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953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docx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36

新形势下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本文在总结高校学风建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从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借鉴及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对策

一、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随着社会变革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加强高校学风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易受到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优良学风能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动力与重要保障,端正学习目地,增加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自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于高校教师而言,优良的学风是教师教学基础与源泉。

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教师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优良学风的学生群体便于教师能够建立优秀的学生团队,更有利于教学增长。

于高校而言,学风是大学精神和高校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

于国家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有担当,能干事的优秀大学生。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对高校和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校方面

1、高校缺乏学风建设的机制和措施

一方面,配套措施和方法还不多,效果不尽人意。

另一方面,办法、措施的整体协调一致性和有效性比较欠缺。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校内各个部门和全校的师生,既需要有整体性的方案规划,亦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

多数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缺乏对高校学风整体性的认识,校内政策的制定考虑问题不全面,政策之间的相应事项缺乏较好的逻辑性、连续性,认为只是某一部门单独的事情。

同时忽略了学风建设相关主体,仅单从学生层面着手,没有充分发挥各个相关主体的积极性。

2、对学风建设的认识问题

一方面表现在学风建设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突出,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一些学校功利主义办学理念有所产生,提出搞教育产业化,追求效益最大化,而忘记了内涵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缺乏针对学风建设必要的、全局的、系统的规划与措施。

另一方面表现在,学风建设评价机制不科学,表现在现行的学风建设倾向于强调学生的评优评奖,缺乏对学生全面而系统的发展规划,现有的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相都存在不足。

(2)教师方面

一是对本科木的投入积极性较低。

高校教师兼有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师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在教学上时间精力不足,师生交流少,督促要求学生不够,课堂投入不足,甚至照本宣科,长期使用多年前制作的PPT,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对学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熟视无睹。

二是少量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表现在一线教师缺乏教学设计和授课技巧,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

三是考核方式和内容僵化,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为了完成本科目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高分低能现象有时出现,甚至为了拿高分,不惜铤而走险,考试作弊,败坏了考风学风。

(三)学生方面

1、学习动机功利化

学习动机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主观原因,是学生可持续不断的进行学习的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以实现自我为动机的类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大多具有明确的理想信念及兴趣爱好等;二是以“感恩”为动机的的类型,这一类型的学生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及老师的教育之恩为学习动机;三是以寻找工作为动机的学习类型,在如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就失业”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心头病,所以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实现就业,考个好分数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从而争取找个好工作是学生们的现实需求,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投入过多,忽略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

2、学习态度被动化

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外界的督促才能主动学习,而不能自觉去完成学习,学习没有动力,为了应付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应付父母的被动学习比比皆是,考试“临时抱佛脚”现象屡见不鲜,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3、学习纪律松懈化

学习纪律松懈化是指学生无视学校的学习规章制度,自由散漫,过于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自身的随意性。

主要体现在:

一是不遵守课堂纪律。

学生迟到、早退、逃课、旷课成为“家常便饭”,学生上课交谈、玩手机、打游戏等现象较严重。

二是忽视考风考纪,一到考试,各种小抄,手机资料,课桌答案满天飞,甚至不惜花重金使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目前考试作弊的方式越来越趋向于高科技化,由此给学校杜绝作弊事件增加了难度,且严重影响了考风考纪。

三是存在学术抄袭现象。

目前,许多高校都提高了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评判标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在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一度出现了学术抄袭,论文抄袭,找人代写现象和其它作假现象。

有数据显示,在高校对学生论文进行查重检测中,一次性通过查重检测的比例比较低。

4、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及创新性

为了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大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高校及国家相关部门一贯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态度被动,导致学生的学习始终在教师的牵引与控制下进行,使得学生的学习方法越来越缺乏科学性。

学生应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很有可能没有自成一套的学习方法,或者是照搬别人现成的学习方法,尤其是网络的方便快捷,信息的可复制功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创新性,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学生自身因素是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根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发展,新时代的学生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深刻影响着高校学风建设的推进。

首先,新一代的高校大学生在年龄上以“90后”为主,他们大多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较强,在学习上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新一代的高校大学生的追求个性,在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差异较大,同时,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自身素质等都不尽相同,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所差异;最后,新一代的大学生压力增大,压力是大学生学习动机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奖学金评比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等都让学生面临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学生还面临着同学间的压力、师生间的压力等。

(二)家庭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居高,生活条件优越,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学习能力较差。

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甚至很多家长在高中甚至初中给学生灌输了“进了大学就解放了”的错误思想,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学习动力。

而且现今家庭教育比较在意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兴趣培养,致使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态度浮躁。

(三)学校因素

1、新形势下学校办学及教学理念滞后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之间竞争剧烈,招生能力是高校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高校往往盲目扩招,过分注重学生的人数,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扩招创收”的办学理念使得高校大学生素质差异较大,高校学风也随之受到影响。

同时,在教学理念上,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分数的量化,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依靠分数量化,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依靠活动加分量化,学生的科研能力离不开科研加分的量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学习动机功力、学习态度被动。

