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295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docx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

关于转变农村干部工作作风的建议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广大农民群众“求富、思稳、盼服务”的愿望,与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工作作风等,在某些方面还很不吻合,严重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贯彻县委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的精神,立足楚江镇实际,从点滴小事抓起,在狠抓干部作风转变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把工作立足点放到了为民富民安民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现结合这一实际,谈点乡村干部转变作风的思考。

一、常怀为民之心,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在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农民群众尽管人数多,但由于他们相对居住分散,因而在组织资源、政治资源方面与乡村干部之间极不对称。

于是,造成部分乡村干部靠民而不为民,忧民而不富民,近民而不亲民,其得利益要求及实现方式独立于普通农民。

因此,我们必须给农民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以支持,关注他们的难处,反映他们的要求。

要捧出一颗真心。

应当说,当前农民地位的改善具有重大的社会功利意义。

为农民说话,就是为社会进步说话。

因此,要捧出一颗真心对待农民,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根本。

今年以来,我们在抓干部作风转变工作中,要求全镇干部都要自觉树立政策观念、法制观念和群众观念,都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吴金印、郭全明那样,捧出一颗真心,带着感情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

通过树立“三个观念”,从点滴小事做起,真心实意与农民群众交朋友,有效地缩短了网干群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现在不少群众主动到镇党委、政府找干部说心里话,有难处找干部帮忙。

要开辟一条通道。

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群众对干部有意见,说干部“不像话”;干部对群众有看法,说群众“不听话”。

干群之间的矛盾,成为农村的不安定因素,影响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干群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沟通渠道,使原本就该是“鱼水”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

因此,开辟干部群众谈心对话渠道,是当前融洽干群关系,密切鱼水之情之关键。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开辟和拓宽干群沟通渠道,先后在全镇完善推广了“民主听证会”、“民情恳谈日”、“联民、为民、富民”活动等做法,架起了干群双向交流的桥梁。

让群众畅所欲言,参与居级重大事项,民主监督党委、政府和广大镇居干部,已成为全镇上下的自觉行动。

要摊开一本帐目。

从我镇和一些地方的情况看,一些群众上访,其原因多是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所致,频繁出问题的村级财务成了群众上访的主要导火索。

为从源头根治农村财务问题,自觉向辖区范围内群众摊开帐本,让他们参与、监督,就解决农村财务不清、不公、不实问题,以能消除了群众疑虑,确实是促进农村稳定的上策。

近几年,我们针对这一问题重点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推行镇居务公开制度。

凡镇、居两级大事决策、重点项目、收入开支等,一律向全镇群众公开。

二是推行镇居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无论是镇机关干部、企业干部还是居干部,离任后必须进行全面审计,使干部走得“清白”,不留经济尾巴。

三是严格实行帐目、资金“双代管”制。

切实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定期对财务进行检查、公布,避免干部因经济问题犯错误。

这些举措,在群众中反响强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据统计,去年以来,全镇开工建设大型建设项目7个,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共计节约建设资金达100多万元。

二、常思富民之策,与群众一同奔向富裕之路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使农民收入出现了低增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优化结构、提高素质、提高效益,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新阶段。

在这个新阶段,农民对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能否带领他们迈好结构调整这一步,使农村经济有一个新发展,这是对当前农村干部如何转变作风、带领群众致富的一个新考验。

落实富民政策。

实践证明,要稳定农民,稳定社会,关键要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决纠正虚报农民收入,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错误做法;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兴办各种社会公益事业一定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为追求“政绩”而做劳民伤财之事。

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把政策交给群众,让群众来监督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

推广富民经验。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的决策主体、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都是农民。

但是政府有责任进行引导。

怎么引导,再也不是过去的下指标、做计划、催耕种的老套套,而是要把推广典型经验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经验推广,使其在点上深入、线上延伸、面上展开,从而做好示范工作。

如我镇在刘家坪办大棚蔬菜,带动了近100户农户,兴建了200多亩大棚蔬菜,农民人均增收200多元。

培养致富人才。

“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

为农村选配一批勤劳致富带头人,至关重要。

去年以来,我们把精心选拔居干部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主要是从知识青年、致富能手、务工经商人员和复退军人中选拔能人进居支两委。

培养出一批既会当干部、又懂经营的致富人才。

同时,加强对支部书记的培养,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通过开展“科技入户”活动,培养和宣传农村致富带头人和示范户,基本达到了“一户一张明白纸(致富信息)、一家一个明白人(致富能手)”。

