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4926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docx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人教高考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1.5mol·L-1,

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mol

B.反应后产生13.44LH2(标准状况)

C.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D.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

【答案】D

【分析】

硝酸铁和硫酸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摩尔和1.5摩尔,铁的物质的量为39.2/56=0.7mol,氧化性比较,硝酸氧化性最强,先反应,然后铁离子反应,最后氢离子反应。

Fe+4H++NO3-=Fe3++NO+2H2O

1411

0.62.40.60.6

Fe+2Fe3+=3Fe2+

123

0.10.20.3

铁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溶液中存在0.6mol铁离子,0.3摩尔亚铁离子。

【详解】

A.反应后溶液中铁离子为0.6mol,错误,不选A;

B.没有产生氢气,错误,不选B;

C.先硝酸反应,错误,不选C;

D.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物质的量和为0.9mol,正确,选D。

答案选D。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Ba(OH)2溶液时,反应为:

Al3++2SO

+2Ba2++4OH-=2BaSO4↓+AlO

+2H2O

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

2H++FeS=H2S↑+Fe2+

C.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D.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

3Fe2++4H++NO

=3Fe3++NO↑+3H2O

【答案】A

【详解】

A.Ba(OH)2足量,故明矾KAl(SO4)2·12H2O完全反应,其中Al3+与OH-反应生成

,即①

与Ba2+反应,②

,由于Al3+、

都来源于明矾,故应满足原比例1:

2,则总反应为①+②×2,即

,A正确;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S中亚铁氧化为Fe3+,-2价硫氧化为S单质,自身被还原为SO2,B错误;

C.次氯酸根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为

,自身被还原为Cl-,C错误;

D.磁性氧化铁为Fe3O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Fe3O4不能拆,D错误;

故答案选A。

3.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可以加热),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的是()

A.铜B.炭C.五水硫酸铜D.氧化铜

【答案】A

【详解】

A.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A符合题意;

B.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

C.五水硫酸铜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无水硫酸铜,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

Cu(OH)2

C

Al2O3

AlO2-

Al(OH)3

D

Si

SiO2

H2SiO3

A.AB.BC.CD.D

【答案】C

【详解】

A.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但碳酸氢钠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钠,故A错误;

B.铜能与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但氢氧化铜不能直接生成金属铜,故B错误;

C.氧化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偏铝酸根在溶液中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受热分解能生成氧化铝,故C正确;

D.硅在高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故D错误;

故选C。

5.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足量相应气体后,各离子组还能大量存在的是

A.二氧化碳:

K+、Na+、

、Cl-B.氨气:

Mg2+、Al3+、Na+、

C.氯化氢:

Ca2+、Fe3+、

、Cl-D.氯气:

Na+、Ba2+、

【答案】C

【详解】

A.CO2、

、H2O会发生反应产生

,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NH3·H2O与Mg2+、Al3+会发生反应产生Mg(OH)2、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HCl溶于水电离产生H+、Cl-,与选项离子之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氯气溶于水,反应产生HCl、HClO,HCl与

会反应产生H2O、CO2;HClO与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6.某固体物质和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5,则发生反应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

A.Zn和浓H2SO4B.Cu和浓HNO3

C.Na2O2和NH4Cl浓溶液D.C和浓HNO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Zn和浓H2SO4,开始发生反应:

Zn+2H2SO4(浓)

ZnSO4+SO2↑+2H2O。

当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变稀后,会发生反应:

Zn+H2SO4(稀)=ZnSO4+H2↑。

最后得到的气体为SO2与H2的混合气体。

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5.正确。

B.C和浓HNO3。

发生反应:

C+4HNO3(浓)

CO2↑+4NO2↑+2H2O。

CO2与4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4、46.所以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5.正确。

C.Na2O2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产生的NaOH与溶液中的溶质NH4Cl发生反应:

NaOH+NH4Cl

NaCl++H2O+NH3↑。

得到的气体中含有O2与NH3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比45小,所以不可能平均为45.错误。

D.Cu和浓HNO3,开始发生反应:

Cu+4HNO3(浓)=Cu(NO3)2+NO2↑+2H2O。

当溶液变为稀硝酸时,发生反应:

3Cu+8HNO3(稀)=2Cu(NO3)2+2NO↑+4H2O。

NO2、NO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46、28,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为45.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得到的气体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的知识。

7.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B.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甲可用于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沉淀,符合,错误;

B、脱脂棉燃烧,说明反应放热,合理,错误;

C、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有排水法收集,不合理,正确;

D、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氨气,正确;

答案选C。

8.将一定质量的镁、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全部是N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生成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一定为100mL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mol

