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名词解释.docx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名词解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名词解释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关键术语/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总收入:
一年中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与服务得过程中所获得得全部收入。
2.普通股:
简称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得所有权。
股票就是对公司收益与资产得索取权。
3.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生产得所有最终商品与服务得市场价值。
4.总产出: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中所产生得商品与服务得生产总量。
5.电子金融:
信息技术得突飞猛进激发出得新得金融产品,并促进金融服务以电子化设备得方式提供给广大客户。
6.通货膨胀:
物价水平得持续上升
7.物价总水平:
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与服务得平均价格
8.联邦储备体系(美联储):
美国得中央银行,负责本国货币政策得实施
9.利率:
借款得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所支付得价格
10.通货膨胀率:
物价总水平得增长率
11.资产:
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得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得那部分资产。
12.金融危机:
金融市场出现混乱,伴随着资产价格得暴跌以及众多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得破产。
13.货币政策:
对货币与利率得管理
14.银行:
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得金融机构
15.金融创新:
新得金融产品与服务得发展
16.货币理论:
该理论将货币数量得变动与货币政策与经济活动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展现了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就是如何作用于总产出得。
17.债券:
债务证券,它承诺在一个特定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
18.金融中介:
从储蓄者手中吸收资金,并向需要资金得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
19.货币:
在商品与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受得东西。
20.预算赤字:
在一个特定得时间段中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得差额。
21.预算盈余:
在一个特定得时间段中税收收入超过政府支出得差额。
22.金融市场:
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得供求关系及其机制得总与。
在这个市场中,资金从那些拥有闲置货币得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得人手中。
23.经济衰退:
总产出下降得时期
24.财政政策:
有关政府支出与税收得决策
25.证券:
对发行人未来收入与资产得索取权
26.经济周期:
经济总产出得上升与下降运动
27.外汇市场:
货币兑换得场所,资金跨国转移得中介市场
28.汇率:
用其她国家货币表示得一国货币得价格
29.失业率:
可供雇佣得劳动力中未就业得比例
第二章
1.逆向选择:
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得问题(金融市场上就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逆向)后果即制造信贷风险得潜在借款人往往就是那些最积极寻求贷款并且最可能获取贷款得人)。
2.道德风险:
在交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得问题。
在金融市场上指借款人可能从事不利于贷款人得不道德得活动,这些活动加大了贷款无法清偿得概率,因而造成了风险。
3.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上交易一方对另一方缺乏充分得了解,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得决策。
这种不对等得状态被称为信息不对称。
4.外国债券:
在国外发行并以发行国货币计价得债券,如德国得汽车制造商保时捷在美国金融市场上发行得以美元计价得债券。
5.欧洲债券:
国际债券市场上较近期得金融创新,就是一种在外国市场上发行但并非以发行国货币来计价得债券,如在伦敦金融市场发行得美元债券就就是一种欧洲美元债券。
6.欧洲货币:
欧洲债券得一个变种,指存放在货币发行国之外得银行得外国货币,如欧洲美元,就就是存放在美国以外得外国银行或就是美国银行得国外分支机构得美元。
7.货币市场:
交易短期债务工具(原始期限通常为1年以下)得金融市场。
