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7940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docx

北京体育大学考研运动生理学讲义基础篇讲解

第一讲:

绪论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方面: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就是生物体不断地从体外环境中摄取有用的物质,使其合成、转化为机体自身物质的过程。

异化作用正好与其相反,生物体不断地将自身物质进行分解,并把所分解的产物排出体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在这两个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代谢也伴随着能量的代谢,这两种代谢活动是同时进行的。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2、兴奋性

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而把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各种环境变化称为刺激。

神经、肌肉和腺体等组织受刺激后,能迅速地产生可传布的动作电位,即发生兴奋,这些组织被称为可兴奋组织。

在生理学中将这些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为兴奋。

可兴奋组织有两种生理状态:

兴奋、抑制。

3、应激性

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称为应激性。

应激性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既可是生物电活动,也可以是细胞的代谢变化。

而兴奋性则指生物电活动的过程。

因此兴奋性的组织一定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4、适应性

生物体长期生存在某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客观环境的影响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

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5、生殖

生物体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通过生殖过程进行自我复制和繁殖,使生命过程得到延续。

二、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1、什么是稳态?

细胞要生存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然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而是各种物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稳态。

2、人体三大生理机能调节机制

(1)神经调节

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体液调节

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反应。

这种调节过程是通过体液来实现的,因而称为体液调节。

(3)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神经或体液调节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3、生物节律

生物体在维持生命活动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三、当前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热点

1、最大摄氧量的研究

2、对氧债学说的再认识

3、关于个体乳酸阈的研究

4、关于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5、关于运动对自由基代谢影响的研究

6、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机构和代谢的研究

7、关于肌纤维类型的研究

8、运动对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9、运动与控制体重

10、运动与免疫机能

四、章节考点: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运动生理学研究热点?

第二讲:

第一章骨骼肌机能

一、肌纤维结构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每条肌纤维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膜称为肌内膜。

许多肌纤维聚集在一起被肌束膜包裹着。

而每一块肌肉的外面又覆盖着肌外膜。

肌纤维由肌原纤维构成,肌原纤维又有粗、细两种肌丝排列而成。

(如图)

 

细肌丝粗肌丝

二、肌管系统

肌原纤维间的小管系统。

横小管:

肌细胞膜延伸入肌细胞内部的小管,与肌纤维走向垂直。

纵小管:

围绕肌纤维形成网状,与肌纤维走向平行,又称肌质网在横管处膨大,形成终池,内贮钙离子。

三联管:

两侧终池与横管合称。

互不相通。

三、肌丝分子组成

粗肌丝:

肌球蛋白

细肌丝:

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

四、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1、静息电位:

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

产生原理:

由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均和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导致K离子外流引起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

3、动作电位: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细胞膜受刺激,膜上钠离子通道被激活而开放,Na离子顺浓度梯度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增加,进而出现内正外负的现象。

五、肌电

骨骼肌兴奋时,由于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的电位变化称为肌电。

肌电图:

用适当的方法将骨骼肌兴奋时发生的电位变化引导、放大并记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肌电图。

六、肌丝滑行学说和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

1、肌丝滑行学说认为:

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

2、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步骤:

(1)兴奋通过横小管系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横小管是肌细胞膜的延续,动作电位可沿着肌细胞膜传导到横小管,并深入到三联管结构。

(2)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横小管上的动作电位可引起与其邻近的终池膜及肌质网膜上的大量Ca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顺着浓度梯度从肌质网内流入胞浆,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后,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

(3)肌质网对钙离子的再回收

肌浆中钙离子升高刺激肌质网膜上的钙泵,钙泵将肌浆中钙离子转运到肌质网中贮存,从而使钙离子与肌钙蛋白亚单位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七、骨骼肌的特性及收缩形式

1、骨骼肌的物理特性:

伸展性、弹性、粘滞性(温度越高粘滞性越低)

2、骨骼肌兴奋满足的条件:

刺激强度、刺激的作用时间、刺激强度变化率

3、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1)向心收缩:

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

(2)等长收缩:

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的收缩。

(3)离心收缩:

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4)等动收缩:

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以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缩。

研究表明:

离心收缩引起的肌肉酸痛最显著,等长次之,向心收缩最不明显。

4、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绝对力量:

一块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产生的张力为该肌肉的绝对肌力。

相对力量:

指肌肉单位横断面积所具有的肌力。

5、运动单位:

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6、运动单位的募集:

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的募集。

八、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1、肌纤维主要分为:

