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5844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x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化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P32

思考题

1.1a)主量子数(n)决定电子在核外空间离核的远近,即电子出现概率密度大的地方离核远近。

n的取值为除零以外的正整数。

b)角动量量子数(li)决定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确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形状。

角动量量子数的取值可为正整数和零,受主量子数的影响。

c)磁量子数(mi)决定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磁量子数(mi)的取值可为整数。

d)自旋量子数(si)决定电子自身固有的运动状态。

自旋量子数(si)的取值为±½。

n、li和mi的关系为:

n=1,2,3,…,n;li=0,1,2,3…,n-1;mi=0,±1,±2,…,±li

1.21)错电子云图中黑点越密的地方代表电子出现的机会多,概率大。

2)错。

3)错角量子数li=0的轨道为s轨道

4)对保里不相容原理

1.3不相同,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是没有轨道的,按照能量的不同,在原子核外各处的出现的概率不同。

而行星围绕太阳运动是有固定轨道的。

1.4

主量子数

角量子数

磁量子数

轨道符号

轨道数

最多容纳电子数

总轨道数

总电子数

 

4

0

0

4s

1

2

 

16

 

32

1

+1

4p

3

6

0

-1

 

2

+2

 

4d

 

5

 

10

+1

0

-1

-2

 

3

+3

 

4f

 

7

 

14

+2

+1

0

-1

-2

-3

1.5

(1)p区元素

(2)Fe(3)Cu

1.6

(1)4s

(2)3p(3)3d(4)3d(5)3s

能量由高到低:

(1)﹥

(2)﹥(3)=(4)﹥(5)

1.7元素的电负性指的是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电负性越大说明原子在分子中得到电子的能力越强。

习题

1.1

(1)2sn=2li=0,1mi=0,±1存在2s,2p轨道,轨道数3个

(2)3fn=3li=0,1,2mi=0,±1,±2存在3s,3p,3d轨道,不存在3f轨道

(3)1pn=1li=0mi=0故只存在1s轨道,不存在1p轨道

(4)5dn=5li=0,1,2,3,4mi=0,±1,±2,±3,±4故存在5s,5p,5d,5f轨道,轨道数为9个

(5)4fn=4li=0,1,2,3mi=0,±1,±2,±3故存在4s,4p,4d,4f轨道,轨道数7个

(6)3pn=3li=0,1,2mi=0,±1,±2存在3s,3p,3d轨道,轨道数为5个

1.2

(1)(3,2,2,1/2)存在

(2)(3,0,-1,1/2)不存在,若li=0则mi=0,不可能为-1

(3)(2,2,2,2)不存在,若n=2则li=0,1

(4)(1,0,0,0)不存在,自旋量子数(si)的取值为±½

(5)(2,-1,0,1/2)不存在,li的取值为零和正整数

(6)(2,0,-2,1/2)不存在,若li=0则mi=0,不可能为-2

1.3

(1)硼1s22s3违背保里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正确的为1s22s22p1

(2)氮1s22s22px32py1违背洪德规则,正确的为1s22s22p3

(3)铍1s22p2违背能量最低原理,正确的为1s22s2

1.4

周期区族号

20Ca[Ar]4s104sⅡA

35Br[Ar]3d104s24p55pⅦA

42Mo[Kr]4d55s15dⅥB

47Ag[Kr]4d105s15dsⅠB

80Hg[Xe]4f145d106s26dsⅡB

1.5

(1)Be>Mg>Ca

(2)Ge>Ga>In(3)He>Ne>Ar(4)N>O>C>Be>B

1.6

得电子:

O,I,S

失电子:

Na,B,Sr,Al,Cs,Ba,Se

1.7

最高氧化态最低氧化态

cl1s22s22p63s23p5+7-1

Mn[Ar]3d54s2+7-3

P54

思考题

2.1

(1)ZnO>ZnS

(2)HF>Hcl>HBr>HI(3)H2S>H2Se>H2Te

(4)NH3

2.2

(1)SiH4sp3杂化

(2)Hgcl2sp杂化

(3)Bcl3sp2杂化(4)CS2sp杂化(5)Ncl3sp3杂化

2.3

(1)SiF4等性sp3杂化

(2)Pcl3不等性sp3杂化

(3)CHcl3不等性sp3杂化(4)H2S不等性sp3杂化

(5)CCl2F2等性sp3杂化

2.4

几何构型杂化轨道偶极距

SiCl4正四面体sp30

H2Tev形sp3不等于0

Bcl3平面三角形sp20

BeCl2直线sp0

PBr3三角锥形sp3不等于0

2.5

BBr3中心原子B的外围电子构型为1s22s22p1,故BBr3应为sp2杂化,几何构型为平面三角形,Ncl3中心原子N的外围电子构型为1s22s22p3,故Ncl3应为不等性sp3杂化,几何构型为三角锥形

