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1333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案集锦9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开车歌》

  2.分辨行进与停止的交通信号并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CD《开车歌》,红色、绿色交通灯纸模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和幼儿讨论有关交通信号灯的作用,请幼儿自由表达想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汽车遇到红灯时,该怎么做?

(红灯停,绿灯行)

  2.小朋友在过人行道时,该怎么做?

(红灯停,绿灯行)

  二、播放CD,请幼儿倾听并学唱歌曲。

  1.你听到了什么?

(叭叭叭,汽车开来了)

  2.看见红灯怎么样?

看见绿灯怎么样?

  三、反复学习歌曲。

  四、游戏:

请幼儿扮演汽车司机,教师扮演交通警察,幼儿伴随音乐开车子,并根据教师出示的交通灯颜色决定行进还是停止。

  1.请幼儿扮演小司机,并说说自己开的是什么车?

  2.你开的什么车?

(鼓励幼儿想象并说出自己喜欢开的车)

  3.请幼儿从教室的某一处出发,沿着一条路线前进,教师同时播放音乐。

  4.教师说“红灯”,并出示红色纸模,幼儿原地踏步,停止前进;直到教师说“绿灯”并出示绿色纸模,幼儿再开始继续前进。

  五、活动延伸

  幼儿到户外,自由组合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1.由于在活动前做了较好的准备,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和练习歌曲,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歌曲,还能根据歌曲与游戏的指示做出停止、前进的动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由于幼儿较多,在游戏室内奔跑不开,临时做了游戏的调整,将孩子们以组别编号,模仿车辆限号进行分组游戏,但是由于孩子们没有这样的经验积累,同时,小班孩子对数字的理解有差别,所以大部分孩子不能理解限号行驶的游戏规定,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巩固与练习,这也是大班额下幼儿分组游戏的一种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2

  一.音乐活动名称:

《粉刷匠》

  二.音乐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三.音乐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四.音乐教具准备:

  1.CD:

《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再见歌》

  2.乐器:

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五.音乐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

《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

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例如:

(老师)××××│×××(幼儿)做动作:

站起来、举手;

  贝贝贝贝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

(老师)唱:

1234��5-��5432��1-‖

  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

  (小朋友)唱:

1234��5-��5432��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

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

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

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

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

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

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

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师:

喜欢猜谜吗?

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手)

  ②师:

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

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

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

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

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动作节奏配音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

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

(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

  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起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可以用嚓、沙沙替换)

  ③老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老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老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E.音乐小舞曲(10分)

  1.音乐律动表演(重复4遍)

  第一个乐句:

双手伸直于胸前做上下交替粉刷动作

  第二个乐句:

双手叉腰,双肩做上下耸动动作

  第三个乐句:

双手叉腰,屁股左右扭动动作

  第四个乐句:

双手并拢,手心朝向脸部,做画圆式动作;最后双手于胸前摊开(变呀变了样时)

  2.身体不同部位创编粉刷律动

  ①师:

“小朋友,你们用什么粉刷啊?

”(手)

  “大家想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粉刷呢?

(胳膊、肩膀、后背、腿等)我们跟着粉刷音乐都试一试吧!

  ②小朋友模仿老师分别随音乐做不同部位粉刷的动作

  F.爱的叮咛(4分):

老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

  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老师和大家一起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

两位老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帮帮宝提示:

  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老师要求小朋友一定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和即兴舞蹈,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故事和图形谱,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黑板、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用孩子的名字配上声势律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感受音乐。

(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1、欣赏音乐。

  提问:

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

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即兴舞蹈。

(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师;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东西跳出来。

  三、听故事。

  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一起睡觉呢!

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

正在丫丫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婆婆,她告诉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

原来丫丫到一个国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

丫丫跟老婆婆说:

“我要去找丫丫,我要到那个国家去。

”婆婆说:

“这个国家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

还有那个国家的是房子都很奇怪的,你到了就知道了!

”丫丫说:

“再远我也要去。

”婆婆就告诉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发了。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出示两段纸做的道路的图片。

  教师提问:

丫丫出发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起帮她数数?

  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师告诉小朋友:

丫丫走了8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800里。

  2、拉拉是怎样走路的?

