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99112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docx

高三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复习专题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秋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换春霜。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教时应仗出群才。

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往返于中日之间,有感于日使战争导致国土沦丧,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

B. 颔联的“图画移颜色”指中国领土在战争中变成了日本领土,点出了题目中的现用之事。

C. 本诗用典自然贴切,如“乘风”两字用了宗想“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典,气势豪迈。

D.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披襟见怀,风格刚健,字重千钧,丝毫不见女儿之态。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A

(2)①对日俄横行中国领土的强烈愤慨。

“忍看”“肯使”以反诘语气,写出对日俄战争所带来的国土沦丧的极大愤慨。

②深重的忧国之情。

“浊酒不销忧国泪”,直抒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即使借酒销愁,也难于排遣。

③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救时应仗出群才”写出了诗人对于有志之士共同挽救时局命运的热切期盼。

④愿为国牺牲的崇高志向。

诗歌尾联表达了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求挽救危亡的豪迈情怀。

【解析】【分析】

(1)A项,“内心哀恸如受雷霆之击”理解有误。

“春雷”指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复苏,故“挟春雷”有唤醒民众之意。

故选A。

(2)“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抒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

“浊酒不销忧国泪”,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

““救时应仗出群才”,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由忧国而思济世,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全篇所写,都是忧国的思想和救时的抱负,充满动人的爱国激情。

故答案为:

⑴A;

⑵①对日俄横行中国领土的强烈愤慨。

“忍看”“肯使”以反诘语气,写出对日俄战争所带来的国土沦丧的极大愤慨。

②深重的忧国之情。

“浊酒不销忧国泪”,直抒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即使借酒销愁,也难于排遣。

③对民众共同救亡图存的强烈呼吁。

“救时应仗出群才”写出了诗人对于有志之士共同挽救时局命运的热切期盼。

④愿为国牺牲的崇高志向。

诗歌尾联表达了愿抛头颅洒热血,以求挽救危亡的豪迈情怀。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

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

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注)

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注释】元和五年,元稹承召回京,因与宦官刘士元在驿站为争厅房大打出手,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

刘禹锡为了褒奖元稹不屈服于阉竖淫威的坚强意志,特意赠给他一只文石枕,元稹亦回赠其壁州竹鞭。

(1)   诗歌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2)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答案】

(1)①运用拟人手法,把竹鞭人格化,赞美了竹鞭具有正直和经历寒冬却不屈服的品性。

②借物喻人,用竹鞭喻人、喻己,借竹鞭的意志品格,来赞美元稹的正直不阿、坚贞不屈的品性,也表明自己的人格节操。

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制鞭之竹恶劣生长环境的描写,引起下文希望结束贬谪生活,共同回到京城长安的心愿;使诗歌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想象,诗人提出疑问,不知何时才能同友人元稹策马归去;重逢后,望着枝叶繁茂的关树,轻敲金镫,吟唱诗作。

表达了诗人希望同友人尽早结束贬谪生活的愿望。

照应标题;收束全诗,以明心志。

【解析】【分析】

(1)“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鞭上节,节节怀着端直性,遍体露青犹有岁寒后凋心。

①运用拟人手法,赞美了竹鞭具有正直和经历寒冬却不屈服的品性。

②以竹喻人,这幅“翠竹傲寒图”恰是元稹傲对阉竖,宁折不弯的形象写照。

翠竹不惧巴山的深深冰雪,元稹不畏权宦的赫赫淫威,都是宝贵的。

诗人对壁州鞭浑身是节,遍体露青赞不绝口,称赞它节节都标志着正直不阿的品格,处处都显示了岁寒不凋的意志。

诗人巧妙地运用“竹节”之“节”与“节操”之“节”同字同声,把鞭与人自然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赞扬了元稹的贞操亮节和不畏强暴的品格。

③承上启下。

上联写目睹竹鞭而展开联想,写出了制鞭之竹在“巴山冰雪”中傲然挺立的景象。

末尾“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

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

(2)“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我们何时才能策马同归去,在扶疏的关树下敲镫高吟?

