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53231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docx

第四单元教学大纲

第四单元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积累词汇,积累名言警句;进一步养成默读习惯,提升默读速度和效率。

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激发阅读议论文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的方法和水平;理清思路,把握论证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3.充分理解读书、求知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读书、求知的态度,吸取前人读书、求知的经验,培养求异思维、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努

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4.尝试写简单的议论文。

【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重要的、关键性的词句。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中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学会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4.深刻理解文本的思想立意。

【教学指导】

1.了解并掌握一些议论文的基本常识,知道什么是论点、论据、论证。

知道论据的材料有哪些,知道论证的基本方法。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能够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语言,体会其准确、严密、生动的特点。

4.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深刻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的思想立意。

【课时安排】

《事物的准确答案不止一个》2课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课时

《短文两篇》2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课时

13事物的准确答案不止一个

第一课时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8—113页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

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水平目标:

1.默读。

在快速高效的默读中,筛选信息,初步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议论文中常用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体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

3.理解体验设问句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区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理解本文的论证方法。

2.体会周密严谨又亲切平和的语言风格。

3.理解文章思路,知道设问句的作用。

4.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造性思维的格言引入。

芝加哥公牛队经纪人杰里·克劳斯说:

“如果你有两个思想一致的人,就解雇一个。

你要一个副本做什么?

思考:

杰里·克劳斯为什么这样说?

“思想一致”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副本”,于创新不利。

而创新是一个球队、一个企业、一个民族得以立足不败的保证。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那么怎么才能走一条独创的道路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事物的准确答案不止一个》。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他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心神沉浸在字里行间。

默读是较快获取信息的方式之一,文章娓娓倾谈,字句比较容易进入学生头脑,启发学生心智。

九年级学生已能较好地把握一般默读要求,自然会标好段号,勾画出给自己启发、留下深刻印象、有疑问的语句。

(1)字词积累。

A.读准下面加点字的注音。

渊博(yuānbó)汲取(jí)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锲而

不舍(qiè)

B.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议论中文章成语较多,引导学生恰当地使用成语,能够使文章行文简洁,表达凝练,语言典雅有浓郁的文化底蕴。

能够采用在具体的语境中猜读的方式,根据上下文体会成语的含义,领会使用之妙。

根深蒂固: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锲而不舍: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反馈默读情况:

说说阅读收获。

问题设计:

我的收获:

文中句子:

____________,我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交流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哪些语句给你启发?

你有没有疑难?

围绕这些语句大家谈看法,有助于理解作者想法。

“事物的准确答案不止一个。

在今天的语境中,这个说法已经不具备振聋发聩的效果,但作者明确地提出来,依然能够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

如果对以往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适当“复盘”的话,就会知道,作者所言不差:

“‘准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所以,打破固有思维模式,解放思想并不很困难。

只要明白:

准确答案可能有若干个。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这个句子把思路引向深处。

不但仅知道“准确答案不止一个”,还要有“不满足”的心态,有“不放弃”探求的精神。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没有任何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同时又是知识贫乏思想苍白的人。

物理学家牛顿所说的名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意思是那些“巨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给他的发现提供了一个必要的高度。

这句话是牛顿谦逊品格的体现,也告诉我们:

吸纳前人的知识成果为创造奠基。

法国化学家利希滕贝格说过:

“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

广泛涉猎,博学多识,才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初中学生,一般不存有因为知识过多陷入僵化困境的情况,所以,引导学生努力求知,为创造准备好“源头活水”很重要。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使用知识。

这点在今天更应该着重讨论。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知识的拥有量已经不再是衡量标准。

使用”更为重要。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能够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细小”的想法。

教师点拨:

这些不起眼的“细小”,可能就是智慧的光芒,是很珍贵的。

当然,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句子。

齐声朗读这些句子,让它们留在学生的记忆中。

2.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喜好,创造自己的“创新格言”。

这个环节本身就是创新思维的极好锻炼。

鼓励原创,教师点拨,师生一起评价,把同学的智慧成果记录在笔记本上。

(二)问题探究

本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

课文从“事物的准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

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分析的合理性,引出“事物的准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这是“因为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准确”。

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接着,作者从“事物的准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个点非常重要”。

这是“因为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以及“如果你认为准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

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既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他答案。

怎样寻求呢?

于是课文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这要素是:

(1)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2)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的毅力。

课文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使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紧接着,又引申出如下问题: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是否存有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接下来的论述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并对这个结论实行分析。

实际上,自以为不具备创造力的人,是自我压制;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则注重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像贝多芬、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等杰出的人物也都如此。

总来说之,“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最后,得出结论: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的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课后作业】

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是: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持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使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请同学们课下寻找这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实例依据。

(提示:

名言和事例)

(为下节课理解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作准备,也培养学生专题搜集资料的习惯和水平)

【教学板书】

四个图形观点:

事物的准确答案不止一个

有渊博的知识;

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

持之以恒的毅力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检查作业,交流分享搜集的资料,引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名言(教师能够示范出示名言):

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

(塞缪尔·约翰逊)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法朗士)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

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陆登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同学们交流各自查找的相关名言。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聚焦论证方法。

问题设计:

观点:

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是: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持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使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请选择一则格言作为论据,写一段文字来论证上述语段中的观点。

然后小组交流。

(启迪学生,这就是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是通过讲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仅仅空讲道理,不足以使人信服。

怎么办?