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

  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

(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

  教师提问:

丫丫前面有几座山?

(两座山,过一座山还要走一段

  路。

)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走路的动作。

  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走路――钻山洞――走路),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从山洞出来走路的动作。

(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欢迎丫丫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说了句话欢迎丫丫,你们猜说的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

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

节奏为(欢迎你―�艋队�你――�艋队�你―�艋队�你――)这个国家的人很热情,还做了动作表示欢迎,按节奏拍手。

  教师带小朋友根据节奏拍手并说欢迎词。

  6、丫丫进了这个国家的人家里去做客,她发现这个国家的房子很奇怪,房子的门很矮,要钻进去,钻进去之后又发现房子里面很大,很高。

  (出示房屋的图片)

  7、请小朋友创编丫丫钻进房子和在房子里走路的动作。

  教师示范动作(钻门――走路――钻门――走路),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

(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

(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3、老师带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动。

(加上丫丫走路的动作和钻山洞、钻门的动作)(放第主旋律音乐两次)

  4、课室内放有用积木搭成的山洞和门,孩子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舞蹈。

使舞蹈具有流动感。

(放完整音乐)

  5、渗透德育教育。

  最后在一个门里终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起叫“哈哈!

”教师提问:

丫丫很艰难才找到哈哈,哈哈应该说什么?

我们应该向丫丫学习什么?

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个旋律回旋重复了8次组成。

旋律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两句相同的乐句组成,沉稳而又欢快,象士兵在行走,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线形,两句旋律线象两条宽宽的道路。

第二部分也是由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急促而欢快,每个乐句感觉前两拍象人蹲着在钻山洞,后两拍象人站起来昂首挺胸走路。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4

  

(一)奥尔夫音乐

  活动:

握手舞

  

(二)亲亲热热

  一、活动名称:

调皮的小猫

  二、活动指向:

感受友好的集体气氛,愿意大方的介绍自己。

  三、活动准备:

毛绒小猫

  四、活动过程:

  1、家长带着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宝宝坐在家长的前面。

  2、教师面带微笑向宝宝打招呼:

“宝宝好!

我是X老师”。

  3、教师出示毛绒小猫:

“小猫咪可调皮了,它躲在宝宝的背后和宝宝捉迷藏的游戏。

”当说到“宝宝宝宝找一找”,宝宝就赶快转身看看小猫,是不是躲在你身后。

找到小猫的宝宝上来自我介绍说:

“我叫XXX,今年X岁,”最后大家一起拍手说:

“xx,xx你是我的好朋友!

  4、依次将小猫放在宝宝的后面,逐一自我介绍。

  (三)涂涂画画

  一、活动名称:

会唱歌的五彩瓶

  二、发展指向:

练习撕和舀,能愉快的随着音乐敲击玩耍,并练习滚的动作,学习一个接着一个轮流玩。

  三、活动准备:

  1、空矿泉水瓶、小盆、勺若干(数量与宝宝人数相等),黄豆、彩色皱文纸若干,节奏欢快、舒缓的音乐各一段(自选)

  2、五彩瓶、软质球若干。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空瓶和彩纸,引导宝宝兴趣。

  教师:

“这是什么?

”强调:

“空瓶和纸。

  告诉宝宝:

“我要让彩纸在空瓶里跳舞。

  2、教师示范制作五彩瓶。

  将彩纸撕成细长条,轻轻放入瓶中,边撕边放,直到彩纸用完为止,最后将瓶盖拧紧。

教师摇晃瓶子:

“看!

彩纸在瓶子里跳舞。

  3、宝宝自己制作“五彩瓶”,教师观察指导。

  4、宝宝完成制作后,请宝宝面朝教师做好。

教师摇晃装有黄豆的五彩瓶吸引宝宝。

  教师边摇晃边说:

“咦?

这是什么声音?

老师的瓶子会唱歌,你的瓶子会吗?

”“为什么它会唱歌呢?

里面有什么东西呢?

你们想不想让你的五彩瓶唱歌呢?

