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4618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docx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

四、计算题

1、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解:

根据均衡价格决定公式;即D=S则有350-3P=-250+5P

即P=75因此均衡数量为:

D=S=350-3P=125

答:

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某种商品原来的价格为每公斤1.20元,销售量为8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4,请问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

根据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反向变动。

当价格下降时,总收益会增加。

已知:

Ed=2.4,△P/P=25%

得:

△Q/Q=2.4×25%=60%

降价后的需求量为800+800×60%=1280(公斤)

降价前的收益为1.20×800=960元

降价后的收益为1.20×(1-25%)×1280=1152元

得,1152-960=192元

答:

降价后,总收益增加192元。

3.如果某消费者有100元,X商品的价格为10元,Y商品的价格为20元,X商品与Y商品的边际效用为下表:

 

X商品

边际效用

Y商品

边际效用

1

100

1

200

2

90

2

170

3

80

3

140

4

70

4

110

5

60

5

80

6

50

7

40

8

30

9

20

10

10

 

消费者购买多少X商品与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均衡?

为什么?

 

根据公式

(1)

得:

根据公式

(2)

得:

答:

消费者购买4单位X商品,3单位Y商品,可实现消费者均衡,因为,此商品组合的总效用为850,最大。

假定每单位劳动为2000元,固定总成本为2000元,根据短期总成本、短期固定成本、短期可变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平均固定成本、短期平均可变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填写所有空格。

劳动量

产量

短期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成本

边际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成本

0

0

2000

/

2000

/

/

/

/

1

1

2000

2000

4000

2000

2000

2000

4000

2

3

2000

4000

6000

1000

666

1333

2000

3

6

2000

6000

8000

666

333

1000

1333

4

12

2000

8000

10000

333

166

666

833

5

17

2000

10000

12000

400

117

588

705

5.在一个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为15%,第二家为12%,第三家为10%,第四家为9%第五家为8%第六家为7%第七家为6%第八家为5%第九家为4%第十家为3%计算

(1)四家集中率

(2)赫芬过尔—赫希曼指数(HHI).

(1)四家集中率R=15+12+10+9/100=46%

HHI=

=152+122+102+92+82+72+62+52+42+32

=749

答:

四家集中率为46%HHI是749

6.\如果暑假你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一份是当家教,每月保证有500元收入,一分是当推销员,干得好每月最多可赚3000元,干不好一分钱也没有,根据别人的经验,赚3000元的概率为0.1,赚2000元的概率为0.4,赚1000元的概率为0.4,一分钱赚不到的概率为0.1,这两份工作的未来预期收入各是多少?

解:

根据题意得:

做推销员的未来预期收入为:

3000×0.1+2000×0.4+1000×0.4+0×0.1=1500元

而做家教的预期收入为500元.

7.A、B两家寡头共同占有一个市场,在每个企业都不作广告。

每年各获利润500万元,如果两家都作广告,每年各获利润100万元,如果A作广告,而B不作广告,A每年可获利1000万元,B每年损失100万元,如果B作广告,而A不作广告,B每年可获利1000万元,A每年损失100万元。

用博弈论矩形图分析这两家共同的广告行为最后应该是什么结果。

解:

按题意正确填写矩形图,如下:

A

B

打广告

不打广告

打广告

100

100

-100

1000

不打广告

1000

-100

500

500

根据双方博弈过程,说明博弈结果:

(1)B打广告时,A不打损失100,打得100,应打广告;

B不打广告时,A不打得500,打得1000,应打广告。

(2)A打广告时,B不打损失100,打得100,应打广告;

A不打广告时,B不打得500,打得、1000,应打广告。

8.下面是一个经济中的有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用支出法计算该国的GDP.

(1)购买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

(2)购买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3)雇用保姆和家庭教师支出200亿元(4)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厂房和设备)2000亿元(5)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3000亿元(6)企业支付银行利息和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共500亿元(7)今年初存货为1500亿元(8)各级政府为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9)中央政府国防与外交支出500亿元(10)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2500亿元(11)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12)进口产品支出1000亿元.

