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 第九章 园艺植物的花果管理.docx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 第九章 园艺植物的花果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 第九章 园艺植物的花果管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第九章园艺植物的花果管理
第九章园艺植物的花果管理
第一节园艺植物开花与花期调控
一、环境条件对开花的影响
植物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就能感受外界信号(低温和光周期),茎端分生组织发生一系列诱导反应,使分生组织进入成花决定态。
进入成花决定态的植物就具备了分化花和花序的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启动花的发生,进而进入花的发育过程。
花的出现标志着植物体已经从营养生长阶段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生殖生长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与营养生长不同,有时甚至相反。
植物的开花习性与它们原产地的生活环境有关,这是植物长期适应的结果。
在植物生活环境中,低温和光周期是花期调控的主要因素。
纬度、海拔高度、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土壤水分、肥料等变化也有可能引起植物开花的提早或推迟(慕小倩,2003)。
(一)温度的影响
1.低温的影响
不同的园艺植物,开花对低温需求特点也不一样。
对于两年生的园艺植物,一种是低温要求绝对型,它们如果不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就一直保持营养生长而永远不开花;另一种是低温要求相对型,低温促进植株开花,未经低温处理的植株到达花期需要的天数会延长或者是即使开花,但是花期不一致或花的质量较差,影响授粉和坐果等。
如白菜、芹菜、胡萝卜等,秋末冬初的低温是花诱导的必需条件,除经过低温春化作用外,常常还需要进一步的长日照才能正常开花。
通过春化的方式有两种类型,即种子春化型和绿体春化型(详见第三章)。
多年生木本园艺植物,对低温的要求与一二年生园艺植物不同,需要一定的低温需冷量才能开花。
所谓需冷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需要低于7.2℃的气温的累计时数。
如大棚栽培果树,扣棚升温前,必须满足果树的需冷量,如需冷量不足.突出表现为花期拖长,坐果率偏低或绝产。
树种、品种之间休眠期、需冷量差异很大。
果树的需冷量,桃树为500~1200小时,甜樱桃为1100~1440小时,葡萄为1000~15O0小时,李为700~1000小时,杏为500~900小时,无花果为80~100小时。
2.高温的影响
高温容易使莴苣发生未熟抽薹。
菠菜、白菜、芹菜等在高温下,特别是高温干旱情况下也易促使其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对于多年生木本园艺植物,高温可以促进植株提前开花结果。
有人认为花期与积温有关,据苹果调查,开花前20天开始的10天内最高气温的平均值高,则开花早。
对苹果、梨、桃和葡萄等果树的研究(中川行夫,1972)指出,大部分果树于盛花前40天左右,平均最高气温平均值高,开花早。
早春气温升高5℃时花期可相差2~4天。
3.积温影响
积温过低,植株生长发育迟缓,容易引起延迟花期。
例如辣椒夜温降低5℃,开花期延迟4-5天。
多年生木本果树年周期中花朵开放与积温有关。
据报道,苹果从花芽萌动到达开花需要≥5℃的积温为185℃±10℃。
温度除了会影响开花的早晚,还会影响花期的进程,如花期温度高,许多果树的花期会缩短,反之则延长。
(二)光周期的影响
光周期对成花诱导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园艺植物来说,特别是一、二年生植物,当同一植物生长在特定的纬度的时候,每年几乎在同一季节开花。
长日照园艺植物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开花,延长黑暗时间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
例如,白菜类(大白菜和小白菜)、甘蓝类(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等)、芥菜、萝卜、胡萝卡、芹菜、菠菜、莴苣、大葱、大蒜等,该类植物在露地自然条件下多在春季长日照下抽薹开花。
