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4569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doc

案例介绍——收入循环(大客户比例较大)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实务案例—收入循环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20,891,365.77元,年末余额28,135,302.92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A7-1)。

A公司预收账款年初余额444,200.00元,年末余额411,037.36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F4-1-1)。

A公司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122,672,984.85元,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110,472,589.63元。

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I1-3)。

二、审计目标

(一)应收账款

1、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2、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3、确定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4、确定应收账款的计价是否正确;

5、确定应收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预收账款

1、确定预收账款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2、确定预收账款的余额是否正确;

3、确定预收账款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主营业务收入

1、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内容、款项是否合理、正确、完整;

2、确定销售退回、销售折让是否经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

3、确定主营业务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u总体分析

对收入循环进行总体分析,分析当期收入变动的合理性,确定审计策略。

(底稿索引A-1)

u分科目审验

(一)应收账款

1、执行“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底稿索引A7-1)

操作要点:

(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2)审计人员应仔细核实“债务人名称”、“原币金额”、“本位币金额”与企业明细账是否相符;

(3)复核加计,与报表数、总账和明细账核对相符,并在审计说明栏1选择“一致”或“不一致”,在括号内打勾;

(4)如有外币应收款项,应关注外币折算汇率是否准确;

(5)分析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6)应关注期末余额中是否有持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欠款,如有,应在债务人名称旁标明“A”;并分析是否属于合并或汇总时应予抵销金额;

(7)结合关联交易查验,关注关联方欠款,如有,应在债务人名称旁标明“B”并在"非合并关联方金额"栏填列欠款金额;

(8)关注期末余额的“业务内容”,是否有不属于商品、劳务等结算业务的债权,如有,应作出记录或作必要调整。

2、执行“查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否正确”程序(底稿索引A7-2)

操作要点:

(1)获取客户最明细一级的“科目汇总表”,对其中应收账款部分的增减变动进行分析,并编制“应收账款回款分析”;

(2)当期收款情况应采用“个别认定”,即对于当期有变动的应收账款,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下的款项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照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账款;如确实无法确认的,按照“先进先出法”确定;

(3)根据当期收款情况,分析期末余额的账龄;对于账龄2年以上的欠款应查阅上期审计底稿(连续审计)或追溯查验,并关注收回的可能性;

(4)充分关注是否存在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款项;

(5)将核定的账龄过入“应收账款明细余额表”;

(6)分析应收账款回款率,重点关注大额客户的回款率(比如前5名)。

3、执行“选取账龄长、金额大的债权,进行函证(包括重分类转入项目)”程序(底稿索引A7-3)

操作要点:

(1)编制“应收账款函询结果汇总比较情况表”;

(2)函证时,应重点选择账龄长、金额大以及发生纠纷的账户,对关联单位以及异常账户也应列入函证范围内;

(3)审计人员应当亲自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收回,尽量索取回函。

对于回函不符金额,应要求客户解释不符原因,并重点检查客户提供的相关资料,同时要观察有无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必要时建议客户作适当调整;

(4)为了不影响审计工作进度,审计人员也可以在发函证的同时利用电话、传真等方式先取得询证结果,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但在审计报告之前一定要获取回函的原件,以支持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

4、执行“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审计程序进行检查”以及“抽查明细账发生额,检查原始凭证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检查资金流入来源是否正常”程序(底稿索引A7-4、A7-5)

操作要点:

应收账款替代程序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期后收款查验以及借方发生额的真实性查验。

(1)期后收款,抽查报表日后债务人汇款凭单,编制期后收款抽查记录,审计人员应当关注资金流入来源是否正常;

(2)借方发生额真实性查验;

a.应收账款审计应当与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相结合,所以在检查应收账款明细发生额、抽查原始凭证时,应当充分关注收入的真实性,所以,替代程序可以从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销售的会计记录等查起。

必要时与销售人员、仓库管理人员进行核实,如合同约定由销售方负责发货的,应检查委托运输部门代办运输的托运单、提货单及垫付费用的原始单据;如由购货方自行提货,还应检查提货人提供的证件、装卸费单证、准许放行单证等原始凭据,以此确认销售业务和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正确性。

b.抽查原始凭证时,审计人员应当关注:

(1)发票金额内容与记账凭证是否一致;

(2)发票金额是否已正确计入应收账款;

(3)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与合同是否相符;

(4)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仓库发货单(送货单)以及客户回执是否相符;

(5)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运费发票、托运凭据等外部凭据是否相符;

(6)贷方发生额的付款人是否和债务人一致。

c.抽查明细发生额的方法和要点同上。

5、对异常项目及关联方欠款,即使回函相符,仍应取证并审核相关交易合同,判断交易的合法性、真实性(底稿索引A7-5、I1-9、I1-10)

提示:

对于关联往来等企业管理层可控项目或根据以前年度审计有调整的项目,审计人员不应过度依赖函证结果,即使回函无误,仍应进行真实性测试。

6、检查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本案例中的A公司无发生坏账损失情况,故本程序不适用。

提示:

检查坏账损失,审计人员应当关注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批准,发生坏账的客户档案中有关该笔款项确实无法收回的文件。