人常说:

事实胜于雄辩。

那么还能够举例子来论证,叫举例论证。

我们来交流查找的事例(教师可出示事例):

(1)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中学毕业后,以前先后在好几所大学学习,主要学习气象专业。

大学毕业后,魏格纳到了高空气象台工作。

魏格纳曾和他的弟弟乘坐一个3000立方米容量的大气球飞上天空,他们在空中整整飞行了54个小时

,打破了当时载人气球在空中停留35个小时的世界纪录。

在飞行中,他们测量了高空的气温、气压、风速和风向,实现了魏格纳到空中亲自观云、观风的梦想。

(2)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却引发出一个巨大的发现。

据说魏格纳因病住院。

住院期间魏格纳从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非常吻合,特别是南美洲巴西东部的突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于是他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

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连在一起,后来才裂开、漂移开。

从那以后,魏格纳注意观察和研究,发现有很多现象能够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

为了搜集证据,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永远倒在茫茫雪原上。

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世界,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准确性。

提示学生:

三则材料分别论证: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要经常保持好奇心。

(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归纳明确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

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请同学们从本文中寻找这两种论证方法,并谈谈理解。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有疑难处,教师巡视引导明确。

【课后作业】我是小发明家

多媒体出示资料:

香港中学生:

来自洗手间的发明创意

香港圣公会李炳中学一个叫袁旭文的学生在洗手间里发现很多地方已发霉,就想找到一种能够预防发霉的物质。

他的一个同伴说:

“有些植物有抑制霉菌生长的作用,特别是蒜头、

姜,还有肉桂。

我们将它们实行比较,发现肉桂的防霉功能最强,于是想把它用到生活当中。

”这个实验项目用了半年时间,曾在香港学生科学比赛中获得冠军。

请同学们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从注重生活细节和现象入手设计发明方案,来培养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教学板书】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4-118页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水平。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生。

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被国际高能物理学界誉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所以1976年他与里希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我们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哪四个问题?

(1)《大学》里“格物”和“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2)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4)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应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二)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第1段):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第2~12段):

分析问题。

第一层(第2段):

从正面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第3~5段):

从反面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层(第6~12段):

先从证明解释什么是真正的实验精神,然后再从反面论述缺少实验精神给人带来的灾难。

第三部分(第13段):

解决问题。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个代提出希望。

(三)问题探究

1.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明确: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自哪里?

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

“格物致知”出至《礼记•大学》。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观察事物、获得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原因是什么?

明确: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合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种所谓的格物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这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是不准确的。

6、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明确: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7.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在传统的教育观点的影响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却不会做研究。

10.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

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协助。

属于举例论证。

11.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1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课堂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个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文章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后作业】

1.完成相关练习。

2.预习第15课。

【教学板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阐述道理举例证明古代并不重视“格物致知”

在当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

提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提出希望

15*短文两篇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9-125页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实行说理的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2.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理解。

3.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4.理解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

1.了解文中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2.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3.体会论述语言简练、准确的特点。

第一课时

谈读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般表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

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

所以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

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

1626年冬因为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其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

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请按“读书的目的、方法及作用”这三个层意给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层:

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

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味同嚼蜡矣”。

第三层:

从“读书使人充实”到结尾。

(二)问题探究

1.读书有哪些好处?

明确:

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

经验补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

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

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

“全凭观察得之”。

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

说说比喻论证的好处。

明确:

人要扬长避短,持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持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使所述道理通俗易懂。

5.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接着又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

这用的是哪种论证方法?

如此论证有何好处?

明确:

对比论证。

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读法。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

试举例说明。

明确: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补充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展示交流】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板书设计】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

谈阐述读书的目的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

读阐述读书的方法:

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三结合”。

书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补充精神上的缺陷。

第二课时

不求甚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

你喜欢书吗?

读书的过程你有哪些感悟?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

2.文章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么他有着怎样的读书态度呢?

“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是什么?

明确:

态度:

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

含义:

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

不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

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

赞同,提倡。

普列汉诺夫、诸葛亮的例子。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

“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而是不死抠字眼,不因某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

书要反复读。

(二)问题探究

1.这篇驳论文有何特点?

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

文章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作者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的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读书要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不要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的主张。

这样,通过树立自己的观点从而驳倒对方论点。

2.比较阅读本课中的两篇文章。

明确:

示例:

语言风格不同。

《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论证、归纳论证、对比论证,充分随意的特点比较突出。

《不求甚解》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课堂小结】

“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

“好读书”,不可断章取义。

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不表立场:

“不求甚解”并非完全错误

求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象

甚作分析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

解用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阐释“不求甚解”

亮观点: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一课时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6—129页

【学习目标】

1.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理解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重点难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4.使学生理解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北京奥运成功、神七升天、上海世博、广州世大等,喜事持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

不过,8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

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

当时,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个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做人,作文的方法。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还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

蒋介石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所以,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