短日照园艺植物,如草莓、豇豆、扁豆、刀豆、茼蒿、苋菜等。
该类园艺植物大多在秋季短日照条件下(抽薹)开花。
日中性园艺植物,只要温度适宜,在长短不同的日照条件下均能正常孕蕾开花的园艺植物,如番茄、甜椒、黄瓜、菜豆等。
生产上,这类园艺植物常采用设施进行周年栽培。
长一短日园艺植物是指这类植物的开花要求先长日后短日的双重日照条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菩、夜香树等。
短一长日植物是指这类植物的开花要求先短日后长日的双重日照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三叶草等。
限日长植物(又叫中日照植物)只有在一定的光照长度范围内才能开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均保持营养生长状态,如野生菜豆只有在每天12~16h的光照条件下才能开花,某些甘蔗品种要求11.5~12.5h才能开花。
两极光周期植物与限日长植物相反,这类植物在中等日照条件下保持营养生长状态,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才开花,如狗尾草等。
许多植物成花有明确的极限日照长度,即临界日长。
长日植物的开花,需要长于某一临界日长;而短日植物则要求短于某一临界日长,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不一定都长于短日植物;而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也不一定短于长日植物。
如一种短日植物大豆的临界日长为l4h,若日照长度不超过此临界值就能开花。
一种长日植物冬小麦的临界日长为l2h,当日照长度超过此临界值时才开花。
将此两种植物都放在l3h的日照长度条件下,它们都开花。
对于部分园艺植物,光周期与花性别分化有关。
如瓜类植物一般在长日照促进雄花分化,短日照促进雌花分化,多数木本果树的开花与光周期关系并不密切。
(三)水分的影响
川西良雄(1961)在灌水量与半促成栽培黄瓜果实形成的关系上进行的研究指出,灌水量主要影响黄瓜雌花着生节位、雌花着生率,从而影响结果数。
对于多年生木本植物,水分过多会降低树体周边的温度,特别是土壤降低,使花期延迟。
如杏树在春天花前灌水,可以推迟花期,从而避开晚霜的危害。
(四)矿质营养
对于一、二年生园艺作物,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N素矿质营养越丰富苗越茁壮,花芽分化早,节位低,开花早。
N素过多,特别是光照又不充足的情况下,则苗容易徒长,花芽形成推迟,开花晚。
磷可提早花芽分化。
二、花期调控技术
对于以生产种子及果实为目的的园艺植物,如豆类、瓜类、茄果类蔬菜等,在生长的前期要有足够的茎、叶生长及足够的同化面积,到生长的后期,要能及时地开花、结实。
对于以叶片(包括叶球)、鳞茎、肉质根等为产品的作物,则不要使它们在营养生长初期,就很快地抽墓、开花。
有些采种园艺植物如果在早春开花过早,易受到晚霜为害,因而又要求适当延迟开花,以避免冻害。
另外,有些采种或采收果实的园艺植物又要促进其花芽分化或抽薹开花。
(一)控温法
春化作用与园艺植物生产有密切的联系。
利用春化处理来提早开花,达到育种加代的目的。
不同纬度地区的引种也应适当考虑其对春化的要求,避免过早开花或不开花。
除生产目的是采种外,部分园艺植物生产产品为非生殖器官,这类植物不希望马上进入生殖生长,如大白菜、甘蓝、洋葱等。
生产过程中要防止它们通过春化而引起先期抽薹。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小拱棚覆盖增温去春化的原理进行栽培。
对于易抽薹的萝卜品种,在昼夜温差较大的高原地区栽培,往往因为每天夜间都有一定时间的低温,这种低温与春化作用有相同的作用,因此造成萝卜未熟抽薹现象,失去商品价值。
番茄在较低的夜温下(15~20℃),花芽分化往往会早一些,而每个花序的花数也比较多,第一花序着生节位也比较低。
对于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了抵抗冬季低温的不良环境,植株进入一个相对静止的休眠状态。
根据休眠期的生态表现和生理活动特征,休眠期又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
在被迫休眠的时期,通过温室加温栽培,可以打破这种休眠状态。
打破休眠时,必需注意该树种的低温需冷量。
如桃树的需冷量(0~7.2℃低温累计时数)为400~1200小时,如果需冷量不足就扣棚升温,会造成桃树不能正常萌芽开花,甚至引起花蕾脱落,花期不整齐,授粉受精不良,从而影响产量。
(二)控光法
