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71263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数学教案打印

课时设计

修改

第四单元长方体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理解体积、容积的含义。

认识体积、容积的计算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概念。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认识体积和容积;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及换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方法;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12课时

第1、2课时

课题:

体积与容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两个量杯、土豆、红薯、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乌鸦喝水的故事)

2、师生欣赏《乌鸦喝水》的的动画片。

二、提出问题、理解体积的含义

1、提出问题

(1)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升高了?

(3)乌鸦为什么要放许多小石子?

2、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二、自学指导

1、感受和测量物体的体积。

教师出示土豆和红薯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个大一些?

学生观察后纷纷回答。

2、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测出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讨论探究物体的体积。

(1)、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2)、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同学们设计的最佳方案。

(3)、让学生分组分小组测一测土豆和红薯的体积。

(4)、教师提问学生测量的步骤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5)、量杯里的水一定要完全能够浸泡土豆和红薯。

(6)、教师提问学生对描述有困难得学生及时帮助。

2、比较物体的容积。

教师出示一个量杯和一个水槽,并问学生哪个装水装的多一些?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

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小组内演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3、感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个方案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体验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四、反馈交流、精讲点拨

体积:

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

容纳物体的大小

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五、当堂训练、检测

让学生做课本37页的课后练习题1、2。

教师巡视并学生的小组活动进行参与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

体积和容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七、作业布置:

教材37页第3、4题。

板书设计:

体积与容积

体积:

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

容纳物体的大小

体积和容积的联系与区别:

体积大不一定容积大;容积大一定体积大

教学反思:

 

第3、4课时

课题:

体积单位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40页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体积单位的实际的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和容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进一步能够有效的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实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的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

二、自学指导

1、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记住他大小,然后交流各自得想法。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说一说:

那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把体积单位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物体的大小。

四、精讲点拨

说出: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厘米3,记作1cm3。

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厘米3的物体

说出: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分米3的物体;

说出: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

教学体积与容积的关系:

讲明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盒子的容积是1dm3,可以容纳1升的溶液。

1升=1分米31L=1dm3

1毫升=1厘米31ML=1cm3

五、当堂训练、检测

1、学生制作体积单位。

(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3)用米尺在墙角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

2、练一练,1、2、3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七、作业布置:

配套练习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cm3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dm3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米3,记作1m3

教学反思:

 

第5、6课时

课题:

长方体的体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43页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多个、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今天我们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二、自学指导

1、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2、自主完成41页表格

3、观察表格,小组内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四、交流反馈,精讲点拨:

填写41页表格可以发现: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abh

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五、当堂训练、检测:

1、根据上面学的公式填写下面表格

2、练习册习题处理。

3、习题练习,巩固公式应用

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七、作业布置:

教材42页1、2、3、4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abh

由此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教学反思:

 

第7、8课时

课题:

体积单位的换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图表、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哪个同学起来说一下体积单位有哪些?

引出体积单位。

二、自学指导:

1、利用手中的教具摆出正方体。

2、用以上方式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填一填表格,比一比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44。

四、精讲点拨:

1、排摆10个,每层正好摆10排,也就是说,每层可以摆100个。

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摆10层。

即1分米3=1000厘米3,1升=1000毫升。

2、体积为1米3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长为10分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1000分米3,1m3=1000dm3。

五、当堂训练

1、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选几道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与过程。

2、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

通过计算第三种包装比较合算。

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比较方式,只要合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3、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对电视机包装箱上“60×50×40”这个数据信息进行解释,然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计算。

体积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

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想的,实际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体积。

50×20×1.5=1500(立方米)

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七、作业布置:

教材练一练1、2小题

板书设计:

1分米3=1000厘米31升=1000毫升

1米3=1000分米31m3=1000dm3

教学反思:

 

第9、10课时

课题:

有趣的测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水槽、量筒、水、不规则石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那么不规则物体体积怎么测量呢?

引入课题。

二、自学指导:

为了探索与体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先制定测量方案,再实际测量石头的体积。

二、探究新知

方案一:

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头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

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计算出升高的体积。

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石头前的体积与放入石头之后的总体积之差。

方案二:

将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

三、精讲点拨

这两种方案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

让学生说出“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石块的体积”。

四、课堂练习

1.试一试第1题:

2.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开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

一粒黄豆比较,先测量100粒黄豆的体积,再计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五、课后练习:

基础训练第49页1——3题

六、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有什么提高?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