2.6

(1)由非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不一定为非极性分子,如O3为极性分子,反之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CO2,O=C=0,是非极性分子

(2)色散力存在于极性分子、分极性分子以及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

(3)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以及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

2.7

(1)F2、Cl2、Br2、I2分子间的色散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熔点、沸点也增加,同时也影响着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

(2)HCL、HBr、HI分子间的色散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从而熔点、沸点也逐渐增加。

2.8

(1)液态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2)氨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3)酒精水溶液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4)碘的四氯化碳溶液色散力

2.9因为乙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而二甲醚则不能形成,所以乙醇的沸点较二甲醚的高

2.10

(1)CH4

(2)H2O>H2S(3)CH4

(4)He

2.11

非极性分子:

He,F2,CS2,CCL4,BBr3

极性分子:

HCl,AsH3,H2S,CHCl3

习题

2.1①

2.2

(1)(3)(4);;

(2)(5)

2.3Li-Cl>Be-Cl=Al-Cl>H-CL>S-Cl>N-CL>O-Cl

2.4SiHCl3正四面体

NF3三角锥

PH3三角锥

2.5

(1)H2S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2)Ne与H20诱导力、色散力

(3)NH3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4)Br2与CCl4色散力

2.6

(1)H2色散力

(2)SiH4色散力

(3)CH3COOH氢键,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4)HCHO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

P69

思考题

3.1与非晶体相比,晶体具有以下宏观性质:

(1)完整晶体具有固定外形;

(2)晶体具有固定熔点;(3)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晶体的基本类型有:

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和混合晶体。

3.2

(1)稀有气体固化后属于分子晶体,它们之间结合靠的是微弱的范德华力而不是以共价键结合,只是组成晶体的粒子为单原子分子。

(2)溶于水能导电的晶体为离子晶体或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如酸和部分非金属气态氢化物)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离子也能导电。

3.3原子晶体中,晶格节点上是中性原子,原子与原子间是以共价键结合,不断向周围延伸,形成一个巨大的分子。

而分子晶体中,分子晶格节点上是电中性分子,晶格节点间以微弱的范德华力相结合,所以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性质有很大的区别。

3.4体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

3.5离子键特点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离子在空间各个方向的静电作用是相同的,正负离子可以在空间的任何方向和电荷相反的离子相互吸引,所以离子键无方向性;只要空间允许,一个正负离子可以同时与几个电荷相反的离子相互吸引,并不受离子本身所带电荷的限制。

3.6形成液态晶的有机分子是具有刚性结构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在200-500,长度达几个纳米,长宽比在4-8之间。

3.7晶体的缺陷对晶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影响,晶体缺陷可能导致晶体物理性质的变化如导电性,硬度等,有些缺陷还会导致晶体与原晶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习题

3.1

(1)O2分子晶体

(2)H2S分子晶体(3)Pt金属晶体(4)KCL离子晶体(5)Ge金属晶体

3.2金刚石是典型的原子晶体,晶体中每个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相邻的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石墨是典型的层状混合型晶体,层内的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层间的碳原子以范德华力相结合。

3.3有些结构为棒状、盘状或板状的分子在变成液体后,虽然分子的位置无序,但分子的取向仍保持着长程有序,成为兼具部分晶体和液体性质的过渡状态。

P116

思考题

4.1反应进度为1.5mol

4.2转化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的反应进度,而恒容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表示为单位时间内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变化除以其计量数;反应速率为单位体积内的转化速率。

