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292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2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房地产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磊鑫.滨江1号工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零一零年四月二日

 

目录表

1工程概况………………………………………………3

2施工组织施工部署……………………………………4

3组织机构………………………………………………4

4施工前准备工作………………………………………6

5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7

6季节性施工措施………………………………………33

7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34

8质量保证措施…………………………………………39

9安全保证措施…………………………………………51

10主要机机具使用计划…………………………………57

11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措施………………………………58

12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59

13文明施工措施…………………………………………60

14工程进度计划表………………………………………67

15施工平面布置图………………………………………68

16工程总结………………………………………………69

怀化武陵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建施部分概述:

磊鑫.滨江1号住宅小区工程是由台江县磊鑫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北京龙安华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贵州省地质矿产局清镇工程勘察公司勘探,怀化武陵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管理的住宅群楼,该项目位于台江县城,北临滨河路,与翁你河隔路相望,南与居民区隔规划消防路相接,总用地面积30237.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7868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5%,容积率为2.2,绿地率为36.5%。

磊鑫.滨江1号规划16栋多层建筑,1、6、7、11、12、16栋为商住楼,其余10栋为住宅楼。

另在中心广场设一地下车库。

1、7两栋多层建筑一层为商铺,层高4.2米,1栋二层部分为商业。

部分为社区活动中心,层高3米;7栋二层为小区幼儿园,层高3米;三至六层为住宅,层高3米。

6、11、12、16四栋多层建筑一层为商铺,层高4.2米,二至六层为住宅,层高3米。

楼地面:

均为水泥砂浆面层。

内墙面:

除厨房、卫生间内墙面均为水泥砂浆面层外,其余均为混合砂浆。

顶棚面:

除卫生间\阳台顶棚为水泥砂浆打底,其余均为混合砂浆。

外墙面:

以外墙涂料为主。

门窗:

窗为铝合金窗,门为防盗门等。

1.2结施部分概述:

本工程结构设计为砖混结构,底部框架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属非抗震设防地区,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

建筑主体屋面檐口高度为22.1m,本建筑物为三类工程,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二级,防雷等级为三级,钢筋采用HPB235、HRB400级钢。

基础:

独立柱基、砖砌条基。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三层以上为C25、三层以下为C30。

砌体:

内\外墙采用240MU10烧结多孔粘土砖、外墙M10混合砂浆砌筑;内墙M5混合砂浆砌筑

屋面:

现浇盖瓦屋面

2、施工组织与部署:

2.1施工条件:

2.1.1本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落实,交通运输便利,水、电已到达施工现场,按建设方指定位置接入,现场设配电房,安总水表、电表,按表交费。

2.1.2为给二次装修施工提供便利,主体结构及安装工程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做好预留、预埋,减少二次装修的浪费及打凿对结构的影响。

2.2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目标,公司决定以项目经理陈荣华为首成立精干高效的“怀化武陵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磊鑫.滨江1号”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全权组织施工生产,对本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成本等综合效率有计划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框图及人员名单如下:

“怀化武陵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磊鑫.滨江1号”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架

 

 

施工顺序及流水段的划分:

2.3.1工程施工程序遵循:

“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的原则,按测量放线→基础→主体结构→屋面防水→内外装修→室外附属工程→竣工验收。

安装工程预留(预埋)、安装、调试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2.3.2主体结构往上不分段,内外装饰待主体验收后进行,内装饰自上而分层分段,立面分成四个段,组织流水施工,外装饰自上而下进行。

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尽量为加快施工进度,合理调配劳动力,减少窝工现象来划分。

2.3.3各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平面分段、立体分层、同步流水的施工方法,在时间、空间上紧凑搭接,有条不紊地完成。

2.3.4分部工程的划分:

本工程划分为以下五个分部工程:

①基础工程;②主体结构工程;③屋面防水工程;④装饰工程;⑤室外及附属工程。

2.4资源部署:

2.4.1材料管理程序:

计划→采购→送检、验收→合格→使用。

2.5人员、设备、材料运到施工现场方法:

2.5.1设备、人员运到现场的方法:

人员、机械设备均用专车送达。

2.5.2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钢材、水泥从质量好、信誉高的厂家直接购进,分批用载重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本工程所需中(粗)砂、砂砾主要从附近砂石场购买,用自卸式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工程所需其它材料从生产质量好、信誉优的重点厂家采购,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2.6现场准备:

2.6.1对建设单位提供的标高和水准点进行复核。

2.6.2敷设现场临时用水、用电供应管道线,按有关规定建立施工排污系统、安全用电系统。

水、电从建设方提供的水、电源接入,按表交费。

2.6.3根据使用要求作好施工塔吊等机械设备的基础处理,机械设备按顺序进场安装、调试。

2.6.4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搭建好生产临时设施。

2.6.5施工道路:

场内车行道路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和拟建永久道路,场内临时道路上铺炉渣一层,面层作硬化处理,以利于不同季节施工。

2.6.6消防设置:

在现场重要位置配置干粉灭火器等防火设备。

2.7作业准备:

2.7.1清除现场内所有障碍物,如地上高压、照明、通讯线路,电杆、树木及地下给排水、电缆、沟渠等;对附近原有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防护和加固措施。

2.7.2作好现场场地平、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7.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轴线和水准基点。

对建筑

物做好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作为施工控制

的依据。

3.7.4完成必需的临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生活设施及机械进出和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2.7.5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7.6标高控制:

