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7665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docx

盱眙河桥商贸城地质灾评估说明书

 

盱眙恒基置业有限公司盱眙河桥商贸城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

 

 

盱眙恒基置业有限公司盱眙河桥商贸城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

 

工程编号

评估级别

三级

项目负责

工程师

报告编制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审核

高级工程师

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院长

工程师

 

目录

1前言1

1.1项目由来1

1.2评估工作依据及任务1

1.3评估工作概述2

1.4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5

1.5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6

2地质环境条件8

2.1气象、水文8

2.2地形地貌8

2.3地层岩性9

2.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10

2.5工程地质条件13

2.6水文地质条件14

2.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4

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6

3.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16

3.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6

4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17

4.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17

4.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17

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18

5.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18

5.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18

5.3防治措施19

6结论与建议19

6.1结论19

6.2建议20

附件:

协议书

单位资质证书

1前言

1.1项目由来

盱眙恒基置业有限公司拟在盱眙县河桥镇新建河桥商贸城,据《淮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盱眙属于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精神,公司委托*****对拟建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我院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家和江苏省有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及时开展工作,编制完成本评估说明书。

1.2评估工作依据及任务

开展本次工作的主要依据:

⑴、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

⑵、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苏国土资发[2003]95号:

《江苏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⑶、淮安市国土资源局编制的《淮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0245-2004);

⑸、盱眙恒基置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拟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委托书(协议书)及项目有关资料等。

主要任务是:

1、调查拟建工程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

2、查明评估区存在的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及发育程度;

3、分析各类地质灾害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并进行现状评估;

4、分析拟建项目建设对地质环境的改变及由此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并进行预测和综合评估;

5、根据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对土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1.3评估工作概述

1.3.1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拟建的盱眙河桥商贸城位于盱眙县河桥镇,其东至河桥镇街道兴淮路,沿兴淮路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南至供销农贸市场。

图1交通位置图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8367.0平方米(图2、图3、图4)。

主要用于六幢三层(其中4号楼暂缓建设)的商用楼建设,占地面积约为3306.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约****商业面积*****m2,住宅面积****m2。

图2评估区平面位置及征地红线图

 

图3评估区周边地貌图

1.3.2以往工作程度

境内地质工作始于1886年,但是,至1949年只有零星的地质调查工作。

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在1958年以后,主要文献资料和技术成果见表1。

图4盱眙河桥商贸城

规划成果效果图

前人主要工作成果一览表表1

资料名称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

1

1:

20万盱眙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江苏省地质局区调队

1979年

2

1:

20万盱眙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江苏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大队

1982年5月

3

盱眙县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江苏省地质水文队

1970年10月

4

盱眙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地质调查研究院

2003年8月

5

盱眙县河桥商贸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淮安东大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8月

1.4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关要求、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和拟建项目特点,本次评估以收集、分析、研究现有资料为主,在此基础上,补充开展了野外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重点调查评估区范围内的地表岩性、地形地貌、地下水、地质灾害现象和特征。

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编写了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具体工作程序见图5。

本次评估完成的工作量具体有:

(1)调查了评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层岩性、地貌,调查面积约为45000m2;

(2)分析了评估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影响因素;重点调查了评估区及周边地下水状况。

1.5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5.1评估范围

拟建盱眙河桥商贸城征用土地基本规则,规划用地面积为8367m2(见图2)。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所在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特征等,本次评估以规划用地为主,向四周分别作适当延伸,确定评估区面积约为45000m2。

1.5.2评估级别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划分。

拟建盱眙河桥商贸城建设规模为六幢三层建筑,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根据国家、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确定该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图5 工作程序框图

2地质环境条件

2.1气象、水文

2.1.1气象

评估区地处北亚热带~北温带的过度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据盱眙县近10年气象资料,年均气温15.1°C,雨季集中在6~8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一半余,年均降雨量1064.2mm,年最大降雨量1750mm,月最大降雨量428mm,年均蒸发量1499.2mm。

全年多东南风,夏季受台风影响,常构成灾害性天气。

2.1.2水文

区域水系以废黄河为界,南侧为淮河水系,北侧为沂沭河水系。

本区属淮河水系,地表水体主要有淮河、陡湖、四山湖和洪泽湖等。

评估区北侧3.5千米为淮河,为评估区附近的主要河流。

淮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是洪泽湖的主要补给水源。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km,总落差200m。

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km,地面落差178m,流域面积3.06万km2;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km,地面落差16m,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km2;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km,地面落差约7m,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km2。