4.3D

4.4B

4.5活化能Ea=143.708KJ/mol

4.6Kθ=2.39

4.7pH=11.12

4.8有Mg(OH)2生成

4.9先生成PbSO4沉淀

4.10

配合物

中心离子配位数

配体

配位原子

命名

【PtCl2(NH3)2】

2

NH3

N

二氯二氨合铂

[Ni(en)2]Cl2

4

en

N

二氯二乙氨合镍

Na3[Ag(S203)2]

4

S2O3-

S

二硫代硫酸合银酸钠

K4[Fe(CN)6]

6

CN-

N

六氰合铁酸钾

4.11配离子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互为倒数,配离子的不稳定性常数越大表示配离子的离解倾向越大,配离子越不稳定。

4.12Ag+的浓度为5.297×10-10mol/l

4.13会有AgI沉淀生成

4.14

(1)电池反应式:

CO+Cl2=CO2++2Cl-

(2)-0.26v

(3)P(Cl2)增大时,电池电动势增大

习题

4.1反应进度为0.5mol/l

4.2

(1)△rHmθ=-562.06KJ/Mol

(2)△rHmθ=-197.74KJ/Mol

(3)△rHmθ=25.32KJ/Mol(3)△rHmθ=-714KJ/Mol

4.3

(1)Kθ=

(2)Kθ=[P(CO2)]

(3)Kθ=

(4)Kθ=[OH-]2[Ca2+]

4.4

(1)a:

降低反应温度改变Kθ

b:

增大体系压强不改变Kθ

c:

增大SO2或O2浓度或减小SO3浓度不改变Kθ

(2)a:

升高反应温度改变Kθ

b:

减小体系压强不改变Kθ

c:

增大CO2浓度或减小CO浓度不改变Kθ

4.5Kθ=1.14×1022

4.6H+浓度为9.77×10-4

4.7氨水的浓度为0.1293mol/l

4.8能够抵消外来少量酸碱作用或稀释的影响,而仍能维持pH值不变的溶液成为缓冲溶液。

凡是弱酸或弱碱及其盐组成的溶液都是缓冲溶液。

(4)、(5)、(6)能形成缓冲溶液

4.9

(1)PbSO4的溶解度为1.265×10-4mol/l

PbI2的溶解度为1.21×10-3

(2)Pb2+浓度为7.1×10-7

4.10会生成Mn(OH)2沉淀

4.11K2[Zn(CN)4]溶液中存在:

K+、Zn(CN)42-、Zn(CN)3-、

Zn(CN)2、ZnCN+、CN-,存在最多的为K+,K不稳=

K稳=1/K不稳

4.12

(1)正极反应:

Sn4+(aq)+2e-=Sn2+(aq)

负极反应:

Ni(S)-2e-=Ni2+(aq)

电池符号:

(-)Ni|Ni2+(C1)||Sn4+(C2),Sn2+(C3)|Pt(+)

Eθ=E正θ-E负θ=0.15-(-0.25)=0.4v

(2)正极反应:

Cu2++2e-=Cu(S)

负极反应:

H2(g)-2e-=2H+

电池符号:

(-)Pt|H2(100Kpa)|H+(1mol/l)||Cu2+(C1)|Cu(+)

Eθ=E正θ-E负θ=0.167v

4.13

(1)逆反应方向

(2)正反应方向(3)正反应方向

4.14电极电势:

Eθ(Br2/Br-)>Eθ(Fe3+/Fe2+)>Eθ(I2/I-)

氧化能力:

Br2>Fe3+>I2

4.15Ag会先被置换出来,当Cu开始被置换时,Ag的浓度为2×10-8

4.16

(1)不能进行

(2)能进行(3)能进行

4.17还原能力:

Zn>Cr2+>H2>Sn2+>I->Fe2+

对应的氧化产物依次为:

Zn2+,Cr3+,H+,Sn4+,I2,Fe3+

P157

思考题

5.1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

短缺

5.2温室效应会导致冰川融解,海平面上升,陆地减少,还会破坏生态系统。

温室气体主要有CO2、H2O、CH4、N2O及氟氯烃等。

可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及植树造林等加以缓解。

5.3工业废气中的SO2可采用碱溶液吸收法,如石灰乳法、氨法、硫化碱法等

5.4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多种有害成分,根据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可采用高效催化剂将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物质,采用无铅汽油消除铅污染,同时采用清洁能源消除汽油燃烧时产生的各种污染物,植树造林对环境的保护也极为重要。