运用想象手法,是针对元稹诗中所说“张骞却上知何日,随会归朝在此年”而写的。

刘禹锡对元稹“归朝在此年”的提法表示怀疑,提出了“何时策马同归去”的疑问。

诗人表示愿和元稹一同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轻敲金镫,朗吟新什。

这表达了他们希望结束贬谪生活的共同心愿。

照应标题《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收束全诗。

故答案为:

⑴①运用拟人手法,把竹鞭人格化,赞美了竹鞭具有正直和经历寒冬却不屈服的品性。

②借物喻人,用竹鞭喻人、喻己,借竹鞭的意志品格,来赞美元稹的正直不阿、坚贞不屈的品性,也表明自己的人格节操。

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制鞭之竹恶劣生长环境的描写,引起下文希望结束贬谪生活,共同回到京城长安的心愿;使诗歌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⑵想象,诗人提出疑问,不知何时才能同友人元稹策马归去;重逢后,望着枝叶繁茂的关树,轻敲金镫,吟唱诗作。

表达了诗人希望同友人尽早结束贬谪生活的愿望。

照应标题;收束全诗,以明心志。

【点评】⑴此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

赏析诗句,我们可以从修辞、炼字、语言风格、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

看诗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也可以分析诗句中哪些字用得比较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还可以整体分析诗句的语言特色。

⑵此题考查把握诗歌炼句的能力。

赏析诗句的一般的答题思路是,指出所给诗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加以解说,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意

[唐]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蝟毛①磔②。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注:

①蝟毛,即猬毛,比喻胡须稠密。

②磔,zhé,张开。

(1)“事长征”的意思是________,交代了“男儿”________的身份。

(2)诗歌运用多种手法刻画“男儿”形象,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案】

(1)从事远征;边疆从军的“勇士”(或军人,将军)

(2)①外貌描写,“须如蚜毛磔”,须发又短又多又硬,显出“男儿”勇猛刚烈的气概;②心理描写,“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尽显刚勇犷悍的男儿本色;③环境渲染,“黄云陇底白云飞”。

雄伟葬苍的塞上风沙,烘托出志在报国的硬汉豪士的形象;④人物衬托,“使我三军泪如雨”,一曲出塞声,三军尽落泪,从侧面表现了铮铮男儿亦有思乡柔情。

【解析】【分析】

(1)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

“男儿事长征”,意思是,男子汉当以国事为重,从军远征。

交代了“男儿”勇士或军人的身份。

(2)本诗刻画了一个从军塞上猛勇粗犷的男儿形象。

从事长征的男儿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带人。

他胡须又多又硬,勇猛刚烈,他在马蹄之下与伙伴们打赌比输赢,战场上视死如归,奋勇杀敌,令敌人畏惧。

本诗塑造男儿形象,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相结合的手法。

正面描写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须如蚜毛磔”和心理描写“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侧面衬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环境的渲染和烘托,“黄云陇底白云飞”,一种是他人的衬托,“使我三军泪如雨”,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炼。

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故答案为:

⑴从事远征;边疆从军的“勇士”(或军人,将军)

⑵①外貌描写,“须如蚜毛磔”,须发又短又多又硬,显出“男儿”勇猛刚烈的气概;②心理描写,“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尽显刚勇犷悍的男儿本色;③环境渲染,“黄云陇底白云飞”。

雄伟葬苍的塞上风沙,烘托出志在报国的硬汉豪士的形象;④人物衬托,“使我三军泪如雨”,一曲出塞声,三军尽落泪,从侧面表现了铮铮男儿亦有思乡柔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

⑵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具体考查塑造人物的手法。

诗歌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通过人物的直接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神态),以及间接烘托(环境、情节、人物的衬托)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形象特点。

解答此题,先指出塑造人物的手法,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商山富水驿①

杜牧

益戆②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③。

当时物议朱云④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注释】①富水驿,原名阳城驿。

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因犯颜直谏被贬,后人为避其名讳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