洪泽湖以下淮河下游的排水出路,除入江水道以外,还有苏北灌溉总渠和向新沂河相机分洪的淮沭新河。

淮河在盱眙境内全长约70km。

2.2地形地貌

评估区及附近地区地貌属剥蚀堆积阶地,拟建工程场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以该商贸城东侧道路边线设相对高程点为10.00米而引测各勘探点的相对高程)最大值9.52米,最小值9.00米,地表相对高差0.52米。

2.3地层岩性

评估区地层处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的西北部边缘,具扬子地层区向华北地层区过渡的特点。

根据钻孔揭露与前人资料,主要地层有震旦系上统黄墟组及灯影组、白垩系和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见表2)。

区域(盱眙县)地层简表     表2

地层名称

及(代号)

厚度

(米)

主要岩性

分布范围

全新

Q4

34.7

粘土、粉质粘土、粉土

沿淮河湖圩及山间沟谷

上更

新统

戚咀组

(Q3q)

37

粉质粘土、粉细砂,含

铁锰质钙质结核

鲍集—管镇、渔沟—十里店—木店—马坝—张洪

中更

新统

泊岗组

(Q2b)

26.02

粉砂质粉质粘土、中细砂

洪山头淮河南岸,多见于十里营—马坝一带钻孔中

下更

新统

豆冲组

(Q1d)

21.5

粉砂、细砂

见于马坝—维桥一带钻孔中

上新

桂五组

(N2g)

171.65

306.1

玄武岩夹泥岩

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砂砾岩夹玄武岩

西南山区

见于河桥—东阳一带钻孔中

中新

下草湾组

(N1x)

93.5

砂质泥岩、砂砾岩夹玄武岩

鲍集、管镇、河桥及东阳以南

峰山组

(N1f)

137.6

砂岩夹粉砂质页岩和泥岩

鲍集、管镇一带

上第

三系

E1-3

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粉细砂岩

鲍集、管镇、河桥及东阳

以南地区

中生

Mz

粉砂岩、细砂岩、砂砾岩、凝灰角砾岩

白垩系见于黄花塘泥沛、维桥一带钻孔中

古生

Pz

灰岩、白云质灰岩、石英砂岩、粉细砂岩

寒武系见于维桥一带钻孔中

上元

古界

震旦

上统

灯影组

Zd

>929

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千枚状页岩含硅质条带或团块

老子山—佛窝一带

黄墟组

Zh

>580

薄层灰岩夹千枚状页岩、千枚状粉砂岩

张八岭群

Ptzh

>7738

千枚状粉砂岩、变凝灰石英角斑岩

2.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2.4.1地质构造

评估区所在区域在构造上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位于苏北坳陷的西部边缘,郯庐大断裂的东侧,构造活动强烈,构造形迹多样。

近场区断裂构造主要以NNE向为主(见图6),主要断裂构造如下:

王相庄—桂五断裂:

东距评估区约4.50km,该断裂走向10º—20º,纵贯盱眙。

推测为一陡立的压扭性断裂,后期具有综合利用扭性特征。

北西向断裂将它错成不连续的数段。

第四纪以来无明显活动。

天明化工厂—大孙郢断裂:

西距评估区约12.50km,该断裂位于石牛山—天台山隆起带的西侧。

走向10º—20º。

纵贯盱眙,沿淮河岸可见一些断崖,断面略向西倾斜。

断裂附近岩层较破碎,小构造发育。

在天明化工厂以南隐伏于桂五组、下草湾组、三垛组之下。

大孙郢、黄泥台火山口沿该断裂分布。

推测为张扭性断裂。

第四纪以来无明显活动。

石牛山—天台山隆起带:

西距评估区约11.00km,西以天明化工厂—大孙郢断裂为界,东以王相庄—桂五断裂为界,总体走向北东10º—20º,长约30公里,宽7公里。

其北段为屹立于平原之上的北北东走向的山体,由震旦系组成。

地层总体为一向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其内部层间牵引褶曲、劈理、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北北东向的压扭、张扭性断裂和北西、北北西向的张性断裂。

震旦系在佛窝以南地段被上第三系玄武岩和渐新统三垛组覆盖。

 

图6区域地质构造略图

2.4.2区域地壳稳定性

本区地震主要受郯庐断裂影响。

郯庐断裂为中生代以来活动的深大断裂,距评估区约44km(见图7)。

据有关史料记载,对评估区影响最大的地震为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81/2级地震。

