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2089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

《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管理心理学 5.docx

教育管理心理学5

第五章 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

第一节 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

  二、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三、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意义

  四、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表现

  五、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培养

  

  —、心理健康的一般概念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标准

  (四)常见心理问题的种类

  >>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4个角度)

  英格里士认为: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世界心理卫生大会曾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所下的定义是: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我国学者樊富珉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消极和积极之分。

  广义上,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作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狭义上,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从消极层面看,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障碍和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起码标准;

  从积极层面看,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内涵,它意味着不仅要减少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更要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3个角度)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心理健康十条标准: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③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④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⑨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⑩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2.我国郭念锋教授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的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十个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

  

(2)心理活动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6)心理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社会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1)心理活动强度

  心理活动强度是指对于强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

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

  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

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

  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

  

(2)心理活动耐受力

  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

  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的躯体疾病。

  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

  (3)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

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

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

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说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

  (4)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地思考某一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因为注意力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也越严重。

  (5)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

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

  (6)心理康复能力

  心理康复能力: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遭受精神创伤之后,情绪会有极大波动,行为会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有可能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

  (7)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的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当一个人的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

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

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8)自信心

  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

“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估计过高;另一种是估计过低。

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

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

  (9)社会交往

  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会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

  (10)环境适应能力

  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做适应。

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

  3.有心理学家提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

  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为十点:

  

(1)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

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并且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三)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标准除了要符合一般人的标准以外,还要符合其所从事的职业的要求。

  俞国良教授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具有五条标准:

  

(1)对教师角色的自我认同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4)具有教育独创性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1)对教师角色的自我认同

  热爱教育工作,勤于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体表现在:

  ①了解交往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相互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②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

③在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④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

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情绪、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

  ①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

②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

③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④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及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⑤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4)具有教育独创性

  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布置作业等。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具体表现为:

①工作中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②不会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

③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④能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⑤不会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四)常见心理问题的种类

  根据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心理问题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个体心理问题划分为三类:

  1.发展性心理问题

  2.适应性心理问题

  3.障碍性心理问题

  1.发展性心理问题

  个体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个体缺乏自信或自负、志向愿望过高或偏低、责任目标缺失。

  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重在帮助个体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使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个体。

  发展性问题的特点:

  

(1)发展性心理问题针对的是心理健康、身心发展正常的个体,但他们在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仍有潜力可挖,心理素质尚待进一步完善。

  

(2)解决发展性心理问题,重在引导个体从一个更新的层面上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潜能。

  (3)强调发展的原则。

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解决,虽然也对个体的工作、适应、发展等问题给予指导与帮助,但更侧重于“发展”方面,即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

  2.适应性心理问题

  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所带来的心理困扰。

  适应是个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中发生改变的过程,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体现为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是机体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取得的,这种平衡不是绝对静止的,某一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

如果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被打破,就需要改变自身以重建平衡,当平衡不能重新建立,就会出现适应性心理问题。

  适应性心理问题的四个特点:

  

(1)适应性心理问题针对的是身心发展正常,但带有一定的心理、行为问题的个体。

  

(2)解决适应性心理问题,注重的是个体的正常需要与其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个体的认知水平上给予帮助。

  (3)强调教育的原则。

适应性心理问题的解决,重视个体自身理性信念的作用。

  (4)解决适应性心理问题的工作内容,侧重于对个体进行工作指导、交往指导和生活指导等方面,主要解决他们在这些方面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

  3.障碍性心理问题

  障碍性心理问题有时候也称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个体障碍性心理问题常见的类型:

  ①焦虑性障碍;②抑郁性障碍;③恐怖性障碍;④强迫性障碍;⑤疑病性障碍。

  心理障碍可能会造成较长时间内不良心境的持续积累、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怪异等等,这些都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如果通过心理咨询,问题得不到解决或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就需要专业的心理科医生的介入。

  ◆二、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一)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遗传素质、发育和疾病等方面。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育是否正常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躯体疾病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可直接导致心理异常。

  

(二)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疾病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

其中家庭的亲子关系、父母的养育态度、家庭气氛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态度、学习压力、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成为主要的因素。

  家庭的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的经济文化背景等对家庭成员的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心理因素

  生理条件和社会环境因素虽然影响心理健康,但是这些条件只有通过人的心理活动内部机制才能对人的心理健康发挥作用。

过分的完美主义倾向容易患强迫型神经症。

  心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状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上,心理活动处于正常状态,心理过程和个性之间和谐统一,构成完整统一的心理结构系统,人的心理才会健康。

  

  ◆三、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的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

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又反过来影响生理健康水平。

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

  

(二)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育工作者保持心理健康,才能客观地评价和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才能基本上协调一致。

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矛盾和处理遇到的问题,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挫折,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

与心理不健康的教师相比,心理健康的教师工作效率必然更髙。

  (三)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日常接触,能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因此,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为了更好地教书育人,教育工作者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四、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一)适应不良

  人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适应是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即个人与环境方面的要求取得协调一致所表现的状态与过程。

而适应不良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协调一致。

适应不良会影响个体的工作和生活,妨碍教育工作者的成长与发展。

  人在面临新环境时都存在适应问题。

  环境的变化也会造成教育工作者的适应不良。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又称病态人格,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

这种异常的行为模式会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

  教育工作者人格问题达到人格障碍的较少,更多的属于人格缺陷。

人格缺陷是介于正常人格与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是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人格缺陷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和个体的活动效率。

人格缺陷的表现主要有自卑、抑郁、懦弱、冷漠、悲观、孤僻、敌对、敏感、多疑、焦虑等。

  (三)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又叫心理生理疾病,是指那些主要或完全地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主要呈现为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理和心理三方面。