解:

GDP=个人消费支出(C)+私人国内总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

(1)C=

(1)+

(2)+(3)=1000+2000+200=3200亿元

(2)I=(4)++(7)=2000+(1000-1500)=1500亿元

(3)G=(8)+(9)=2000+500=2500亿元

(4)净出口=出口-进口=1500-1000=500亿元

GDP=3200+1500+2500+500=7700亿元

9.假定1997年的物价指数为128,1998年的物价为136,那么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解:

现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指数/基期物价基数=136-12S/128=6.25%

所以1998年通货膨胀率为6.25%

10.假设一个经济中,Δk=100.k=1000,ΔL=200,L=1000,a=0.6,ΔA/A=0.3,求经济增长率

解由新古典增长模型公式:

G=a(Δk/k)+b(ΔL/L)+ΔA/A,且有a+b=1

得经济增长率G=0.6×(100/1000)+(1-0.6)×(200/1000)+0.3=0.44

答:

经济增长率为44%

11.3、假设一个经济中总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400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时,储蓄增

加为500亿元。

计算该经济的乘数。

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

解答:

已知Y1=2000,Y2=2500,S1=400,S2=500

则ΔY=Y2-Y1=2500-2000=500

ΔS=S2-S1=500-400=100

MPS=ΔY/ΔS=100/500=0.2

c=MPC=1-MPS

=1-0.2=0.8

乘数k=1/(1-c)=1/(1-0.8)=5

若ΔAE=200,则

ΔGDP=k×ΔAE=5×200=1000(亿元)

12.计算下列每种情况时的货币乘数:

(1)货币供给量为5000亿元,基础货币为2000亿元;

(2)存款5000亿元,现金1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

13.11\假定某种债券每年的收益为100元,在债券价格分别为900元、1000元、1100元时,利率是多少?

解:

利率=债券收益/债券价格=100/900=11.11%

当债券价格为1000元时,利率=100/1000=10%

当债券价格为1100元时,利率=100/1100=9.09%

14.当一个经济的实际GDP为4%,失业率将如何变动?

变动多少?

解:

由奥肯定理,当实际GDP增长率高于3%时,自然失业率会下降,即实现充分就业

由公式失业变动率=-1/2×(实际GDP增长率-3%)=-1/2×(4%-3%)=-0.5%,表明失业率下降0.5%

15.12、一个国家边际消费倾向为0。

6,边际进口倾向为0。

2,如果该国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多少?

解:

对外贸易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出口倾向)

=1/(1-0.6+0.2)=1.67

总需求增加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67×100=167亿元

五、问答题

1.作图说明供求定理

 

P

D1

111

D0

P1

P0

E

D2

111

P2

 

Q2Q0Q1Q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变动所引起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变动则有变化,但也可以归纳为:

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2.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需求定理。

答:

(1)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的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2)消费者购买各种物品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或是为了消费者剩余最大,当某种物品价格所愿意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一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种物品数量增加,该物品给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动。

3.序数效用论是怎样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的?

(1)序数效用论使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

(2)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

(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消费可能线又称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4)如果把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结合在一个图中,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4.怎样准确理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人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准确理解这一规律,要注意这样几点:

(1)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技术没有发生重大变革。

现在,技术进步的速度很快,但并不是每时都有重大的技术突破,技术进步总是间歇式进行的,只有经过一定时期的准备以后,才会有重大的进展。

短期中无论在农业还是工业中,一种技术水平一旦形成,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就可以称为技术水平不变。

(2)这一规律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分为可变的与不变的两类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所发生的影响。

(3)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产量递增,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产量或收益增加。

第一阶段:

边际产量递减,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仍可使总产量或收益增加,但增加的比率即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第一阶段:

产量绝对减少,即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增加使总产量减少。

5.说明经济分析中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为什么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呢?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对该企业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企业增加生产是有利的,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利润最大化。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企业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对该企业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企业必然要减少产量。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企业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

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要受到市场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实现无限大的利润。

这样,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企业要根据这一原则来确定自己的产量。

6.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衡量社会收入状态的标准和收入分配的标准

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有:

(1)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

根据库兹涅茨曲线,随经济发展,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加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收入分配逐渐平等。

(2)社会原因。

如制度、社会习俗、工会的存在等。

(3)个体差异。

衡量社会收入状态的标准有:

(1)劳伦斯曲线: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2)基尼系数:

根据劳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基尼系数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经济学家认为,收入分配有三种标准:

(1)贡献标准,即按社会成员的贡献分配国民收入。

这也就是按生产要素的价格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标准能保证经济效率,但由于各成员能力、机遇的差别,又会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2)需要标准,即按社会成员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分配国民收入。

(3)平等标准,即按公平的准则来分配国民收入。

后两个标准有利于收入分配的平等化,但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有利于经济效率则会不利于平等,有利于平等则会有损于经济效率,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平等与效率的矛盾”。

7.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答:

(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货曲线指起先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增加,当工资上升到一定程度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给减少的劳动供给曲线。

(2)劳动供给取决于工资变动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替代闲瑕,从而劳动供给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益的作用,家庭需要更多闲瑕,从而劳动供给减少,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益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益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给随工资减少而减少,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某个较高水平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给曲线。

8.试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原因

答:

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市场失灵产生于公共物品外部性与垄断。

(1)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这决定了人们可以不用购买就可以消费,导致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价格,导致市场失灵

