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之一.docx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之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 之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之一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之一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刘学惠
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这节语文课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主线,力图在互评互议、发散练说方面有所创新,努力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语言感悟能力上做些有益的尝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中受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感染。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语入课。
同学们,今年抗美援朝50周年,全国各大媒体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同学们搜集了许多珍贵资料,哪位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抗美援朝及志愿军归国的情况?
(教师准备资料:
50年前的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
1950年10月,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1953年,美帝国主义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志愿军分批撤出朝鲜回国。
1958年是最后一批。
)课文写的就是1958年志愿军回国时,和朝鲜人民话别的动人情景。
听火车的声声汽笛提醒着人们分别的时刻即将来临,告别的话语好象说也说不完。
(放录音)
我班有不少男孩子对历史、军事知识非常感兴趣。
课前学生收集了大量资料,有朝鲜战争的起因、双方力量对比,有五次战役的经过,还有志愿军入朝作战的英雄事迹。
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上下载,较好地做到了课内外结合。
上课一开始由学生自己介绍时代背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体验到了收集、整理资料的乐趣。
二、整理课文思路。
课文写了志愿军和哪些人告别?
(师板书:
大娘,小金花,大嫂)
课文写了哪些事?
默读,划出。
(师板书:
洗补衣几夜不眠
送打糕昏倒路旁
救伤员失去孙孙
救老王妈妈牺牲
挖野菜身受重伤)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在预习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比较集中的是:
为什么中朝人民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
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学习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出示.课件:
75岁的朝鲜李大娘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志愿军战士张喜武拥抱辞别。
资料来源:
《中国青年报》。
)就是这么一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老大娘,不顾年迈,不怕路远,到车站为志愿军送行,志愿军战士怎能不激动万分?
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面对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朝鲜大娘,你想怎样向大娘道别?
2、自由练读。
3、指名读。
评议。
这里的评议不是简单的朗读技巧的评议,而是引导学生评议同学的朗读是否体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从上课情况看,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
比如:
一个同学说:
”我觉得这真是雪中送炭呀!
读得太平淡了。
战士们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大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打糕。
这真是雪中送炭呀!
应该这样读……”教师适时点拨:
大娘送来的仅仅是食物吗?
引导学生体会到大娘还送来了精神鼓励和战胜敌人的决心。
又比如:
一个同学发言:
”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这句读得好。
这句中间虽然是逗号,但是他停顿时间长,让我们好像亲眼目睹了那惨烈的一幕。
”学生的发言得到听课老师的赞许。
事实证明,学生读不好的地方,正是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也是需要评一评议一议的地方。
这样上课是学生自主地学,屏弃了教师的串讲串问。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在送别的人群中,还有一位和我们同学年龄相仿的小金花,身背孩子、架着双拐的大嫂。
她们和志愿军叔叔难舍难分,小金花难过得哭了,志愿军对她们说了一段话。
大家看看,怎样读才能让小金花止住眼泪,让大嫂早些回家呢?
小组练习朗读。
练读之前,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同学解疑。
小组汇报时先汇报怎样解疑的,再读。
看哪些小组读的好,解疑水平高。
2、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哪个组来读?
读得能让小金花止住眼泪?
3、这一段里有一个词”噩耗”,读懂了吗?
4、你从”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两下”一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嘴角抽动两下,说明她很难过,但是她忍住了,这里有恨有爱,对敌人的恨和对亲人的爱交织在一起。
)谁再把这句话读一下?
5、哪个组读志愿军对大嫂说的话?
6、”代价”什么意思?
(指为达到一个目的而付出的物力、精力。
课文指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双腿残废了)再找一组读。
这一部分的3、4、6的提问如果学生质疑没涉及,教师相机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形式。
把第二、三自然段放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学习,在时间上给予保障,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五、发散。
1、同学们刚才读得很有感情,表达了志愿军的心愿。
既然是话别,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
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的话,会说些什么呢?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身份,练说,派代表汇报。
2、现在,咱们看看志愿军是怎样对大娘说的,也就是说,第一段是怎样写的。
读读第一段,看看分几层。
3、志愿军向大娘话别时,分三层意思说的。
首先是话别,再回忆两件往事,最后赞扬了中朝人民之间的友谊。
咱们也可以分三层来说。
第一层应怎样说?
