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460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docx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

中考化学实验题的八个热点及应考策略

化学实验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中考中的比重及要求在逐年提高,已成为区分考生综合能力强弱的一个方面。

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考化学实验热点问题,以近年来中考题为例归纳总结如下:

近年来以文字叙述和图形等不同形式提供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分析错误的使用方法造成的误差或后果的题目经常出现。

它不仅是对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的识记考查,还同时检测了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因此复习时,对各种仪器的使用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例1[济南市]下列说中,不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时,能称准到0.1g

B.实验室制氧气时,应先加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不能向正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

答案:

B

该类试题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解题时要仔细阅读题中各项内容,然后从已学知识中总结出一些与题中示例相似的,带有规律性的结论,从而解决问题。

因此,学生在复习时应牢牢把握住有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基本常识和实验操作中常见错误的原因后果。

例2[安徽省]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

D

根据中考要求,学生要掌握H2、O2、CO2的实验室制法,即熟悉三种气体反应原理、仪器的选择和装配顺序。

解题的要领是:

看清实验目的、看懂装置用途、挖掘隐含条件、理顺装置顺序。

例3[南京]用下图所示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1)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是()。

过氧化氢(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反应装置应选()和()。

(2)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

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装置。

(3)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

证明水煤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

答案:

(1)CAB

(2)EF(3)FEGDHDE

4物质的检验与推断

物质的检验包括物质的鉴别和鉴定,物质的推断是物质检验的逆向思维过程。

初中学生要掌握①H2、O2、CO、CO2、CH4、NH3、空气等气体的检验与鉴别,②H+、OH--、NH4+、CO32--、Cl--、SO42--、Cu2+、Fe3+等离子的鉴别,以及含有这些离子物质的推断。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这些物质和离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还要熟悉有关的思维方法和技巧,物质检验的原则是运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种类,最少的实验步骤和最明显的实验现象。

鉴定物质时,先分析被鉴定物质的组成,然后根据所学知识确定检验的试剂和方法。

鉴别物质时,先通过对比,找出被鉴别物质组成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相同点分组,再根据组内物质的特性一一鉴别。

物质的推断题要从题目提供的信息或条件入手,顺藤摸瓜逐个推断,这是正向思维方法;将最终结果作为思维起点,由果揭因,这是逆向思维法;或从中间题眼入手,运用正、逆向思维交替进行。

例4[广州市]只用一种试剂,把碳酸钾、碳酸钡、氢氧化钡、氢氧化镁四种白色粉未区分开,这种试剂是(填化学式)()。

答案:

H2SO4

5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都是利用物质性质的差异进行的,但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在分离后,各成分都必须还原成原物质。

而提纯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在提纯过程中,杂质不必还原成原物质。

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掌握分离、提纯时需遵循的一般原则,并能正确选择和运用分离和提纯的几种重要方法。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为:

基本原则:

①不增(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③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④易复原(被提纯物易复原)

注意事项:

①除杂试剂需过量②过量试剂需除尽③去除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④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物理方法:

①溶解、过滤法;②结晶法(蒸发结晶法和降温结晶法);③萃取-分液法

(2)化学方法:

①转化法(将固、液、气中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②沉淀法(将溶液中杂质转变为沉淀而除去)③气化法(将固、液体中的杂质转变成气体而除去)④吸收法(将气体中的杂质用固体或液体吸收之)⑤溶解法(将固体中的杂质变成可溶物而除去) 

例5[重庆市]某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银,再检验所得银粉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

(1)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迅速证明了样品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

(2)乙同学很快拟定了进一步测定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

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

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下其质量。

①步骤B中如何判断已充分反应?

②步骤B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③根据乙同学的设计进行实验_______达到目的(填“能”或“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

(1)用磁铁吸引铁粉

(2)①若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则已充分反应②过滤漏斗、玻璃棒、滤纸③不能未称量样品的质量

6实验的设计题;

设计实验方案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方法,根据化学反应选择合适的试剂,然后确定实验仪器和装置,并由此确定操作步骤。

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科学性;②安全性;③可行性;④简易性。

实验方案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1)思考问题的顺序

①围绕主要问题思考;②思考有关物质的制备、净化、尾气吸收等问题③思考实验的种类以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上实验比较联系。

(2)仪器连接顺序

(3)实验操作顺序。

例6[黑龙江省]有两包黑色粉末,分别是铁粉和木炭粉。

请你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鉴别这两种粉末。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答案:

(1)两种粉末各取少量放入试管中,再加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泡生成,则此粉末为铁粉,另一个则是木炭粉。

(2)两种粉末各取少量放在滤纸上,分别用磁铁在粉末上方移动,若被吸引到磁铁上,则此粉末是铁粉,另一个则是木炭粉。

7实验评价与分析

实验评价与分析题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近几年来中考各竞赛题经常出现。

解答这类试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

①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

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

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安全;

⑤对环境有无污染;

⑥实验的误差大小,有无创意。

8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一般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常有一些超出课本的新信息,且容量大,综合性强,对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题型以填空题为主,但常包含选择题、计算填空等。

要应对综合实验题,特别是H2、O2、CO2的制取和H2、CO还原性等几个重要实验和相关问题;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审题;最后,要培养学生观察全面、操作规范的基本素质、重视训练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7[上海]

(1)实验室制取大量CO气体,是否能用稀硫酸和大理石为原料?

(填“是”或“否”)为什么?

(2)右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

  该装置的特点是:

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CO2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停止反应。

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下图装置中哪些可以起到与右图装置相同的效果?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有关CO2的探究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的一部分,请仔细阅读后填写实验目的及有关

仪器名称:

[实验目的]

[仪器和试剂]、玻璃管、CO气体、肥皂水

答案:

(1)否:

因为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硫酸与大理石的进一步反应。

(2)BD

(3)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比较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的密度大小);2000ml量筒两只。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1.将标有“A”和“B”的两个空量筒(2000mL)放在实验桌上,往B量筒中充满CO气体。

2.用玻璃管蘸取少量肥皂水,在两量筒上方分别吹出一个肥皂泡(两个肥皂泡大小相仿,内含空气),使其缓缓落入两个量筒中,并观察现象。

(1)A量筒中的肥皂泡不久即沉入底部,而B量筒中的肥皂泡基本不下沉,悬浮在中间。

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了硫酸与大理石的进一步反应。

(2)BD

(3)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或比较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的密度大小);2000ml量筒两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