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10大常见问题排行榜.docx
《新生儿10大常见问题排行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10大常见问题排行榜.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生儿10大常见问题排行榜
新生儿10大常见问题排行榜
TOP1:
奶癣
宝宝得湿疹(奶藓)成因
小儿湿疹,俗称奶癣。
其原因复杂,是遗传性过敏体质对环境中某些因素的过敏反应。
婴儿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诱发湿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对牛羊奶、牛羊肉、鱼、虾、蛋等食物过敏;
(2)过量喂养而致消化不良;
(3)吃糖过多,造成肠内异常发酵;
(4)肠寄生虫;
(5)强光照射;
(6)肥皂、化妆品、皮毛细纤、花粉、油漆的刺激;
(7)乳线接触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8)湿疹也有遗传倾向。
小儿湿疹多在出生后1个月左右出现,早的生后1~2周即出现皮疹,主要发生在两个颊部、额部和下颌部,严重时可累及胸部和上臂。
开始时皮肤发红,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可出现水疱、脓疱、小糜烂面、潮湿、渗液,并可形成痂皮,痂脱落后下面是糜烂面,愈合后成红斑。
约数周至数月后水肿性红斑开始消退,糜烂面消失,皮肤干燥,呈现少许薄痂或鳞屑。
分类:
渗出型湿疹:
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
严重者要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
干燥型湿疹:
多见于瘦弱的婴儿。
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
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湿疹(奶藓)的治疗
一、要对症下药首先要寻找病因,最好找出孩子的过敏源,建议保持室内湿润,仔细的反复的一项一项的查找过敏源
最好的查知过敏源的方法是排它法:
除了奶粉和米粉,蛋黄也要加的小心;除了以上这些,其它辅食一样一样加,每次从少到多,每样吃4、5天,先吃蔬菜和水果类的,每样东西吃了一周不发,再吃新的一种,这样,若是有一种吃了发,马上可以知道是什么!
这样东西就停一、两周,再试。
(蛋黄的弄法:
草鸡蛋,最好是土鸡蛋,白煮,水开了滚10分钟,然后乘马上剥去蛋白,蛋白一定要去除干净,不要用冷水浸后剥,也不要冷了再剥)
二、寻找引起湿疹的外部原因并纠正
1)要注意过敏食物,比如大麦类,蘑菇类,花生类,奶类,都是严重的过敏源,一般人可能不注意。
2)如果妈妈大量吃过敏源类食品(比如牛奶、鸡蛋、花生、蘑菇等)孩子也可能会过敏。
因此母乳喂养的母亲注意饮食,海鲜、豆制品、花生、瓜子、牛奶、动物的肝脏、辛辣的东西尽量都不要吃;少食蛋类(或只吃蛋黄);牛奶要煮透再喝(最好煮开2次以去除过敏原);其它鱼腥类少吃;多吃些含植物油丰富的食物(因不饱和脂肪酸通过乳汁到达婴儿体内,可防止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高,而这正是婴儿湿疹的病理基础);如吃奶粉,换换牌子;如已加辅食,原则同母亲。
3)按中医的说法,过敏的孩子大都因为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湿疹发作厉害的时候,停了牛奶和一切荤食,大量喝水和水果,比涂什么药都强。
4)护理时还应注意避免外界各种不良刺激。
非纯棉制品,非中性洗衣剂,过热的洗澡水,较硬的或者过于宽松的衣物磨擦,尤其是干燥的空气,都会使小儿的湿疹反复发作。
所有宝宝能接触到的纺织品用纯棉制品,避免毛类、化纤类的织物碰到宝宝面部,常换洗衣被,太阳好时拿出来晒晒。
另外照顾宝宝的人的衣服也要注意。
有的妈妈用不透气的乳垫结果在哺乳的时候潮湿的乳房刺激了孩子的脸部就引起发病。
改用纱布乳垫,喂奶是注意隔离好皮肤就好很多。
要用熟水清洗,避免接触生水。
湿疹部位不要接触过热的水,洗的时候少用洗涤用品,不要用碱性的皂液。
但也不能不洗,一方面清洁一方面消毒,不要涂抹护肤类东西,可以用消毒的植物油(如橄榄油)或石腊油擦拭。
天气合适好经常出来晒太阳,紫外线是最好的杀菌武器。
宝宝居室注意保持通风干燥,注意室内卫生,室内温湿度要掌握好。
5)湿疹本身不是有潮湿所致,但潮湿可以促使湿疹加重。
给孩子洗完澡,或者是孩子出汗后,皮疹都会变得更加明显。
6)预防接种强烈建议暂停,得了湿疹的宝宝,特别是这么重,一般是过敏体质,接种疫苗后,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另灭活的疫苗还好说,减毒活疫苗,对宝宝来说太危险,极易导致皮损部位的感染。
7)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
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还可给孩子作小手套,套在手上。
注意在做布手套时,手套内面一定不要遗留布线头,以免线头绕在手指上,造成指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手指缺血
TOP2:
吐奶
婴儿吐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
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
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由口腔吃进去的奶,先经过一条管道叫食管,然后进入胃内。
