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动1201班 陈文豪实习报告.docx
《热动1201班 陈文豪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动1201班 陈文豪实习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动1201班陈文豪实习报告
热动1201班陈文豪实习报告
银川能源学院
实习报告
姓名:
陈文豪
班级:
1201
学号:
1210230013
指导老师:
马静姝
系部:
电力系
专业:
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实习地点:
宁夏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吸收烟道中的余热,降低排烟的温度,节约燃料,提高效率。
汽轮机是发电厂的原动机,把蒸汽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通过锅炉与汽轮机之间的热力系统完成工质的汽水循环,热力系统包括凝结水系统、回热加热系统、疏水系统等,并利用各种热力设备来完成各自功能。
随机组的形式和供热要求的不同,抽气级数和压力也不同。
为了保证热力系统的正常工作且适应电能负荷的变化要求,汽轮机设置有调速系统,用调速系统来保证汽轮机的转速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
同时汽轮机上还装设保护装置最常见的有危机保安器,盘车装置等。
电气包括发电机、励磁装置、厂用电系统和升变电所等,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
3.3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其生产过程概括来说就是把燃料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整个生产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中转变成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成蒸汽,称为燃烧系统。
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水系统。
由汽轮机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电,把机械能转变成为电能,称为电气系统。
燃烧系统包括:
输煤系统、制粉系统、烟风系统和除尘系统;汽水系统由锅炉、汽轮机、凝汽器、水泵、加热器及其管路组成。
基本汽水流程(朗肯循环):
给水→锅炉→过热蒸汽→汽轮机→凝汽器→给水泵→给水送入锅炉。
4.循环流化床锅炉
1.高低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1.1、原理
高低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即流化床下部为低速床,上部为高流速,三回程,两级分离,两级回送(见图)。
1.2、一般优点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煤种适应性广、热效率高、NOx排放低、实现炉内脱硫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可以燃用煤矸石、炉渣、垃圾等,其炉渣、飞灰能做水泥的掺合料,做到资源综合利用。
1.3、特点
1、下部磨损严重的密相区为低速床,所以磨损大为减轻。
2、上部为高流速,流速大,携带能力强,分离效率高。
。
3、炉内隔为三个流程,烟气流程长,高温燃烧时间长。
4、高温分离器为全膜式壁,使用寿命长、免维修。
5、中温分离器为多管分离器,积木结构,维修更换方便。
6、由于两级分离、两级回送,热效率高,一般大于85%,飞灰含碳量低,一般在7%以下,最低可达3%。
7、炉内膜式壁隔墙采用挂砖结构,悬浮段燃烧温度、蒸发受热面、负荷、过热蒸汽温度调节方便。
8、布风板面积比高速循环流化床大,比低速循环流化床小。
给煤、点火方便,易于锅炉大型化。
9、埋管面积比普通低速床小,埋管间距大、布置位置高,所以磨损轻、使用寿命长。
10、锅炉高度与煤粉炉、链条炉基本相同,汽包布置低。
旧锅炉改造时,汽包、钢架、厂房可都保持不变,投资少,改造工期短。
1.4、锅炉技术参数
蒸发量
t/h
4-6
6-10
10-20
20-35
35-65
65-110
110-150
蒸汽压力
MPa
1.25
1.25
1.25
2.45
3.82
3.82
蒸汽温度
℃
饱和
饱和
饱和
400
450
450
设计热效率
%
83
84
84
86
87
88
飞灰含碳量
%
<13
<12
<11
<10
<9
<8
炉渣含碳量
%
2
2
2
2
2
2
排烟温度
%
170
170
165
160
155
150
负荷调节范围
40%-110%由用户确定
设计煤种
按用户要求单独设计(烟煤、无烟煤、煤矸石、果渣、茶渣、垃圾等)
烟气黑度
小于林格曼1级
高速床、低速床、高低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对比
序号
项目
单位
高速床
低速床
高低混合流速流速床
1
炉内烟气流速
m/s
大于5
小于3.5
上部大于5
下部小于3.5
2
热效率
%
大于86
小于82
大于86
3
炉渣含碳量
%
2—5
小于2
小于2
4
飞灰含碳量
%
小于7
大于15
小于7
5
循环倍率
次
12—15
2—3
6—7
6
煤种适应性
Kcal/kg
1000—6000煤的含灰量小于20%时,循环量不够,出力难以保证
1000—6500
