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6471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

《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招教教育学 我自己总的笔记.docx

河南招教教育学我自己总的笔记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

1教育定义:

概括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广义的教育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为学校教育,是指社会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预期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本质属性:

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①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

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董仲舒)。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④继承性,⑤生产性,⑥长期性,⑦民族性;

3教育的起源论:

教育的起源:

4个。

①神话(最古老的教育起源观点)。

②生物(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的学说,代表人物,旆西能);③心理(认为儿童模仿);④劳动(马克思生产劳动)

附加: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4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的基本矛盾是: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

5教育的功能:

4个角度

功能的作用对象上:

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上:

作用的方向:

正向和负向功能;作用的呈现方式: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6教育的发展历程:

⑴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

近代。

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

19世纪末。

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

学校教育系统。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

9年或9年以上。

⑵①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

隋唐时期。

考试制度起于汉代;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

②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三问发,定义,讽刺,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

《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⑶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

凯洛夫;1939的《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专著;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专著,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现代教育家,赞科夫,5条教学原则,高速度,高难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是所有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

和谐教育。

⑷欧洲中世纪学校——教区学校和骑士学校;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法学校;英国洛克,白板说,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卢梭)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⑸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的人物;班级文艺复兴的爱拉莫斯

7现代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终身化,②教育全民化;③多元化;④技术现代化;⑤全球化;⑥信息化;⑦科学化;

二教育学:

1定义教育学:

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根本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推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问题;

2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萌芽,独立形态,多元化,现代化;

人物作品

补充:

.简述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组、改造。

(2)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认为,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3)学校即社会。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4)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教法等作出和传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①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学校与科目的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②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得的知识是虚渺的。

(5)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

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为什么说赫尔巴特对科学教育学体系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纲要》,主张将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论理学基础上,从而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一教育与社会: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的取舍;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制约学校专业设置;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知识;

3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

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育内容和方法、影响教育技术;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利用;

4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附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互动性,传承性,渗透性)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拥有的共同的戒指给,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物质文化:

设施;精神文化:

学风,校风,班风,教风+人际关系;组织与制度文化:

传统,仪式,规章制度;学生文化的特点: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二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理论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孟子格塞尔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霍尔(一吨复演说)

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使可能性变成现实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个层次:

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从个体发展的各种要求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3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①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知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论);陵节而施;揠苗助长;

②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年龄特征一刀切一锅端

③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关键期

④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大器晚成少年得志

附加关键期:

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

补充:

教育与人: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答: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

答:

(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试加以论述。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讨论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促进的作用:

第一,教育通过继承文化来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二教育通过传播文化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一,文化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第二,文化直接影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

(学校的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章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者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质量规格标准。

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

教育方针: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颁布实施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总的方针和方向。

现行教育方针(2010纲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作用:

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3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附加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MAX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体力,智力,道德三结合;唯一途径: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教育目的理论:

个体本位论:

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

孟子、卢梭、福禄贝尔。

马斯洛

社会本位论:

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代表人物:

荀子、赫尔巴特、涂尔干、巴格莱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反映了教育主体活动的自觉性,并非真正无目的;

6我国阶段教育目的

1951年,新中国第一个学制;1957年,颁布第一个教育方针;1958年六个并举;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有,两爱,两精神+实行9年义务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两重;1995年8/3《教育法》,规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确定为长远方针。

附加:

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有机统一;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脑力和体力两个方面和谐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附加素质教育的定义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最重要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素质教育的特征:

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教育内容的基本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机制的主体内化性与发展性;6、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

(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

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

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

(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

(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

(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二教育制度

1定义:

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他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广义是指:

国民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2我国的学制变革:

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1902)(钦定学堂章程)和(癸卯学制1903)(奏定学堂章程),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1912年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壬戌学制(633)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当前学制:

横向:

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纵向: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未来教育总方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基本目标:

两基一进入;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1定义:

是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专门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的职业在奴隶社会产生,随着私学而产生;

2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道德观、价值观、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

(2)授业解惑者角色,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传授知识经验和技能,解除学习困惑,启发智慧;3)示范者角色,榜样: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管理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5)朋友,家长代理人,角色:

与学生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6)研究者,学习者,学者角色:

发展变化的人文、科学知识,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3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

个体性和群体性;

附加教育机智: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以外的情况,迅速而又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时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又有效地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用四字概括: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教师威信:

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实质上反映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成功地扮演教育角色,顺利的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

教师威信的结构:

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威信的分类:

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教师威信的形成:

从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养成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④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4教师的素养:

①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②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深厚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③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5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3)良好的人际关系;(4)健康的人格。

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①师范教育②入职培训③在职培训④自我教育

7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从客观上来说,需要国家和政府法律、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从主观方面来说,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

①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A加强教师教育,建立一体化和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和调整教师教育课程;B制定法律法规:

我国于1993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实施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

②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该做的努力:

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二学生

1学生的特点:

学生主体性表现在:

创造性、自觉性、独立性。

学生客体性表现在:

向师性、依赖性、可塑性

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⑴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⑵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⑶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应该是服务者;教师应该是促进者;教师应该是学习者;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3师生关系的定义、内容、基本类型、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①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它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两种对立的师生关系:

教师中心论VS儿童(学生)中心论

②内容:

在教学上授受关系;人格上平等;道德上相互促进;

③类型:

专制型民主性放任型

④师生关系的意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系。

A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B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C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D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⑤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A老师方面: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和研究学生;热爱、尊重、公平对待学生;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要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主动与学生沟通和交往;提高法制意识;

B学生方面:

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老师;C其他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风教育;

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第五章课程

一课程内涵、课程的类型

1课程:

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学科。

2课程类型:

①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扩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②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③根据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④根据固有属性: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⑤根据呈现的方式,显性课程(计划性)和隐性课程(杰克逊);

附加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课程改革的三个基本特征

3主要课程类型流派:

活动中心课程VS学科中心课程;其他:

要素主义,巴格来;永恒主义,赫钦斯;

4课程目标的定义、特点、依据、当代:

①定义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基础,是课程编制中MAX的原则。

②特点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

③依据学习者要求;社会要求;学科知识要求;

④当代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5课程内容:

①构成: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②课程计划:

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文件。

(一般由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的特点: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③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中,每一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展开。

其结构有:

前沿、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④教材:

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知识活动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附加教材编写的原则:

①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和知识性;③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方法的统一;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⑤编排形式要利于学生的学习;⑥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6课程结构

①类型:

横向和纵向

②当今课程结构:

小学综合课;初中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分科为主

课程管理:

①2001年《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国家、学校、地方。

(适应性)

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什么

㈠开发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决策分享、全民参与、个性化(价值追求)

㈡开发的条件:

明确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自觉的内部评价和改进机制;

㈢开发的程序:

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㈣开发的途径:

合作开发、课题研究与实验、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㈤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善、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促进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促进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附加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三者扮演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宏观协调社会各部门,建立全社会课程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及相应的管理体制。

学校更要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在确保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