8.资产转换(风险分担):
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与提供得资产产品得风险在投资者所能接受得范围之内,金融中介机构用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得得资金去购买风险大得多得资产,这一风险分担得过程被称为资产转换,投资者得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得资产。
9.抵押贷款:
就是向家庭与企业发放得用于购置房屋、土地或者其她建筑物得贷款,这些建筑物或土地即为贷款得抵押品。
10.经纪人:
投资者得代理人,负责匹配证券得买方与卖方。
11.交易所:
即证券得买卖双方(或她们得代理人或经纪人)在一个集中得场所进行交易得二级市场。
12.抵押支持证券:
类似债券得债务工具,它依托于一揽子个人抵押贷款,这些贷款得利息与本金支付给证券得持有者。
13.资本:
可以用来创造财富得财富。
14.联邦基金利率:
银行同业间隔夜贷款得利率,可以反映银行贷款市场与货币政策得松紧情况。
15.场外市场:
分处各地得拥有证券存货得交易商随时向与其联系并愿意接受其报价得人在“柜台”上买卖证券得得二级市场。
16.资本市场:
交易长期债务工具(原始期限通常在1年或以上)与股权工具得金融市场。
17.金融中介机构:
在贷款——储蓄者与借款——支出者之间得帮助资金实现在双方之间得转移得机构。
18.资产组合:
收益变动方向不一致得一系列资产。
19.利益冲突:
当某人或某公司有多重目标时,其中一些与另一些可能会发生冲突。
20.金融恐慌:
金融机构得大范围倒闭
21.一级市场:
筹集资金得公司或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得股票或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买者得金融市场。
22.交易商:
按照报价买卖证券从而将买卖双方联结起来。
23.违约:
债务工具得发行者不能支付利息或者在债务工具到期时无法偿还本金。
24.投资银行:
为企业证券发行提供帮助得金融机构。
25.二级市场:
交易已经发行得证券得金融市场,如纽交所、纳斯达克。
26.多样化:
包括投资于收益变动方向不一致得一系列资产
27.负债:
在本章中,负债就是指公司与个人由于出售或发行证券给投资者,而承担得未来投资者向其行使收入与资产得求偿权。
28.股利:
股权工具得持有者可以得到得定期支付
29.流动性:
投资者可以更加容易与快捷得出售金融工具以实现筹措资金得目得。
30.储蓄机构:
除商业银行之外得存款性金融机构。
31.规模经济:
随着交易规模得扩大,平摊在每一美元交易上得成本在降低。
32.流动性服务:
金融机构提供得使客户得交易变得更加容易得服务。
33.交易成本:
在金融交易得过程中所耗费得时间与金钱。
34.范围经济:
通过将同一信息源应用于多种金融服务,它们可以降低每种金融服务得信息成本。
35.股权:
承诺持有者按份额享有公司得净收益与资产得工具。
36.期限:
距离该项债务工具最终偿还日得时间
37.证券承销:
投资公司确保证券能够按照某一价格销售出去,之后再向公众推销这些证券。
第三章
1.商品货币:
由贵金属或其她有价值得商品构成得货币称为商品货币
2.收入:
单位时间段内收益得流量
3.通货:
纸币与硬币
4.流动性:
某一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得便利程度与速度
5.智能卡:
一种储值卡,它有一个计算机芯片从而能在需要时将所有者银行账户中得货币以数字现金得形式转入卡中。
6.电子现金:
用于在互联网上购买产品与服务得电子货币
7.M1:
美联储公布得最狭义得货币指标,包括流动性最强得资产,即通货、活期存款、支票账户存款与旅行者支票。
8.M2:
在M1得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流动性不及M1得资产,能够签发支票得一些资产以及其她能以较小成本迅速转化为现金得资产,包括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
9.价值储藏:
跨越时间段得购买力得储藏。
10.记账单位:
作为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得手段
11.交易媒介:
在几乎所有得市场交易中,以通货或支票形式出现得货币都就是交易媒介
12.财富:
用于价值储藏得各项财产总与
13.货币总量:
在一定时间点上由政府与存款机构之外得经济主体所拥有得货币。
14.不兑现纸币:
政府将纸币宣布为法定偿还货币而不能转化为硬币或贵金属
第四章
1.现金流: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而产生得现金流入、流出及其总量情况得总称。
不同得债务工具对持有者得现金偿付。
2.面值:
债券到期时偿还得事先规定得最终金额。
3.资本利得率:
债券价格相对于最初购买价格得变动。
4.统一公债或永续债券:
一种没有到期日,不必偿还本金,永远只需要支付固定息票利息得永久性债券。
5.固定支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一定数量得资金,在约定得若干年度内,借款人每个期间偿还固定得金额,其中既包括本金也包括利息。
6.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根据预期物价水平得变动作出调整,更准确得反应真实借款成本。
7.息票债券:
到期日之前每年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固定金额得利息,到期时再偿还事先规定得最终金额(债券面值)。
8.不变价:
按照所能购买得实际产品与服务来计算,即消除价格变动因素得影响后得价格。
9.息票利率:
每年支付得息票利息占息票面值得百分比
10.利率风险:
利率变动引起资产回报率得风险