日中性植物,如番茄、四季豆、黄瓜、辣椒等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它们不受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慕小倩,2003)。
短日植物可以通过给予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光照来促进花芽形成,达到提早开花的目的。
例如草莓在花芽分化前15~20天,采用银色或黑色薄膜遮盖整个育苗棚架,每天从下午16时至第二天早晨8时,使草莓苗处在每日8小时的光照下,连续处理半月以上就能明显促进草莓成花。
如果把草莓苗移到1000米的高山上,降低温度,同时再进行短日处理,花芽分化还会提早,而且产量会明显增加。
反之,长日植物可以通过给予长于某一临界日长的光照来促进花芽形成,达到提早开花的目的。
例如在冬季短日照条件下,采用人工辅助补光措施,促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或延迟短日照花卉开花的技术方法。
最有效的方法是半夜辅助加光1-2h,以中断暗期,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
一般灯泡安置在距待处理花卉顶梢上方1m处,100W灯泡有效光照面积为4m2左右。
利用菊花对日长反应的敏感性,采用增加光照或遮光处理,可以使菊花1年之中任何时候均能开花,以满足人们周年对菊花切花的需求。
(三)气体调节法
在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人为增加不同成分气体,可改变或影响植株体内生理生化反应及代谢过程,从而达到打破体眠、提早开花的目的。
如采用烟熏法可打破郁金香、小苍兰、洋水仙等球茎类花卉的休眠;用大蒜挥发出的气体处理唐菖蒲球4h,可以缩短唐菖蒲的休眠期,比未处理球茎提前开花,花的质量也好(李光晨和范双喜,2000)。
(四)肥水控制法
部分园艺植物在遭遇干旱等恶劣环境时,为繁衍后代需要,会加速完成开花、结果等繁殖后代的进程。
如花簕杜鹃成株后,控制浇水,直至梢顶部小叶转成红色后再浇水,很快即开花。
开花后继续控制少浇水,可延续不断开花。
此时若浇水过多,则迅速转为营养生长而不再开花。
此外,百合、郁金香、风信子等种球冷藏时,应尽量减少种球含水量,除利于贮藏外,还可提早花芽分化。
在水分控制的同时,必须控制施肥种类与用量。
尽量少施或不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李光晨和范双喜,2000)。
对于多年生木本植物,在花芽开花前常常浇一次花前水,不仅可以满足开花对水分的需求,还可以降低地温,延迟开花期,有利于防治晚霜的危害。
(五)激素的影响
园艺植物花期除了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外,还受内源及外源激素的影响。
开花可能受一种或几种激素物质的控制,可以应用各种生长调节物质如吲哚乙酸、萘乙酸、赤霉素、乙烯以及一些抑制剂(CCC等)来诱导花芽分化及促进开花。
因此,控制作物的开花,有两方面的物质,一方面是一些抑制生长的延缓剂,另一方面是可以促进抽薹开花的赤霉素类。
瓜类园艺植物的花在分化过程中会由于激素水平不同而影响其性别的分化。
在生产中可以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来控制其性别表现。
如南瓜在1~4叶期,瓠瓜在4~6叶期,甜瓜2叶期,黄瓜在2叶期用乙烯利100~200mg•L-1喷洒叶面,可使其连续发生雌花而不出现雄花,有时,为了能使更多的节位都开雌花,可以在第一次处理以后隔一星期再喷洒一次。
瓜类蔬菜如用赤霉素50~100mg•L-1叶面喷洒处理可抑制雌花着生而促进雄花的发生(张振贤和程智慧,2008)。
(六)修剪控制
在气温相对稳定的地区,同一品种的植株上,从枝条生长到开花所需的时间会相对一致。
例如通过对广东潮州市番石榴不同修剪时期与新梢萌发及开花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修剪后7~8d开始萌芽,以7d为主;而萌芽期至现蕾期的时间平均为17d;现蕾期至开花期总体上在24d。
由此可见,从调控处理至开花所需时间在48d左右。
即修剪期至萌芽期、现蕾期、开花期有着极其稳定的天数。
而开花期至成熟期对温度的要求(即有效积温)也是较为一致的。
采取不同的花期调控技术,掌握番石榴反季节生产的花期调控的最适时间,相应地控制了果实的成熟采收季节,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雷锡榜等,2007)。
第二节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thinning)是调节园艺植物花果数量和布局的一项花果管理措施。
