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0329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docx

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纲要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一、规划依据1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1

三、规划指导思想2

四、规划原则3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条件3

一、自然概况3

二、植物资源状况6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实施方案6

一、目标和任务和评价6

二、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内容7

三、项目组织7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特点8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8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特点与评价10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12

第五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13

一、规划目标13

二、规划内容14

三、植物迁地保护19

四、古树名木资源保护20

五、外来物种管理21

第六章实施措施与对策22

附表1安康中心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种类现状调查表

附表2安康市国家珍稀保护植物分布名录

附录3安康市汉滨区古树名木树种名录

附表4安康市中心城区范围植物名录

附图安康市中心城区范围主要植物照片

第一章总论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5、建设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6、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生态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7、建设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8、《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行动计划》

9、《陕西省城市绿化条例》

10、《安康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1、《安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7-2020)》

12、《安康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13、《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15、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

16、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的通知

17、《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名录》1991年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根据安康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结构,规划区160平方公里。

含盖建成区、香溪洞风景区、近远期发展空间及周边山体和城区汉江段、黄洋河、吉河、月河下游河体。

具体界定为:

北到将军乡南界,包括龙王山林区在内;东至石梯乡、九条沟、八庙湾一线;西以现状机场以西至花园乡冉家河为界;南到吉河镇、香溪洞风景名胜区南缘。

2、用地规划及人口规模

2009年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2万人;2015年建成区面积发展到38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2020年建成区面积发展到55平方公里,人口60万人;远期建成区面积发展到72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

3、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

其中,近期规划为2011~2015年,中长期规划为2015~2020年。

三、规划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增加城市绿地,丰富园林绿化景观,积极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达到区域生态平衡。

2、坚持城乡一体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态环境功能系统,构筑绿色隔离空间,通过绿环、绿带、绿廊等连接市域大环境,促进城乡生物多样性的交流和保护。

3、坚持城市绿化植物应用的多样性,在保护利用的同时,广泛引进推广国内外新品种,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变化多样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做到生态美与景观美的统一。

4、坚持植物应用的科学性,开展系统、持久地保护利用、引种驯化、生产开发研究,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保证应用植物正常生长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5、培育生态适应、结构合理稳定的植物群落,通过对园林植物合理地进行配置,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充分发挥他们的生态效益,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

6、坚持生态开发理念经营人工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

7、坚持生物多样性恢复、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密切结合,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潜在价值,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植物应用途径,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规划原则

1、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规划建设宜人生态环境,体现园林地带性特征和植物物种多样性。

2、优先保护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的物种和珍稀、濒危物种、名木古树、原始生境。

3、对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脆弱性、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潜在价值的物种资源及其生境实施重点保护。

4、将就地保护作为根本途径,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兼顾,物种资源与生境保护相结合。

5、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好乡土植物,保持城市固有风貌,反映地域风貌。

6、构筑具有地带性特色和相对稳定的绿地系统,创造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7、通过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培育和保护,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条件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

安康市位于祖国版图中部、陕西东南部,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面积的11.4%。

本市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西宽约200公里,南北长约240公里,汉江由西向东横贯,构“成两山夹一川(江)”的自然地貌。

全市最高海拔2964.60米(秦岭东梁),最低海拔170米(白河县汉江出境处),海拔高低相对差为2794.6米。

安康地缘和区位优势独特,在省际之间,处于川、陕、鄂、渝四省市的结合部,即东与湖北省(竹山、竹溪、郧县、郧西)连接,南与川渝两省市(万源、城口、巫溪)接壤,位处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故有方志称安康为“东接襄沔、西达梁洋、南通巴蜀、北控商虢”之地。

在陕西省内,安康北与省会西安市(周至、户县、长安)和商洛市毗连,西与汉中市(佛坪、洋县、西乡)为邻。

安康市地处于祖国内陆腹地,全市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面积11.4%,其中耕地面积199432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5.4%,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2、地质地貌