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
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同时蠕动比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积。
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
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
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
另外,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
这样可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因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
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
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
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漾奶多半是由于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
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
所以,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
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
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
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
摇晃太厉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
漾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孩子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
随着月龄的增长,自然就好了。
TOP3:
睡眠
1个月大以内的新生儿,平均每天有15~20小时的睡眠时间,是成年人的2倍多。
宝宝的睡眠周期循环相当频繁,约每2个小时会有短暂的清醒,一个晚上约有7、8个周期,浅睡和深睡交替进行。
新生儿每天约清醒2——3小时,之后又进入睡眠状态。
宝宝夜夜难眠8项原因
“夜啼”有时是宝宝身体不适的表现,以下为你提供8项检视新生儿夜晚哭闹的原因,排除这些原因,宝宝就可以一觉到天明。
1.肚子饿
新生儿的胃部容量较小,进食变得较为频繁,有些新生儿在半夜还需要再喂一次奶,当爸妈忘了喂食自然会哭闹不止。
2.尿布湿了
新生儿每天大概需要换掉10片尿片,半夜宝宝哭闹不安,可能就是尿布湿了。
尿液跟粪便中含有尿素和尿酸等刺激性物质,容易使宝宝的小屁屁不舒服,换尿片不仅可以预防尿布疹,也可以减少宝宝半夜哭闹。
3.胀气
奶嘴孔的大小不同、母亲喂奶的技巧不好、拍气的方式不对等都会令宝宝出现一阵哭闹一阵停止哭泣的胀气症状。
这时,父母亲可以用手掌按摩小宝宝的腹部,来舒解宝宝因胀气带来的不适,若情况仍无法改善,则需要到医院请医生开药消除胀气。
4.皮肤痒、痛
注意宝宝是否有被刺伤、被蚊虫叮咬等未被注意到的伤口,甚至连严重红肿的尿布疹及异位性皮肤炎,都会使宝宝突然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而影响睡眠,这时,爸妈们最好详细检查宝宝的身体状况,了解使宝宝不适的原因。
5.白天睡太饱
很多宝宝白天睡得十分香甜,半夜无法入眠。
所以白天尽量不要让宝宝睡太久,以免晚上哭闹不休。
6.需要安全感
宝宝太冷或太热、奶嘴掉了、心爱的玩具没在手边或心理上感觉需要爸妈的关爱时,都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所以宝宝的睡眠环境温度要适当,不要盖过量的被子,爸妈们适时地给予宝宝拥抱与安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自然会减少哭闹。
7.维持睡眠环境安宁
父母的脾气与生活习惯、家庭气氛、居家环境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尽量维持一个安静、祥和的氛围,让宝宝带着好心情入睡。
8.宝宝生病了
1.肠绞痛由于婴幼儿在未满4个月之前,肠壁的神经发育尚未成熟,造成肠胃道蠕动不规则,蠕动过快,纠结在一起而导致痉挛疼痛。
发作时间通常在傍晚4点到8点,以及半夜零时前后。
2.胃肠道疾病家长应留意宝宝的排便状况,是否好几天没排便。
(如粪便嵌塞、肛裂、肠胃炎、消化不良或腹股沟疝气。
3.感染性疾病宝宝若发烧,则可能是新生儿感染的迹象。
常见的感染器官为呼吸道、肠胃道、泌尿道与脑神经系统。
TOP4:
腹胀
一般来说,小宝宝的肚子本来就会比成人大,看起来鼓鼓胀胀的,那是因为孩子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却要容纳和成人同样多的内脏器官造成的。
在腹肌没有足够力量承担的情况下,腹部会因此显得比较突出,特别是宝宝被抱着的时候,腹部会显得突突下垂。
此外,婴儿的身体前后是呈圆形的,不像大人那样略呈扁平状,这也是让肚子看起来胀胀的原因之一。
除了前述的原因以外,另一个造成宝宝腹胀的常见因素,是婴儿比大人更容易胀气,胀气的原因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宝宝进食、吸吮地太急促而使腹中吸入了空气,尤其是当宝宝饿得太久才喂牛奶的时候。
