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8816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考试(附答案)

(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

1928-1937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

这反映了苏联()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重工业发展迅速

C.斯大林模式制约发展D.完成农业集体化

2、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3、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是(  )

A.华夫脱运动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巴拿马收回运河D.纳米比亚独立运动

4、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  )

A.侵略与反抗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的探索D.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5、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整,以最大化产出优势”。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B.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C.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D.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6、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纺织业

7、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

“相同目标”是(  )

A.建立资产阶级统治B.实现民族独立

C.确立君主立宪制度D.废除君主专制

8、张骞所经过的地方都是汉人没有到过的地方,历史上称之为“张骞凿空”。

这些地方即()

A.大月氏B.乌孙C.西域D.匈奴

9、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

”“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

”这反映了清朝()

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10、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

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

11、《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

”其“根源”是指(  )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2、美国建筑学家贝肯说:

“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

”北京市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古都风貌和历史文物,使北京城的格局得以留存。

北京城的这种“格局”主要形成于(  )

A.金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处死查理一世②詹姆士二世继位③光荣革命(宫廷政变)④克伦威尔执政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

14、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

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15、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使我们能够联想到(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武昌起义D.新文化运动

16、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

“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  )

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D.率军远征俄罗斯

17、“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B.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D.轻摇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18、“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点是(  )

①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②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对世界走向整体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9、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

20、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农业的起源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发展D.畜牧业繁荣

21、“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

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22、元朝时期,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维吾尔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这个民族是()

A.藏族B.满族C.回族D.白族

23、追忆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他们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制定了运动纲领

24、1941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

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的议定书。

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

A.苏德战争爆发B.太平洋战争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D.雅尔塔会议召开

25、“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这直接导致了()

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唐朝灭亡D.北宋建立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

其他如独孤氏改姓为刘,步六孤氏改姓为陆。

当时鲜卑民族改姓达一百多。

﹣﹣摘自中新网

材料二:

“太和改革”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基本上取得了成功。

一方面是因为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是先进文化、制度对落后文化和制度的取代;另一方面,孝文帝本人的改革意志和决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改革面临保守派阻挠和挑战的时刻,孝文帝始终坚定改革方向不动摇,对破坏改革的势力进行强有力打击,扫除改革障碍,同时他还注意选贤任能,培养改革中坚力量,推动改革持续不断向前迈进。

﹣﹣摘编自《北京日报》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汉化措施?

请你再列举出两项他所实行的其他汉化措施。

(2)因当时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是太和,这场改革也被称为“太和改革”。

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如何?

(3)根据材料二,谈一谈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的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2、构建和谐社会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和欧盟等都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的关系深深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和变化。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革命与改革)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

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中英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指什么制度?

它通过什么法律文献逐步确立起来的?

材料二(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2)材料二中近代日本的这次“弃旧图新”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合作与对抗)

材料三如图所示

(3)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战争?

在图二所示两种力量交锋的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

(4)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时代宣告结束。

历史上“冷战”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和平与共存)

材料四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机器的力量,成为“世界工厂”,逐步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主导世界的局面;后来居上的美国在20世纪大半时间主导全球;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目前世界正处于“群雄竟起的时代”。

(5)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材料中“群雄竞起”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五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载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

(7)依据材料指出中国为推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贡献了什么新理念?

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

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

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四:

魏主下诏:

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

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

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魏书·任城王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2)材料二图中C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这些民族内迁后,主要分布于哪一地区?

对当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

材料反映了北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上述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

简要概括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B

4、B

5、A

6、A

7、A

8、C

9、B

10、C

11、D

12、C

13、D

14、B

15、C

16、C

17、D

18、B

19、B

20、A

21、C

22、C

23、B

24、A

25、B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

(1)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等。

(2)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改革是富国强兵之路;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开拓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惟改革创新者胜等。

2、

(1)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2)明治维新。

(3)第一次世界大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5)第一次工业革命。

(6)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1)丝绸之路的开辟或者张骞通西域;匈奴。

(2)西域都护。

从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中原地区;影响:

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民族政权,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中,民族交融加强。

(4)北魏孝文帝;改鲜卑族姓氏为汉姓。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民族融合。

(5)派兵反击;友好交往;设置机构管辖;改革从民族间的对抗到民族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