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5097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docx

《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docx

岳阳楼记三理解拓展

《岳阳楼记》家长版(三)理解拓展题

1、归纳段意

  第一段:

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记叙)

  第二段:

(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

引出下文。

  第三段:

(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

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

揭示全文中心。

2、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

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3、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

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4、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5、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

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6、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

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7、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

以物喜,以已悲。

8、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

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9、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10、“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

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已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11、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

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

点明中心。

12、涉及成语:

百废俱兴  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政通人和

1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和“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指古代仁人现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14、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

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与远大抱负。

15、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先忧后乐思想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有忧君思想,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但他提出的越越个人利益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16、用自己的话概括:

“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第一种:

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

第二种:

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

目的:

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

五、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答: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

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

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

(或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  答: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答: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

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

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

 答: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3)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15)描写洞庭湖波涛汹涌阔无边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