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496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

《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docx

中国药典理化项目的检测方法

项目

检测方法

溶液颜色

药物溶液的颜色及其与规定颜色的差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的纯度。

本法系将药物溶液的颜色与规定的标准比色液相比较,或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检查其颜色。

品种项下规定的“无色或几乎无色”,其“无色”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与所用溶剂相同,“几乎无色”系指浅于用水稀释1倍后的相应色调1号标准比色液。

第一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置于25ml的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稀释至10ml。

另取规定色调和色号的标准比色液10ml,置于另一25ml的纳氏比色管中,两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同置白色背景前,平视观察;供试品的管呈现的颜色深浅非常接近或色调不尽一致,使目视观察无法辨别二者的深浅时,应改用第三法(色差计法)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作为判断依据。

比色用重铬酸钾液:

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铬酸钾0.4000g,置500ml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没1ml溶液中含0.800mg的K2CrO7。

比色用硫酸铜液:

取硫酸铜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10ml,置碘量瓶中,加水50ml、醋酸4ml与碘化钾2g,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4.97mg的CuSO4.5H2O。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每1ml溶液中含62.4mg的CuSO4.5H2O,即得。

比色氯化钴液:

取氯化钴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溶解成500ml,精密量取2ml,置锥形瓶中,加水200ml,摇匀,加氨试液至溶液由浅红色变至了彩色后,加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6.0)10ml,加热至60℃,再加二甲酚橙指示液5滴,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

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11.90mg的CoCl2.6H2O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在剩余的原溶液中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每1ml溶液中含59.5mg的CoCl2.6H2O,记得。

各种色调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按表1精密两区比色用氯化钴液、比色用重铬酸钾液、比色用硫酸铜液与水,摇匀,即得。

表1各种色调贮备液的配制

色调

比色用氯化钴液/ml

比色用重铬酸钾液/ml

比色用硫酸铜液/ml

黄绿色

1.2

22.8

7.2

68.6

黄色

4.0

23.3

0

72.7

橙黄色

10.6

19.0

4.0

66.4

橙红色

12.0

20.0

0

68.0

棕红色

22.5

12.5

20.0

45.0

各种色调号标准比色液的制备

表2各种色调色号标准比色液的制备

色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贮备液/ml

0.5

1.0

1.5

2.0

2.5

3.0

4.5

6.0

7.5

10.0

加水量/ml

9.5

9.0

8.5

8.0

7.5

7.0

5.5

4.0

2.5

0

第二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各品种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称10ml,必要时虑过,滤液照分光光度法于规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超过测定值。

第三法:

本法是通过色差计直接测定溶液的透射三刺激值,对其颜色进行定量表述和分析的方法。

当目视比色法较难判定供试品溶液和标准比色液的差异时,应考虑采用本法进行测定与判断。

供试品与标准比色液之间的颜色差异,可以通过分别比较它们与水之间的色差值来得到,也可以通过直接比较它们之间的色差值来得到。

测定法:

除另有规定外,用水对仪器进行校准,取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分别制得的供试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置仪器上进行测定,供试品溶液与水的色差值应不超过相应色调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

如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调有两种,且供试品溶液的实际色调介于两种规定色调之间,且难以判断更倾向何种色调时,将测得的供试品溶液与水的色差值与两种色调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值的平均值比较,不得更深。

澄清度检查

本法系在室温条件下,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与等量的浊度标准液分别置于配对的比浊用玻璃管(内径15~16mm,平底,具塞,以无色、透明、中性硬度玻璃制成)中,在浊度标准液制备5分钟后,在暗室内垂直同置于伞棚灯下,照度未1000lx,从水平方向观察、比较;用以检查溶液的澄清度或其浑浊程度。

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溶解后应立即检视。

品种项下规定的“澄清”,系指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与所用溶剂相同,或不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的浊度。

“几乎澄清”,系指供试品溶液的浊度介于0.5号至1号浊度标准液的浊度之间。

浊度标准贮备液的制备:

称取与105℃干燥至恒重的硫酸肼1.00g,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必要时可在40℃的水浴中温热溶解,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4-6小时;取此溶液与等量的10%乌洛托品溶液混合,摇匀,与25℃避光静置24小时,记得。

该溶液置冷处避光保存,可在2个月内使用,用前摇匀。

浊度标准原液的制备:

取浊度标准贮备液15.0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取适量,置1cm吸收池中,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50nm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应在0.12-0.15范围内。

该溶液应在48小时内使用,用前摇匀。

浊度标准液的制备:

取浊度标准原液与水,按下表配制,即得。

浊度标准液应临用时制备,使用前充分摇匀。

级号

0.5

1

2

3

4

浊度标准原液/ml

2.50

5.0

10.0

30.0

50.0

水/ml

97.50

95.0

90.0

70.0

50.0

溶解度

除另有规定外,称取研成细粉的供试品或两区液体供试品,在25±2℃下,置于一定量的溶剂中,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的溶解情况,如看不见溶质颗粒或液滴时,即视为完全溶解。

