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536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docx

高考生物第一轮课时复习题11

[课时活页作业]

(限时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一些科学家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

同时代的生物学家哈赤基斯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了一种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记为抗—S),提取出它的DNA,将DNA与对青霉素敏感的R型菌(记为非抗—R)共同培养。

结果发现,某些非抗—R型菌已被转化为抗—S型菌并能稳定遗传。

下列关于哈赤基斯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实验证明:

细菌中一些与荚膜形成无关的性状(如抗药性)也会发生转化

B.抗—S型菌的DNA中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和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

C.实验结果表明:

上述对艾弗里所得结论的怀疑是错误的

D.非抗—R型菌转化为抗—S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解析:

抗—S型菌的DNA中同时具有控制荚膜合成的基因和抗青霉素的基因。

非抗—R型菌是因为直接获得了抗—S型菌的相关基因才转化为抗—S型菌的,所以转化为抗—S型菌并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

D

2.(2012·杭州模拟)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要加热处理,②要将各提取物分别与R菌混合培养,③转入固体培养基

B.①不加热处理,②要将所有提取物与R菌共同培养,③转入液体培养基

C.③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只有S或R一种菌落

D.③转入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可能有S、R两种菌落

解析:

图中①是分离提纯S菌各组成成分,②是将提取物与R型菌混合培养,③是转入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可产生R、S两种菌。

答案:

D

3.(2012·济南调研)注射后能使小白鼠患败血症而死亡的是(  )

A.R型肺炎双球菌

B.加热杀死后的R型肺炎双球菌

C.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

D.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

解析:

S型肺炎双球菌可使小白鼠患败血症死亡。

加热杀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可在小白鼠体内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

答案:

D

4.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材料都是原核生物

B.都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都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实验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

解析:

噬菌体为病毒,不是原核生物;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利用了物质的分离提纯法,没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两个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两个实验都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分别观察两者在遗传中的作用。

答案:

D

5.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甲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没有对甲组进行搅拌,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较强。

如果对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经搅拌、离心后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答案:

A

6.(2012·东城区模拟)如果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

A.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在外壳中找到15N

D.在DNA中找到15N、32P和35S

解析:

用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核酸,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面,核酸进入细菌内部,在细菌中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由于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在子代噬菌体中能找到15N和32P标记的DNA,不能找到35S和15N标记的蛋白质。

答案:

B

7.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

解析: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只证实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只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

答案:

B

8.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RNA是遗传物质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⑤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 ⑥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

A.①④⑤⑥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D.③④⑤⑥

解析: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R型细菌向S型细菌转化的内因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并成功表达了某些性状。

答案:

A

9.(2012·温州十校联考)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用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若要证明蛋白质是否为遗传物质,可将分离出来的蛋白质单独注入细菌中,看能否产生同样的噬菌体后代;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所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让其连续复制n次后,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

答案:

A

10.(2012·苏北四市联考)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解析:

①放射性主要集中在部分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②放射性主要集中在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③放射性主要集中在部分子代噬菌体的核酸和留在细菌外的蛋白质外壳中。

答案:

B

1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

解析:

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

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

答案:

B

12.(2012·长春模拟)科研人员将提取出的“疯牛病”病毒用DNA水解酶和RNA水解酶分别进行处理后,发现该病毒仍具有侵染能力,但用蛋白酶处理后,病毒就会失去侵染能力,该现象说明(  )

A.“疯牛病”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疯牛病”病毒的遗传物质应该是蛋白质

C.“疯牛病”病毒对核酸水解酶具有抵抗力

D.“疯牛病”病毒不含蛋白质,只含核酸

解析:

用DNA水解酶、RNA水解酶处理后仍具有侵染能力,说明其遗传物质不是DNA或RNA;用蛋白酶处理后,病毒失去侵染能力,说明起遗传作用的是蛋白质。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6分)福尔曼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他们指出“噬菌体在分子生物学的地位就相当于氢原子在玻尔量子力学模型中的地位”。

这句话指出了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min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________。

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细胞外________放射性会增高。

(4)本实验证明病毒传递和复制遗传特性中________起着作用。

解析:

(1)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

(2)噬菌体是病毒,离开活体细胞不能繁殖,所以要标记噬菌体,首先应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让噬菌体侵染标记后的大肠杆菌,即可达到标记噬菌体的目的,进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和DNA的位置变化。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

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细胞外的35S含量只有80%,原因是在搅拌时侵染细菌的噬菌体外壳没有全部分离;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

该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

(1)结构简单,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核酸) 

(2)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DNA和蛋白质的位置 (3)使噬菌体和细菌分离 较低 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 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 32P (4)DNA

14.(16分)据研究,并非任意两株R型菌与S型菌之间的接触都可发生转化。

凡能发生转化的,其R型菌必须处于感受态。

所谓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

处于感受态细菌的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分泌感受态因子,该因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诱导产生一些感受态特异蛋白,其中包括膜相关DNA结合蛋白、细胞壁自溶素和几种核酸酶。

其转化过程图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________是将S型菌加热杀死的过程。

(2)S型菌的DNA双链片段与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DNA结合蛋白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