在新形势下,高校及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高校学风问题也是普遍的问题,问题归根于忽视了教育的本质问题,高校教育是对于学生的教育,而现在的高校教育往往依赖于学生主体又脱离学生实际。

2、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

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学生学术不端的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归根到底在于学生缺乏诚信。

同时,学校也缺乏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大学生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是导致大学生学风问题的重要外因。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只是建立了大学生诚信的奖惩制度,而忽视了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过程中的教育、评价、监督、约束等环节,是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行为。

由于高校诚信建设体系不健全,缺乏大学生诚信评价、监督和约束机制,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也滞后于社会对于大学生诚信的要求。

3、大学生法治教育缺失

法治教育本身及其产生的结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精神状态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影响,其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但是目前除了法律专业及相关专业外,高校对法律课程的投入却非常少,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法律基础课的课时有限,在很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大学生缺乏法治教育,法律只是相对薄弱,大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法律的红线。

比如:

考试作弊及学术抄袭等行为既是诚信问题,也是违法行为,它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四)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风气的影响

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诸多诱惑,学生的是非观念淡薄且易受其影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大学的学风。

例如部分学生消费水平高,诚信意识弱,考试作弊,学习成绩下降,团队精神弱化,生活纪律涣散。

另一方面,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公平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影响,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的关系。

他们趋向于实用主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丢失了爱国爱集体,刻苦学习,团结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

2.新媒体的影响

第一,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使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偏差。

新媒体在提供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很多不良思想,例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有害信息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使其学习态度浮躁。

第二,新媒体的娱乐功能被放大,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

新媒体的功能很强大,可以利用其进行学习和了解时事,但很多学生思想意识不够坚定,容易被其娱乐功能所吸引,在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甚至染上“网瘾”,荒废学业。

第三,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惰性,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有了更多的渠道,更加方便快捷,但由于其信息的可复制性,继而出现了抄袭现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原创性和学习主动性。

第四,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学生对网络学习产生了依赖,忽视了课堂学习。

新媒体的强大功能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条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导致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甚至旷课,大大降低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高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1、制定学风建设目标,实行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制定学风建设的目标是进行学风建设的前提,以目标为导向,确保学风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

目标应该包含横向和纵向目标两个方面,从学风建设的整体性和长远性出发将横向目标分为初始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从学风建设的系统性出发将纵向目标是确立由上至下的分层目标。

分层目标是根据整体目标制定的,首先是明确学校领导层的工作目标,其次是结合整体目标,各个管理部门和学院要制定相应的部门工作目标,最后是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学生管理者和教师结合部门的工作目标制定个人的工作目标,实现各部门的协同合作。

2、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高校应逐步建立大学生诚信管理、评价、监督和奖惩机制,具体包括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

守信激励机制即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标准,并在每学年评估学生的信用指数,并以此作为大学生综合评定、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考察、发放助学金等内容的重要依据。

失信惩罚机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将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在全校范围内公开,加大其失信的成本,形成对大学生诚信行为的约束。

同时,高校可以将大学生的个人信用情况,比如学生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学习情况、经济状况、在校获奖情况、社会实践情况、道德品行,奖惩等方面汇集起来,建立大学生的个人诚信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与不诚信行为,使诚信档案成为评定大学生信用等级的重要参考标准。

通过建立大学生的电子诚信档案,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要求,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他们真正成为诚实守信之人。

3、充分发挥教师、辅导员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教学一线的第一负责人,对学生有着言传身教的作用。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

开展多种方式的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加强教师的责任心。

同时采用激励机制,如选教学名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其次,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领域的拓展,创新教学内容,同时更新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

最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不断扩充知识贮备,以负责的教学态度、较高的学识修养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在课余时间,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校园生活成长期间的指路人与顾问,辅导员的引导作用是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思想辅导。

辅导员应当在坚持人性化、以学生为主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生活、学习各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使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积极组织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心理访谈、讲座,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级人生观。

其次,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

通过就业指导,明确自身爱好和追求,帮助学生完成其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远大理想与现实理想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学校学风建设。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带动学生学习,创建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开展多种多样的前沿性专业讲座和法制宣传。

前沿性专业讲座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对专业有清晰、正确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开展法制宣传,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

其次,开展课外文化活动。

学校应该经常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学科竞赛等活动满足同学们的文化需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文化生活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同时学校应该积极支持、指导学生文化社团、专业协会开展活动,经常组织一些诸如文学、历史、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等讲座及欣赏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最后,加强网络教育。

开展相关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明确网络的利弊,正确利用网络,抵制不良诱惑。

 

参考文献:

[1]王力.高校学风建设及其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李永干,许玉莲.普通高校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6:

91-93.

[3]庆兆珅,景发.高校学风建设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62-63.

[4]邓新梅.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优良学风建设和优质教学质量保证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3:

179-183.

[5]程样国,舒涛,韩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3:

163-168.

[6]刘保相,闫红灿,李丽红.影响普通高校学风建设的教学因素及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97-98+101.

[7]吴立全,李水童,张立菲,刁婥.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学,2008,04:

134-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