  教师示范用勺子将黄豆舀入瓶内,一遍舀一遍提示宝宝:

“瓶口很小,舀的时候,要对准瓶口,小心不要舀到外面。

你可以把黄豆舀进瓶子,也可以把黄豆捏到瓶子中。

  5、宝宝动手舀豆,教师观察指导。

  在宝宝操作过程中,提示家长:

不要急于帮忙,要耐心地让宝宝独立地撕和舀;在舀的过程中,提醒宝宝小心,不要把豆子洒落在桌上。

  6、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着宝宝用自己制作的五彩瓶有节奏地敲击肩、腿、脚等身体部位。

  7、引导宝宝随着舒缓的音乐把五彩瓶放在地上滚一滚,拿在手上搓一搓。

  8、游戏“跨瓶子”。

  将五彩瓶横放在地上,带领宝宝大胆地跨过瓶身。

  (四)学学说说

  活动名称:

手指变变变

  游戏:

我变你猜

  (五)奥尔夫音乐

  活动名称:

小手伸伸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内容、情感,喜欢用动作创造性的表现。

  2、培养幼儿创编动作的兴趣与能力。

  3、使幼儿体验在音乐创编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头饰、积木

  活动流程:

  尝试感受创编――重现欣赏――交流讨论――联想创作

  一、活动指导过程:

  1、舞蹈〈快乐恰恰恰〉,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

  2、教师以蝴蝶仙子的角色进入游戏。

  二、欣赏活动:

  

(一)、尝试创编活动:

1、幼儿建设花园:

“蝴蝶仙子最喜欢去哪儿玩呢?

”(花园------)“那的花园在哪儿呢?

你们快快来帮造个美丽的大花园吧?

”――幼儿在音乐背景中造大花园。

教师共同参与。

  2、“这么美丽的花园,一只蝴蝶玩,真孤单。

”“让们随着音乐一起到花园里玩吧!

”――放音乐录音,音乐中,幼儿随音乐的性质自由表演。

  

(二)重现欣赏:

蝴蝶仙子给小朋友准备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小朋友一起来听。

  (三)交流讨论:

1、了解:

这首曲子名字叫〈化蝶〉,是中国的名曲,在世界上非常有名,外国人也都喜欢。

一般都喜欢用小提琴、钢琴演奏。

  2、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

  3、音乐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幼儿讨论,放背景音乐。

  (四)联想创作1、幼儿编故事(春天的早晨,蝴蝶苏醒了,她出门去找花姐姐们玩,突然发生了(------),后面速度快了,听上去欢快地,她看她们胜利了,欢快地在一起玩了。

结尾部分又慢慢静下来,好象太阳下了,她们休息了。

  2、分段听音乐表演

  3、再次创编表演:

幼儿根据故事分配角色,选头饰听音乐表演。

比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听音乐表演,要求根据音乐的故事发展,动作随意,注意不碰总碰撞其他同伴。

  三、歌表演〈蝴蝶找花〉花都要休息了,蝴蝶仙子送你们回家,边听音乐表演边离开活动室。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应×××O的节奏,感受四分音符休止符,

  2、皮质乐器音效探索与听辩;

  3、感受利用肢体表现休止符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鼓、小鼓各五个,铃鼓人手一个,软垫人手一份,配套图片、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宝宝很乖的睡着了,小精灵想试试宝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他演奏起了动动鼓……

  二、音色听辩,暖身

  1、完整欣赏儿谣一遍后提问

  有哪些乐器?

  2、介绍大鼓、小鼓、铃鼓及感知三种乐器的音色,并且为每种乐器制定一个动作。

  3、第二遍欣赏儿谣,拍膝念语词一遍,“敲三下”时根据音色做指定动作。

  4、音色听辩游戏

  幼儿做睡着状,老师边问“小××小××睡着了没?

”边用不同的鼓敲节奏。

学生敲不同音色的鼓用指

  定动作做回应“小××小××没睡着!

  三、感应×××O的节奏

  1、肢体律动,感应节奏

  

(1)来了哪些动物呢?

谁会学他们的叫声和动作?

