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189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实验学校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

建设工程项目

 

第一章总论

1.1概论

1.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2、项目承办单位:

xx市教育局

3、项目建设地点:

xx市象湖镇桔林村、上坪村(七彩大道南侧)

4、建设期限:

2013年12月-2015年7月

5、建设性质:

新建

6、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建设用地60000平方米(90亩),总建筑面积30265平方米,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4574平方米、综合用房1629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5342平方米、学生宿舍8718平方米、运动场12000平方米、篮球场6个、羽毛球场5个、绿化、道路硬化、安装电气、给排水,建环保设施及其它附属工程等。

7、项目总投资: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万元,设备安装工程费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预备费万元。

1.1.2承办单位概况

xx市教育局是xx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管理教育事业的职能部门,负责全市教育事业的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宣传、落实教育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依法治教,培养各类人才,为xx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xx市教育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科、招考办、学生资助中心、电教室、教研室、职成科、计生办、基础科、信息中心、发规科、督导室、教育工会、校建办、监察室、安全科、教育团委等17个科室。

1.2研究的范围与主要编制依据

1.2.1研究的范围

我公司受xx市教育局委托,对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的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环保、节能篇章,并制定了该项目初步的工程招标方案,以期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2.2编制依据

1、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建标[2002]102号《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

5、《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

6、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基础资料、技术资料等;

7、《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

8、《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9、《xx市国民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10、《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1、《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3、《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3研究结论与建议

1.3.1结论

1、教育事业关系着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是我国发展的基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显著特点是人才的竞争,党中央、国务院上个世纪来就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使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

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城市东区发展,符合城市发展规划,有利于完善办学规模和教育设施,更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2、项目建设场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质稳定,外部水、电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

3、项目地的生源丰富,项目建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4、项目建设规模,规划布局,建设方案,环保措施,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资金筹措方案等是可行的。

5、该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整个xx市城东区域发展,均衡教育配置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切实解决当地教育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作用。

1.3.2建议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及结论,建议上级领导部门尽快批准本项目实施,并且为了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早日发挥社会效益,现提出如下建议:

1、该项目工程建设时间较为紧迫,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报告批复后,应立即组织进行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尽早开展工程建设招标工作。

设备的采购要进行认真的比选,力求质优价廉。

2、抓紧建设资金的落实与管理,在本项目批复的同时,要积极疏通资金渠道,抓紧建设资金和上级扶持资金的落实。

对建设资金要专款专用,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

3、加强工程实施的监督和管理,项目施工要严格按建设部颁布的有关标准进行,请建设工程监理机构对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投资进行监理,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建议指派专人对项目施工进行严格管理。

4、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工作与项目建设必须按“三同时”的原则进行,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项目建设前期要做好环境保护影响评价报告书。

5、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处理好项目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协调问题,争取相关政府部门、水电气、通讯、交通等部门的支持,使项目顺利进行,按照预定计划完工。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其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能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及拔尖创新人才,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必须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住机遇、振奋节省,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1、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政策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

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改革创新,抓好工作落实,提升基础能力,促进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按照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发展。

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薄弱环节,努力实现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制订各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规划。

重点支持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留守儿童较多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着力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农村学校多人一铺和校外住宿以及留守儿童较多地区寄宿设施不足等问题。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设施、食堂、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学校教学仪器、图书、实验条件达标率。

通过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建立合理的校长、教师流动和交流制度,完善鼓励优秀教师和校长到薄弱学校工作的政策措施。

新增优秀师资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

建立县(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机制。

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签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等形式,推动各地明确县(市)域内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开展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项督导检查,对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市)予以表彰。

国家和省级政府定期发布各地县(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报告和督导报告。

2、江西省及xx市对教育发展的政策

《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中对江西省教育发展政策作了具体的阐述。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取向。

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保障机会公平,工作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着力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就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特殊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同时,注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把资金投向最需要的领域、最关键的环节、最困难的群体。

注重科学管理,避免资源浪费,发挥教育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更大效益。

强化质量意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与质量的统一,注重内涵发展。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积极开展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形成科学规范、符合实际、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标准体系。

把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探索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紧紧依靠教师,进一步激发和保护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协调发展各类教育,不断增强我市教育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附力,到2015年初步形成赣南东部和赣闽边际的区域教育中心。

确保各类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按照就近对口入学原则,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重视留守孩教育管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规范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工作。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逐步降低城区教学成班率,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3、xx市教育的基本情况

xx市现有学校280所。

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2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小学169所,小学教学点75个,职业学校2所,直属机关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

