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5200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docx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摘要......................................................2

引言......................................................3

一、网络成瘾.............................................3

1.网络成瘾的概念.......................................3

2.网络成瘾的界定.......................................4

二、网络成瘾对中学生产生的危害............................4

1.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生理健康的危害.......................4

2.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5

3.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6

三、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6

1.客体因素.............................................6

2.主体因素.............................................7

四、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9

五、总结................................................11

六、参考文献............................................12

 

中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对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中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因此分析网络成瘾的危害、成因和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的确会给人带来快乐,但是沉迷于网络,却给许多中学生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

我国网络游戏市场未成年人保护的缺陷与不足,给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创造了条件。

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存在很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大的好前途;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由于网络游戏所带来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的裂变影响最为突出.

关键词:

网络成瘾;中学生;危害;成因;对策

 

引言

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信息和方便的同时,也使很多人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据统计,全球两亿多网民中,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综合症,占总人数的6%。

2003年年初,民盟北京市委开展的“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的调查,在对北京市9个区县的60万余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北京市有22万中学生在玩网络游戏而中学生上网成瘾者的比例达14.8%。

由此可见,网络成瘾已成为中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如何指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及网络心理调适显得尤为重要。

一、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概念

“成瘾”这一概念最初来自药物成瘾,如毒品成瘾、酒精成瘾等。

有学者[1]。

认为“成瘾”概念只适用于对药物产生的心理和生理依赖现象,使用“网络成瘾”夸大了网络的消极作用。

但也有学者通过调查证实了网络成瘾现象确实存在。

最早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的是1994年美国纽约市心理医生依凡·金伯格。

在临床上,网络成瘾是指由于患者对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心理性异常症状以及伴随而产生的生理性不适。

具体表现为:

对网络操作的时间失控,而随着乐趣的增加欲罢不能,难以自拔,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应。

如,患者早晨起床后会有一种立即上网的渴望;有关网络上的情况反复出现在梦中或想象中,沉溺于网上自由说谈或网络互动游戏,而忽视现实生活的存在;人际关系淡薄,交际范围逐渐变小,重者出现孤独和忧伤、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思维迟缓、精力不足。

最初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冲浪,以后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2.网络成瘾的界定

美国学者修改了赌博成瘾的10个标准,保留了其中8个标准作为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标准为:

(1)是否沉溺于网络;

(2)是否为了满足而增加上网时间;(3)是否不能控制、缩减和停止使用网络;(4)当缩减和停止网络时是否会感到疲倦、忧郁和痛苦,或易怒;(5)上网时是否比最初想要上网的时间要长。

这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还必须至少满足后三个标准中的一个:

(1)危及到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生活;

(2)对家庭成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人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3)使用网络是为了逃避现实或减轻精神困扰。

只要满足“5+3”个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2]。

二、网络成瘾对中学生产生的危害

网络成瘾患者由于长期脱离现实生活,容易产生精神紊乱导致抑郁症,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

目前,网络成瘾引起的暴力事件已日趋增多。

专家预测,在21世纪,网络成瘾对社会的危害决不亚于今天的海洛因成瘾[3]。

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危害具体表现为:

1.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生理健康的危害

网络成瘾患者由于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4];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如5-HT分泌减少,引起神经兴奋性降低等,这些改变可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发种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等。

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耗过多,若未能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尤其对正在发育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过度使用网络可能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下降等。

2.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会影响中学生的社会化发展。

这是因为网络成瘾患者过分迷恋网络,长时间与电脑接触,导致了社会隔离,与同学、亲人和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淡薄,从而使抑郁水平和孤独水平升高,这正是抑郁症、社交恐怖症、自我封闭人格、强迫症等心理疾病产生的前奏。

其次会影响中学生的思维发展。

人的思维是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和语言共同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如果青少年长时间与电脑打交道,他所形成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将与电脑的符号思维方式相同,即:

零碎的符号的机械式的思维代替了人的思维,而且长期使用网络可能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想象力差,这也将影响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最后还可能使中学生的人格发生改变。