C.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

D.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一定是6.6g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发生反应为3Mg+8HNO3(稀)=3Mg(NO3)2+2NO↑+4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发生反应为Mg(NO3)2+2NaOH=Mg(OH)2↓+2NaNO3、Cu(NO3)2+2NaOH=Cu(OH)2↓+2NaNO3,沉淀为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铜含有氢氧根的质量为5.1g,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5.1g÷17g/mol=0.3mol。

金属在反应中均失去2个电子,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0.3mol÷2=0.15mol;

【详解】

A、若硝酸无剩余,则参加反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0.3mol,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0.3mol÷3mol/L=0.1L=100mL,硝酸若有剩余,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于100mL,A错误;

B、根据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0.15mol×8/3=0.4mol,B正确;

C、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生成的NO物质的量为0.3mol÷3=0.1mol。

若为标准状况下,生成NO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但NO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C错误;

D、镁和铜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假定全为镁,质量为0.15mol×24g/mol=3.6g,若全为铜,质量为0.15mol×64g/mol=9.6g,所以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为3.6g<m<9.6g,D错误;

答案选B。

9.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铜溶于50mL11mol·L-1的浓硝酸中,待铜完全溶解后,生成了0.2molNO2和NO的混合气体,并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mol·L-1.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50mL,则金属铜的质量为

A.6.4gB.9.6gC.11.2gD.12.8g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应前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L×11mol/L=0.55mol,反应剩余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5L×1mol/L=0.05mol,所以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5mol,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氮原子守恒,生成硝酸铜为(0.5-0.2)÷2=0.15mol,则金属铜的质量为0.15mol×64g/mol=9.6g,答案选B。

考点:

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硝酸的化学性质等知识。

10.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Fe3+有氧化性

FeCl

溶液可用于回收旧电路板中的铜

B.

SiO2有导电性

SiO

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氯水、SO2都有漂白性

氯水与SO2混合使用漂白效果更好

D.

铝制容器表面有氧化膜保护

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2Fe3++Cu=2Fe3++Cu2+,故A正确;SiO2不导电,故B错误;SO2+Cl2+2H2O=H2SO4+2HCl,氯水与SO2混合使用漂白效果差,故C错误;氧化铝、铝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稀硫酸,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

11.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SO2,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干燥的气体Y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其水溶液具有漂泊作用的是HClO

C.Z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D.等物质的量的X与Y同时通入到湿润的有色布条上,有色布条褪色时间变短,漂泊效果增强

【答案】D

【分析】

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说明这三种气体能和碱反应,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化石中含有S元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性酸雨的主要气体,所以X是SO2;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且氯气有毒,所以Y是Cl2;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的氮氧化物是二氧化氮,则Z是NO2。

【详解】

A.X是SO2,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A正确;

B.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

C.Z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故C正确;

D.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Cl2+SO2+2H2O=H2SO4+2HCl,盐酸和硫酸没有漂白性,所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无机物的推断,熟悉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次氯酸、二氧化硫漂白原理是解题关键。

12.已知:

稀硝酸能与SO2或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SO2+2HNO3+H2O=3H2SO4+2NO。

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A.Fe(NO3)2溶液→通入SO2+过量盐酸→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

B.Ba(NO3)2溶液→加过量盐酸→加Na2SO3溶液→白色沉淀

C.无色溶液→加稀HNO3→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

D.无色溶液→加过量盐酸→无色溶液→加BaCl2溶液→白色溶液

【答案】C

【详解】

A.硝酸亚铁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通入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水生成亚硫酸,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加氯化钡最终生成BaSO4沉淀,A不符合题意;

B.硝酸钡溶液中有硝酸根离子存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就相当于硝酸存在,加入亚硫酸钠,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

C.无色溶液加入稀硝酸,加入氯化钡,Ag+可能干扰,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BaSO4,C符合题意;

D.无色溶液,加盐酸无沉淀,就排除了亚硫酸钡和氯化银,因为亚硫酸钡会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再加氯化钡有生成沉淀,所以一定是硫酸钡白色沉淀,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3.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

A.将固体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变蓝

B.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

C.加入NaOH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变蓝

【答案】D

【详解】

利用离子反应:

,即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会生成NH3,NH3是一种碱性气体,溶于水生成NH3.H2O显碱性,故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答案选D。

14.将11.2g的Mg—Cu混合物完全溶解于足量的硝酸中,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x(假定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

根据题意推断气体x的成分可能是(  )

A.0.3molNO2和0.3molNO

B.0.2molNO2和0.1molN2O4

C.0.6molNO

D.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

【答案】D

【分析】

向Mg—Cu混合物与足量的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产生21.4g沉淀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所以沉淀中m(OH-)为21.4g-11.2g=10.2g,物质的量为

=0.6mo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11.2g的Mg—Cu提供的电子为0.6mol,据此分析;

【详解】

A.生成0.3molNO2和0.3molNO,N元素获得电子为0.3mol×(5-4)+0.3mol×(5-2)=1.2mol,得失电子不相等,A错误;