学生107187人,其中高中11277人,初中30669人,小学63081人,职高2145人,特教生15人。

全市教职工4941人。

校园总面积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万平方米。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落实《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需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xx市区发展规划和现有中小学布局实际,合理配置xx市区教育资源,改善市区学校办学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市区学校进行布局和扩容提质。

切实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促进全市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随着xx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市区人口的增量递增,市区教育设施的配套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不少新建住宅小区教育设施不配套或配套不足,使市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落实纲要精神,合理配置市区教育资源,满足市区义务教育阶段社会对学校需求,化解大班额矛盾的需要。

2、项目建设是满足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2年,xx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92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48290万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15503万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425443万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

36.5:

48调整为6.7:

35.5:

47.8。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45.2%、48.1%。

人均生产总值13100元,增长14.1%。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竞争愈演愈烈,面对新形势和挑战,xx市要发展,就应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坚持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

本项目建设,优化了xx市教育布局,提高了办学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适应了xx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项目建设是满足xx市学龄儿童享受优质教育需求的需要

2012年,xx市有义务教育学校200所(公办学校197所、民办学校所),其中初中30所,完小170所(另有小学教学点75个)。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人,其中初中在校生人(其中寄宿生人),小学在校生63085人(其中寄宿生3378人)。

平均校额:

小学361人、小学教学点23人、初中1022人;平均班额:

小学43人、小学教学点11人、初中60人。

义务教育学校公办教职工4795人,其中初中1717人,小学3078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xx市目前学校的设置不能满足学龄儿童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许多乡村学校的学生因其父母在城里务工,也在市区内学校就读,造成市区内各中小学班级人数均超过标准,有些班级人数多达80余人。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极大的缓解市区大班化教学的情况,为学龄儿童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满足他们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4、项目的建设是对“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此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在当今世界上教育对一个国家的诸多起到了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已经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教育充分发

挥着对国民经济发展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

注:

应分析城区学校大班额情况,分析学校附近新建了和园、上宾首府、汉昇榕郡、金都一号、豪门世嘉等楼盘生源情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要按学生生源情况,提出新建项目的必要性,必要性显得无力。

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分析

3.1项目选址原则

1、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要求;

2、满足对原材料、能源、水和人力的供应;

3、满足各中小学校教学用地相关要求;

4、尽力降低建设投资,节约运费,减少成本,以便达到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要求;

5、安全原则,防洪、防火、防地质灾害;

6、节约项目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地;

7、有利于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上述基本原则,可以分解为以下具体的要求。

1、对区域位置的要求,对区域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要远离重要的铁路枢纽站、大型桥梁、大型储油库、重要军事工程、飞机场等战略目标;

(2)要避开高压输电线路,不压城市地下管线;

(3)满足当地规划要求;

(4)在文物地区或风景保护区时,应有当地主管部门同意文件。

2、场址面积的要求。

场址面积应满足用地要求和环境条件,并考虑留有适当的发展用地。

3、对地形的要求。

地形是否能满足场址所需面积和外形要求,是场址选择中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地形选择的具体要求是:

(1)能满建筑布置的要求;并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2)不受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大型水库溃坝的威胁;

(3)场址外形尽可能简单,地形坡度不要太大,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4、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具体要求有:

(1)岩土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应能满足工程要求,一般不宜低于10t/m2,对于有较大荷载的工场,不宜低于15t/m2;

(2)尽量避免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造成基础工程复杂化;

(3)应在地震烈度6度以下地区选址;

(4)避免在三级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区、一级膨胀土地区、岩溶、流沙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以及滑坡、泥石流等直接危害地区选址;

(5)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地基深度,在寒冷地区,冬季最高的地下水位,不宜高于土壤结冰的深度;

(6)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地下室和地下构筑物深度,最好无侵蚀性。

7、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

交通运输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与场外道路连接方便,交通运输建设工程量尽量减小;

(2)运输方便、畅通、便捷。

8、对动力供应条件的要求。

动力供应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供电、供气、供水等有可靠的来源。

3.2项目选址结果

本着节约利用土地,坚持以人为本,预防地质灾害的原则,结合xx市的发展规划,综合考虑xx市的实际情况,项目选址在xx市象湖镇桔林村、上坪村(七彩大道南侧,东升街以西),占地60000平方米(90亩)。

3.2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1、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分析

(1)气候及水文条件

xx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是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苏维埃中央政府诞生地。

xx地势以盆地为主,属江西四大盆地之一。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和宜人、雨水充沛,年均气温19.2℃,年均降雨量1626.8毫米;最高峰位于东北边陲的三县岽,海拔1232.9米,最低点位于南西边缘绵江出境口石角,海拔162米;境内主要河流绵江河长119千米,九堡河长52.2千米,梅江河长29.2千米。