对含灰量无要求
1000—6500对含灰量无要求
7
原煤中1mn的细颗粒大于50%时
1)高温分离器内易结焦难以稳定运行
2)飞灰含碳量明显上升
同高速流化床一样
1)高温分离器内不结焦
2)飞灰含碳量有一定影响
3)燃用细颗粒煤时飞灰含碳量要明显低于高速床
8
锅炉原始排放浓度
g/Nm3
大于15
大于15
小于14
9
送引风机装机容量(自耗量)
KW/t汽
15—18
10—13
10—13
10
高温分离器寿命
小时
小于2.5万
小于2.5万
与锅炉同寿命
11
两级分离器总价
万元
1.5A
A
0.8A
12
埋管寿命
小时
无埋管
小于8000
大于12000
13
水冷壁临界部寿命
小时
小于2.5万
大于6万
大于6万
14
汽包中心高度假设煤粉炉为H米
米
1.2—1.3H
H
H
15
炉膛的面积假设煤粉炉为F㎡
㎡
0.6F
F
1.2—1.3F
16
烟气在炉内有效停留时间>800℃以上停留时间
秒
3—4
4—5
6—7
17
理论上最大容量
t/h
1000—2000
130
180
18
制约大型化的制约点
高温分离器难以大型化
1)布风板面积大给煤难布置
2)埋管长钢度不够易变形
同低速床一样
19
负荷调节范围
%
35—100
60—110
50—110
20
将煤粉煤改为循环流环床锅粉炉总造价
万元
1.3—1.6
A
1.1—1.2A
21
将煤粉炉改为循环流化床总工期
天
1.3—1.6N
N
1.1—1.2N
3.1 概述:
采用高、低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技术对现抛煤机炉进行改造,用流化床燃烧方式代替目前的层燃燃烧,可从根本上改变能耗高,环保差的状况。
湖南省节能设计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高、低混合流速循环流化床技术在重庆彭水火电厂35t/h、湖南辰溪县火电厂35t/h、链钢热电厂1#炉35t/h、怀化电厂35t/h链条炉进行改造,效果相当显著,均达到了前述技术经济指标。
3.4 分离系统选型
3.4.1 各种分离系统对比
分离系统是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最核心的部件,决定了整个锅炉的能耗水平,当今国内外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迅猛,已形成了多种流派。
按目前国内已被采用于旧炉改造的分离循环系统来看,计有:
(1)高温旋风分离器(通常为单级分离循环系统)
其特点是分离器入口烟温较高(850℃)分离效率较高。
含尘气流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因此,称为单级分离循环,分离循环的燃烧效率高。
但旋风高温分离器均存在体积较大、用于改造旧炉存在原锅炉房的位置尺寸是受限制的。
常用的旋风高温分离器的使用寿命太短,旧炉改造一般不采用。
(2)中温分离器
通常单级中温分离器位于水平烟道过热器后与省煤器前的烟气转向室内。
其入口烟温一般为500℃左右,分离器型式有槽钢、百叶窗等惯性分离器及立式旋风下排气分离器等。
此型分离器循环系统的主要特色是入口烟温低、体积小及分离器本身结构材质易处理。
但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高浓度含灰气流经过过热器,导致过热器易磨损;二是由于布置分离器的位置受限或本身就是惯性分离器,分离效率低,再加循环灰温度低,飞灰需吸热升温后才能燃烧等因素而导致循环燃烧效率不高,因而整个锅炉的效率不高(据统计国内中温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效率一般小于78%)。
我们的中温分离器为多管旋风分离器,结构合理、分离效率高、阻力低、不堵塞。
布置在高温省煤器之后,中温分离灰与高温分离灰相混合,混合后温度在800℃以上,易着火、燃烬。
(3)高、低混合流速循环系统
为克服中温分离循环系统的不足而出现了高、低混合流速循环系统。
其主要特色是在炉膛出口处增设结构简单惯性分离器(长槽钢型或百叶窗型)作为一级分离器,分离粗颗粒以减轻其后的过热器的磨损及第二级分离器的负担,第二级分离器通常位于过热器后或高温省煤器后。
分离器型式通常有下排气立式旋风分离器或内置多管旋风于分离器,也有用内置百叶窗加外置小立式旋风分离器。
此种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第一级惯性分离器需用高级耐磨耐热钢等制成,价格昂贵(一般35t/h炉约近40万元),且存在磨损寿命问题。
日后总需定期更换,增大了维护成本。
内置百叶窗加外置小立式旋风分离器除系统较复杂外,其实际分高效率也受限制。
而一般内置多管旋风干分离器(花瓣叶片型)用户反映极易培灰。
需经常停炉捅灰等等。
影响长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
据以上分析及结合锅炉房现场实际状况。
我们得出总的意见如下:
(1)单级高温立式旋风分离器系统虽有循环燃烧效率高及仅需改造炉膛部分(炉膛出口以后可保持原封不动)改造工作量小等优点,但现场尺寸位置存在一定困难(水冷旋涡内循环床系统虽可布置得下,但位置仍稍嫌紧张,尚欠理想)。
(2)由于煤种要考虑到能燃烧本地煤,单级中温分离系统无法保证必需(足够高)的燃烧效率与锅炉热效率以及过热器使用寿命。
(3)高、低混合流速循环系统如能解决第一级分离器的价格昂贵与长期磨损寿命问题及第二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与培灰问题则比较理想。
3.4.2合理的分离系统确定
依据我们曾用高温U形惯性分离器对——20t/h及35t/h链条炉进行改造的经验,这样的U形分离器与炉膛的匹配十分紧凑合理。