中学生一旦成为网络成瘾患者,他的人格可能会变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人的信任。

当玩游戏造成家庭经济负担时,他们不仅难以改邪归正,而且还像毒品依赖者寻求毒品的行为一样,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欺骗父母,索取钱财。

此外,网络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等为主要成分,中学生长期玩飞车、砍爆破和枪战等游戏,这不仅会模糊他们的道德认知,而且还会激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甚至反社会行为。

3.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网络成瘾的中学生由于花费过多的时间沉迷于网络,过分迷恋网络虚拟世界,有的学生甚至搞起了“网恋”,从而导致精力不足,根本无心上课,学习成绩大大下降,出现旷课、逃学等现象。

有数据显示:

认为上网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的占73.4%。

由此可见,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5]。

三、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1.客体因素

(1)网络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网络是一种新鲜而神秘的高科技产物,对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诱惑力。

近年来,网络游戏异军突起,因为网络游戏大都有吸引人的画面和音响效果,加上生动的故事情节,让人在玩网络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从其它游戏中无法感受到的惊险、紧张与刺激体验。

网络游戏的更大魅力在于它具有交互性,玩游戏的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操作、干预和改变游戏的进程或结果,从中体验到现实社会中感受不到的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得到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自我肯定及社会肯定,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2)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过重。

由于学习压力过重,加上家长期望值过高,致使有的学生心理不堪重负,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而游戏不仅能宣泄压抑的情绪,还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自己的认同感,找回自信。

2.主体因素

(1)网络成瘾的生理机制。

网络成瘾,从某种意义上说与染上吸毒、酗酒或是博等恶习没有什么区别。

有研究显示,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内啡肽”水平升高,这种化学物质令患者出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感却较以前更为严重。

(2)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正处于旺盛阶段,这些心理需求驱使他们迫切需要与外界建立联系,但他们由于社会性认识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很容易陷入网络成瘾。

国外的一些调查(如美国和瑞士等相关调查)发现,中学生群体是网络成瘾易感群体,这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学生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缺乏自制、自立行为。

他们追求个人的自主行为和个人需要的满足,对社会规范置若罔闻,缺乏对人生的自我规划能力,尤其是对时间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人际交往的需要强烈,渴望被人理解,但又带有闭锁心理,情绪波动性较大,任意妄为的行为比较明显。

因此,在互联网的诱惑面前,一些学生会表现为缺乏自我监控能力,最终成为网络成瘾易感群体。

(3)中学生不良的人格特征。

尽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成为网络成瘾患者,但并非必然。

许多研究结果发现,网络成瘾患者往往具有一些不良的人格特征,如,自卑、自制力弱、有依赖感、人际关系敏感、孤独、抑郁、焦虑、性格内向、对外在压力承受力弱、挫折感强、需要满足受阻、无价值感、不良情绪较多、容易逃避现实、把上网作为最好的精神寄托等。

最突出的就是自卑和人际交往问题。

越是自卑感强的人其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的潜在意识越强,网上的社交状态正好成为他们逃避现实的“世外桃园”。

在那个虚拟世界中会让他们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而且网上的这种活动具有补偿性的满足感,所以他们往往难以自拔。

(4)中学生不正确的认知观。

有些中学生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患者,还跟他们不正确的认知观有关,他们认为只有上网才能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现实生活是残忍的。

关于自我的非适应性认知主要包括自我怀疑、较低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否定的自我评价等;关于世界的非适应性认知则认为网络给了他一切,现实一无是处。

该模型认为,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情感症状和行为是由认知症状诱发的。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起因应追溯到口唇期,婴儿通过哺乳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并保留了对代表母爱的温暖、关怀、安全等美好感觉的回忆和思念。

患者通过上网,重新获得这种从口唇期结束后就似乎消失却又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满足感。

成年后,受到挫折,如学习上的失败,为了寻求解脱,而沉溺于网络之中。

(5)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

对那些在学校和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