快肌和慢肌按色泽也可分为:

红肌和白肌

2、不同肌纤维形态结构、机能及代谢特征

特征

类型

形态结构

生理学特征

代谢特征

收缩速度

肌肉力量

疲劳程度

快肌纤维

直径大

收缩蛋白多

肌浆网发达

运动神经元大

传导速度快

易疲劳

无氧代谢能力高

无氧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大

慢肌纤维

毛细血管网丰富

肌红蛋白多

线粒体大且多

运动神经元小

传导速度慢

不易疲劳

有氧代谢能力高

有氧代谢酶活性大

氧化脂肪能力强

3、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

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

参加时间短、强度大的项目的运动员,其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较从事耐力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和一般人高,而从事耐力项目的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却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既需要耐力又需要速度的项目,其快慢肌纤维的百分比相当。

4、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研究发现,从事速度力量型的训练会使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而从事耐力型的训练会使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既需要速度力量又需要耐力的训练项目会使快慢肌都出现肥大。

(2)酶活性改变

训练会使肌纤维中有关酶的活性选择性增强。

研究表明,耐力项目训练会使肌细胞中与有氧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增强,而力量速度训练会使肌细胞中与无氧代谢有关的酶活性增强。

章节考点:

1、骨骼肌纤维的收缩原理(肌丝滑行学说解释)?

2、试述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3、试述不同肌纤维类型的特征及代谢特点?

4、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第三讲:

血液

一、内环境和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2、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人体的外界环境经常变化,而内环境变化甚小,这是由于人体内有多种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理化因素的变动不超出正常生理范围,以保持动态平衡,这一生理现象称为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3、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意义

内环境相对稳定,细胞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进行,才有可能保持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和各器官正常的机能活动。

所以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须条件。

4、血液的功能

(1)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2)运输作用

(3)调节作用

(4)防御和保护作用

5、渗透和渗透压

渗透: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称为渗透现象,简称渗透。

渗透压:

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内渗透的力量即为渗透压。

6、缓冲对:

血液中还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

称为缓冲对。

最主要的缓冲对:

NaHCO3/H2CO3

7、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1)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次性运动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一般认为,短时间大强度快速运动比进行长时间耐力运动红细胞增加的更明显。

同样时间的运动中,运动量越大,红细胞增加越多。

运动后即可观察到红细胞数目增多主要是由于血液重新分布的变化所引起。

但也有人认为是由于贮血库释放较浓的血液进入循环系统造成。

运动后1-2个小时红细胞数量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尤其是耐力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量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于正常值。

这是由于运动员训练造成血容量增加主要是以血浆量增加为主,而红细胞有降低趋势,这主要是为了降低血液的粘滞性,使血流更加畅通。

(2)运动对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红细胞压积即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压积是影响血液粘滞性的主要因素。

运动训练会造成红细胞数量降低,而血浆量会增加,所以运动训练会导致红细胞压积降低。

(3)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强,增加了红细胞膜的弹性,使其在血管中流动更加流畅。

8、评定血红蛋白(Hb)指标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冬训期间和女运动员月经期间评价标准应略低。

(2)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存在个体差异。

(3)同一运动队个体差异较大时应值得注意。

(4)运动员大运动量后的调整期,血红蛋白含量是由低到高恢复的。

(5)血红蛋白指标主要用于评定某个训练周期或阶段。

(6)血红蛋白指标主要针对有氧工作为主的项目。

9、运动员血液特征和生理意义

特征:

(1)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强

(2)血容量增加

(3)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

(4)血粘度下降

生理意义

(1)血容量增加更有利于增大运动时的心输出量,对于提高总体运动能力尤其是有氧耐力意义重大。

(2)运动员血粘滞性下降,血容量增加,这有利于减少血流阻力,加快血流速度,使营养物质、激素等运输及代谢物排出更迅速,也有利于体温调节和大强度运动时散热,使足够多的血量流到皮肤。

(3)降低因运动时血浆水分转移、丢失而造成的血液过分浓缩的程度。

(4)血浆清蛋白浓度升高,有利于运载脂肪酸供能。

章节考点:

1、试述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2、应用血红蛋白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3、运动员血液的特征及生理意义?