熔点

依照待测物的性质不同,测定法分为下列三种。

各品种项下未注明时,均系指第一法

第一法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取供试品适量,研成细粉,除另有规定外,应按照各品种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进行干燥。

若该品种为不检查干燥失重、熔点范围低限在135℃以上、受热不分解的供试品,可采用105℃干燥;熔点在135℃以下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可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过夜或用其他适宜的干燥方法干燥,如恒温减压干燥。

分取供试品适量,置熔点测定用毛细管中,轻击管壁或借助长短适宜的洁净玻璃管,垂直放在表面皿或其他适宜的硬物质体上,将毛细管自上口放入使自由落下,反复数次,使粉末紧密集结在毛细管的熔封端。

装入供试品的高度为3mm。

另将温度计放入盛装传温液的容器中,使温度计汞球部的底端与容器的底部距离2.5cm以上;加入传温液受热后的液面适在温度计的分浸线处。

将传温液加热,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约为10℃时,将装有供试品的毛细管浸入传温液,贴附在温度计上,位置须使毛细管的内容物适在温度计汞球中部;继续加热,调节升温速率为每分钟上升1.0~1.5℃,加热时须不断搅拌使传温液温度保持均匀,记录供试品在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初熔”系指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出现明显液滴时的温度。

“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测定熔融同时分解的供试品时,方法如上述,但调节升温速率使每分钟上升2.5-3.0℃;供试品开始局部液化时(或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作为初熔温度;供试品固相消失全部液化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

遇有固相消失不明显时,应以供试品分解物开始膨胀上升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

某些药品无法分辨其初熔、全熔时,可以其发生突变时的温度作为熔点。

第二法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取供试品,注意用尽可能低的温度熔融后,吸入两端开口的毛细管中,使供试品高约10mm。

在10℃或10℃以下的冷处静置24小时,或置冰上方冷不少于2小时,凝固后用橡皮圈将毛细管系缚在温度计上,使毛细管的内容物适在温度计汞球中部。

照第一法将毛细管连同温度计浸入传温液中,供试品的上端应适在传温液下约10mm处;小心加热,温度上升至较规定的熔点低限低约5℃时,调节升温速率使每分钟上升不超过0.5℃,至供试品在毛细管中开始上升时,检读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即得。

第三法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取供试品适量,缓缓搅拌并加热至温度达90~92℃时,放入一平底耐热容器中,使供试品厚度达到12mm±1mm,放冷至较规定的熔点上限高8~10℃;取刻度为0.2℃、汞球长18~28mm、直径5~6mm的温度计,使冷至5℃后,擦干并小心地将温度计汞球部垂直插入上述熔融的供试品中,直至碰到容器的底部,随即取出,直立悬置,黏附在温度计汞球部的供试品表面浑浊,将温度计浸入16℃以下的水中5分钟,取出,再将温度计插入一外径约25mm、长150mm的试管中,塞紧,使温度计悬于其中,并使温度计汞球部的底端距试管底部约为15mm;将试管浸入月16℃的水浴中,通过软木塞在试管口处调节试管的高度使温度计的分浸线与水平面相平;加热使水浴温度以每分钟2℃的速率升至38℃,再以没分钟1℃的速率升温至供试品的第一滴脱离温度计为止;检读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即可作为供试品的近似熔点。

再供试品,照前法反复测定数次;如前后3次测得的熔点相差不超过1℃,可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供试品的熔点;如3次测得的熔点相差不超过1℃,可再测定2次,并取5次的平均值作为供试品的熔点。

旋光度

除另有规定外,本法系采用钠光谱的D线(589.3nm)测定旋光度,测定管长度为1dm(如使用其他管长,应进行换算),测定温度为20℃。

使用读数至0.01°并经过检定的旋光计。

测定旋光度时,将测定管用供试液或溶液(取固体供试品,按品种项下的方法制成)冲洗数次,缓缓注入供试液体或溶液适量(注意勿发生气泡),置于旋光计内检测读数,即得旋光度。

干燥失重

取供试品,混合均匀(如未较大的结晶,应先迅速捣碎使称2mm以下的小粒),取约1g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重量,置与供试品相同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定,除另有规定外,在105℃干燥至恒重。

由减少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供试品如未达到规定的干燥温度即融化时,除另有规定外,应,先将供试品在低于5-10℃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当用减压干燥器(通常为室温)或恒温减压干燥器(温度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设置)时,除另有规定外,压力应在2.67kpa(20mmHg)以下。

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或硅胶;恒重减压干燥器中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

炽灼残渣

取供试品1.0g~2.0g或各品种项下的重量,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如供试品分子中含有碱金属或氟元素,则应使用铂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除另有规定外,加硫酸0.5~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汽除尽后,在700~8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精密称定后,再在700~800℃炽灼至恒重,即得。

如需将残渣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必须控制在500~600℃。

重金属

本法所指的重金属系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标准铅溶液的制备:

称取硝酸铅0.1599g,置1000ml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记得。

本液仅供当天使用。

配制与储存用的玻璃容器均不得含铅。

第一法:

除另有规定外,取25ml纳氏比色管三支,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一定量与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后,加水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稀释成25ml,乙管中加入按各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