  

(2)配合语词,作出动物的动作,并将语词替换成动物的叫声,空拍处做不发声,躲起来状。

  2、道具操作,感应节奏

  

(1)配合语词念儿谣,于“敲三下”时用正确的演奏方式,按节奏敲奏软垫,空拍时捂住软垫,做不出

  声状。

  大鼓:

软垫直立,手臂敲奏

  小鼓:

软垫平放,双手轮奏

  铃鼓:

一手拿软垫一手拍奏

  3、乐器演奏,感应节奏

  分三种角色按语词节奏演奏三种鼓,空拍处抱住乐器。

  四、皮质乐器音色探索

  1、音色模拟与创编

  人手一只铃鼓,师幼共同讨论如何模拟演奏出三种动物的叫声,幼儿创编出后教师进行总结。

  2、根据上一环节中创编的音色为儿谣伴奏

  老鼠:

点点点――吱吱吱

  花猫:

抓抓抓――喵喵喵

  小狗:

������――旺旺旺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7

  活动构思:

  我们还尝试了多种歌曲演唱的形式。

在小班下学期的时候,孩子们就能够熟练的进行对唱。

所以我们在中班上学期就进行了以往传统音乐教育里只有大班和学前班才进行的轮唱活动也是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因材施教。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卡农练习的含义。

  2.学习轮唱歌曲的方法,初步感受轮唱歌曲独特的美。

  3.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并能运用说、唱等形式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颜色的珠子及相应的指示卡

  2.每人三套白天、夜晚的图片

  3.系着橙色和绿色相间的蝴蝶结的彩带一条(蝴蝶结的数量同幼儿数量)

  4.《D大调卡农》音乐片段、《保卫黄河》音乐片段

  5.按图卡指示穿珠子

  蓝色和红色的珠子各5个,按照图卡指示穿珠子,通过动作练习初步感受轮流的含义,教案《奥尔夫音乐教案》。

  6.排图片

  每名幼儿白天和夜晚的图片各三张,请幼儿尝试排图(排列图片中出现白天、夜晚、白天、夜晚的排列比较多的时候),进一步感受自然现象轮流出现的情况。

  奥尔夫音乐教案---小黄狗(说白节奏)

  活动目标:

  一、培养幼儿对4|4拍强弱的规律和感受

  二、利用说白节奏进行语词的创作游戏

  三、感受顽固节奏

  活动准备:

  教学CD、幼儿用书、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律动感受

  1、故事导入:

"小朋友的家里有小狗吗?

......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只小狗......"

  2、根据故事内容做动作。

  3、结合音乐律动。

  4、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5、教师整合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音乐练习,并在说白的时候拍手。

  6、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身体乐器的创编。

  二、强弱规律的游戏

  1、教师做出强弱的声音。

如跺脚与拍手。

并让幼儿分辨。

  2、说说白并结合强弱。

如:

跺脚时说小、拍肩时说眼睛。

  3、引导幼儿创编强弱的动作。

  

(1)身体乐器---如:

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

  

(2)生活乐器---地板、桌子、等物体为节奏型伴奏。

  4、结合音乐练习。

  三、感受顽固伴奏

  1、语词创作:

运用幼儿用书的提示引导幼儿进行语词的创作。

  如:

小黄狗,眼睛花天天都要去看花,

  我爱花我看花就是不要去摘花

  2、语词的呼应:

  问:

小黄狗怎样叫?

答:

汪汪汪汪汪汪汪叫

  3、出示节奏卡,结合节奏卡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

  1)先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2)分组练习

  一组:

说白节奏型一组:

顽固伴奏

  四、乐器合奏

  1、出示乐器

  2、乐器练习

  1)一起练习说白节奏型

  2)一起练习顽固伴奏

  3、乐器合奏:

说白节奏型与顽固伴奏。

  幼儿用书使用说明:

  1、教师引导幼儿将图画节奏型转化为音符节奏型,画在小狗的下面

  2、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的语词创编。

  3、请幼儿把小狗的节奏型演奏出来,并注意强弱拍的表现

  4、请家长在右上角记录小朋友的创作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案篇8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教学课题:

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

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

45分钟

  教学目标:

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

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分析:

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

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

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

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

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

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教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

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

(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

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

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2、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

(小鼓)

  

(1)

(2)(3)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

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5、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

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6、除了切分音,同学们还能创作出什么样的节奏型?

  (进行分组练习)

  7、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