(1)地形地貌

安康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杨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路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

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

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

全市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

在本市土地面积中,大巴山约占60%,秦岭约占40%,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

海拔高程以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

秦岭主脊横亘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势轮廓,汉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

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

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

(2)地质

安康市位于秦巴山区,属秦岭摺皱系南部扬子准地台北缘,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

迄今为止,全市共发现各类矿产65种,产地700余处。

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种31种,产地70余处。

其中汞矿、铅锌矿、重晶石矿、毒重石矿、瓦板石矿、金矿等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较大优势。

具有较好勘查、开发前景的矿产资源还有钛磁铁、钡矿、饰面花岗石、铜矿、钼矿等。

全市各县区有不同矿种分布,其中金矿主要分布于汉阴、汉滨区、旬阳等县北部,汞矿分布于旬阳、铅锌矿主要分布于旬阳、白河,银矿分布于白河,铜矿分布于岚皋,铁矿主要分布于宁陕,锰矿主要分布于宁陕、石泉、汉阴,石煤矿主要分布于紫阳、汉滨区、平利、镇坪、岚皋,瓦板石矿主要分布于紫阳、岚皋、平利、镇坪,重晶石、毒重石矿主要分布于汉滨区、平利、旬阳。

3、土壤

全市土壤有潮土、水稻土、黄棕壤土、紫色土、棕壤、暗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共7个土类15个亚类,34个土属,164个土种。

其中黄棕壤在我市分布最广,占土壤总面积的73.46%。

4、气候

安康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宁陕、镇坪12℃左右,其他各县15℃左右。

全市日照时数在1495.6小时(镇坪)—1836.2小时(白河)之间。

年降水量在750毫米—1100毫米之间。

全市无霜期210—270天,平均8个月以上。

主要气候特点是:

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并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

主要灾害性天气是伏旱、暴雨、洪涝和连阴雨。

5、水文

安康市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是陕西省河流密度较大的地区之一。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52.27亿立方米,其中自来水为106.55亿立方米(含基流量17.54亿立方米),流经本市的客水为145.72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16.6亿立方米,地面总蒸发量110.09亿立方米,占年降水量和50.82%。

全市地表水质多属重碳酸型弱矿化水,按国家标准评价属清洁级,水质基本良好。

地下水质多属弱矿化重碳酸型,除城区和居民点较集中的水质差外,其余地方水质均适宜于生产、生活用水。

二、植物资源状况

安康市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是南北生物交汇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结构复杂,地势升降悬殊,气候复杂多变,河流流域面积大,南北荟萃,生物区系类群复杂,种类繁多。

有野生植物3300余种,其中,栽培作物60多种,被誉为“天然植物基因库”。

安康是西北少有的亚热带资源区,也是西北多样性植物资源富集区。

全市汇集各类经济植物3000余种,树木2000余种,药材1300余种,是典型的生物多样化区域,是陕西及西北重要的林特产品和中药材基地,大宗的蚕丝、生漆、茶叶、烤烟、木材、药材产品享誉陕西及西北市场。

生物食用产品及药用产品,如丝绸、绞股蓝总甙、葛根素、薯蓣皂素药品、精制茶、魔芋和富硒食品已经走入国内国际市场。

2011年7月至9月我们组织专业技术干部对安康中心城区的主要植物群落进行了综合调查,并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安康市林业系统等有关专家进行认定。

在野外采集标本、室内鉴定整理,并查阅西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的馆藏标本、翻阅秦岭植物志等大量资料,搜集整理出了城区内的植物结构及种类,形成了安康城区主要植物名录,目的在于为安康市的生物多样性评价提供基本资料。

安康中心城区共有种子植物138科,583属,987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9属,17种;被子植物132科,574属,969种(详见附录4)。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和评价

1、目标

针对安康市处于生物区系南北交汇特殊的自然特点,了解、掌握安康市的生物多样性现状、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与特征;掌握和了解市内城区周边生物多样性现状、关键问题及其威胁因素,明确城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重点和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建议。

