其事——饥肠辘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探讨回答)

1.“窃”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①偷;②偷偷地;③谦指自己(意见)。

在“窃读记”中选第( )种解释,在“行窃”中选第( )种解释,在“窃以为不可”中选第( )种解释。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自主学习

1.学生通读课文,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课文中的“我”为什么要窃读?

3.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窃读的?

(找出“我”窃读的语句,抓住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是怎样高兴地喊着:

‘再大些!

再大些!

’”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

                                   

四、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同桌合作,说说作者窃读的滋味是什么?

2.作者的快乐是什么?

惧怕的又是什么?

3.“我”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五、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1.文中的“我”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2.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激励着我如饥似渴地窃读,贪婪地汲取知识与智慧呢?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收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2《论语十二则》练习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不知而不yùn(  )  为人móu(  )

学而不思wǎng(  )思而不学则dài(  )

曲ɡōnɡ(  )而枕之博学而dǔ(  )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传不习乎(       )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4)择其善者而从之(       )

3.文学常识填空。

(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家、______家。

(2)《论语》是______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__________及其弟子的__________的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4.填空。

(1)亚运会期间全国人民喜迎亚洲各国宾朋,这种喜悦之情可以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子曰:

“吾十有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不逾矩(      )

(3)人不堪其忧(      )

(4)不舍昼夜(      

6.按要求用原文句子填空。

(1)孔子在《论语》中说: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中亦有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阐述对别人的优缺点如何正确对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9.选文有的谈学习方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子曰:

“不患①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子曰: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②,敏以求之者也③。

(《论语·述而》)

(《论语·卫灵公》)

子曰:

“过⑤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

“巧言乱德⑥,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注:

①患:

担心。

②好古:

爱好古代文化。

③敏以求之者也:

自己是勤奋敏捷地去探求知识的人。

④尝:

曾经。

⑤过:

犯错误。

⑥乱德:

败坏道德。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非生而知之者(    )

(2)夜不寝(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患人之不己知。

(2)小不忍则乱大谋。

12.谈谈你对第一则中“患不知人”的理解。

13.当前出现了《论语》热,观察下图,说说其寓意。

1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知识储备,谈谈对“孔子雕像落户天安门地区”的感想。

(不少于50字)

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

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孔子雕像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带

雕像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介绍,雕像从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的整体建筑环境与周围空间环境出发,以简朴、概括的手法,将人体的结构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态当中,似巨石,似高山,气势磅礴,与庄严的国家博物馆建筑交相辉映,展示出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与正大气象。

15.(2014浙江杭州)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

毕淑敏:

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

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

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

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

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2)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

现在请你结合自身

探源人:

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

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1.愠 谋 罔 殆 肱 笃

2.

(1)真诚,诚实 

(2)老师传授的知识 (3)学过的知识 (4)听从,采纳

3.

(1)

(2)儒 孔子 言行 《孟子》 《大学》 《中庸》

4.

(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5.

(1)生气,发怒 

(2)规矩,规范 (3)能忍受 (4)舍弃

6.

(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7.

(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2)知道这种学问和事业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

8.示例: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从心所欲 择善而从

9.示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说的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启示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莫让年华付水流。

10.

(1)不是 

(2)睡觉

11.

(1)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2)小事情不忍耐就破坏了大的谋略。

12.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意思是要善于了解别人,从对方身上学到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13.社会上对《论语》牵强附会的新解、心得违背了孔子的本意。

14.示例:

(1)对于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只有如此,才能与文化大国相称,2)孔子雕像落户天安门广场,彰显了中国立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彰显了中国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回归。

15.

(1)解析:

认同哪个观点都可以,但是要紧扣毕淑敏“读名著”或汪曾祺“读杂书”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