11.回报(回报率):
持有人得利息收入与有价证券价值变动得总额占购买价格得比例,即当期收益率与资本利得率之与。
12.当期收益率:
年息票利息除以当期价格
13.名义利率:
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得利率
14.普通贷款:
贷款人向借款人支付一定数量得资金,借款人必须在当期人向贷款人归还本金并支付一定数量得利息。
15.贴现发行债券(零息债券):
按照低于其面值得价格发行,到期时按照面值偿付。
16.现值(现期贴现值):
未来收入在今天得价值
17.到期收益率:
使债务工具所有未来回报得现值与今天得价值相等得利率
第五章
1、资产市场方法:
指使用存量资产而非流量资产决定资产价格得方法,目前这就是经济学家使用得主要方法,原因在于使用流量概念进行正确分析就是十分困难得,尤其在通胀得情况下。
2、流动性:
资产转化为现金得容易程度与速度。
3、供给曲线:
表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当某商品得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相关产品价格、厂商对某商品价格预期不变时,在此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与能够提供得商品数量与相应价格之间关系得曲线。
4、市场均衡:
在给定价格上,当人们愿意购买(需求)得数量与人们愿意出售(供给)得数量相等时得情况。
5、费雪效应:
指通胀率与利率在长期中同比例变化得关系。
6、风险:
事物未来变化得不确定性可能使决策者得到得收益低于期望收益,甚至遭受损失。
7、超额供给:
商品得供给大于需求得市场状况。
8、财富:
个人所持有得所有资源,包括所有资产。
9、机会成本:
将一定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得该项资源用于其她用途时所能获得得最大收益。
10、超额需求:
商品得需求大于供给得市场状况。
11、投资组合选择理论:
投资组合选择理论说明了人们在投资组合中愿意持有某种资产得数量,在假设其她情况不变得条件下,该理论认为:
资产需求数量与财富规模正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她替代性资产得预期回报率正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她替代性资产得回报率风险负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她替代性资产得流动性程度正向相关。
12、需求曲线:
表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当消费者收入、偏好及其她商品价格不变等情况时,在此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商品得需求数量与相应价格之间关系得曲线。
13、流动性偏好理论:
由凯恩斯提出得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得货币利率理论。
14、预期回报率:
在生产或投资活动中,一种未来可能获得得平均收益率。
第六章
1.信用评级机构:
提供有关违约风险得信息得投资顾问公司,她们根据违约得可能性对企业债券与市政债券等质量做出评级。
2.垃圾债券:
具有较高违约风险得债券。
3.违约:
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履行其之前承诺得支付利息或债券到期时偿付面值得义务。
4.利率得期限结构:
指除到期期限不同,其她条件均相同得情况下,各种有价证券得利率在某一时点得相互关系。
5.无违约风险债券:
一般就是国债。
6.收益率曲线:
将期限相同但风险、流动性与所得税政策相同得债券得收益率连接成得一条曲线。
7.利率得风险结构:
期限相同得债券得不同利率得联系,由违约风险、流动性与所得税政策等因素共同决定得。
8.风险溢价:
在到期期限相同得情况下,有违约风险得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得利差。
9.反转得收益率曲线:
向下倾斜得收益率曲线。
10.预期理论:
长期债券得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得短期利率得均值。
11.分割市场理论:
将到期期限不同得债券市场瞧做完全独立与相互分割得。
12.期限优先理论:
假定投资者对具有某种到期期限得债券有着特别得偏好,即更愿意投资于这种期限得债券。
13.流动性溢价理论:
长期债券得利率应当等于两项之与,第一项就是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利率得平均值;第二项就是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化而变化得流动性溢价。
第七章
1.适应性预期:
指根据以前得预期误差来修正以后得预期得方式,意味着当以往得数据发生变化时,预期会随着时间得推移缓慢变化。
2.推广得股利估值模型:
单阶段估值模型可以被拓展到任意多个阶段时得情形。
在这种情形下,股票得价值就是所有未来现金流量得现值之与。
3.卖空:
指预期金融工具价格会下跌之前卖出该种金融工具,再等到其价格降到一定程度后买进,从而赚取其中买卖差价。
4.套利:
市场参与者消除未被利用得盈利机会得过程。
5.戈登增长模型:
假定股利增长率不变时计算股票价值得简化模型。
6.股东:
持有公司股份或向公司出资得人。
7.行为金融:
借助人类学、社会学特别就是心理学等其她社会科学领域得概念来理解证券价格得行为。
8.市场基本面:
指在证券市场上,对证券未来得收入现金流产生直接影响得因素。
9.有效资本市场理论:
指从证券价格对信息反映得角度来瞧待市场有效性得一种理论。
10.泡沫:
资产价格上升得幅度远远超过其基础价值得经济学现象。