第四讲:

循环机能

一、心脏的功能

1、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2、心脏泵功能评定

(1)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

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心指数:

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一)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二)心肌收缩力

(三)静脉回流血

(2)心脏做功

(3)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3、心电图:

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

二、血管结构和功能

1、血压:

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2、微循环:

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减压反射

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传入冲动分别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进入延髓后,一方面使心迷走中枢的活动加强,另一方面又使心交感神经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

这些中枢通过改变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来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其总的效果是使心脏的活动不致过强,血管外周阻力不致过高,从而使动脉血压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因此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为减压反射。

2、化学感受性反射

当血液缺氧、二氧化碳过多或H离子浓度升高时,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使其兴奋,,冲动沿着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一方面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另一方面也刺激心血管中枢,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脑和心脏的血流量增加,而腹腔内脏和肾脏的血流量减少。

3、本体感受性反射

骨骼肌的肌纤维、肌腱和关节囊中有本体感受器。

肌肉收缩时,这些感受器受到刺激,反射性的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四、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1、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

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次/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

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

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优秀运动员停训多年后,心率会恢复或接近正常值。

2、运动性心脏增大

研究发现,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心脏增大与病理性心脏增大在功能上有极显著的差别。

病理性增大的心脏松弛、射血功能弱、心力贮备低、心肌纤维内ATP酶活性低、不能承受重体力负荷。

而运动性心脏增大,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其重量一般不超过500克。

因此,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期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

近年研究发现,以力量性运动为主的项目运动员心脏增大以心室壁增厚为主,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心脏增大以心室腔增大为主。

3、心血管机能改善

经过训练的运动员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这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反应。

此外经过训练的心肌微细结构会发生改变,心肌纤维内ATP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Ca离子的贮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速度增加,冠脉供血良好,心肌收缩力增加。

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五、测定脉搏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1、脉搏:

动脉血管壁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发生的规律性搏动。

在正常情况下,脉搏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所以运动实践中常用测量脉搏来代替心率的测定。

2、基础心率:

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心率为基础心率。

安静心率:

是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

3、测定脉搏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测定脉搏:

(1)评定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

通过定量负荷或最大强度负荷试验,比较负荷前后心率的变化及运动后心率恢复过程,可以对心脏功能及身体机能状况作出恰当的判断。

目前常用的定量负荷试验有联合机能负荷试验及台阶试验。

(2)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中的吸氧量是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目前在运动生理学中广泛使用吸氧量来表示运动强度。

但最近研究发现,心率和吸氧量及最大吸氧量呈线性相关,并发现最大心率百分比和最大吸氧量百分比也呈线性相关,这就为使用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奠定了基础。

测定血压

(1)清晨卧床时血压和一般安静时血压较为稳定,测定清晨卧床时的血压和一般安静时的血压对评定训练程度和运动疲劳程度有重要参考价值。

(2)测定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升降幅度及恢复状况可检查心血管系统功能并区别其机能反应类型,从而对心血管机能做出恰当的判断。

(3)运动训练时,可根据血压变化了解心血管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考点:

1、何为减压反射?

2、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测定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第五讲呼吸机能

1、潮气量:

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

2、肺活量:

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

3、肺通气量:

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

4、每分通气量:

每分钟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每分通气量。

5、肺泡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6、肺通气机能的指标

(1)肺活量

(2)连续肺活量

连续的测五次肺活量,根据五次所测数值的变化趋势,判断呼吸肌的机能能力。

(3)时间肺活量

在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时间肺活量。

(4)最大通气量

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

7、影响换气的因素

(1)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

气体扩散速度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与溶解度成正比。

(2)呼吸膜

呼吸膜的厚度、面积及通透性都会影响肺换气的效率。

(3)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称为通气/血流比值。

(4)局部器官血流量

组织器官血流量大,有利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

8、血红蛋白的氧含量:

每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与氧气结合的量。

9、氧离曲线

氧离曲线或称为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是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结合氧气量关系或氧分压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氧离曲线反映了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量是随氧分压的高低而变化,这条曲线呈“s”形。

(如图)

 

氧分压

10、影响氧离曲线的主要因素

(1)温度

温度升高,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降低。

氧解离曲线会发生右移。

反之亦然。

(2)血液的PH值

血液的PH值降低,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下降。

氧解离曲线右移,反之亦然。

(3)二氧化碳的含量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反之亦然。

11、氧利用率:

每100ml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气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称为氧利用率。

12、氧脉搏:

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摄取的氧量,称为氧脉搏。

13、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14、化学感受器:

指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的感受器。

15、二氧化碳、H离子和氧气对呼吸的影响

(1)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

二氧化碳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它是维持正常呼吸的最重要生理性刺激。

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

一、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传入延髓呼吸中枢,使其兴奋,反射性加深加快呼吸。

二、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经神经联系兴奋传至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这一条途径是起主要作用。