审计人员尤其需要注意,在冲销坏账中是否存在通过将已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冲销来掩盖盗用或挪用资金的可能性。

7、涉及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的事项,审查有关协议等法律文件及手续是否齐备,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并判断交易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本案例中的A公司无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的事项,故本程序不适用。

提示:

涉及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事项,必须仔细审查相关协议,董事会决议等文件,要审慎判断交易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会计处理的正确性,警惕企业借此调节利润。

8、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收账款,检查其采用的汇率及折算方法是否正确

本案例中的A公司无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收账款。

提示:

对于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应收账款,应结合用非记账本位币结算的收入一起审查,应关注外币折算是否和公司会计政策规定的外币业务核算方法是否一致,期末汇兑损益计算是否正确。

9、执行“检查应收账款是否已被抵押、质押,并作出记录”程序

本案例中的A公司无已被抵押、质押的应收账款。

提示:

(1)应结合银行借款查验进行;

(2)根据获取的贷款卡信息,关注是否存在担保,抵押等事项;

(3)如存在抵押、质押事项,应取得董事会决议等授权批准资料,并作出必要的描述。

10、执行“验明应收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程序

操作要点:

通过对应收账款实施的检查,核对审定数与资产负债表的披露是否一致,是否符合准则、制度的规定。

对这一程序的执行,不必编制独立的审计工作底稿。

11、应收账款查验的重要提示

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应收账款审计应当结合主营业务收入审计进行。

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产品畅销,则通常收现率较高而不应有大额赊销,若存在大量应收账款,审计人员应当予以重点关注;如企业的产品用户固定且信用程度高,能够定期结算货款,审计应结合销售情况、赊销条件及结算期还款情况,分析评价应收账款余额是否合理;如企业用户分散、不固定且业务往来稀疏,货款不能及时结算,则产生坏账的可能性相对就大。

(2)应收账款审计的重点在于存在性、所有权归属、真实性以及可收回性,其中存在性和所有权归属确认的最有效程序是函证;而应收账款的真实性的确认应结合销售收入的真实性查验来进行,应当寻找外部审计证据如运单,报关单、客户回执等来支撑审计结论,以防止虚列高估债权现象,防止虚增资产和利润。

对于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核账龄是否正确、真实,并在企业选定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提取方法是否合理的基础上确认坏账准备的提取是否充分、适当,以防止企业资产不实。

(3)应收账款较为重要的查验程序有:

1)函证;

2)回款分析,确定账龄;

3)结合收入,抽查原始凭证。

(二)预收账款

1、执行“获取或编制预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底稿索引F4-1-2)

操作要点:

(1)向客户索取或根据明细账编制“预收账款明细表”;

(2)编制要求同应收账款。

2、对预收账款借方余额应采用同应收账款相同的程序审验其真实性并决定是否进行重分类

本案例中的A公司预收账款期末无借方余额,故本程序不适用。

3、执行“选择预收账款的若干重大项目函证,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以及“回函金额不符的,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程序(底稿索引F4-2)

操作要点:

(1)编制“预收账款函询结果汇总比较情况表”;

(2)编制要求同应收账款。

4、执行“抽查预收账款有关的销货合同、仓库发货记录,检查已实现销售的商品是否及时转销预收账款”以及“未回函的,应再次函证或采用替代程序,确定其是否真实、正确”程序(底稿索引F4-4)

操作要点:

(1)预收账款查验应当结合销售收入查验进行,抽查有关的销售合同、发运凭证、收款凭证等,来核实已实现的销售是否及时冲销预收账款,要关注企业是否存在隐藏应当确认的收入并交纳税金的事项;

(2)抽查合同、发货记录及原始凭证时,审计人员应当关注:

1)合同约定的条款与企业收入的确认是否相符;

2)发票金额与记账凭证是否一致,是否已正确计入预收账款;

3)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与合同是否相符;

4)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仓库发货单(送货单)以及客户回执是否相符;

5)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运费发票、托运凭据等外部凭据是否相符;

6)贷方发生额的付款人是否和债务人一致。

5、执行“检查预收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予以调整”程序(底稿索引F4-4)

操作要点:

(1)审计人员对于大额长期挂账预收款项,可以查阅前期审计底稿(连续审计),如初次审计,应当追溯检查,以查明挂账的确切原因,防止企业不确认不开票收入来逃避纳税;

(2)对于超长账龄的尾款,应和企业一起确认挂账的原因,如确系无法支付的款项应按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6、对税法规定应在收到预收账款时计缴相关税金的,应结合应交税金项目,检查其是否及时、足额计缴有关税金

本案例中A公司预收账款无应计缴税金情况,故本程序不适用。

提示:

审计人员在审查预收账款时除了结合应交税金科目,还应结合收入的截止测试进行查验,要特别关注销售的结算方式,一般而言采取预收账款结算方式销售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通常为发出产品的当天,所以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企业是否存在产品已发出但未确认收入也未计缴税金的情况。

7、请客户协助,在预收账款明细表上标出至审计日止已转销的预收账款,对已转销的较大额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