截止目前,全镇农业居委会均培养、扶持了一批种养加工服务等行业的致富人才,建立了科技服务大院和致富信息服务站。

一些种菜、养殖、营运、餐饮大户应运而生,直接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常行安民之事,给群众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在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农民群众上访增多,家族、宗教势力有所抬头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一些基层干部的作风不无关系。

“农民安,天下稳”。

我们只有以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才能更好地代表农民利益,稳定农村工作。

察民情,顺民心。

顺民是最大的安民。

欲顺民心,必察民情,这是安民之基础。

为了强化镇居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反映民情民意的敏锐性,我们建立了联络民情制度,主要包括民情联络点制度、干部参加群众议事制度、民情报告制度、民情失察追究制度等,较好地了解和掌握了社情民意。

在充分体察民情的基础上,摸清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需我们干什么,效果比较好。

如去年我镇干部在居走访中,发现群众对街道建设、居民建房、吃水难等有意见,我们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在永固居委会建起了38号居民小区,在宝塔居委会建起了肖家岗居民小区,共投资200多万元。

另外,我们还向上申请,解决了红土和龙风两个居委会近20xx人的吃水问题,一下子解决了群众多年想解决的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称赞和普遍拥护。

解民难,暖民心。

认真解决好当前农民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

农村干部必须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增强战胜困难、知难而进的决心和信心。

针对当前影响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和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计划生育、农民负担、财务管理、征地折迁等,我们都是找准症结,制定措施,及时协调,认真解决。

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久拖不决,甚至于故意掩盖矛盾和问题。

当前,尽管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其自身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困境,特别是乡村财政紧张问题,在税费改革后将会更加严重。

但我们只能靠改革解决难题,用发展摆脱困境,决不能把负担转嫁给老百姓。

办实事,安民心。

为农民办实事,要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这是安民之根本。

要围绕当前农村生产条件苦、生活环境差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由于城市建设,近10年来,我镇居委会土地大量被征,无地少地农民是越来越多,为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我们很抓了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了像世运针织、金湘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20多家,解决就业近万人;投资近300万元,硬化大街小巷20多公里。

另外,还创建了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很好地解决了居民安居乐业问题,深受群众拥护。

实施错时工休 力促科学监管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

要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全程监控,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这对新时期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药监分局立足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建立“错休工作制”,对辖区市场主体实施全天候、无缝监管,真正锻炼了队伍,培养了干部,树立了形象,赢得了群众,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顺应形势,适时启动,科学推出错休工作制  

**药监分局自XX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提高工作效能作为加强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开展了执法人员直考食品药品监管法律,“三珍惜伴我行、履行职责为民生”,“严格教育强素质、规范执法树形象、科学监管创业绩”等主题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效。

但是依法监管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

全局共有干部职工17人,其中执法人员仅8人,力量配备严重不足。

二是执法工作任务繁重。

**区总人口41.6万人,辖7个镇街、202个行政村、29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一级以上医疗机构22家、药品生产批发及医疗器械经营批发企业(含眼镜店)20家、126个药店、310家卫生室及个体诊所。

按正常工作制,工作日即使执法人员每天都出动执法,全区所有监管对象每年也难以检查一遍,导致某些监管对象成为执法“盲点”。

三是执法难度日趋增加。

每到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受利益驱使,部分不法涉药分子大张旗鼓地采取医师坐堂,违法违规销售计生药具(械)、假劣药品,超范围经营等方式违法牟取不正当利益。

更有部分不法生产经营个人趁机兜售有害食品、“三无”药品等等,直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立足寻求破解之策,我们抽调专人,针对全区不同范围、不同人群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研究,先后召开区直部门及镇街、村居负责人,经营单位法人,社会群众代表座谈会12次,走访各类群众109人次,发放征求意见问卷300份,并对3家违规样本店进行了全面分析解剖。

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工作创新,适时研究制定实施了错休工作制,确保了科学执法、无缝监管  

二、创新思路,严格程序,规范运行错休工作制  

我们以建设快速高效科学执法工作机制为出发点,坚持四措并举,切实将错休工作制纳入了规范化运行轨道。

  

一是建章立制,在监管方式上,突出一个“实”字。

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创新求完善。

研究出台了《关于在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推行错休工作制的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错休工作领导带班制》、《错休工作考核制》等十项工作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明确了错休工作制工作运行中上至班子成员、下至监管执法人员的具体职责、监管权限、监管范围,使所有干部职工职责明确、任务分明,确保了错休工作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合理安排,在作息时间上,讲究一个“度”字。