②汲黯屡次忠谏,被汉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戆也”。

戆,愚直。

③贾谊上疏陈述时弊,被贬长沙,路过汨罗江时,曾凭吊屈原。

④朱云因吁请尚方宝剑以斩奸臣之头而触怒汉成帝,险些被杀。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借汲黯之事赞颂阳城的耿介刚直,暗讽当政者不辨忠奸,视忠臣为戆夫。

B. 诗人借贾谊凭吊屈原之事写阳城,“终须”二字暗含着对他忠而被贬的惋惜。

C. 与邪佞者的尖锐对立反映阳城的嫉恶如仇,借酒浇愁又表现他遭贬后的郁闷。

D. 全诗叙议结合,结尾认为不改阳城驿名能警醒为官者,点明诗人的写作目的。

(2)这首诗的颔联写法巧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

(1)C

(2)①这一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朱云当年被轻视与后世备受推崇进行对比,嘲讽时人的昏昧无知,批判深刻有力。

②这一联运用了借对手法,朱云本为人名,而以白日为对,“朱”对“白”,“云”对“日”,对仗工整巧妙。

③“当时物议朱云小”一句用典,借朱云请剑的典故,表达对阳城不惧贬谪、犯颜直谏的由衷敬佩,感情含蓄深沉。

④“后代声华白日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赞扬阳城将和朱云一样与日争辉,流芳百世,突出强调其忠直品质终究得到后代认可。

【这一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朱云在后世的美好名声比喻成白日高悬,生动形象地表现朱云和阳城后世名声之大。

(或:

运用比喻,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把美好名声比喻成可见的白日高悬,形象具体地表现名声之大。

)】

【解析】【分析】

(1)C项,“借酒浇愁又表现他遭贬后的郁闷”错,诗句“邪佞每思当面唾”可以反映“阳城的嫉恶如仇”,但“清贫长欠一杯钱”句并非“借酒浇愁”,表现的也非“遭贬后的郁闷”,而是对邪佞的唾弃、憎恨。

故选C。

(2)解答本题应先审题,题目要求赏析诗歌第二联的写法妙处,其实是考查诗句的表达技巧。

而要赏析此联写法的巧妙之处,应从语言表达手法、结构技巧入手,如对偶,夸张,比喻,对比,用典等。

分析注意紧扣“巧妙”两字,既要紧扣文本解释手法,又要指出手法妙在何处,突出其表达效果,方得其妙。

答题模式:

诗句是何种手法+手法在诗歌中的证据+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某句运用了……的手法,写了……的内容(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具有……的优点,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这一联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朱云当年被轻视与后世备受推崇进行对比,嘲讽时人的昏昧无知,批判深刻有力。

②这一联运用了借对手法,朱云本为人名,而以白日为对,“朱”对“白”,“云”对“日”,对仗工整巧妙。

③“当时物议朱云小”一句用典,借朱云请剑的典故,表达对阳城不惧贬谪、犯颜直谏的由衷敬佩,感情含蓄深沉。

④“后代声华白日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赞扬阳城将和朱云一样与日争辉,流芳百世,突出强调其忠直品质终究得到后代认可。

【这一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朱云在后世的美好名声比喻成白日高悬,生动形象地表现朱云和阳城后世名声之大。

(或:

运用比喻,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把美好名声比喻成可见的白日高悬,形象具体地表现名声之大。

)】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

第一步:

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

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读老杜诗集

王令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注释】①镌鑱(juānchán):

雕刻,刻画。

②杜甫在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令认为杜甫虽然有堪与《诗经》比肩的诗才,但却平生碌碌,怀才不遇,不被时人所重。

B. 杜甫生逢乱世,国家危难使他在情感上受到巨大的触动,他的诗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C. 中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大多是困窘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道出了“诗道”的规律。