从整体上提高安康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管理能力,推动城区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常态化”,“正规化”建设,改善地方百姓居住环境,促进生态景观建设和园林城市建设。

2、评价对象

(1)城区周边城市园林植物植物物种资源现状、受威胁程度和关键问题。

(2)城区内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现状、问题和分析。

3、评价任务

(1)收集城区园林植物资源的种类。

(2)收集安康市地区古树种类和数量。

(3)分析道路绿化生态多样性及结构功能的完整性。

二、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内容

1、技术路线

按照环保部提出的项目实施方案与评价方法,结合安康市实际,对城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措施。

其中,调查分为文献资料查阅、市区绿地和周边山体区的生物物种数据调查两种方法相结合。

具体采用逐条道路全面调查的方法;绿地率采用实际丈量计算统计法。

2、工作内容

(1)评价单元

以城区周边道路和各居民区园林植物为主要评价单元。

(2)调查和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城区绿地道路景观的生物多样性调查。

(3)数据采集与采集方法

以上指标的数据主要来自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

主要的文献有地方植物志、中国植物志、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以及其他正式发表的论文、专著、内部交流资料等。

数据以近5年得数据为主。

三、项目组织

(1)领导小组

以安康市林业局副局长罗钢担任组长,副组长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曹席轶,成员有安康市林业局林政科长马治虎、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梁宏胜。

(2)技术组和任务分工和任务分工

技术负责人:

曹席轶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调查技术人员:

梁宏胜高级工程师

李兆鹏林业工程师

邓琳玲林业工程师

赵宝鑫林业助理工程师

王峰林业助理工程师

吴立奎林业高级工

朱广义林业技师

在本项目中负责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和评价工作,主要以安康市城区为中心,收集城市生物多样性、基于植被类型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分析我市城区植被生物多样性和园林植物配置现状,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对策。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及特点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1、园林应用植物现状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以常绿、落叶树种为主,体现陕南城市绿化风貌。

进入九十年代末期,安康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绿化植物种类也不断增加。

据安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安康地区有各类树种2157种,连香树、香桦、七叶树、鹅掌楸、枫香树、黄杨、红豆杉、银杏、水杉、三尖杉、樟、楠、檀等为我国稀有或独有,其中产于镇坪县的珙桐(又称鸽子树)被称为250万年前的活化石,为世界罕见树种。

根据城市园林植物应用情况调查研究,安康中心城市道路绿地植物应用种类只有32种,乔、灌、草种类数量的比例为2.8∶2.6∶1,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为1.9∶1,其中作为行道树应用的只有9种,主要是香樟、悬铃木、女贞、桂花,其它种类用量很少,且主要用于点缀。

乔木树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比例为1∶1;花灌木及草本植物种类共有18种,其中常绿植物占绝对优势,观花植物仅有7种,占整个花灌木的比例为38.9%。

从植物种类统计看,具有鲜明亚热带地带性的植物只有9种,占道路绿化植物种类的28.1%,其中乔木只有小叶香樟、大叶樟、桂花、棕榈、巴山石楠5种,灌木只有小叶含笑、四季桂、栀子花3种,草本植物只有马蹄金1种,其他23种植物自然分布较广,地带性不强,特色不明显。

2、植物迁地保护现状

植物园作为植物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开发和科普教育的一个平台,肩负着植物物种保存及繁育的重要任务,是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阵地。

然而,我市植物园尚未建设。

因此,根据项目规划方案,我市可以依托兴安公园和瀛湖、香溪洞风景区建立植物园,按照植物总体规划进行引种,收集栽培植物和珍稀频危植物种,并建成各类植物专类园,成为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集科研、科普和游览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

3、古树名木分布与保护现状

根据《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我市于2008年开展了对各县区古树名木的建档工作,明确了养护管理责任。