为确保无缝监管到位,我们打破机关作息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稽查队正常执法,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正常休息。

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则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其他执法人员正常执法。

在保证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休息日和节假日其他执法人员可在周一至周五轮休。

由于时间的合理安排、人员的科学调剂,确保了监管工作全时段开展、全方位覆盖。

  

三是求真务实,在依法监管上,用足一个“心”字。

“菜蓝子”和“药柜台”的安全是政府关心的重点,也是全社会和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

为确保工作实效,我们始终把错休工作制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举措和有益补充,实行错休工作制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良性互补。

工作中,分层制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精心研究每次执法重点,严格制定执法值勤表。

局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天轮流带队到一线执法。

执法中,坚持“一突出、三侧重”,即突出急难险重任务,集中攻坚,侧重大案、要案查处,侧重边缘地段执法,侧重执法薄弱点的监管,确保了全面监管、应管尽管。

  

四是丰富载体,在工作结合上,体现一个“活”字。

我们主要开展了三项结合活动。

科学推行公开承诺活动。

局班子成员、各部门及各基层所执法人员每年初向社会公开承诺,确保年内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接受群众监督。

精心组织民主评议活动。

每年由局机关牵头组织经营业主、消费者代表、社会群众,从文明管理、文明执法和优质服务三个方面,对执法人员进行民主评议,以群众满意度为尺度,评选出“群众最满意的执法者”。

坚持每周学习教育活动。

按照年初学习教育计划,每周五组织全体

执法人员集中学习一次,学方针政策、学党纪法规、学执法技能,有力地提高了执法人员科学执法、文明监管的能力。

  

三、注重实效,形成合力,建立错休工作制长效机制  

我们在探索建立错休工作制这一新型工作平台的同时,不断强化措施,完善保障机制,切实推动了错休工作制规范化、经常化运行。

  

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不缩水。

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主任,区政府办公室相关领导、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局长任副主任,经贸、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林业、旅游、公安、畜牧、质监、工商、盐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要求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参与执法监管,在全区形成了分管领导亲自抓、成员单位协同抓、执法人员专门抓,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实施日常检查工作机制不放松。

每季度,由区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区机关效能中心人员、局班子成员,不定期暗访错休工作制落实运行情况,每季必查,每周必看。

具体做到“四看”:

看错休工作执法内容是否充实,看错休作息时间是否调剂,看错休运行程序是否规范,看错休工作措施是否到位。

同时,在全区聘请了5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义务监督员,通过电话监督和举报信方式,着重对局推行错休工作制、实施无缝监管工作人员职责是否明确到位、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执法水平是否提升到位进行社会监督。

  

三是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不走样。

把错休工作制列入局机关重点考核工作之一,纳入系统全员业绩考核体系,直接与每名工作人员的年终考核、工资待遇相挂钩。

对工作得力、成绩优秀的坚决予以重奖,对执行错休工作制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真正做到奖得让人眼热、罚得让人心疼,有力地促进了争先创优局面的形成。

  

通过创造性地推行错休工作制,我们初步走出了一条建设和谐机关、效能机关、廉洁机关的新路子,真正达到了推进工作、服务群众、树立形象、促进和谐的目的。

  

一是架起了“连心桥”,密切了与监管对象的关系。

通过推行错休工作制,提高了监管对象与执法干部的互信度。

不少监管对象主动配合执法监管行动,推动了执法工作顺利开展。

自推行错休工作制以来,在监管对象和社会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仅2018年上半年,全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涉药单位847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120份,处罚240家,查处案件138起,当场监督销毁假劣药品178种,价值2.3万多元,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29家,当场销毁过期医疗器械11种,同时还对全区16所学校卫生室进行了重点监管检查,有效地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用药、械安全。

  

二是设置了“监督岗”,增强了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

实行民主评议与日常检查,使执法人员直接面对监管对象,接受监督。

执法行为是否公正、执法态度是否文明、工作成效好坏与否,都由群众说了算,由原来单纯的监管经营对象变成了双向监督,“群众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真正成为系统执法人员的工作方向和努力目标。

执法人员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变,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近日,**区有两家在城乡结合部的药品经销店因违规经营受到我局的处罚,被处罚的两位店主不仅口服心服,而且还当着执法人员的面自揭老底:

原认为周末执法人员都休息了,没想到还是被逮了个正着。

  

三是装上了“加速器”,提高了监管工作水平。

推行错休工作制,充分尊重了监管对象和社会群众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把执法人员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监管工作中广泛听取社会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了社会各界在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了监管对象、社会群众参与监管的主动性、创造性。

错休工作制推行以来,系统共收到社会群众意见建议160余条,过去节假日执法的盲点变成今日执法的重点,使全区600多家涉药单位实现了全年全天候全覆盖式监管,全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抓监管、安安全全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文化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是次品,思想道德品质差的学生是废品。

”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告诉我,要想建设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须突出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到位了,班级德育计划的实施就会得心顺手。

如何做好班级的德育工作呢?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组织学生制定班级德育总体目标。

  想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必须制定适当的目标。

目标可以分为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

目标设定必须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为具体的目标比空洞的、笼统的说教更有激励作用。

班集体的目标可以由班主任和班委会事先设定,然后再由全班同学讨论、补充,最后确定一个可行的、易操作的目标。

目标是一个人行动的方向,是一个集体形成向心力的核心所在,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任何人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存在,如果没有正确的目标,人就没有存在的价值,目标指向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

实验研究表明,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非目的性行为,也就是说,当人们明确了可能达到的目标,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所以激励学生需要有一个既振奋人心又切实可行的目标。

例如体育课上的跳高,若要跳得高,必须以一定的高度为目标,有没有高度的要求,跳的高低是大不一样的。

很多人把目标激励比作摘桃子,我也喜欢这个例子:

桃子吊在空中,坐在地上举手可得不行;站起来便可摘到也不行,因为这样的目标缺乏“挑战性”,只有当跳起来方能摘到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说:

目标的设置要恰到好处,只有恰当的目标,才能具有激励作用。

第二,建立健全班级德育激励机制

全班同学认可班级的奋斗目标以后,我们就应该激励同学们去实现这个目标。

当每个人对组织及其目标有了认同感,就会产生一种肯定性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形成个人乃至集体的内驱力。

这样,我们的班集体就能够实现目标,就会成为一个极具凝聚力的和谐的集体。

人的需要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按需要的对象分:

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本质特性的体现。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它对于人来说,比物质需要更重要,其激励效果更为显著,影响更为持久、深远。

因此,我们针对人的需要的特点,也针对德育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可以给学生一点物质激励,但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使用赞美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德育评价是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而自我评价又是德育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

任何人都处于一个评价环境中,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体系、评价体系之中。

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体系。

学生的自我认识往往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

他人或集体对自己带有倾向性、经常性的评价,对个体自我认识有着极大影响,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增强自我管理的愿望和动机。

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思想评价,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真正使他们明白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自觉地运用校纪校规,班级制度来指导、约束和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可能自觉地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终形成同学们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

第三,全心全意关爱学困生,实现班级总体目标。

对学困生曾有这样界定的:

在班级中不愿学习或不会学习、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

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可见,学困生主要是思想品德、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学困生的教育是实现班级总体目标的关键,是德育工作的难点。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我经常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关爱学困生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人总是有差异的,总存在长处和不足。

我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人,都会在不管多么优秀的群体里找到相对落后的个体。

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同时,我们还要具备科学的智能观——将是否聪明转化为如何聪明,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可取的一面;其次,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事实上每个学困生的自尊心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尤为重要。

我们帮助学困生不在于“补短”,而在于“扬长”,不但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还要善于诱发其闪光点,多进行正面教育、因材施教,促使他们把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他们多交流、让他们多活动。

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和学困生交流的契机。

例如:

本学期,我班的学生孙瑞杰天生好动,上课不停地左顾右盼,做小动作,不用心听讲,不做作业,一天到晚满不在乎,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有上进心,爱听表扬的话。

有一天上课时,他又在玩纸画,我走过去,拿起他的纸画看了看,问到:

“这上面的字写得这么好,是谁写得呀?

”孙瑞杰说是他自己写的。

我对他说:

“以后多练习,会越写越好。

”从此,我经常鼓励他,他也改掉了不少坏习惯,学习成绩越来越好。

总而言之,班级的德育活动最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需要我们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正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的:

方法是桥或船,没有桥或船,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我的桥或船就是这样,希望同行们多加指导,希望我们都能够拥有的最好的桥或船,建设和谐共进的优秀的班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