D. “三千”与“四百”都是约数,颈联极言杜甫诗篇牵涉的内容广阔,意象丰富,成就卓异,流传久远。

(2)请从诗人“读”的角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答案】

(1)C

(2)①杜诗“气吞风雅”,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表达诗人的敬佩之情。

②杜诗因“发愤”而作,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

③杜甫当年“碌碌”,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

④杜甫虽然名垂后世,其诗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寂寞身后事”,诗人代鸣不平。

【解析】【分析】

(1)C项,“中国古代诗人的生活大多是困窘的,所以王令认为杜甫的诗是因‘穷而后工’”错误。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时代的动乱,人民的苦难,国事的艰危,都使诗人在感情上受到巨大的触动。

这就是杜诗创作力量的源泉。

诗人的生活,大多是穷困的,但王令认为不能因此说他们的诗是因“穷而后工”,更不能说是“诗道可以穷人”。

作者并没有认为古代诗人大多是困窘的,也没有认为写诗使人困窘。

故选C。

(2)《读老杜诗集》这首七律,既对杜甫诗歌作出高度的评价,又对诗人一生悲辛的遭际,寄予真挚的同情。

①“气吞风雅妙无伦”,作者赞叹杜诗的成就,是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又“气吞风雅”,达到精妙无比的程度。

②“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进一步表明杜甫诗歌和古代圣贤一样是因发愤而作。

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

③“碌碌当年不见珍”,结合注释内容“杜甫在代宗大历五年(770年)避乱往郴州依其舅氏崔伟,行至耒(lěi)阳,因贫病交加,卒于舟中,当时草草葬于耒江边”分析可知,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家来江滨”,作者感叹杜甫虽然大名辉耀后世,诗篇流传千古,但是这“千秋万岁名”,毕竟是“寂寞身后事”。

所以有“惟余孤冢耒江滨”的感叹,这是就杜甫身后萧条的情况而言,以增加对杜甫的悼念之情,且代鸣不平。

故答案为:

⑴C;

⑵①杜诗“气吞风雅”,诗人对杜甫诗歌的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表达诗人的敬佩之情。

②杜诗因“发愤”而作,诗人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崇敬。

③杜甫当年“碌碌”,表达诗人对杜甫的际遇寄予真挚的同情。

④杜甫虽然名垂后世,其诗流传千古,但毕竟是“寂寞身后事”,诗人代鸣不平。

【点评】⑴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原诗,逐句翻译,理解诗歌内容,再阅读所给选项,结合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做出判断。

⑵该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

完成这类题型,需要看题目,知作者、懂关键词、把握意象、理解注释,读懂表层含义,读懂深层情感。

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感,熟能生巧。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屯田词①

(唐)戴叔伦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渐长天苦晴,土干确确②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注释】①屯田:

自汉代以后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称为“屯田”。

屯田分为军屯、民屯和商屯。

这里指民屯。

隋以后,“屯田”又称为“营田”。

②确确:

土块坚硬的样子。

(1)   本诗依次叙写了屯田农民种麦、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反映了中唐时期人民悲惨命运。

(2)这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

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

(1)捕蝗;伐木

(2)①作者用以第三者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客观、冷静。

②诗歌按照时间顺序,从春耕种麦、十月移屯到冬季草枯牛死,脉络分明,使读者印象深刻。

③前面十二句详写屯田者春耕种麦,遭遇旱灾、蝗灾,被迫伐木,层层铺叙、渲染。

④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这首诗叙事屯田农民的艰辛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屯田者生活艰辛的同情。

【解析】【分析】

(1)这首诗开头四句写一些驻屯兵在戈壁滩上春耕种麦,老的少的都欢欢喜喜。

可是等到麦苗渐长,天却不下雨,以致土地干燥得无法下锄。

以下四句写种榖子的地方。

庄稼没有熟,就闹了蝗灾,所有的青苗都被蝗虫吃尽,只留下满地桔茎。

于是出动全体老小去驱捕蝗虫,好容易把蝗虫赶走,回到自己的屋子里,空洞洞地无衣无食。

禾是榖物的总称,小米、玉米、高粱、稻都称为禾,不过此处肯定不会是水稻。

以下四句叙述这些驻屯兵到了冬季,没有粮食,只好移屯到靠近城市的地方。

应该是生活得好些了,谁知又被长官派去南山中伐木。

于是驾着牛车进山去,在霜重草枯的严寒气候里,牛都冻死了,人的命运可想而知。

以上共十二句,四句一绝,每绝描写屯田兵士的一种艰辛的生活面。

于是用两句来做结束:

边疆上的驻屯军历尽种种艰辛,何人知道?