B.生成0.2molNO2和0.1molN2O4,N元素获得电子为0.2mol×(5-4)+0.1mol×2×(5-4)=0.4mol,得失电子不相等,B错误;

C.生成0.6molNO,N元素获得电子为0.6mol×(5-2)=1.8mol,C错误;

D.生成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N元素获得电子为0.1mol×(5-2)+0.2mol×(5-4)+0.05mol×2×(5-4)=0.6mol,得失电子相等,D正确;

答案选D。

15.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

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在所得的沉淀X和溶液Y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Fe2O3

C.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得到沉淀是Fe(OH)3

D.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

【答案】A

【分析】

金属氧化物MgO、A12O3、Fe2O3会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过滤后,得的沉淀X是二氧化硅,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以及过量的盐酸,向Y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会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偏铝酸钠等。

【详解】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A正确;

B、将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可得到MgO、Fe2O3的混合物,B错误;

C、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偏铝酸钠,沉淀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铁沉淀,C错误;

D、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以及氯化铁以及过量的盐酸,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3+、H+,D错误;

答案选A。

16.有Fe和Fe2O3的混合物27.2g溶于10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H22.24L(标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未见血红色。

混合物中单质Fe的质量为()

A.5.6gB.8.4gC.11.2gD.16.8g

【答案】C

【详解】

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氢气,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不显红色,且无固体剩余物,则最终溶液中溶质为FeSO4,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

2.24L÷22.4L/mol=0.1mol,则:

Fe+H2SO4=FeSO4+H2↑

0.1mol0.1mol0.1mol

设原混合物中Fe2O3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

Fe+Fe2O3+3H2SO4=3FeSO4+3H2O

xmolxmol3xmol

由题意可知:

(x+0.1)mol×56g/mol+xmol×160g/mol=27.2g,解得x=0.1mol,混合物中m(Fe2O3)=0.1mol×160g•mol-1=16g,m(Fe)=27.2g-16g=11.2g,答案选C。

17.二氯化二硫(S2Cl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

常温下,S2Cl2是一种橙黄色液体,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沸点S2Br2>S2Cl2

B.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

C.S2Cl2中S显—1价

D.2S2Cl2+2H2O=SO2↑+3S↓+4HCl

【答案】C

【详解】

A.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S2Br2与S2Cl2结构相似,S2Br2相以分子质量较大,所以沸点S2Br2>S2Cl2,A正确;

B.由题中信息分子结构与双氧水分子相似,双氧水的结构式为H-O-O-H,所以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B正确;

C.氯和硫都是第3周期元素,氯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S2Cl2中Cl显-1价,S显+1价,C错误;

D.由题中信息S2Cl2遇水可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知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硫,所以S2Cl2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2Cl2+2H2O=SO2↑+3S↓+4HCl,D正确;故选C。

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常温下,将同样大小、形状的锌与铝分别加入到相同体积98%的浓硫酸中,观察到前者反应速率更快

锌比铝活泼

B

将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气泡

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

C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如B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AB.BC.CD.D

【答案】D

【详解】

A.常温下浓硫酸有强氧化性,铝遇浓硫酸钝化,无法比较Al与Zn的活泼性,故A错误;

B.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要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即根据HClO4酸性比H2CO3强,可判断出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碳,故B错误;

C.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

,故C错误;

D.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故D正确;

答案为D。

19.现有Fe、Al、Si三种单质的混合物,取一半投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将剩余的一半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若经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则原混合物中Fe、Al、Si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6:

4:

3B.1:

1:

1C.2:

3:

4D.3:

7:

6

【答案】A

【详解】

取一半固体投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Al、Si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将剩余的一半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Fe、Al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测量两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相等,说明Fe与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和Si与氢氧化钠反应放出氢气一样多,根据

,Fe、Si的物质的量比一定为2:

1,故A正确。

20.标准状况下,使

按4:

1体积比充满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则最终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B.

C.

D.

【答案】C

【分析】

设出二氧化氮和氧气的体积,NO2和O2按体积比4:

1混合后充入一干燥烧瓶中,把烧瓶倒置于水中发生反应:

4NO2+O2+2H2O=4HNO3,根据方程式计算.

【详解】

设混合气体中含有4VLNO2,1VLO2,则烧瓶的体积为5VL,

;故答案为C。

【点睛】

明确二氧化氮与氧气的反应是解题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

21.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只可能含有NH4+、Na+、Mg2+、Ba2+、Fe3+、Clˉ、Brˉ、Iˉ、CO32ˉ、SO42—中的几种,且浓度均为0.1molL—1。

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无明显现象。

②取少量溶液,滴加少许新制氯水,再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③取少量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过程中均无沉淀产生。

将此溶液分为两等份,第一份加热,有气体放出;第二份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阳离子是NH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