有关地震资料反映,区内地震经常发生,但震级弱,最大震级为5级(见表3),为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为设计地震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图7郯庐断裂带宿迁—泗洪地质构造图

盱眙地区及临近地区地震活动一览表表3

时间

地点

震级

时间

地点

震级

1549.6.22

盱眙西北洪泽湖中

5

1972.11.22

高桥118°42′,33°00′

2.1

1570

古泗洲城附近118.5°,

33.1°(今大桥北)

3.25

1974.5.23

洪泽湖中118°44′,33°19′

3.6

1623.1.2

县城附近

3.25

1975.2.1

洪泽湖中118°42′,33°11′

1.7

1642

大桥北旧泗洲城

5

1978.2.12

官滩集118°31′,33°07′

2.8

1654.11.12

县城附近

3.25

1978.3.26

洪泽湖中118°47′,33°18′

3.0

2.5工程地质条件

2.5.1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评估区地处剥蚀堆积阶地,拟建工程场区地形平坦,周围地势变化小,由于基础的持力层及影响深度内地层为第四系地层,所以本报告主要叙述评估区浅部地层工程地质特征。

依据钻孔资料(图8)所揭露地层的时代、成因类型、岩性、埋藏条件及物理力学性质,将评估区15m以浅地层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7个亚层),其工程地质特征如下:

①-1层杂填土:

杂色,混凝土地面及建筑垃圾,密实度差,很不均匀。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70~1.40米,层底标高:

9.00~9.52米。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为不良工程地质层。

①-2层粘土:

灰色,软塑,以灰黑色粘土为主,局部有软土,含腐植物,粘性、干强度中等。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50~1.00米,层底标高:

8.30~8.63米,层底埋深:

0.70~1.00米。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为不良工程地质层。

②-1层粘土:

灰黄色,可塑,含铁锰氧化物斑团和少量褐色斑点,切面光滑,韧性干强度高。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50~1.90米,层底标高:

7.40~8.72米,层底埋深:

0.70~1.80米。

工程地质条件好。

②-2层粘土:

灰黄色,硬可塑,含铁锰氧化物锈斑,切面光滑,粘性、韧性干强度高。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0.80~2.70米,层底标高:

6.32~7.66米,层底埋深:

1.50~2.90米。

工程地质条件好。

③-1层粉质粘土:

黄色,硬塑,含铁锰颗粒、灰色粘土条带,切面光滑,韧性干强度较中等。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40~2.50米,层底标高:

4.22~6.51米,层底埋深:

2.70~4.90米。

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③-2层粉质粘土:

黄褐色,硬塑,含铁锰颗粒、灰色粘土条带,切面光滑,韧性干强度较大。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1.20~7.20米,层底标高:

2.33~4.61米,层底埋深:

4.80~6.80米。

工程地质条件好。

③-3层粉质粘土:

黄色,硬可塑,含铁镁氧化物黑斑,含有灰色粘土条带,切面光滑,韧性干强度中等。

工程地质条件好。

2.5.2主要不良工程地质特征:

场区①-1层杂填土,场区普遍分布,密实度差,很不均匀;①-2层粘土,灰色,软塑,含腐植物,局部有软土,属不良工程地质层,施工时应引起重视。

2.6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地下在勘探深度内无地下含水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

2.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对地质环境影响的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在地表上建筑房屋,破坏地表植被,总体来讲,人类工程活动中等,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小。

图8工程地质剖面图

综上所述,评估区在地貌上属剥蚀堆积阶地,拟建工程场区地形平坦,周围地势变化小;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一般;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3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3.1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根据现有资料,结合本次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情况分析,评估区及周边地区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是特殊类岩土-软土形变地质灾害。

软土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不能满足建筑物的稳定、沉降要求,对此应引起重视,防止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

软土除抗压强度低易造成不均匀沉降外,还具有触变和流变特征。

当原状土受到震动后,破坏了结构连接,降低了土的强度,很快使土变成稀释状态,而产生流动。

为此,当软土地基受到震动荷载后,容易产生侧向滑动、沉降及侧面挤出等现象,给大楼工程建设造成很大的危害。

软土透水性能弱,一般垂向渗透系数10-6—10-8cm/s之间,对地基排水不利,反映在建筑物沉降延续时间过长。

同时,在加载初期,地基中常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也影响地基的强度。

据了解,在利用表层天然地基土时,主要灾害是地基变形,表现为沉降量大且不均匀,不但沉降速率大,而且时间较长,可导致软土基坑坍塌使建筑物受到损伤或破坏。

3.2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是指对已有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