(2)H离子对呼吸的调节

动脉血中H离子浓度增加,呼吸加深加快;H离子降低,呼吸受到抑制,肺通气量减少。

H离子对呼吸的调节也是通过刺激外周及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实现的,但由于H离子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限制了血液H离子升高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

所以血液H离子增加时,是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

(3)氧气浓度对呼吸的调节

吸入气体中氧气浓度降低,肺泡、动脉血中氧气也随之降低,导致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这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低氧对中枢化学感受器不起反射性调节呼吸的作用。

16、运动时呼吸如何与技术动作相适应

(1)呼吸形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呼吸的主要形式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

运动时采取任何形式的呼吸,应根据有利于技术动作的运用而又不妨碍正常的呼吸为原则,灵活转换。

(2)呼吸时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通常非周期性运动要特别注意呼吸的时相,应以人体关节运动的解剖学特征与技术动作的结构特点为转移。

(3)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配合

周期性的运动采用富有节奏的、混合型的呼吸将会使运动更加轻松和协调,更有利于创造出好的运动成绩。

17憋气的利与弊

(1)憋气对运动的好处:

憋气时可反射性的引起肌肉张力的增加,如人的臂力和握力在憋气时最大,呼气时次之,吸气时最小。

其次可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效的收缩条件。

(2)憋气的不良影响

长时间憋气会压迫胸腔,使胸腔内压上升,造成静脉血回心受阻,进而心脏充盈不充分,输出量锐减,血压大幅下降,导致心肌、脑细胞及视网膜供血不足,产生头晕、恶心、耳鸣和眼黑等感觉,影响和干扰运动的正常进行。

其次,憋气结束,出现反射性的深呼吸,造成胸内压骤减,原先滞留于静脉的血液迅速回心,冲击心肌并使心肌过度伸展,心输出量大增,血压也骤升,这对心力储备差者十分不利,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

(3)合理运用憋气的方法

首先,憋气前的吸气不要太深,结束憋气时,为避免胸内压骤减,使胸内压有一个缓冲、逐渐变小的过程,呼出的气应慢慢的呼出来。

其次憋气应应用于决胜的关键时刻,不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过程都做憋气。

考点:

1、氧离曲线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哪些因素影响氧离曲线?

2、运动时如何让技术动作与呼吸相适应?

3、憋气的利与弊?

应如何合理运用憋气?

第六讲:

物质与能量代谢

1、三大能源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

糖在氧化时所需的氧少于脂肪和蛋白质,因而成为人体最经济的能源。

2、运动对消化和吸收机能的影响

肌肉运动可以促使骨骼肌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的效应,导致胃肠道血流量明显减少,消化腺分泌消化液量下降,运动应激亦可致胃肠道机械运动减弱,使消化能力受到抑制。

为了解决运动与消化机能的矛盾,一定要注意运动与进餐之间的间隔时间。

3、主要能源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一)糖代谢

(1)人体的糖贮备及其供能形式

人体内主要的糖类是糖原及葡萄糖,食物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吸收后一部分随着血液运输到肌肉处合成肌糖原贮存起来;一部分则直接被组织氧化利用,另一部分则维持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2)糖在体内的分解代谢

糖在体内分解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是在不要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酵解,另一是在耗氧的情况下进行有氧氧化。

●无氧糖酵解

是指在人体组织中,不需要耗氧而分解成乳酸,并释放能量。

经酵解产生的乳酸可经过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有氧氧化

糖原或葡萄糖在耗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

(3)运动与补糖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及比赛中,能量消耗较多,因此,应注意补糖,以保持运动能力,提高训练效果及比赛成绩。

●补糖时间与补糖量

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贮量,运动前5分钟内或运动开始时补糖效果较理想。

运动前或赛前补糖可采用稍高浓度的溶液,服用量40-50克糖。

运动中或赛中补糖应采取较低浓度的糖溶液,有规律地间歇补糖,每20分钟给糖15-20克糖。

●补糖种类

补糖应以低聚糖补充效果最佳,因此补糖时应合理搭配,注意膳食中保持足够量的淀粉。

(二)脂肪代谢

(1)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再分解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用以合成ATP。

(2)脂肪代谢与运动减肥

减肥的两种方式:

一是参加运动,二是控制食物的摄取量。

研究表明运动加节食在减少体脂重量的同时,亦增加了瘦体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