(2)地质条件

xx位于江西省东南部,武夷山脉西麓,东界福建省长汀县,西连于都,南邻会昌,北接宁都,东北毗石城。

市境东西宽约65千米、南北长约90千米。

xx地势以盆地为主,属江西四大盆地之一。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和宜人、雨水充沛,年均气温19.2℃,年均降雨量1626.8毫米;最高峰位于东北边陲的三县岽,海拔1232.9米,最低点位于南西边缘绵江出境口石角,海拔162米;境内主要河流绵江河长119千米,九堡河长52.2千米,梅江河长29.2千米。

根据省地震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本地基本烈度小于6度。

(3)地形地貌条件

本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地形比较平坦,适宜本工程的建设。

地面附属物主要有植物、草地、菜地等。

2、项目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分析

(1)供电供水

项目所在地的供电供水能够满足项目用水用电的需求。

(2)原材料供应

项目建设所需的砂子、石料、砖、木材等均由当地建材厂家提供,钢材、水泥由各生产厂家驻县城供货商定点供应。

项目的建筑材料来源充足。

(3)交通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交通较为方便;道路以一个主干道、若干支道连通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区域范围内交通便捷。

3、项目所在地社会环境条件分析

项目所在地区及周边社会稳定、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和谐生活,可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市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工程非常重视,采用划拨方式给予建设用地,并在建设用地规划、行政规费减免、资金筹集等方面给予大量优惠政策。

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土地利用建设条件

该项目在规模和土地利用方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地址,该项目用地性质为文化建设类用地,建设既能满足社会需要也满足国家政策需要,具有双赢的结果。

从土地利用角度来看,利用划拨取得土地用地,能够较为快速的进行项目建设,并更快运营实现社会效益。

综上,项目建设地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土地利用条件均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4.1建设规模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以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规定,并结合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新建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办学规模为60个教学班(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容纳3000人就读,其中小学教学班36个,初中教学班24个。

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教学楼及教学辅助用房14574㎡、综合用房1629㎡、生活服务用房5342㎡、学生宿舍8718㎡、运动场12000㎡、羽毛球场409㎡、绿化、道路硬化、安装电气、给排水,建环保设施及其它附属工程等。

4.2建设内容

4.2.1建设用地

本工程项目建设用地90亩(60000㎡),生均用地19.23㎡。

4.2.1建筑面积

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以及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设计规范等相关规定,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0265平米,其中:

1、新建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14574平方米

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对教室指标规定,结合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设6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36个教学班,初中24个教学班),计算所需教学及教学辅助建筑面积。

(1)普通教室建筑面积:

㎡;

(2)专用教室建筑面积:

㎡;

专用教室包括:

自然教室、实验室、仪器标本准备室、音乐教室、乐器室、美术教室、美术器具室、书法教室、地理教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计算机教室、计算机辅房、劳动技术教室、劳动教具室。

(3)公共教学用房建筑面积:

公共教学用房包括:

多功能教室、电器材室、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体育器材室。

合计:

14574㎡。

2、新建综合办公用房面积——1629㎡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对办公用房指标规定,普通中学按教职工使用人数计算,教师办公室每个教师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m²,结合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新建综合办公用房1629m²,教职工人数按200人计算,能满足规范要求。

办公用房包括:

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社团办公室、会议接待室、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传达值宿室。

3、新建生活服务用房5342㎡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规定,结合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新建生活服务用房面积为5342㎡。

生活服务用房包括:

教工单身宿舍、教工与学生食堂、开水房、汽车库、配电室、厕所。

4、新建学生宿舍——8718平方米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对中小学学生宿舍指标规定:

普通中小学宿舍,每人使用的建筑面积的指标为3㎡/床,普通中小学宿舍,每人使用的建筑面积的指标为3㎡/床。

本项目结合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本项目学生宿舍生均建筑面积从3㎡/床上调至3.5㎡/床,寄宿生共1800人则新建学生宿舍建筑面积为8718㎡。

4.2.3景观绿化工程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规定,结合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该项目的绿化率为40%,即绿化面积为,平方米。

4.2.4运动场地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规定,结合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新建标准运动场1个、占地12000平方米(合约18亩);标准篮球场6(28m×15m)个,占地2520平方米(合约3.8亩);标准羽毛球场5(13.4m×6.1m),占地409平方米。

4.2.5道路及停车场工程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规定,结合xx市思源实验(滨江)学校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除去景观绿化所占用地、建筑物所占用地以及运动场所占地即为道路及停车场所占用地,故道路面积为15071平方米。

4.2.6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总建筑面积

30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