读读志愿军对大娘说的最后一句话,大娘的话要顺着往下说。
谁愿意先试试?
第二层是回忆往事,你知道哪些志愿军英雄的事迹?
(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出示.课件:
志愿军冒着炮火抢救老乡、作战的资料。
第三层是用反问的形式赞美中朝人民的友谊。
4、小组练说。
5、选代表说。
6、读说结合。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代表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有一定水平。
这项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后面理解文章中心做了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六、预习时,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
现在懂了吗?
谁来讲讲?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是伟大的。
板书:
伟大友谊鲜血凝成。
七、列车就要开动了,志愿军战士不能和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了,这时,他们把手伸出车窗外,向亲人挥手告别,这场面感人至深。
让我们一起读第四段。
八、预习时,有的同学提出,再见了,亲人,我懂。
可是为什么说”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土地”为什么称它为亲爱的?
谁能解答?
(这土地我们曾洒过鲜血,曾流过汗水,我们的无数战友就长眠在这大地上)配乐读。
九、结束语:
是呀!
中朝人民的心永远在一起,中朝人民这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友谊犹如奔腾不息的鸭绿江水世代相传。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互评互议,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仿照课文练说,提高语文能力,是本课的特点,效果较好。
《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绳子,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
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4、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⑴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⑵继续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⑴准确说出第3自然段的.写作顺序和作者观察兵马俑阵容的顺序。
⑵用“似乎”、“也许”造句。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审清题意,读通课文,给课文分段。
2、初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学习第1、2、3自然段,完成作业本上的第1、2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出示课题,在“俑”下加点,提问:
“俑”是什么意思?
(古时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木偶)再提问:
从题目看,你知道文章写什么?
2、简介秦始皇兵马俑的概况。
二、一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划出生字新词;
3、思考问题: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
三、检查一读课文的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
2、了解划出的词语;
3、指名回答问题(一读的思考题)并板书(阵容、神态);
4、完成作业本上第1、2两题。
四、二读课文
1、自由读,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
五、三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六、学习第一段
1、齐读。
2、课文一开头就介绍了什么?
(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3、让学生知道:
西安是陕西省的省会;兵马俑博物馆是陈列1974年从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坑中发掘的兵马俑的地方。
4、让学生试着概括段意后,再对照课后的段意,让学生明白课后的段意概括的即简洁又确切。
七、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外到内分别写了什么?
(镏金大字、大厅)为什么说大厅极为壮观。
3、按由外到内的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厅的壮观。
4、这一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八、学习第3自然段
1、边默读边思考:
课文是怎样写兵马俑的军阵的。
(用“总分总”的段式,指导学生进行复述。
)
2、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
3、结合讲评,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段意。
(兵马俑军阵威武雄壮)
九、.总结学法,齐读1、2、3自然段。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兵马俑的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和新词。
二、指名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段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边默读边思考,完成填空,课文是怎样写兵马俑神态的?
①这些兵马俑神态,。
有的兵俑,,,,这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有的兵俑,,,这是刚入伍的。
②一匹匹战马,,,似乎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
2、引读理解。
这一段作者先总写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再分别写老战士的外貌是(留着胡子),神态是(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写新战士的外貌(束着头发),神态是(一脸稚气);战马的外貌是(膘肥体壮),神态是(竖耳瞪眼)。
①句中“也许”可换成什么词?
(或许可能)在句子中表示推测和估计的意思。
②句中“似乎”可换成什么词?
(好像)在句子中表示推测,不肯定的意思。
3、齐读第4自然段。
4、概括第4自然段的段意。
5、小结:
作者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词语描写了兵马俑的外貌、神态,使我们身临其境,仿佛回到远古时代,目睹士兵和战马的风姿,同时由衷地赞叹起塑造兵马俑的古代艺术家那高超的技艺。
6、用归并法概括第2段段意。
四、学习第3段。
1、齐读第3段。
2、讨论。
①“沉睡”是什么意思?
“沉睡了两千多年”是指什么?
②“重大发现”已经说明了这个发现的意义之大,前面再加上“最为”两字说明了什么?