5.5室内主要污染物有:

甲醛、苯、氡、氨;主要来源有:

厨房污染;室内装修材料污染;室内使用清洁剂、杀虫剂、发胶等;室内使用的一些设备如打印机、复印机等。

目前治理室内污染技术有吸附和光催化氧化,但是室内污染防大于治,主要预防措施有:

尽量选择环保安全型涂料;加强室内通风;种植花卉

5.6水体富氧化指排入水中的天然有机物的量过大,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缺氧发臭,生成的过量N、P营养物促进水草和藻类疯狂生长,水面呈现蓝色、红色和棕色。

含N、P合成洗涤剂和废水中的N、P化肥是造成水体富氧化的主要原因。

水体富氧化会造成水体污染,水下动植物因缺氧而死亡,赤潮藻类释放的毒素残存的毒素会残存于海产品中,使用会发生中毒。

5.7水污染的途径有:

人类将大量废水、废渣及垃圾直接排入水体;农业上污水灌溉、喷洒农药、施用化肥,被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经水溶解而流入主体

5.8废水处理有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

5.9DO指溶解氧量;CODCr指化学需氧量;BOD5指五日内的生化需氧量

5.10所谓清洁生产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5.11农业时代为了防治病虫害,农民普遍的喷洒农药和使用有机化肥;其次还有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将各种工业废水及生活用水随意排放,等等

5.12土壤的主要污染物有重金属、农药和多环芳烃;造成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和城市垃圾渗液与废水渗入土壤、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油类和化学品的泄漏。

5.13目前修复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向土壤中增加一些改良的抑制剂,使重金属形成难溶的化合物,不被植物吸收;有机污染的修复技术主要有气提、微生物修复技术、渗透性活性栅、就地热处理、植物修复、就地化学氧化和就地冲洗技术

5.14

(1)分析范围广,对象复杂

(2)被测组分含量甚微

(3)被测试样组分复杂,不仅要测含量还要做形态分析

(4)式样稳定性差

5.15人类目前取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是以牺牲环境,滥用资源,破坏生态系统为代价的。

习题

5.1排入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衍生出各种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混合形成大气烟雾污染现象成为光化学烟雾。

5.2臭氧层空洞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排放的一些废气能作为催化剂催化臭氧的分解,其中人类大量使用的氟氯烃和含溴化合物是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

5.3SO2+O2+2H2O

2H2SO4

2H2SO4+O2

2H2SO4

SO2+O2

SO3+O.

SO3+H2O

H2SO4

5.4pH=4.7

5.5废水A应采用氧化还原法,加入漂白粉将毒性较大的CN-转化成毒性较小的,废水B应采用沉淀法,加入石灰水或是Na2S将Hg2+沉淀下来

5.6EDTA能和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的络合物,从而能增加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P185

思考题

6.1石油炼制工艺主要有分馏、裂化、催化重整及加氢精制等。

6.2汽油中添加抗爆剂四乙基铅后,汽油燃烧后排放出有毒的Pb2+,所以禁止使用含铅汽油。

6.3核电站不会像原子弹那样爆炸,因为核电站和原子弹所用的核燃料浓度不同,核电站动力堆用的和燃料中,U-235的浓度一般为3%-5%,而原子弹的核装料中,U-235的浓度必须在90%以上,因此核电站动力堆不具备原子弹的爆炸条件。

6.4盐类电解液锌锰电池:

Zn(S)+2MnO2(S)+4NH4Cl→2MnOOH(S)+(NH4)2ZnCl4+2NH3

碱类电解液锌锰电池:

2MnO2(S)+4H2O+Zn(S)+8OH-→2Mn(OH)63-+Zn(OH)42-

铅蓄电池:

Pb+PbO2+2H2SO4

2PbSO4+2H2O

锂离子电池:

LixC6+Li1-xCoO2

6C+LiCoO2

6.5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

H2-2e-+2OH-→2H2O

正极:

1/2O2+2e-+H2O→2OH-

总反应:

H2+1/2O2→H2O

6.6氢能规模利用的瓶颈在于氢气的储存和运输上

习题

6.1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现成存在,可以直接利用而不必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能释放出的最大热量。