拟定近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完成了市区和各县的古树名木调查工作。

由于名木主要分布于各县区,因此有必要加强保护、管理机制,建立了古树名木电子档案和文本档案,统一设置保护标牌,明确管理和养护责任。

《安康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条例》明确提出要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配套出台的《条例实施细则》又强化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条款,制定了《安康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并每年从建设维护费中列出专款用于全市古树名木的维护复壮,制定了《安康市古树名木养护管理技术规范》,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政策和技术水平。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监督工作,对市区古树名木开展了认养活动,古树名木保护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特点与评价

安康地处位于陕西省最南端,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汉江由西向东横贯。

年均气温12.4℃,年均降水量900~1100立方毫米。

地质地貌复杂,垂直地带分异明显,水热条件良好,形成了特殊的北亚热带气候带。

许多典型的北亚热带植物在同纬度的东部淮河下游不能生长或生长不良而在这里却生长良好。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栎类、松类、桦类等树种。

由于长期人类活动的影响,原始森林已破坏殆尽,只在各县人类活动稀少的山区,尚有少量的天然次生林分布。

归纳起来,安康市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以下几点:

1、市域植物种类稀少,缺乏地带性植被属性

从植物种类统计看,具有鲜明亚热带地带性的植物只有9种,占道路绿化植物种类的28.1%,其中乔木只有小叶香樟、大叶樟、桂花、棕榈、巴山石楠5种,灌木只有小叶含笑、四季桂、栀子花3种,草本植物只有马蹄金1种,其他23种植物自然分布较广,地带性不强,特色不明显。

这样少的道路绿化植物不符合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多样性的要求,过于简单的植物种类结构和安康中心城市的规模和地位不相称,也和安康市所处的秦巴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不协调,和城市道路绿化所要求的生物多样性相差甚远。

由于安康中心城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北缘,适生的行道树种类较多,从体现地域特色的角度出发,不但种类偏少,而且植物种类比例结构也不合理。

2、城区自然生态系统次生性明显,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体

长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很大扰动。

目前,原生的常绿针叶林生态系统仅存于少数地点,大多区域为次生的自然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灌丛草丛、人工林、耕地农田或建筑用地覆盖,人工生态系统成为安康市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河岸生态系统。

3、多样性空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不均匀

物种种类主要表现南北多,中部少。

南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生境复杂,建立了香溪洞国家级旅游风景区,西南部建立了瀛湖风景区。

其生境保存完整,破坏性小,生物种类丰富。

而中部、东部由于地势平缓,人为活动强,开发利用时间长,自然生境破坏大,甚至基本消失,生物栖息地大多为人类占有,表现为物种种类少。

4、城区行道树种植方式及道路绿地植物配置单一

安康中心城市的33条主要道路中,行道树采用常绿树种的有19条,选择落叶树种的有14条,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比例为1.36:

1;绿地布置断面形式1板2带式占90.91%,显得过于单调,而这种形式的平均绿地率仅11.42%,远远没能达到建设部城市道路绿化标准要求的红线:

宽度小于40m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的最低要求。

行道树种植方式中采用简单的树池式的占81.82%,树带式种植方式的占不到20%,这样严重影响到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垂直布置形式中的单层布置为75.76%,复层结构只有24.24%,使得城市道路绿化缺乏层次感。

5、城区道路绿化现状生态功能不完善

随着城市居民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多,城市道路绿地所发挥的生态效能显得越来越重要。

从以上结果分析,安康中心城市道路绿化表现出植物种类少、道路绿地率低、层次单调、地带性植物比例小等特点。

这些必将造成植物群落稳定性差,病虫害易发生,遮荫效果下降,净化空气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城市道路绿地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人为活动强,开发利用时间长,自然生境破坏大,甚至基本消失,生物栖息地大多为人类占有,表现为物种种类少。