3、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独立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指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讲评。
2、同桌互说课文主要内容。
3、做作业本上的第5题。
4、讲评作业,揭示归纳的方法。
六、作业练习
1、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后的讲评。
2、做作业本上第4题。
①指名读。
②比较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3、指导造句
①“也许”是什么意思?
②造句举例: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想法也许是对的。
③试着造句,讲评。
④“似乎”是什么意思?
⑤造句举例:
前段时间,爷爷病了。
经过医生的诊治。
爷爷的病似乎好起来了。
⑥试着照句,讲评。
课后小结:
14《秦始皇兵马俑》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燕子》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
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
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
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
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
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
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
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
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
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
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
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
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
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
(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
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
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是怎样形成的?
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
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
古人说: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
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
斜、掠过、唧)
3、师:
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学生练读)
8、师:
“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
“小圆晕”是什么?
想过吗?
师:
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
想过吗?
师:
“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
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
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
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
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
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
(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的是什么?
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
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
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
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
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
(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观书有感》解读小设计
朱煜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读分析】
就题目而言,这首诗是讲作者读书之后的体会的。
谈心得,讲道理,一不留神,就可能把诗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
还好,作者没有这样做,他从生活中捕捉形象,让形象来说话。
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景象让人感觉开阔明朗。
虽然“方塘”不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澄澈清亮,天光云影,都被它映照出来,闪耀浮动,情态毕见。
方塘不大,天空不小,而小中却含着大。
水面如同镜子,这是写静态,云影徘徊,这是写动态。
一动一静,情趣盎然。
十四个字写景,读者读到的不止是画面,还有隐含其中的一片生机。
这为后面两句的出现打了伏笔。
三四两句: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渠”指代“方塘”。
小小的池塘因为水质清澈,故能映入天光。
那么水怎么会清澈的呢?
在这里,作者放开视线,跳出池塘,找到了源头活水。
这就是“生机”的根源。
一问一答,看上去依然说的是景物,可背后已经隐藏了“道理”,隐藏了逻辑推理、思维方式。
这道理不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而是读者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的。
而且,这“道理”的内涵很丰富,不是专指某一方面的。
我们从中可以想到很多,大与小,生与死,长与短等诸多关系。
霍松林先生这样评说,朱熹虽是理学家,但这首诗歌与“语录讲义”很不相同:
第一,这是对前两句所描绘的感性形象的理性认识;第二,“清如许”和“源头活水来”,又补充了前面所描绘的感性形象。
因此,这是从客观世界提炼出来的富有哲理意味的诗,而不是“哲学讲义”。
用古代诗论家的话说,它很有“理趣”,而无“理障”。
“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输入,所以不枯竭,不陈腐,不污浊,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它们“共徘徊”的细微情态——这就是这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及其思想意义。
启功先生曾言,宋诗是想出来的。
宋诗讲究理趣。
教宋诗,重在帮助学生了解诗中之理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对读者有何启发。
诗歌透过形象表达道理,教学中也要透过形象,让学生自悟自得,训练思维能力。
【片段设计】
一、情景描述
1.经过刚才的学习,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第一、第二句描绘的情景?
2.谁再来说说第三、第四句描绘的景色?
(通过复述诗歌内容,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
二、质疑交流
书法家启功先生说,宋诗是想出来的。
那么我们在读宋诗时也来想一想,围绕题目。
你想到什么疑问吗?
1.预设问题:
为什么写的是池塘,却说是“观书有感”?
作者感受到什么?
2.解决问题:
(1)猜想作者看书与看池塘的关联。
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写诗的起因。
(诗人可能在书房里读书累了,走出屋子,休息一下。
偶然间,看到了一池清水,又看到一条小溪正将活水注入池中。
于是想到了读书求知与这情景有些相像,就起了作诗的念头。
)
(2)请大家把看书和第三、第四句话连在一起体会,猜猜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答案:
不断的学习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别的角度来谈,培养多元思维能力。
3.带着对诗意的领悟齐读古诗。
三、体会手法
1.宋诗常常会在字里行间的背后蕴含一个道理。
刚才大家已经发现了,奇怪的是,作者既然“有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
2.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