在环境因素的激发作用下,机体的心理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如人格特征、过去的生活经验和当前的心理状态),既构成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又可参与对心身疾病的激发作用。

  (四)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非器质性的大脑功能失调引起的心理疾病的总和。

其发生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特性常常构成发病的基础,一般没有任何可以查明的器质性病变,病人对自己的病有充分的知觉能力并能主动求治,有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基本没有缺损。

  神经症在教育工作者中主要表现为:

躯体形式障碍、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

  (五)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

情绪低落、愉快感缺失、生活兴趣减退、沮丧等情绪方面的表现;疲乏无力、失眠、食欲不振等躯体表现;思维迟钝、自责自罪、悲观厌世等认知方面的表现,甚至伴随自杀观念和行为。

  

  ●五、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培养

  

(一)端正认知

  1.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身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稳定的自我概念,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予以客观的评价,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合理要求自己,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2.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失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小不在于失败本身,关键是看教育工作者怎么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

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

  3.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教育工作者是无法满足来自管理者、学生、家长等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所有要求的,而且,有些来自外界和自身的要求是不合理且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当期望不能被满足时,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对期望做一些调整,以免被现实的打击损害心理健康。

  

(二)调节情绪情感

  1.情绪控制

  情绪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情绪状态的主动调节和影响。

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情绪管理能力,通过研究个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

  教育工作者的情绪控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从认识上分析造成不良情绪的原因;从情绪反应的角度控制可能发生的冲动和攻击行为,采用合理或间接的手段适当疏导。

  2.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

这种紧张状态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有可能造成心身疾病。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3.通过多种方式获得满足感

  教育工作者除了在工作中和学校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外,还要试着在教室以外寻求满足感。

通过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来体验到满足。

  (三)改变行为

  1.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

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如何扮演好合适的角色。

  新教师的许多焦虑之所以会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预料将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处理。

通过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这些不确定因素和难预测性。

这样,角色学习也就帮助教师降低或消除了教学中可能会产生的焦虑。

  2.个别或集体讨论

  与其他众多的教师进行讨论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减轻压力和烦恼,保持心理健康的好办法。

与同事交流讨论不仅是解决问题、增加工作经验的好方法,而且也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

  3.坚持锻炼

  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对其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适度,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4.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教育工作者出现心理障碍时,不应回避问题,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治疗能提高教师的理解力,使他们和学生、同事一起工作得更好。

  5.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不断涌现,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需不断接受继续教育。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

  练习:

某人缺乏自信或自负、志向愿望过高或偏低、责任目标缺失,这种表现一般属于()。

  A.发展性心理问题

  B.适应性心理问题

  C.认知性心理问题

  D.障碍性心理问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所谓发展性心理问题,是指个体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特别是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其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个体缺乏自信或自负、志向愿望过高或偏低、责任目标缺失。

第二节 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以及教师职业倦怠概念的界定

  >>

(一)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又称“工作倦怠”“职业枯竭”等,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马斯拉奇等人认为职业倦怠包括三个方面:

  ①情感枯竭:

个体的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消失。

  ②去人性化:

个体以一种否定、负性、冷漠、过度疏远的消极态度来对待服务对象。

  ③低成就感:

个体的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下降,消极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

  ◆

(二)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由于不能有效应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延续不断的压力,而逐渐发展形成的教师自身在生理、心理、态度与行为等多方面的消极心理反应。

  

  ◆二、教育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症状

  

(一)躯体症状

  1.身体疲劳

  疲劳是职业倦怠教师的常见表现。

对于个体来说,疲劳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它提醒个体适时放松休息。

但职业倦怠者往往会整日沉浸在莫名的疲劳感中,难以解脱,早上起床时仍觉得身体疲倦、乏力,精力不足,睡眠不规律,常常失眠,整日昏昏沉沉。

  2.生理功能失调

  职业倦怠者通常会出现身体功能失调,表现出肌肉紧张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无力;出现肠胃不适,如恶心、反胃、溃疡等;躯体功能失调还可以出现头晕、心慌、高血压和高血脂等表现。

  

(二)心理症状

  1.认知偏差

  出现职业倦怠的教师决策能力降低,存在着难以用理智进行决定的问题,他们做决定时常常拖延或犹豫不决,有些个体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别人超过自己。

在经历工作失败后,出现职业倦怠的教师就会表现出信心缺乏、无助甚至无望感。

这种无助感和无望感,开始时只间断地弥散到个体中,后来渐渐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常常自我否定和自我谴责。

  2.注意力不能集中

  职业倦怠的教师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他们常常受不良情绪的影响,无法妥善处理外界环境中的大量信息,也难以获得适量的正确信息,面对问题时心神恍惚、不知所措。

  3.不良情绪多见

  具体表现为消极、抱怨、玩世不恭、失望、不满、悲观和漠不关心等。

教师工作中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减少,以冷漠、疏远的态度对待学生。

面对工作失败常出现愤怒、压抑情绪。

由于厌倦工作而焦急并期待离开工作岗位。

  (三)行为症状

  1.逃避工作,效能下降

  具体表现为不能以工作为重心,没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意识,难以充分投入工作,对工作持消极态度,工作效能低,常常得过且过,权宜敷衍。

职业倦怠的教师越来越少深入到学生中去,对学生的问题缺乏耐心和容忍力。

  2.社会退缩

  许多出现职业倦怠的教师表示,他们感到精疲力竭以至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也不想去做。

社会活动逐渐减少,避免与人接触,采取逃避或退缩的方式来应付。

与周围的同事交流减少,极少参与组织,难以从组织中获得社会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