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438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docx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目录

摘要:

3

一、 引言 3

二、 物联网的演进历程 3

三、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3

1. 射频识别(RFID)技术 4

2. 传感器网络技术 4

3. 地理信息系统 4

4. 网络通信技术 5

四、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5

1. 智能家居 5

2. 医疗管理 5

3. 物流管理 6

五、 结束语 6

六、 参考文献 7

浅析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

本文首先简要概括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况及其大致的演进历程,然后通过详细分析物联网的具体关键技术如传感器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等以及其在物流管理、智能家居等众多领域的实际应用,写出了自己对物联网的认识和展望。

关键词:

物联网;应用前景;关键技术:

一、 引言

物联网是一种带有传感标识器的智能感知信息网络系统,促进了世界上物与物、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它是继计算机、因特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发展的一门新技术,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过渡与提升。

该技术将促进IT业突破性进展,引发世界第三次产业化浪潮,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 物联网的演进历程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

在200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SamuelJ.Palmisano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应用中,并且通过智能处理,达到智慧状态。

世界各国政府都看好物联网的产业前景,把发展物联网纳入国家整体信息化战略,将其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 “感知中国"中心。

2010

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利用物联网技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物联网成为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战略支柱之一。

三、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1.射频识别(RFID)技术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与核心。

射频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该项技术的基本思想是: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人们对各类物体或设备(人员、物品)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或恶劣环境)下的自动识别和管理。

由于射频识别无须人工干扰,可使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可用来追踪和管理几乎所有物理对象,所以零售商和制造商非常关心和支持这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比如,沃尔玛公司就成功地将射频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高速公路的自动收费系统更是这项技术最成功应用之一。

2. 传感器网络技术

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随机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真正实现“无处不在的计算”理念。

传感器负责物联网信息的采集,是实现对现实世界感知的基础,是物联网服务和应用的基础。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有用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如果没有传感器对被测的原始信息进行准确可靠的捕获和转换,一切准确的测试与控制都将无法实现,即使最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没有准确的信息或有不失真的输入,也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传感器技术是一门综合的高新技术,它集光、机、电、生物医学于一身。

3. 地理信息系统

物联网是“智慧地球”、“感知中国”的物理基础,其作用的发挥,必须将每个传感器和动态信息进行空间定位,摆脱单点应用的格局。

地理信息系统则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空间基础,还可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空间分析、建模等功能,有利于跨行业、跨行政区的数据共享及系统相互操作,是物联网应用的强大动力和支撑。

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与应用也在不断创新。

通过物联网的广泛连接,空间与非空间信息可以随时交换,服务全民;依托物联网产业,地理信息可以纳入其基础公共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在各行各业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4.网络通信技术

作为为物联网提供信息传递和服务支撑的基础通道,如何通过增强现有网络通信技术的专业性与互联功能,适应物联网低移动性、低数据率的业务需求,实现信息安全、可靠的传送,是当前物联网研究的一个重点。

传感器网络通讯技术主要包括广域网络通信和近距离通信等两个方面,广域方面主要包括IP互联网、2G/3G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而以iIPv6为核心的新互联网的发展,更为物联网的提供了高效的传送通道;在近距离方面,目前的主流则是以IEEE802.15.4为代表的近距离通信技术。

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新的信息产业浪潮,国内外许多产业都加大了对物联网研究开发的力度,积极将其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

1. 智能家居

家是每个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智能家居将是物联网技术应用实现最广泛的地方。

当前家居只存在一些简单的智能应用,例如电灯的自动开关,电暖气的温度自动调节等。

在未来,各种家庭设备将通过智能家庭网络联网实现自动化,用户可以通过电信宽带、固话和3G无线网络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像空调、照明灯等设备会自动感知学习主人生活习惯,自动调节室温、光线的明暗,减少能源浪费智能家居将为人们提供舒适宜人且高品位的家庭生活空间,实现更智能的家庭安防系统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

2. 医疗管理

在医疗领域,物联网在卫生医疗领域的条码化病人身份管理、移动医嘱,诊疗体征录入、药物管理、检验标本管理、病案管理数据保存及调用、婴儿防盗、护理流程、临床路径等管理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药品名称、品种、产地、批次及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环节的信息,都存于电子标签中,当出现问题时,可以追溯全过程。

同时还可以把信息传送到公共数据库中,患者或医院可以将标签的内容和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对比,从而有效地识别假冒药品。

在公共卫生方面,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建立医疗卫生的监督和追溯体系,可以实现检疫检验过程中病源追踪的功能,并能对病菌携带者进行管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3.物流管理

物联网最重要的应用是现代物流领域,该领域规划明确提出要把物联网作为发展的重点。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引入传感节点,可以从采购、生产制造、包装、运输、销售到服务的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确地了解和掌握,对物流全程传递和服务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最终减少货物装卸、仓储等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

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目标是通过物联网的建设,形成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实现物流系统的现代化。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对包裹进行统一编码,这样物流途中便可实时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另外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可供企业和消费者查询,切实增强群众的满意程度,有效地提高了物流服务的质量。

物联网与现代物流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物联网将加快现代物流的发展,增强供应链的可视性和可控性。

随着社会生活、生产中不断催生的新的需求,物联网技术还将通过自身的创新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好、更智能的服务,实现共促共荣的良好发展的局面。

五、结束语

物联网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科技狂想,它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是新纪元世界经济发展的技术驱动力。

在其发展初期必然会面临各方的质疑,前进的道路漫长、曲折;然而它以实现人类随时、随地、随物自由的交流为目标,并辅以丰富的理论、实践为基础,所以一旦相关技术和配套系统得以发展完善,物联网市场一定会以爆炸式增长。

物联网前景是广阔的,它将会为我们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智慧地球”的理念最终也会变成现实。

物联网是由各种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

物联网在多种应用中具有潜在、显著的技术价值和应用需求,物联网的发展必将推动物物相联、人物互动的信息化社会建设。

六、参考文献

[1] 马一丁.透过应用看物联网发展前景[J].中国电子商情:

基础电子,2010

(1):

49-50.

[2] 李传涛.智能物联网产品的十一大主要应用领域[N].通信产业网,2009-11-24.

[3] 黄孝斌.物联网应用实践[J].信息化建设,2009(11):

21-22.

[4] 宁家俊.物联天下感知中国 联网的技术与应用[J].信息化建

设,2009(11):

13-15.

[5] 孔晓波.物联网概念和演进路径[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22(12):

12-14.

[6] 尹育新,戎宏娜.浅谈一种全新的网络技术一联网[J].信息系统工程,2010,(02).

[7] 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