也根本不需任何耐高温的耐磨金属材料,维修工作量小,长期运行十分安全可靠,它既能起到一般惯性分离器分离粗粒子的作用,同时也具有高温旋风分离器对要求一次通过即能燃尽的细粒子(高、低混合流速器均不能分离下来的)的燃尽作用。
因此,决定采用U形惯性分离作为第一级分离器(见方案图)。
为保证足够高的分离效率,第二级分离器采用多管旋风子分离器,为免堵灰采用不易堵灰型叶片。
3.5 回送系统的选型
目前,国内众多的高温返料器存在两大难题。
一是灰道内结焦,运行时间不长;二是灰位无法控制,容易造成烟气短路,回送不了。
第一级高温回送用结构紧凑的多孔壁式单自流阀,在灰道内进行了特殊的结构处理,使灰道不易结焦。
灰位过高,容易造成灰道结焦,灰位过低,容易造成烟气短路,不能回送,如何控制灰位,也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大技术难题。
我们采用模糊数学的观点,利用温度控制的方法,即在试运行阶段,由灰道的温度,标出对应的灰位的高度,在实际运行中,只要控制灰道中的温度即可控制灰位的高度了。
3.6 炉膛设计
炉膛采用底部低流化速度,炉膛上部高流速相结合设计,底部低流化速度有利于埋管及炉膛防磨,上部高流速有利于烟气夹带进入高温分离器分离后充分燃烧。
具体结构中,炉膛底部大,在适当高度布置四排埋管,强化传热。
炉膛上部较小(提高流速)与高温分离器精巧结合,增加烟气流程长度。
3.7 布风系统
最初的流化床就是均布等压平面布风板,这种布风板结构简单,炉内流场均匀,不因炉内气流漩流造成风帽、炉墙、埋管的磨损,这种布风结构,风帽结构单一,互换性好,维修方便,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80年代初,湖南能源研究所开发了倾斜式布风板,即布风板向板前倾斜100,理论上炉内有一定的旋流,可以强化燃烧且大颗粒自动往后排渣,不因个别煤的颗粒不合格影响运行,实际上,运行不当容易造成结焦,推广近10家后,停止了使用。
80年代,清华大学发明了碟形布风板,并转让给了江西锅炉厂,碟形布风板四周高、中间低、炉内容易产生旋流,强化燃烧大颗粒自燃往中间流容易排渣,易于点火。
但是,由于炉内旋流严重,炉墙、埋管、风帽磨损严重,风帽种类频多,互换性不好,因风箱结构复杂,操作困难,只生产了5台碟形布风板以后,就停止了生产。
所以,我们采用国内外通用的平板均布布风板。
3.8 给煤设备
给煤设备,通常有三大类:
(1)螺旋给煤;
(2)皮带给煤;(3)星型刮板给煤。
螺旋给煤:
密封性好,室内环境好且能正压给煤,对于高速床,普遍采用这种方式。
但是,这种给煤方式,煤水份多时容易堵塞,在南方使用的用户不普遍;皮带给煤:
克服了螺旋给煤的缺点,不论煤中含水份的多少,都能正常运行,但给室内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星型刮板给煤:
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既不给环境造成影响,对煤中水份要求又没有螺旋给煤那样严,所以有一定的优点,但有一个最大缺点,即当煤中含有杂质,给煤堵塞时,处理困难,往往造成停炉,我公司在衡阳二七二厂、重庆澎水火电厂曾采用这种给煤方式而造成了堵煤停炉。
两年后,又改成了皮带给煤。
国外大部份国家,采用U型螺旋给煤,即螺旋不影响,而是U型结构,煤中水份多时,不堵塞,一旦有杂质时,可以打开平盖板处理,不停炉,但这种给煤造价高。
根据招标书要求,我们将采用皮带给煤设备。
3.9 出渣系统。
对流化床锅炉炉底渣的冷却排放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针对烧劣质煤的中、小型溢流或鼓泡床锅炉的溢流渣的综合利用。
国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试验性研究,尝试了各种冷渣排放方式,如滚筒型、热管型、浅床流态化型等在一些大型燃劣质煤锅炉中进行过应用,但结构均很复杂,价格昂贵。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运行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当今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中广泛的使用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系统采用工业用计算机为中心计算机,以网络为基础,配以现场工作站,数据通讯系统、人机接口单元、电源等设备,实现协调工作、数据和信息共享,共同完成各种控制和管理功能。
循环流化床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包括:
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转换功能,实时数据库管理、屏幕显示和报表打印管理功能,报警判别和事故记录功能,以及各种控制回路计算功能。
在燃烧系统的控制策略上还应用现代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专家控制策略库,根据实时监测的锅炉运行状态产生相应控制输出。
同时具有锅炉运行故障诊断和故障处理功能。
4.1总结和体会
稳定思想、严于律己、强化内功、做好表率,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服务标准,我时刻不忘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升,以求工作顺利开展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在实习年中,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请教,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