(2)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

在负的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从私人角度看,市场调节是有利的,但从社会角度看,不是资源配置最优,引起市场失灵;反之,正的外部性时,社会边际利益大于私人边际利益,从社会角度看资源配置不是最优,引起市场失灵。

(3)垄断,是对市场的控制。

当有垄断是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控制把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之上,引起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使市场失灵。

9.简要说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答:

经济增长是GDP或人物均GDP的增加,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

制度:

它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总则,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与完美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资源:

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

它包括劳动和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分为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增加,提高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为有形资本,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经济增长中必然有资本的增加。

技术: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发展。

10.简述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的主要论点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一生的收入决定他的消费,长期中收人与消费的比例是稳定的。

这就是说,决定人们消费的是收入,但这种收入不是现期绝对收入水平,而是一生中的收入与财产。

如果以C代表消费,b代表劳动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Yl代表劳动收入,a代表实际财产的边际消费倾向,WR代表实际财产,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函数为:

C=b•Yl+aWR

这种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希望一生中实现效用最大化,所以,人们根据自己一生所能得到的劳动收入与财产来安排一生的消费,以实现一生中各年的消费基本相等。

他们一生的全部消费要等于一生中所得到的劳动收入与财产之和。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工作时期和退休以后两个阶段。

他们的消费规律是,在工作时收入大于消费,有储蓄,这些储蓄作为财产为退休后的消费提供资金。

在退休后收入减少,要保持以前的消费水平,消费就大于收入,有负储蓄,即使用工作时期的储蓄。

综合起来,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并把一生的收入平均分配到各年中去,正因为每个人都按一生的收入与财产来安排消费,所以,在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相等,而且是相当稳定的。

11.述持久收入假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假说认为人的消费取决于收入,但强调这种收入应该分为持久收入与暂时性收入。

持久收入指长期的、有规律的稳定收入,一般应持续三年以上。

暂时性收入是一时的、非连续性的偶然收入。

持久收入假说认为,决定人的消费的不是暂时性收入,而是持久收入。

以C代表消费,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YP代表持久收入,则持久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为:

C=b•YP

人们希望消费是稳定的,因此,根据持久收入来安排消费,而不是根据暂时性收入来安排消费。

而且,可以在估算持久性收入时把暂时性收入的影响估算进去。

持久收入假说提出了估算持久收入的方法。

持久收入并不是现在得到的收入,而是过去收入与现在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时期越近,加权数越大,表示对持久收入影响越大;时期越远,加权数越小,表示对持久收入影响越小。

在长期中,无论暂时性收入如何变动,持久收入是稳定的。

持久性收入决定消费,消费是持久收入中一个稳定的比例,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

12.试述乘数理论

答:

(1)乘数是指自发总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倍数。

(2)最佳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引起这种最佳的自发总支出增加量之比就是乘数。

如果以a代表乘数,则有:

a=1/(1-c)。

该公式表明了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加的收入就有过多的部分用于消费,从而使总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得更多。

(3)乘数发生作用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支出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效应。

如果社会上的资源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者某些关键部门存在制约其他资源利用的“瓶颈状态”,乘数也无法发挥作用。

此外,乘数的作用是双重的,即当自发总支出增加时,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要大于最初自发总支出的增加;当自发总支出减少时,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支出的减少。

13.如何评价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答:

(1)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

(2)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可以准确预见到的通货膨胀。

如果通货膨胀率相当稳定,或者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不大。

因为这种预期的通货膨胀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不变。

这时,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

(3)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人们无法预期的通货膨胀,他将影响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

因为这时无法准确的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相应的的经济行为。

首先,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其次,在雇主与个人之间,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14.用图形说明周期性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形成。

答:

(1)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

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

他是用紧缩性缺口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原因的。

图中,当总需求为ADf时决定的GDP为Yf,这时实现了充分就业,但此时实际的总需求为AD。

,AD。

小于ADf是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而AD。

决定的GDP为Y。

,Y。

小于Yf,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引起了周期性失业。

(2)a.需求拉上的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

如图1,当总需求曲线为ADf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水平,当总需求继续增加到AD时,国内生产总值已无法增加,就引发了由于总需求过度形成的通货膨胀。

B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如图2,原来的总供给曲线SAS。

与总需求曲线决定了国内生产总值Y。

,价格水平P。

成本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到SAS1,这时总需求曲线没有变,这时价格水平增加到了P1,是由成本的增加引起的,形成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图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15.在不同时期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答:

(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政策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有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2)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压抑总需求,以实现物价稳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与增加税收。

16.在不同的时期,如何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在不同的时期,中央银行要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在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等。

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的货币政策。

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等。

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