6、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亟待保护

目前,安康市珍稀濒危植物36种,其中野生种32种,栽培种4种,占全省44种的84%,占全国384种的10%;从种系组成看,植物种类繁多,南北植物荟萃,具有较为丰富的物种资源优势,是多种国家保护植物的天然分布地,具有人工繁育的天然优势。

然而,由于分布区边缘类型较多,对生存的局部条件有更多的选择性,如果环境条件不适时,其自然更新能力下降,个体数量就逐渐稀少以至于消失,最终退出这一地带。

所以在分布区边缘地带生存的植物,常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如果人类保护好它们生活环境,它就可以生活的很好,甚至向前延伸而继续扩大它们的分布区,相反则不断退却。

因而,对于这部分植物,在我市尤要加强其保护,特别是保护其自然生境,并加强人工繁育研究,提高其自然更新能力,扩大其种群数量。

同时,应设立保护地并广为宣传,加强对安康市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

1、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

根据安康市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性质以及自然状况等,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主要依据生态类型划分。

在生态系统类型考虑上,林地(指森林及其次灌草类型)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作为安康乡土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体基地,城区与植物园、公园、广场等是多样性迁地保护的主体,河流、湖泊是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主体,而农田则是农业品种保护的关键;在水平空间布局上,以中心城区与周围组团县(市)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形成迁地保护向就地保护过渡的保护方式与策略的分布格局,形成高的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在多样性保护功能上,中心城区与周边形成园林绿地多样性与乡土植物多样性迁地保育中心,显著提高人口密集区域的高观赏生物多样性与持续利用,改善生态功能;在城市规划区以外形成以林地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生境保护的乡土生物多样性就地保育中心,形成安康都市生态屏障。

2、规划分区

依据现存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性差距和保护对象的差异性,本着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初步将安康市划分为八大功能组团区,分别为老城组团以行政、商贸、文化、金融、居住为主的多功能区;张滩组团规划为休闲、居住、商贸、行政为主的新区;香溪洞风景名胜区为城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胜景的宝地,适宜休闲、观光、旅游;江北组团包括老君殿组团,以对外交通,高新产业,大专院校,科研设计,文化,行政,居住,商贸为主的多功能综合区;关庙组团以仓储、港口码头为主的生产区;建民组团为城市的综合新区,以居住、商贸、金融、航空港为主;月河口组团以一类居住为主的新区;瀛湖区主要以旅游、渡假、娱乐、休闲为主的风景区。

每个区均按照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对植物迁地保护、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和外来物种管理进行专项规划。

第五章规划目标与规划内容

一、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完善城市园林植物选择应用规划,建立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体系和保护基地,系统开展乡土生物资源调查。

制定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措施,做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并重、以就地保护为根本途径,就地与迁地保护相结合。

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多样性,增加园林乡土植物种类,科学构建园林植物群落,发挥生物多样性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功能,建设生物多样、绿地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二)分期目标

1、近期目标(2011~2015年)

(1)有效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乡土植物的回归利用,增加中心城区和组团区的植物多样性,优化城市绿地结构,促进鸟类等野生动物在城市绿地中的栖息和繁衍。

2015年使中心城区范围内常用园林植物从目前的32种提高到230种以上;其中绿地常用乔木品种增加到50种以上,灌木增加到80种以上,竹类品种达到10种以上,藤本植物品种达到15种以上,草本植物品种达到25种以上,水生植物品种达到18种以上,为构筑丰富的园林植物群落奠定基础。

(2)以安康兴安公园为主体,建立植物迁地保护基地。

围绕植物物种的收集、引种驯化、栽培利用,开展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研究。

重点收集和保护安康植物区系的物种,保护安康地区典型生态类型和名贵园林植物品种的多样性。

同时,加大珍稀濒危植物的人工繁育研究,形成一定数量的濒危植物保护种群。

到2015年,逐步将植物园建设成为园林植物收集和保护中心。

(3)在南、北部山区构建地带性植被群落,利用主城区外围的绿色隔离空间构建生物多样性区域,加大水系及外围生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