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煤加热使其分解,得到的固体物质是焦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甲烷。

核能指核反应(核聚变、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化学电源指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指太阳辐射出来的能量

生物质能特指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是以化学能形式贮存的太阳能,它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6.2直接利用太阳能主要有光-电转换,光-热转换和光能-化学能转换

6.3氢镍电池反应式:

MH+NiOOH

Ni(OH)2+M

P218

思考题

7.1结构材料是指人们利用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硬度强度或韧性等力学性质,用于机械、工程、交通能源等部门的材料;所谓功能材料是指人们利用其特有的声、光、电、磁和热的特殊功能,用于微电子、激光、通讯、能源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材料。

7.2α-Fe为体心立方晶格,γ-Fe为面心立方晶格

7.3奥氏体是碳和其他元素的原子填充在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空隙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马氏体是指碳在α-Fe中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奥氏体的晶格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而马氏体的晶格结构为体心立方晶格

7.4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由于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腐蚀叫做电化学腐蚀,钢铁腐蚀原理如下:

负极:

Fe-2e-→Fe2+

正极:

1/2O2+2e-+H2O→2OH-

总反应式:

1/2O2+Fe+H2O→Fe(OH)2

7.5硬铝合金包括铝-铜-镁系和铝-铜-锰系合金

7.6氮化硼是氮原子和硅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的原子晶体,氮化硼中的B-N是C-C的等电子体,,因此BN具有和碳单质相似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BN有两种结构,一种为六方结构,与石墨相似,另一种为立方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7.7高温合金具有高温强度的原因是:

高温合金的基体基本都是面心立方结构的奥氏体,面心立方结构的原子扩散能力比体心立方结构的小

7.8硅酸盐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硅氧四面体【SiO4】,硅原子是以Sp3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SiO4】四面体的每个顶点上的O原子只能被两个【SiO4】四面体共用。

7.9超导现象是指当温度较低时材料的电阻为零的现象。

超导现象原因是:

在晶格原子振动的帮助下,电子间产生相互吸引作用,当这种相互吸引作用超过电子间的库伦排除作用时,电子会形成束缚对,从而导致超导的产生。

7.10在有外来光照射红宝石棒时,Cr3+吸收光能跃迁到不稳定的激发态上,再跃迁到不稳定的亚稳态上,并停留较长时间,可使处于亚稳态的Cr3+大量积累并形成离子的反转,当有外来光子射入时,处于亚稳态的众多粒子会一起跃迁回到基态并发出光子,这些光子又会使Cr3+跃迁,在亚稳态积累、并受激辐射产生更多的光子,这样光在棒中反复振荡,就会有很强的激光输出。

7.11粉末冶金包括制粉、成型和烧结工艺过程

习题

7.1生铁和钢在组成上的区别就在于碳含量不同,含碳量在0.02%-2%之间就称为钢,含碳量大于2%称为生铁。

7.2见思考题7.4

7.3硬质合金是由第四、五、六副族的金属盒原子半径比较小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在形成金属晶体时,原子间可发生d轨道重叠,若再向这些金属晶体的晶格间隙中填充原子半径小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价轨道也和金属元素的d轨道重叠。

7.4①3Si+2N2

Si3N4

②3SiO2+6C+2N2→Si3N4+6CO

③3SiCl4+4NH3

Si3N4+12HCl

④3Si(NH2)4→Si3N4+8NH3

7.5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功能是指合金在某一温度下受外力形变,去除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动恢复变形前所有形状的能力。

形状记忆的机理是材料在温度改变后发生了相变。

7.6对压电材料施加机械应力,它们能够产生感应电荷,使受力的一面带正电荷,另一面带负电荷;相反对对它们施加外电场时,晶体尺寸会出现大小的变化,前者称为正压电效应,后者称为逆压电效应。

如压电陶瓷,已广泛应用于光跟踪系统,自适应光学系统,机器人微定位系统等。

7.7纳米材料是指粒径为1-100nm的颗粒组成的具有异常性质的材料;当颗粒尺寸小到纳米尺寸时,会出现纳米材料的光、热、电、磁等物理性质与常规材料不同,如金属纳米材料电阻随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当块状铜中的颗粒尺寸减小到几个纳米后,会出现奇异的室温超塑延展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