据场区勘察资料:

评估区软土分布较广,其厚度一般为0.50-1.00m,变化幅度较小。

因此评估区存在着软土形变灾害的可能性,对工程建设可能将产生不利影响。

但只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加固和固结处理,对工程的影响就会大大减轻。

目前评估区尚未出现明显的地面不均匀沉降和剪切滑移等地质灾害,现状评估认为,评估区软土形变灾害危险性小。

4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以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

4.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新的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加剧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已经存在的灾害体,受工程建设作用,导致其稳定性降低、变形范围扩大而加剧灾害的程度。

现有资料表明,评估区内分布软土层,其厚度:

0.50~1.00米,层底标高:

8.30~8.63米,层底埋深:

0.70~1.00米。

它具有触变性、流变性、低强度、高压缩性等特征,工程建设有可能引发不均匀沉降(或地面沉降)、剪切滑移等。

预测评估认为,拟建项目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软土灾害的危险性小。

4.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将对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根据现场调查和对有关资料分析可知,工程建成后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特殊类岩土(软土)地质灾害。

评估区内拟建的盱眙县河桥商贸城可能分布有特殊类岩土(软土),由于软土天然含水量高(接近或大于液限,孔隙比大,因而具有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等工程特性,在附加应力或其它一些作用力下很容易发生地面沉降或剪切滑移等灾害,在工程建设时,若直接采用表层硬壳层做天然地基时,如不采取措施,工程建设时增加荷载和机械振动,会对评估区内软土地基产生扰动,致使天然地基受到一定的影响后产生侧向滑动及基底面两侧挤出等现象,致使拟建建筑物基坑坍塌。

由于拟建工程场地分布的软土层埋藏浅,厚度变化大,故拟建建筑物可能遭受软土形变灾害的危害,使建筑物产生裂缝或倾斜,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其无法使用。

软土地基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但由于拟建建筑载荷较小,建设项目可将软土层挖除并换填土垫层并碾压密实。

预测评估认为工程建设本身遭受特殊类岩土(软土)引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5.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是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分区(段)。

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5.2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评估区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特殊类岩土—软土形变灾害。

评估区拟建工程项目场地内分布软土层,其厚度:

0.50~1.00米,层底标高:

8.30~8.63米,层底埋深:

0.70~1.00米。

软土层埋深浅,厚度变化小。

现状评估认为,软土形变灾害的危险性小。

预测评估认为,可能引发或加剧和工程本身遭受软土形变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

综合评估认为,评估区经适当软土清除处理后,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土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5.3防治措施

软土形变灾害是评估区内存在或潜在的主要地质灾害。

目前,对软土的处治方法较多,且比较成熟,可根据建(构)筑物特点和场地具体地质条件有针对性选用,如粉喷桩、碎石桩、高压喷射注浆法等。

通过处理,可改变软土层性质,提高其强度。

必要时基础型式可采用桩基,将桩端置于稳定的岩层中,避免软土危害。

也可采取结构措施,减少建筑物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考虑到评估区场地软土层厚度较小,建议在拟建建筑物施工前将软土层挖除并换填土垫层并碾压密实。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⑴评估区地处剥蚀堆积阶地,拟建工程场区地形平坦,周围地势变化小;该场地分布为层状粘土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中等。

综合评价,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简单。

拟建工程属较重要建设项目。

据《淮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盱眙属于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

根据国家、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有关内容,确定该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⑵评估区存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是特殊类岩土-软土形变灾害。

区内目前已存在软土层埋深浅、厚度变化较小。

现状评估认为,软土形变灾害危险性小。

⑶现状评估认为:

评估区软土形变灾害危险性小。

⑷预测评估认为,工程建设本身可能引发或强剧和工程本身遭受软土形变灾害的危险性较小。

⑸综合评估认为,评估区经适当软土清除处理后,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土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6.2建议

就评估区而言,软土形变灾害是主要的地质灾害,所以只有进行必要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才能有效减轻软土形变灾害。

⑴建议在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时,重点查明软土的分布范围、厚度等,并进一步了解该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等,针对不同建(构)筑物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和持力层。

⑵建议拟建建筑物设计和施工时根据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地基,并在拟建建筑物施工前采取将软土层挖除并换填土垫层并碾压密实等地基改良措施。

避免软土层对拟建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形变灾害(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附件: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