11.最优预测:
经济行为人充分利用其所能掌握得一切历史得与当前得以及预期未来得有效信息对经济活动做出合理得预测,从而实现自身收益或效用最优化得行为。
12.随机游走:
未来价值无法预测得变量得运行方式。
13.未被利用得盈利机会:
指在证券市场上,证券得当前价格低于对其未来价格得最优预测,或者也可以说某证券得回报率高于根据其特征所得到得合理回报率水平得情形。
14.股利:
股东对公司投资所获得得报酬或收益。
15.理性预期:
该理论认为预期应该就是与利用所有可得信息而做出得最优预测相一致,即充分利用了所有信息之后得最优预测。
16.有效市场假说:
理性预期理论在金融市场得一种应用。
17.剩余索取权:
股东对于公司资产在满足了所有支付要求后得剩余部分享有索取权。
第八章
1.代理理论:
又称“委托代理理论”,就是指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对经济行为得影响机制问题得一种理论。
2.净值(权益资本):
公司资产(它所拥有得以及别人欠它得)与其负债(她所欠得)之间得差额,又称股权资本。
3.无担保债务:
不设抵押品得债务,如信用卡贷款。
4.激励相容:
将借款人与贷款人得动机统一起来。
5.免费搭车者问题:
在经济学中,它指某些人或某些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成本)得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那里获得好处(收益)得行为。
6.担保债务:
抵押债务,设置抵押品得债务。
7.高额核实成本:
对公司活动予以监督过程中产生得高昂得时间与货币成本。
8.限制性条款:
为规避道德风险,债权人可以在债务合约中加入一些条款,限制债务人使用资金得范围,并监督债务人,保证债务人严格执行合约。
9.抵押品:
用于向贷款人承诺偿还得一种财产,一旦借款人无力归还债务,该财产就被用来保证支付。
10.委托代理问题:
由于代理人得目标与委托人得目标不一致,加上存在风险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得行为有可能偏离了委托人得目标,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与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得现象。
11.风险投资公司:
有助于缓解由委托代理问题导致得道德风险得一类金融中介机构。
第九章
1.资产管理:
银行经理要通过购买低违约率资产与进行资产多样化组合,将风险保持在适当得低水平。
2.久期分析:
衡量利率风险得一种方式,主要考察银行总资产与负债得市场价值对利率变动得敏感性。
3.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从事得,按通行得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她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得经营活动。
4.资产转换:
银行销售具有某种特征得负债,并利用所得到得资金购买具有不同特征组合资产得过程。
5.股本乘数:
等于资产比上股权资本。
6.法定准备金率:
金融当局规定得商业银行提留存款准备金得比率。
7.资产负债表:
商业银行最重要得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与资本金(所有者权益)。
8.超额准备金:
指商业银行与其她储蓄机构在货币当局(美联储)规定得必须提取得法定准备金之外自愿保留得一部分准备金。
9.法定准备金:
它就是金融当局为了加强监管,维护储户利益,以法律形式规定,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留得部分准备金。
10.资本充足性管理:
经理必须确定银行应当保有得资本规模,并获取所需要得资本。
它反映了一个金融机构得资本充足程度,就是衡量一个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能力得综合指标,就是保证银行经营安全性与稳健性得一项制度安排。
11.缺口分析:
衡量利率风险得一种方式,直接衡量银行利润对利率变化得敏感性,缺口就是指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差。
12.法定准备金制度:
指央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得存款按照一定比率交存央行。
13.补偿余额:
银行发放商业贷款时所要求得抵押品得一种形式,即得到贷款得企业必须在银行得支票账户中保有最低金额得资金。
14.利率风险:
利率变动所引起得银行收益与资产回报变动得风险。
15.准备金:
包括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
16.信用配给:
指借款人愿意支付规定利率,甚至更高利率,贷款人也不愿意发放贷款或将贷款数额严格控制在贷款申请额度内得现象。
17.负债管理:
以低成本获取资金。
18.资产回报率(ROA):
等于税后净利润与资产得比值,反映平均1美元资产所创造得利润,可以说明银行得运行效率。
19.信用风险:
也叫违约风险,就是指银行由于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意偿还贷款而遭受损失得可能性。
20.流动性管理:
保持足够得流动性资产来履行银行向储户进行支付得义务。
21.股权回报率(ROE):
等于税后净利润与股权资本得比值,用以衡量所有者得投资回报。
22.存款外流:
由于储户提现或要求支付而引起得存款减少。
23.贷款承诺:
银行承诺(在未来一个给定得时期)向企业提供给定金额以内得贷款,利息则与某种市场利率有关,有助于建立长期客户关系,就是降低银行甄别与信息收集成本得重要途径。
24.二级准备金:
流动性较强得资产,如短期政府证券。
25.贴现贷款:
银行向美联储得借款。
26.贷款出售:
表外业务得一种,又称为二次参与贷款,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某笔贷款部分或全部现金流出售给第三方,从而将这笔贷款转移到银行资产负债之外,使银行资产具有流动性得一种合约安排。
27.T账户:
简化了得资产负债表,主要用于分析资产负债表得变动。
28.贴现率:
指贴现利息与贴现得票据面额之间得比率。
29.货币中心银行:
地处大型金融中心(如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得银行,这些银行通常规模巨大,能够进行全球化得经营,如花旗银行、J、P、摩根大通银行。
30.库存现金:
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得现钞与硬币,主要用来应付客户提现与银行本身得日常零星开支。
第十章
1.银行破产:
银行无法向存款人与其她债权人清偿债务从而导致破产。
2.公允价值记账法:
又名“盯市记账法”,基于市价就是估计企业资产以及资本真实价值最好得根据得一种记账法。
3.银行业恐慌:
储户缺乏有关银行资产质量信息从而可能导致大规模从银行撤回资金,造成多家银行倒闭,银行贷款急剧萎缩得情况。
4.金融监管(审慎监管):
指对金融机构得经营者进行监督,以及评估金融机构经营得质量,这就是减少金融业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问题得重要方式。
5.监管套利:
指银行按照以风险为基础得资本金要求来安排其资产,所承担得风险却加大了得一种现象。
例如,银行在向信用评级较低得企业发放贷款得同时,剔除风险较低得资产(如向信用评级非常高得客户发放得贷款)。
6.巴塞尔协议:
以风险为基础得资本金要求。
7.压力测试:
计算在虚拟得极端场景下得潜在损失与资本补充需求。
8.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解决风险资产与表外业务所引发得问题得国际组织。
9.杠杆比率:
资本与银行总资产得比率。
10.“太大不能倒闭“问题:
政府为最大得银行中未投保得大债权人得偿付提供担保,因而即使储户与债权人在名义上并没有自动获取这种担保,她们也不会遭受损失得政策。
11.在险价值:
衡量在1%得概率水平下,某一交易组合在未来特定时期内得损失规模。
第十一、十二章
1.自动银行机(ABM):
利用与银行网站相连得ATM与电话来为客户提供服务得机器。
2.双重银行体系:
由联邦政府管理得银行同由各州政府管理得银行并行运作。
3.国民银行:
联邦注册银行,由美国财政部下属部门——通货监理署负责监管。
4.发起分销:
指分散得个体,通常就是抵押经纪人,即抵押贷款得发起人,把抵押贷款作为证券得标得资产分销给投资者。
5.自动提款机(ATM):
客户可以通过电子化机器取现、存款、转账与查询余额。
6.《埃奇法案》公司:
主要从事国际银行业务得特殊得附属公司。
7.证券化:
将众多小额得与不具有流动性得金融资产打包在一起,转化为可流通得资本市场证券得过程。
8.银行持股公司:
拥有一家或多家银行得公司,具体指以被控制得一家或几家银行得股票作为其资产得公司。
9.金融衍生工具:
又称金融衍生产品,就是从传统得金融工具中衍生而来得新型金融工具,最基本得形式有金融期权、金融期货、金融互换与远期协议。
10.影子银行体系:
银行贷款被通过证券市场得放款所代替,并涉及多家不同得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等。
11.金融工程:
指开发、设计与实施各种创新性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包括为各种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得解决方案得过程。
12.州银行:
美国州政府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得商业银行
13.中央银行:
负责经济体系中货币与信贷供应量得政府机构。
14.期货合约:
根据这一合约,卖方承诺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约定价格向买方提供某种标准化得商品。
15.次级抵押贷款:
向信用记录较差得借款人发放得抵押贷款。
16.社区银行:
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与居民家庭服务得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
17.对冲:
利用期货交易来避免或减轻现货所受价格波动风险得交易方式。
18.超地域银行:
虽然不处于任何一个货币中心城市,但规模上超越了货币中心银行得银行持股公司。
如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得美国银行与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得第一银行。
19.存款利率上限:
美联储设置得存款利率限度。
20.国际银行业设施:
可以吸收外国居民得定期存款,且不必缴纳法定准备金与接受有关利息支付得限制;还可以向外国居民发放贷款,但不得向本国居民发放贷款。
21.流动账户:
它就是银行对支票账户支付利息得金融创新。
在每个工作日结束后,企业支票账户余额中一定金额以上得部分都会被“清除”出该账户,并投资于隔夜证券,从而可以向企业支付利息。
22.脱媒:
又称非中介化,就是指资金得融通、支付等活动更多地直接通过证券市场进行,从而降低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得传统中介在金融体系中得重要性。
23.虚拟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