疏花疏果可以提高果实品质。
疏花疏果后,由于减少了花果数量,有利于留下的果实生长发育。
由于疏掉了小果、病虫果和畸形果,果实在植株上分布均匀,因而提高了好果率,留下的果实个大、形正、色艳、光洁度好、含糖量高且整齐一致。
在品种相同时对果实品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留果量。
严格疏花疏果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有效措施。
疏花疏果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
园艺植物开花坐果,需要消耗大量营养。
疏花疏果减少了养分的无效消耗,可将节省的养分集中于所留花果的发育,增加有效花比例,防止因养分竞争而产生的落花落果现象,因而可提高坐果率。
疏花疏果可以促使植株健壮。
开花坐果过多,消耗了植株营养,叶果比变小,植株营养的制造状况和积累水平下降。
对于多年生果树,疏去多余花果,可提高树体营养特别是贮藏营养水平,有利于枝、叶和根系生长,树体健壮,抗性增强,病虫害发生较少,树体更新复壮较快,结果期相应延长。
对于栽培以收获营养器官为产品的蔬菜作物,疏花疏果可减少生殖器官同化物质的消耗,有利于产品器官膨大。
疏花疏果可以保证多年生植物连年稳产。
多年生园艺植物的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当营养条件充足或花果负载量适当时,既可保证果实膨大,也可进行花芽分化;营养不足或花果过多时,营养供应与消耗之间发生矛盾,过多的果实抑制花芽分化,易削弱树势出现大小年结果现象。
因此,合理疏花疏果既可减少营养物质过度消耗,又可减少种子产生的赤霉素对花芽分化的抑制作用,是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避免大小年现象发生,达到连年稳产高产的有效措施。
否则,坐果过多,即使肥水充足,因受根和叶功能及激素水平的限制,也会导致大小年。
一、果实负载量的确定
(一)合理负载量的含义
合理负载量是指园艺植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保证稳产和最佳的品质所留的花果数量。
合理负载量的确定应在保证果实优质的前提下,协调好优质、稳产和高效益三者的关系。
确定某一种植物的合理负载量是比较复杂的,因为合理负载量依品种、树龄、栽培水平、树势和气候条件等而不同。
通常确定果实合理负载量应考虑3个条件:
1.保证当年果实数量、质量及最好的经济效益。
2.不影响翌年适宜数量的花果形成。
3.维持当年植株的健壮并具有较高的贮藏营养水平。
(二)影响果实负载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果实产量的主要因素与不同园艺植物光能利用的能力有关。
因此,果实产量指标的确定,应首先考虑光能利用状况。
而提高光能利用率有两条途径:
一是通过适当密植、合理修剪和改善肥水条件等管理措施,扩大有效光合面积,提高光合效能;二是控制营养器官消耗,调节光合产物合理分配,增加经济产量比重。
其次,果实本身存在质与量间的矛盾和制约关系。
同一条件下,果实量与质的制约现象,在超负载情况下表现尤为突出。
因此,现代果品生产中,果实适宜负载量应以保证提高优质果比例为前提。
此外,在果树上不同树种、品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与适应性也是影响果实负载量的重要因素。
环境条件中尤以温度影响最大,除影响光合作用外,温度特别是低温常是果实负载量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甚至影响到某一区域能否栽培某一树种。
(三)确定负载量的方法
负载量(cropload)应根据该品种历年产量、植株生长势、环境条件以及栽培管理水平确定。
我国主要采取叶果比、枝果比、干截面积法及间距留果等4种方法。
叶果比法(leaf-fruitratio)每个果实的正常生长需要一定数量的叶片,以保证有机营养物质的供应。
不同种类和品种适宜的叶果比差异很大。
如乔砧红富士苹果叶果比标准为50~60:
1,矮化砧则以30~40:
1较宜,温州蜜柑为20~25:
1,盛果期鸭梨为15:
1,甜橙则以50:
1为好。
2.枝果比法(shoot-fruitratio)多年生果树每个果实需要一定数量的枝条。
如苹果大型果品种(如红富士系)一般壮树2~3个枝留1个果,中庸树4~5个枝留1个果,弱树6~7个枝留1个果。
葡萄则根据结果枝的壮弱程度,本着“壮二、中一、弱不留”的原则留花序,即壮枝留2个,中庸枝留1个,弱枝不留。
3.干截面积法多年生木本果树树干的粗度可作为确定留果量的指标。