仰望南天,有家而归不得,只有眼泪簌簌地如雨水一般落下。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凸显出农民种麦子的过程。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写的是农民在捕捉蝗虫的操劳;“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突出农民伐木的艰辛。

(2)这首诗歌以第三人的具体身份陈述客观事实依据,展现出具体的叙述背景,叙述角度别致,客观冷静,充满理性。

在叙述具体事务的时候,突出时间顺序,先写种麦子,在紧接着写屯草,显得错落自然,层次清晰明了,诗歌中流露出内心的感受也是通过叙述来得出的,全诗饱含对农人艰辛的同情,突出生活的不易。

故答案为:

⑴捕蝗;伐木

⑵①作者用以第三者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客观、冷静。

②诗歌按照时间顺序,从春耕种麦、十月移屯到冬季草枯牛死,脉络分明,使读者印象深刻。

③前面十二句详写屯田者春耕种麦,遭遇旱灾、蝗灾,被迫伐木,层层铺叙、渲染。

④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这首诗叙事屯田农民的艰辛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屯田者生活艰辛的同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

译文:

春耕时节屯兵在戈壁滩上,老老少少欢欢喜喜地种麦。

等到麦苗渐长天却不下雨,以致土地干燥得无法下锄。

庄稼还没成熟就闹了蝗灾,青苗被蝗虫吃尽仅剩桔茎。

驱捕蝗虫回到自己的屋子,袋子罐坛空洞洞无衣无食。

冬季移屯到靠近城市地方,谁知被官府派去南山伐木。

老老少少驾着牛车进山去,寒山霜重草枯牛都冻死了。

历尽种种艰辛又何人知晓?

仰望南天簌簌眼泪如雨水。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7.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

陆畅

其一

楼压黄河山满坐,风清水凉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①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其二

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谢公②诗酒人。

【注释】①禁漏:

漏刻发出的声响,②谢公:

南齐诗人谢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楼》诗: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此诗中“谢公“应指崔大夫。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诗中,首句雄奇磅礴,“压”字写出北楼之高,“满”字则写出北楼上视野之开阔。

B. 前诗写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

C. 后诗中,“别”“笑”二字写出诗人近几年羁旅漂泊的生活状态,达观里有一些苦辛。

D. 两首诗角度不同,前诗从空间切入,侧重写景;后诗从时间切入,侧重写人。

(2)两道诗都写了“月”,各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前诗以景结情,写秋月从城头经过,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②后诗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既称许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解析】【分析】

(1)B项,“因为楼高,故而诗人觉得‘风清水凉’也正因如此,所以诗人才难以入眠”错误,难以入眠不是因为天凉,而是因为景美,不忍心睡觉。

故选B。

(2)第一首“秋月城头过”写秋月从城头经过,结合上文“谁忍卧”可知是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以景结情,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第二首“识是谢公诗酒人”。

由“识”可见是“拟人”手法,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写出既崔大夫的高雅,结合前面的“一别朱门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可知此句借“月”又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故答案为:

⑴B;

⑵①前诗以景结情,写秋月从城头经过,渲染出清凉幽静的氛围,衬托出诗人欣赏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悦;②后诗采用拟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识得“我”是与“谢公”一同吟诗品酒之人,既称许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点评】⑴该题为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选择题主要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情感分析、诗歌形象的把握。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练习,从这几方面进行总结。

⑵该题考查诗歌意象作用的分析能力。

分析意象作用,需要考虑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答题时,先答出手法,再具体分析,最后分析情感或者突出表现的内容。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夕次蒲类津①

骆宾王

二庭②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晩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