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391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户与社区对接农产品直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项目总论

1.1项目实施带头人

1.2项目提出的背景

1.3项目发展概况

1.4投资的必要性

第2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2.1市场调查

2.2市场分析

2.3市场营销策略

第3章社会效益分析

3.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3.2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4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项目总投资估算

4.2资金筹措

第6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1章项目总论

1.1项目实施带头人

大新庄镇新三村党支部副书记

1.2项目提出的背景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情况,日光温室和节能大棚已经相当普及,菜品的种类和产量也大幅度增加,但是,对于农民这一产业链的重要生产者却未能显著受益,这与种植结构的不合理和直销形势未得到推广是有直接的关系,而这种种原因所导致的结果是农民未得到实际收益,消费者无法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农产品。

随着近几年我国蔬菜价格持续走高,消费者对蔬菜品种、价格的近一步要求,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走访,问题主要出在流通环节层层加价,从农户到收购商,收购商到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到小商贩,环环加价,往往到消费者手里时,菜价已经成倍数增长,而菜农并没有增加收益。

对于大新庄镇的实际情况,全镇现有温室面积三万余亩,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就能够形成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

农民直接与消费者对接,就能以更高的价钱销售农产品,从而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减少了流通环节的加价,降低了农产品价格,就能使消费者买到质优价廉的农产品。

1.3项目发展概况

该模式现已在上海、乌鲁木齐、郑州等地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这种新型模式是推动农产品销售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的有效手段。

有利于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对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社对接,指的是由农户向社区的消费者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社区搭建平台。

“农社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农民、消费者共赢。

即农产品与社区直接对接,居民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销可以降低流通成本50%—80%,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可以提高农民收入50%左右。

1.4投资的必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要求越来越高,复杂的流通环节即不能保证农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农产品价格。

另一方面,农民也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以增加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直销”的形式,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就可以和农民面对面的交流,彼此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

通过城乡进一步的合作,不断开发其他农产品领域,并且逐渐以最低的成本向有机耕种迈进。

在满足了城乡各自需求的同时,也支持了农民向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的转变。

积极探索推动农产品“农社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是解决当前菜价居高不下农民收入未显著增加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减少流通环节还能够更好的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建立农产品追溯体制。

期间,消费者还可以不定期到产地以农家游的方式参观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而农民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后,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

在政策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制定实施了“菜篮子”工程等政策措施,促进了蔬菜生产和流通快速发展。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2.1市场调查

针对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各地探索开展了农社对接。

上海社区服务菜点从5年前的8个已发展到现在的72个,受益居民从5年前的1万多人次增加到目前的50余万人次,供应的菜品从12种增加到目前的45种。

广东、重庆、贵州等地开展农校对接,支持合作社直供高校社区、食堂。

山东、河北、厦门、扬州等地在批发市场和条件成熟的大型超市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生鲜农产品直销专区(专柜),在省内各农贸市场应优先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产自销摊位,支持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快速检测、储藏加工、保险服务、物流配送能力建设。

2.2市场分析

农民“丰产不丰收”是因为蔬菜生产的季节性较强,而菜农在蔬菜成熟后则集中蜂拥上市,造成蔬菜“供过于求”的假象,导致菜价严重下跌。

结果是,农民忙活了一个季节,实际收入还可能出现下降。

另外,在蔬菜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链条上,大部分的利润集中在流通、储备、批发、物流领域,所以从表面上看,城市菜价在大幅度上涨,但基本与菜农无关,菜农从中获益甚微。

从国外经验看,要提高农民收入,除了政府必要的农业补贴以外,关键是让农民参与到流通环节中,让农民从低层次的生产型农民向高层次的经营型农民转变。

如此,农民的收入来源将从狭隘的生产领域扩大到整个产业链。

比如建立批发市场、冷库、仓库、组建运输队等,以改变过去“菜贱伤农”、完全被动的局面,逐步获得市场的“定价权”。

在菜农的这个转变过程中,政府需要鼓励、扶持各种农业行业协会和各种专业合作社,通过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整体与市场、政府对话,由此提高农民在价格博弈中讨价还价的能力,推动新的农业品种、栽培技术在农村推广。

2.3市场营销策略

一是组建农产品社区直销公司,在人口密集的菜市场和卖场租赁场地,专门负责销售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协作。

由农民带头人组织生产,分期、分批下种,保证市场供应。

同时,按照市场准入制度,市、县农产品检测中心(站)严格检验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总结经验,完善模式。