2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造成空气通过奶嘴的缝隙而进入宝宝体内。
3宝宝过度哭闹。
4吸入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在消化道内通过肠内菌和其他消化酶作用而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
消气diy
其实,婴儿也有一些消散气体的方式,例如:
喂奶之后,轻轻拍打宝宝背部来促进打嗝,使肠胃的气体由食道排出;有些宝宝很会排气,可以通过肛门将气体排出;另外,依靠胃肠壁的吸收,也可以缓解腹胀的现象。
治疗与否
至于胀气算不算是病,需不需要治疗,原则上要以宝宝的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
如果宝宝能吃、能拉、没有呕吐的现象、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活动力良好、排气正常、体重正常增加,那么这一类的腹胀大多属于功能性腹胀,无须特别治疗。
如果宝宝生病了,例如:
呼吸道感染、肠炎或便秘,也容易导致胃肠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变差,进而产生胀气,甚至影响食欲。
若有这些症状出现,那么就应该让医生加以治疗。
TOP5:
眼屎
新生儿的眼屎较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属于正常现象。
宝宝哭过的泪水会形成白色物体粘在眼睛上,也会促使眼屎的分泌增加。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大多是正常的,多半会自己痊愈,因此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新生儿眼屎过多会有哪些危害?
眼屎过多也可能是由一些疾病引起,如果发现宝宝不哭而眼泪很多,而且还喜欢用手揉眼睛的话,最好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处理新生儿眼屎问题的一些小建议?
1.不要用手或不洁的手巾等给孩子擦拭眼睛。
2.给宝宝滴眼药水时,背着光线水平地将宝宝抱起来,轻轻地上下摇动他的上身和头部,他会自动睁开双眼,这时就可将眼药水或眼膏滴进去。
TOP6:
鼻塞
宝宝鼻塞的5大原因及对策
鼻子堵塞,对成人来说只是小毛病,而婴儿却常常因此而呼吸不畅、烦躁不安,甚至造成吸奶和睡眠困难。
鼻腔是小宝宝呼吸的主要通道,能润湿及过滤吸进的空气,维护身体健康。
但宝宝容易出现下面5种鼻塞状况,导致通气不畅。
感冒鼻塞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
随后鼻黏膜发生急性水肿,引起鼻塞。
表现:
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防治对策:
1.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鱼肝油;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2.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摄氏度左右为宜。
3.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急性鼻窦炎鼻塞
宝宝反复上感可累及鼻窦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窦口引起急性鼻窦炎。
表现:
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防治对策:
1.若宝宝患了上感,应积极进行治疗。
2.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3.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
一般可在睡觉前或喂奶前点药。
注意:
点药时,要使婴儿头部稍后倾,以保证将药液滴入鼻腔。
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4.宝宝脓鼻涕多时,可请医生做置换疗法,将鼻窦中的脓性分泌物清除出来。
鼻痂阻塞
鼻黏膜每天都会有正常量的分泌物,由于宝宝不会擤鼻涕,妈妈没不及时给宝宝清除鼻腔里边的分泌物,会使分泌物积存在鼻道,时间久了,积聚的分泌物会干燥变硬而形成鼻痂。
表现:
鼻痂粘附于鼻腔外口或深处,阻塞狭窄的鼻道。
防治对策:
1.及时为宝宝清除鼻腔分泌物,如较多,可使用吸鼻器吸除。
2.清除鼻痂时忌用手抠宝宝的鼻子,以免损伤嫩弱的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正确方法:
如果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签轻轻将其卷除。
如果鼻垢在鼻腔较深处,可先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母乳往鼻孔内滴1~2滴,让鼻痂慢慢湿润软化,然后轻轻挤压鼻翼,促使鼻痂逐渐松脱,再用消毒小棉签将鼻痂卷除。
异物堵塞
两三岁的宝宝好奇心强,有时玩一些小石头、小积木块、小哨子、扣子、小橡皮头、瓶盖、纸团,爱把这些小东西往鼻子里边塞;有时会边吃葵花籽、花生米、炒豆、果仁边把这些东西塞入鼻腔。
因宝宝的鼻腔小,这些东西塞进去,自己就取不出来,也不敢对爸妈说,过后又忘记了,异物便留在鼻腔内。
有的宝宝患有鼻前庭湿疹,因刺痒,就用塞东西摩擦来缓解瘙痒。
表现:
绝大多数为一侧鼻腔堵塞,通气不畅;若继发感染,黏液逐渐变为脓性;如果异物停留过久,可使鼻黏膜糜烂,长出肉芽,流出血性鼻涕,发出臭味。
防治对策:
1.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往鼻子里乱塞东西,一旦塞了要及时告诉爸妈,及早取出异物。
2.爸妈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一侧发生鼻堵现象,或不明原因的流脓鼻涕、有臭味时,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过敏性鼻炎鼻塞
过敏性鼻炎分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到头都可发病,多由真菌、尘螨、昆虫的分泌物、动物皮毛等引起。
表现:
鼻塞明显,喷嚏多,常流涕。
防治对策:
1.避免宝宝接触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
如不用羽绒枕头、羽绒被和席梦思床垫;不要让宝宝亲近猫、狗、鸟等宠物。
在花粉播散的季节,不带宝宝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随便采摘和闻花草。
2.居室里经常带湿除尘,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不给宝宝吃辛辣食物、烹炸食品及海鲜,不滥喝饮料;多吃新鲜蔬果,多喝白开水。
4.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提高身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利于防病。
5.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全身和局部抗过敏药物治疗。
TOP7:
打嗝
新生儿打嗝有三大原因
新生儿打嗝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打个”一会儿就会好的,当然对新生儿打嗝也应该以预防为主。
小儿在啼哭气郁之时不宜进食,吃奶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体位。
吃母乳的新生儿,如母乳很充足,进食时,应避免使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养的小儿,进食时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
新生儿在打嗝时可用玩具引逗或放送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情致,减少打嗝的频率。
新生儿打嗝多由三方面原因引起:
一是由于护理不当,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
二是由于乳食不当,若乳食不节制,或过食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
三是由于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时哽噎也可诱发打嗝。
平素若无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嗝声高亢有力而连续,一般是受寒凉所致,可给其喝点热水,同时胸腹部覆盖棉暖衣被,冬季还可在衣被外置一热水袋保温,有时即可不治而愈。
若发作时间较长或发作频繁,亦可在开水中泡少量桔皮(桔皮有疏畅气机、化胃浊、理脾气的作用),待水温适宜时饮用,寒凉适宜则嗝自止。
若由于乳食停滞不化或不思乳食,打嗝时可闻到不消化的酸腐异味,可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胸腹部的轻柔按摩以引气下行或饮服山楂水通气通便(山楂味酸,消食健胃,增加消化酶的分泌),食消气顺,则
TOP8:
厌食
厌食、偏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如果不及时调整,会导致宝宝发育迟缓,体质下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导致宝宝厌食挑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宝宝的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最灵敏,因此这段时间是添加辅助食品的最佳时机。
如果错过则会影响宝宝味觉和嗅觉的形成和发育,造成断奶困难,使宝宝丧失从流食——半流食——固体食物的适应过程,导致典型的厌食症。
2.宝宝偏食、厌食,往往受家人尤其妈妈的影响。
家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很容易使宝宝先入为主地排斥某些食物,如果给宝宝制作的食物缺乏调剂,也会让宝宝倒了胃口,以后再也不吃这种食物了。
3.当宝宝不爱吃某种东西时,如果家人因为担心宝宝缺乏营养而软硬兼施,给宝宝施加压力,硬往宝宝肚子里塞,这种喂食方式就会让宝宝对这种食物产生不好的联想,最终形成条件反射:
一见这种食物就恶心。
妈妈这种过于急切的做法不仅无法纠正宝宝挑食偏食的饮食习惯,反而会使他的这种习惯更趋恶化。
4.有的宝宝碰到喜欢吃的食物比如零食、冷饮等,便没完没了吃个不停。
碰到这种情况,有的妈妈就很容易丧失原则,任由宝宝贪食。
因为宝宝的消化器官还很娇嫩,一味地贪食某种食物很容易伤了他们的脾胃,结果就会导致宝宝伤食,出现厌食现象。
TOP9:
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3大原因
人们常常简单地把黄疸病看作就是皮肤发黄,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皮肤发黄只是外表现象。
正常人体血液里含有一定量的色素物质,叫做胆红素,如因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增高,皮肤、眼白等处就会发黄。
那些原因可引起体内胆红素升高呢?
