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47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5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docx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

第7讲重力、弹力、摩擦力

姓名学校日期

知识点

一、力:

⒈作用效果:

①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②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

⒉三要素: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⒊基本特征:

①物质性:

力不能脱离____________而独立存在

②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只要有力,就一定有对应的_________

③独立性:

一个力作用于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受其他力的作用________

④矢量性:

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运算遵循___________定则,或__________定则

⒋力的图示:

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______,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_____________,产、箭头(箭尾)画在力的作用点上,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5、力的分类:

①按性质分类:

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安培力等(按现代物理学理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分四类:

长程相互作用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短程相互作用有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宏观物体间只存在前两种相互作用。

②按效果分类:

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浮力、回复力等

③按研究对象分类:

内力和外力。

④按作用方式分类:

重力、电场力、磁场力等为场力,即非接触力,弹力、摩擦力为接触力。

说明:

性质不同的力可能有相同的效果,效果不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相同的。

【例1】甲、乙两拳击动员竞技,甲一拳击中乙肩部,观众可认为甲运动员(的拳头)是施力物体,乙运动员(的肩部)是受力物体,似但在甲一拳打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只有施力物体,没有受力物体的特殊情况

B.此时的受力物体是空气

C.甲的拳头、胳膊与自身躯干构成相互作用的物体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例2】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施力物体一定受力的作用

D.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物体竖直上升,是因为竖直方向受到升力的作用

二、重力:

⒈产生:

由于________的吸引而例物体受到的力

⒉大小:

①G=_______________

②测力计测量

⒊g的变化:

重力加速度会随着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随着__________的增大而减小

⒋方向:

_________________

⒌重心:

①定义:

为了研究方便人为认定的重力的_______________

②相关因素:

物体的几何形状、物体的质量分布

③位置确定:

(1)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____________确定

(3)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重力实际上是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为物体绕地球旋转所需要的向心力)重力是非接触力。

非特别说明,凡地球上的物体均受到重力。

重力的大小:

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且随纬度和离地面的高度而变。

(赤道上最小,两极最大;离地面越高,g越小。

在地球表面近似有:

)】

【例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当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重力大,当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小。

B.重力的方向跟支承面垂直

C.重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的重心

D.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例4】下面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其重心也升高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其重心位置不断变化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例5】下面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上的货物卸下后,汽车的重心位置降低了

B.物体在斜面上上滑时,物体的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降低了

C.对于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D.对于重力一定的物体,无论其形状如何变化,其重心位置不变

【例6】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C两点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求这三个球所组成的系统的重心在何处.

 

三、弹力:

⒈定义:

发生弹性形变的(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______________,对与它接触的(受力)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⒉产生条件:

物体相互________________接触并且发生_______________

⒊原因:

____________物体发生形变

⒋方向:

弹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恢复形状的方向相同

①一般情况:

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②一般情况:

凡是一根线(或绳)对物体的拉力,都是这根线(或绳)因为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线(或绳)的方向.

③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④弹力方向的特点:

由于弹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面面结触、点面结触时弹力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⒌大小:

①弹簧类物体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从胡克定律F=_______________

②非弹簧类物体弹力大小可以由___________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⒍水平面上压力和重力、斜面上压力和重力的垂直分力的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②区别:

性质不同、受力物体不同、施力物体不同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假设法。

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一移走,如果研究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表示它们之间有弹力;如果状态无变化表示它们之间无弹力。

【例7】在图中,a、b(a、b均处于静止状态)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物体的形变方向判断:

弹力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

①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是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②轻绳的弹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离开受力物体;

③面与面,点与面接触时,弹力方向垂直于面(若是曲面则垂直于切面),且指向受力物体.

④球面与球面的弹力沿半径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⑤轻杆的弹力可沿杆的方向,也可不沿杆的方向。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

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判断.

【例8】如图所示中的球和棒均光滑,试分析它们受到的弹力。

【巩固训练】

1.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重心在P,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2.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3.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

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

四、摩擦力:

⒈产生:

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时,在接触上所受的______________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⒉两种摩擦力的比较:

名称

项目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相对_________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两相对________的物体的摩擦力

条件

①接触面_____________

②接触处有____________

③两物体有_____________

①接触面_____________

②接触处有____________

③两物体有_____________

大小、方向

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_______________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_______________

 

3.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①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而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如:

课本上的皮带传动图。

物体向上运动,但物体相对于皮带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故摩擦力向上。

②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

而不一定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的。

如上例,摩擦力阻碍了物体相对于皮带向下滑,但恰恰是摩擦力使物体向上运动。

注意:

以上两种情况中,“相对”两个字一定不能少。

这牵涉到参照物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物体运动或静止,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

而牵涉到“相对运动”,实际上是规定了参照物。

如“A相对于B”,则必须以B为参照物,而不能以地面或其它物体为参照物。

③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摩擦力不一定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

④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不一定静止,但一定保持相对静止。

⑤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

1.摩擦力有无的确定

1.

(1)由产生条件确定①接触面间有弹力;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种方法就是看产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是否满足。

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就没有摩擦力。

【例题9】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

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

【例10】如图所示,长5m的水平传送带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

现将物体轻轻地放到传送带的A端,那么,物体从A端到B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存在的时间有多长?

方向如何?

2.根据运动状态确定

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物体受其它外力的情况来进行判断。

即:

①假设没有摩擦力,看物体能否处于平衡,如不能处于平衡状态,则必有摩擦力;如能处于平衡状态,则必无摩擦力。

②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且有摩擦力,则摩擦力必与其它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例11】如图,力F拉着A、B共同作匀速运动,A是否受到摩擦力?

 

【例12】如图所示,物体B的上表面水平,B上面载着物体A,当它们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A物体受到的力:

()

A.只有重力;

B.只有重力和支持力;

C.只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2.摩擦力方向的确定

1、由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确定,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相对”二字决定了参照物的选取。

一般情况下是选地面或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而在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时,参照物不能任意选取。

判断两物体间的摩擦力时,必须以且中之一做参照物。

【例13】人在自行车上蹬车前进时,车的前后两轮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

A.都向前;

B.都向后;

C.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D.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2、由牛顿定律确定。

【例14】如图,A、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作用下共同运动,A是否受摩擦力?

如有,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3、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

物体与物体间的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必然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所以在分析物体间的摩擦力时,借助牛顿第三定律,往往能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4、用整体法来确定

【例15】如图所示,三角形劈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块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和劈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劈块:

()

A.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