距地面20cm左右处测量干周粗度,求出干截面积,按单株留果量(kg)=干截面积×单位截面积适宜留果量(kg)求出单株留果量。
苹果丰产稳产树一般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积留0.4kg果实,初果期梨树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积可留果0.60~0.75kg。
4.间距法间距法是目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方法。
如苹果和梨多数品种果实间距20~25cm。
二、疏花疏果技术
(一)人工疏花疏果(handthinning)
疏花疏果越早越好。
因为疏除越早,节约储藏养分越多,对树体及果实生长越有利。
疏花芽和疏花蕾比疏花效果好,疏花比疏果效果好,早疏果比晚疏果好。
但在实际生产上,如盲目过早进行,往往会出现最终坐果不足,影响产量。
为了保证充分坐果和产量,疏花疏果要根据花量、叶片发育状况及花期气候条件而定。
当具备了保证充分坐果的内外界条件,而且花量能够满足丰产的要求时,就可以疏花。
人工疏花宜从从结合冬剪疏花芽开始,春季进行花前复剪,直至盛花末期。
疏果应在谢花后开始,分次完成,直到六月落果后结束。
在疏花疏果时,应根据花量、气候、树种、品种等情况来确定疏除时期,以保证足够的坐果为原则,适时进行。
花量大的年份宜早进行,可分几次进行疏花疏果,切忌一次到位。
例如苹果在大年时,可结合冬季修剪及花前复剪,疏除一部分花芽。
开花前(最好在花序伸出但花朵未分离时)疏除一部分花序。
坐果后再疏除过多的幼果,最终达到合适的留果量。
自然坐果率高的树种、品种早进行、低的晚进行。
自然坐果率低的树种、品种,一般只疏果,不疏花。
如:
苹果中的‘红星’自然坐果率低,应在六月落果后再定果。
桃中的“八月脆”一般在北京地区7月后定果。
当花期遇雨、大风、低温时,常大大降低果树的坐果率。
特别是未进行人工受粉的果园。
因此,应晚进行疏果。
一般不进行疏花。
花序类型不同,所留花朵的部位也不一样。
如苹果疏花时要留花序中的中心花,梨则留边花。
菊花一枝上会产生许多花蕾,为了使每个枝条顶端只开1朵丰满、硕大、鲜艳的花朵,必须将侧蕾疏除(图8-1)。
对于花朵量大的穗状花序,一般结合疏花进行花序整形,以使果穗紧凑美观。
如许多葡萄品种在花前掐去花序先端1/5~1/4的穗尖,并除去副穗,使穗形美观。
(图8-2)。
图8-1菊花疏蕾示意图图8-2葡萄疏果穗示意图
疏果时首先疏除病虫果、畸形果。
在许多果树上,要疏除纵径短的果,保留纵径长的果,如:
苹果、梨、桃等。
因为纵径长的幼果细胞数较多,有形成大果的基础。
仁果类的果树,其果台副梢的长短反映了树势或着果枝的强弱。
果台副梢长的多留,短的少留,无果台副梢的不留果。
如苹果要求留果台副梢大于10cm的果。
树冠中下部多留,枝头少留。
多留结果后易下垂的果,因为下垂果果形好,特别是苹果,如富士。
人工疏花疏果目标明确,可以严格按负载量标准人为地选择所留花果,并在植株上合理分布。
但缺点是费时费工,面积较大和劳动力紧缺的果园难以及时完成疏除任务。
(二)化学疏花疏果
化学疏花疏果(chemicalthinning)具有省工、省力和效率高等优点,在国外一些劳动力缺乏、劳动成本高的国家,已作为一些园艺植物特别是果树生产中的常规措施。
我国也在苹果、梨、桃等树种上开展了一些研究,但尚未广泛应用。
化学疏花疏果虽然在国外已应用于生产,但受环境、品种和植株生长势等因素的影响,其疏除效果变化很大。
因此,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前应弄清楚疏除难易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小范围试验。
另外,化学疏除只能作为人工疏除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人工疏除。
化学药剂种类
二硝基邻苯酚(DNOC)是一种触杀剂,可以烧灼花粉和柱头,使其不能受精、坐果,引起花脱落。
对已受精坐果的不再有疏除作用。
常用浓度为500~800mg/L。
石硫合剂能直接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阻碍受精引起脱落。
此外,还有杀死柱头的作用。
为了提高疏除效果,石硫合剂应喷于柱头上。
石硫合剂的药效较稳定,安全性高,并兼具有防治病虫的作用。
但其缺点是必须准确掌握开花状况,施用期短。
常用浓度为1.0~1.5波美度。
西维因是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后来发现它还是一种稳定有效的疏果剂。
西维因可进入输导组织,堵塞营养物质的运输,使幼果缺少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脱落。