第一,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
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的。
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
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就属于这一类,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进展很快,皮肤呈现金黄色。
当血里的胆红素超过20毫克%时,胆红素就可能进入脑细胞,干扰脑细胞的正常活动和功能,引起核黄疸,威胁新生儿的生命。
目前对严重黄疸虽已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但要取得理想的疗效,还必须在发生核黄疸前及时抢救。
家长在观察黄疸程度时,应注意选择天然光线充足的地方,并反复多次察看有否加重。
对黄疸进展迅速的新生儿要及时就医。
第二,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
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一种酶,或这种酶活力低,就不能很好排泄胆红素,如患新生儿肝炎或败血症等。
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产生生理性黄疸,就是因肝脏酶活力低下这个原因。
有的婴儿吃了母乳也会引起这种类型的黄疸,因为母乳内含有一种具脂肪成分的孕酮物质。
婴儿哺乳后,这种脂肪成分很快被脂肪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脂肪酸,它可以增加小肠对胆红素的吸收而导致黄疸,但婴儿是健康的。
以上情况都称为肝细胞性黄疸。
第三,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
我们称它为阻塞性黄疸,如新生儿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等。
TOP10:
红臀
新生儿“红屁股”的诱因
宝宝的臀部长有一种鲜红的红斑,医学上称为“尿布皮炎”。
其特点是红斑的边缘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多长在与尿布接触的部位,重者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如感染了细菌,还可有脓疱、脓苔。
这种情况,民间则称之为“红屁股”。
它的发生与下列原因有关:
(1)尿布上的肥皂没有漂洗干净,刺激皮肤引起反应。
(2)尿布脏了未及时更换,大便或尿液中的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对皮肤有很大的刺激性。
(3)婴儿腹泻时,大便中含有的酸质对皮肤刺激也可致尿布皮炎。
(4)霉菌引起的霉菌性皮炎。
怎样预防新生儿尿布皮炎?
预防的方法是:
注意勤换尿布,尿布的材料应用一些细软、无色、吸湿力强的棉布。
清洗尿布时一定要将肥皂或洗衣粉洗净,最好能将洗过的尿布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在太阳下晒干,冬天或阴雨天可烤干。
在垫尿布时不要用塑料布包,以免透气不好易发生尿布皮炎。
塑料布垫只可铺在床上或棉垫下。
同时孩子大便后要用清水洗净臀部,轻轻揩干,扑粉、保持干燥。
天气温和而孩子又无病时,可适当将其臀部暴露在空气中,每天约1~2小时,这样,即保持了臀部的干燥,又能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
尿布不干净婴儿易患什么病?
尿布不干净,易引起婴儿尿布皮炎。
尿布皮炎,是指婴儿撒了屎尿而又没有及时更换尿布,或所用尿布不干净,致使婴儿臀部受到大小便的浸渍刺激,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等皮损现象。
婴儿的粪尿中有一种杆菌,可以把尿液中尿素分解出氨类,刺激皮肤而产生皮炎。
有些母亲在尿布外面再包一层塑料布,由于塑料布不通风透气,更容易助长尿布皮炎的发生。
如果尿布质地粗糙坚硬或洗尿布时未将肥皂液漂洗清,亦可引起皮炎。
为了预防尿布皮炎,婴儿尿布应选择质地柔软的棉织物,洗尿布时必须将肥皂液漂洗干净,不要在尿布外面包塑料布。
要经常保持婴儿臀部清洁,除经常更换尿布外,如发现有粪便时,即用温水洗净皮肤,抹干后洒爽身粉。
患了尿布皮炎,在早期红斑阶段时,可以洒爽身粉或搽痱子粉。
如有糜烂渗液,可用3%硼酸水湿敷,待干燥后再搽痱子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