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较快地完成任务。
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
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主要经验和收获
(1)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下功夫熟悉基本工作,才能更好适应工作岗位;
(2)只有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
(3)只有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才能把分内的工作做好。
(4)加强检查,及时改正,在工作中正确认识自己。
(5)我感觉自己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心中真正有了底!
从根本上摆脱了刚参加工作时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
在工作的同时,我还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明白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份对工作的热诚及责任心是如何重要!
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创新不够,我还要多多学习安防知识,把自己不足的地方还要改进。
对实习年中的不足和所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
针对2014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做好新一年的工作,我们打算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搞好与同事的协调,进一步理顺关系;
(2)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益。
总之,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多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我们的工作要团结才有力量,要合作才会成功,才能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
4.2实习心得
转眼间,实习快一年了了。
对于实习生这个曾经陌生、曾经憧憬的身份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所谓实习,
顾名思义,它始终离不开学生的身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之上的。
故其别与正职人员,其目的并非赚钱、谋利,而是要学习知识、积累经验。
正因为有了这点认识,我要过增长一下见识,积累一下工作经验。
这快一年的实习经历,让我认识到实习生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实习是一个学生走进社会的过渡阶段和必经阶段。
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实习生,应要牢记实习生的身份,也要忘却实习生的身份。
之所以要牢记,如上边讲到的,目的是学习,这也职责之在。
因而,必须要主动争取机会,多做,多思考。
而忘却则是因为只有把自己当作是正职人员来看待,从心态上端正自己的态度,才能在实习期间有更大的收获。
在当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大多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从课堂上走出去的我们带着深深的教科书影子。
在各式各样的条条框框下成长的我们,做事循规蹈矩、唯唯是诺。
这样的情况在我自己身上还是比较明显的。
刚到单位实习的时候,俨然像个小学生上课那般乖巧和拘谨。
刚从学校出来,觉得自己能行,谁也不怕,但是在社会上锻炼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己才发现原来并没有想的那么好,想让社会为你而改变,其实到最后只是自己一厢情愿,你要不断的融入这个社会当中去,这样自己才会有所发展。
在学生到实习生,再由实习生到转正之后的正式工,虽然身份在改变,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和那种朴实的气质,永远都在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工作当中能稳稳的来,不至于阴沟里翻跟头,让我们爬不起来,这样到最后我们还是一无所有,一事无成。
4.3致谢
首先感谢有指导老师的帮助,我才能完成这篇实习报告。
在我的学业和论文的研究中无不充满着老师的辛勤和汗水。
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从指导老师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专业和宽广的知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再次我要像我的老师致以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