西维因进入树体后移动性较差,因此实际使用时应直接喷布到果面和果柄。
使用时期和浓度因树种和品种不同而异。
如‘新红星’苹果盛花后2周喷施1500~2000mg/L效果较好。
萘乙酸及萘乙酰胺可促进乙烯形成,引起幼果脱落。
萘乙酸对苹果和梨都具有疏除作用,但对桃的疏除效果不好。
一般用其钾盐或钠盐,萘乙酸的适用浓度苹果为10~20mg/L,在鸭梨上为40mg/L。
萘乙酸的适用时期较长,从盛花期至盛花后2~3周施用,都有疏果效果。
但施用时间越迟,疏果作用越弱,需相应增加浓度。
萘乙酰胺是一种药效比萘乙酸缓和的疏除剂,对萘乙酸敏感的品种应用萘乙酰胺比较安全,常用浓度为25~50mg/L。
乙烯利乙烯利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后,通过改变树体内的激素平衡,达到疏果的目的。
乙烯利对苹果、梨、桃都有较好的疏除效果。
其有效浓度为100~300mg/L。
有效时期很长,既可疏花,也可疏果。
但不同树种、品种对其的敏感度不同,应区别对待。
除以上5种药剂外,国外应用的还有6-苄基腺嘌呤(BA)等。
生产中常用2种或2种以上药剂混合施用。
如美国纽约州多数苹果品种用萘乙酸和西维因的混合液进行化学疏除。
影响疏除效果的因素
化学疏花疏果的疏除效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应用时应综合考虑.避免疏除过度。
时期从节约养分的角度出发,疏除越早,效果越好。
但许多疏除剂有其最适的施用时期。
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品种特性和花期的气候条件。
用药量通常用药量大,疏除效果明显。
但用药量与气候条件、植株生长势等有关。
品种自花结实能力强的品种不宜用化学疏除,异花授粉的品种用化学疏除效果较好。
对坐果不稳定的品种和在坐果不稳定地区,疏果较疏花安全。
气候喷药时的天气状况会影响一些药剂的疏除效果。
如在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不宜用二硝基邻苯酚。
植株生长势植株生长势弱,不宜采用化学疏花疏果。
展着剂和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加人展着剂或表面活性剂,可增加药效,降低使用浓度,从而降低成本。
第三节保花保果
落花落果是园艺植物的一种普遍现象。
开花坐果与落花落果是生物延续种性和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性。
如枣的花量很大,自然坐果率仅为开花总数的1%左右;脐橙和温州蜜柑只有0.5%~3%;即使坐果率较高的仁果类,也只有10%左右。
一般果树花蕾和花朵大量脱落,主要发生于开花前后;果实脱落则以花后2周左右和幼果期6月份落果(Junedrop)为主。
此外,还有少量的成熟果脱落,即采前落果(preharvestdrop)。
同样,豆类蔬菜落花落荚也很多,生产上若能争取60%的坐荚率就可丰产。
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内外因影响引起落花落果、降低产量等则是生产中需着力解决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影响落花落果的因素
(一)落花的主要原因
花芽质量差花芽质量差,发育不良,花器官败育或生命力低,不具备授粉受精的条件。
在开花时花器的一部分有缺陷,容易脱落。
这种缺陷可能是花器本身的原因,如茄子的短花柱花,因不能正常授粉而脱落,也可能是开花过程中受了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
多年生果树在环剥过重、叶片早落、贮藏营养不足的情况下表现较明显。
土壤水分盈缺当开花时,土壤水分缺乏,容易在花柄或果柄基部形成离层,引起落花落果;相反雨水过多,也会引起落花。
如江南梅雨季节,多雨天气一方面妨碍昆虫活动,影响授粉;另一方面雨水将柱头冲刷,不适宜花粉的发芽,特别在正开花时降雨,落花更多。
大多数果树、瓜类、茄果类蔬菜雨天落花较为常见。
高低温障碍温度过高或过低,尤其是夜温过高或过低,是引起园艺植物落花的最普遍原因。
其机理为:
低温下花粉管不能正常生长,或伸长速度很慢,而不能受精,引起落花;高温特别是夜间高温妨碍了雄蕊的正常生理机能,也影响了花粉的发芽。
花粉管伸长不良,花粉中的淀粉含量减少,最后便引起子房枯萎。
光照过弱光照不足常常引起落花。
果菜类种植密度过大,果树类枝条过多,营养生长过旺,造成郁闭状态,光照过弱,中下层花易脱落。
特别在临界落花区,光照强弱对是否落花起着重要作用。
如茄子中花柱花在强光照下,尚有一部分不脱落;如果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