农社对接初期,采用两种模式同时推进。

第一种是农产品社区直销公司通过带头人组织菜源、社区直销模式;二是农户进入社区直接销售模式。

四是开拓市场,增加销量。

农社对接后期,采用两种模式开拓市场。

第一种是增加直销点数量,扩大销售范围,增加销售量。

第二种是加盟销售,在产地建立配送中心,根据加盟商所下订单直接供应农产品。

对于农产品营销,还要有一定的策略吸引消费者。

1、高品质化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优价正成为新的消费动向。

要实现农业高效,必须实现农产品优质,实行优质、优价、高产、高效策略。

把引进、推广优质农产品作为抢占市场的一项重要策略。

淘汰劣质品种和落后生产技术,打一个质量翻身仗,以质取胜,以优发财。

2、低成本化策略。

价格是市场竞争的法宝,同品质的农产品价格低的,竞争力就强。

生产成本是价格的基础,只有降低成本,才能使价格竞争的策略得以实施。

减少生产费用投入,提高产出率;要实行农产品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低成本支持低价格,求得经济效益。

3、大市场化策略。

农产品销售要立足本地,关注身边市场,着眼国内外大市场,寻求销售空间,开辟空白市场,抢占大额市场。

开拓农产品市场,要树立大市场观念,实行“大市场细分化”策略,定准自己产品销售地域,按照销售地的消费习性,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4、多品种化策略。

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生产品种的多样化,一个产品不仅要有多种品质,而且要有多种规格。

引进、开发和推广一批名、特、优、新、稀品种,以新品种,引导新需求,开拓新市场。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5、反季节化策略。

利用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市场需求多样性的矛盾,找准切入点。

利用好这一商机,关键是要实行反季节供给高差价策略,实行反季节供给。

在分析市场预期价格的基础上,搞好投入、产出分析,争取好的收益。

6、嫩乳化策略。

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悄悄变化,粮食当蔬菜吃,玉米要吃青玉米,黄豆要吃青毛豆,蚕豆要吃青蚕豆,猪要吃乳猪,鸡要吃仔鸡,市场出现崇高嫩鲜食品的新潮。

农产品产销应适应这一变化趋向。

7、土特化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从国外引进不少农业新品种,其产量高,但与国内的土特产品相比,品质、口味较差,一些洋品种已不能适应市场追求优质化的需求,大掉身价。

人们的消费需求从盲目崇洋转向崇尚自然野味。

热衷土特产品,蔬菜要吃野菜,市场要求搞好地方传统土特产品的开发,发展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土特产品,以新特优产品抢占市场,开拓市场,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市场需求。

8、标准化策略。

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着国外农产品的强大竞争,为了提高竞争力,必须加快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实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经营。

制定完善一批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形成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的农产品争创名牌,抢占市场。

项目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1)虽然项目建设单位已着手建立稳定的供销网络,与供销单位签订了合作意向,但仍需进一步扩展供销渠道,注意建立新的市场和产品。

(2)产品质量能否满足需求方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风险因素。

要提升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规避市场风险。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针对市场风险因素,规避市场风险,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要加强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保证需求方对产品质量满意。

稳定现有市场,积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市场,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以防单一市场出现问题时能及时转向其它的市场。

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积极探索产品的加工转化,切实增加产品的市场广度,减少市场风险。

第3章社会效益分析

3.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项目实施后,对推进全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及种植结构的整体调整规划,能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优化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经调查分析论证,该项目切实可行。

3.2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项目实施后,不仅可以带动项目所在地广大农民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温室蔬菜的积极性,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积极发展蔬菜生产,使得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第4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4.1项目总投资估算

项目可根据资金的情况考虑规模,拟计划从小规模做起,在探索与发展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再考虑下一步的扩大项目范围。

项目总投资预算40万。

场地租赁费每年10万元,运输用厢式货车2辆13万元,流动资金17万元。

4.2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初步估算为,项目实施人自筹资金25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15万元。

      

第5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农社结合的农产品直销项目将农产品直接带入社区,为农户和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直接的纽带,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价格降低了,农民也可以因为少了很多中间环节而得到更多的收入,同时,根据社区居民对生态农产品的需要,可以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采用农家肥对作物进行施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环境,是一个集环保,农民致富,社区居民享受低价健康的可行性项目。

公司在实际运营中只是在社区与农民之间起一个桥梁作用,在流通环节中起到运输的作用,在销售环节中起到辅助作用,并未增加销售成本。

综上所述,本项目是一个有利于农民增收、减轻消费者负担、调整大新庄镇农业种植结构的好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