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水准点,用经校验的水准仪进行高程测设并将标高线测设标识于原有建筑物上,施工至±0.00引测至建筑物的柱子上,各层标高用经检定的钢尺从±0.00拉通尺进行引测,各楼层用水准仪进行校核、调整,并标定于各层柱、柱筋上,用以作为各操作层的控制标高。

2.7.7测量控制误差:

测距精度达到1/3000,测角精度±7″,垂直偏差小于3/10000·H(总高度)。

2.7.8所有测量仪器均应经过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并按时进行复检。

设专人使用、管理、保养制度,检测质量落实到人。

2.7.9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每次每层控制点控制线施测后,须经总工程师组织进行复核;细部尺寸由施工段、各专业队人员负责,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每次测量均需完整的、详细的记录,作为主要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归档保管。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1基础工程:

3.1.1测量放线:

为确保测量精度,测量工具采用经校核合格的J2级光学经纬仪进行。

基础放线办法:

根据场地上民用建筑主轴线控制点或其他控制点,首

先将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测定于地上,并在桩顶钉上小钉作为标志。

屋外墙轴线测定以后,再根据建筑物平面图,将内部开间所有轴线都一一

测出。

然后检查房屋轴线的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0.5‰。

最后根据中心轴线及基槽宽,加上工作面及根据放坡系数计算出的尺寸,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坑开挖边线,以便开挖。

3.1.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严格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基槽(坑)开挖程序:

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整、清理→余土外运。

3.1.2.1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土方采用机械挖土,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视现场土质情况确定,开挖时的放坡系数以1:

0.5~1:

0.75为宜,对特别松软的不利地段可采用挡土板的形式进行防护,以防止塌方、溜坡。

大面群基坑标高不一,机械开挖一般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标高,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

挖出的土方运至弃土场堆放,最后将斜坡道挖掉,坑边应留部分土作基坑回填之用,以减少土方二次搬运。

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然后人工修整基坑,用人工及风镐清理基坑底。

3.1.2.2机械开挖应由深而浅,开挖完成后,基底应预留一层200~300mm以上土层,

在进行下道工序前挖去,以避免基底土遭受扰动,降低承载力。

3.1.3独立柱基施工:

3.1.3.1垫层砼在基础验槽后立即浇筑。

垫层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在

其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浇筑砼。

3.1.3.2柱、基础梁模板均采用20mm竹模板作面板,木条作背楞和柱箍组合制作成的定型模板,支撑采用钢管架。

4.1.3.3铺放钢筋时,注意弯钩朝向,连接柱、墙的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

基础钢筋绑扎牢固,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做成井字形,将墙、柱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底部钢筋网片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

基梁施工完并拆模后,其表面涂冷底子油两遍,沥青胶泥两遍,以防地下水对基础钢筋的腐蚀。

3.1.3.4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砼。

浇筑时每一柱基一次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3.1.3.5砼浇筑完12h后,应立即养护,其表面覆盖草袋或麻袋浇水养护。

3.1.4砌砌条形基础施工:

3.1.4.1砌筑前,将垫层表面上的杂物清扫干净,并浇水湿润。

3.1.4.2在垫层转角处、交接处及高低处立好基础皮数杆。

基础皮数要进行抄平,使杆上所示底层室内地面线标高与设计的底层室内地面标高本一致。

3.1.4.3砌筑时,可依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砌几皮砖,再在其间拉准线砌中间部分,其中第一皮砖应以基础底宽线为准砌筑。

3.1.4.4内外墙的砖基础同时砌起。

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同时砌起时,应留置斜差,斜差的长度不应小于斜差高度。

3.1.4.5基础底标高不同时,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向低处搭接。

3.1.4.6水平灰缝及竖向灰缝的厚度应控制在10mm左右,最小不小于

8mm,最大不得超过12mm。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3.1.5基础梁施工:

垫层砼在基坑验槽后立即浇筑。

在垫层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

模板采用20mm竹模板系列,钢管架斜撑于土壁上。

铺放钢筋时,注意弯钩

朝上,边接柱的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绑扎牢固,按轴线位置校

核后用方木架做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底部钢筋网片用与砼保护层同厚度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

一个区段内边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基梁施工完并拆模后,其表面涂冷底子油两遍,沥青胶泥两遍,以防地下水对基础钢筋的腐蚀。

3.1.6土方回填:

施工前应将回填土区域内的积水、淤泥和杂物清除,应将基底挤压密实;回填土每层至少夯实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边,纵模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回填土每层填土回填300mm,双面同时夯填,回填土选用老土(回填土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采用),回填土严禁使用杂填土及生活垃圾。

3.2主体工程:

3.2.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方案:

主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分中弹线→扎柱筋→砖砌墙放拉筋→浇柱砼→支梁板模→扎梁板钢筋→浇柱砼、支梁板模→浇梁、板砼→搁预制板→支楼梯模板→扎钢筋浇楼梯→养护→转上一层主体施工。

3.2.2脚手架工程:

主体结构和外装饰施工外架采用双排竹脚手架,内墙砌筑搭设砌筑架和运输道,内装饰采用满堂红脚手架。

外架搭设施工要点及技术保证措施如下:

3.2.2.1架子搭设前,做好基层夯实,铺设垫块,摆放扫地杆,并在架子外侧开挖排水沟,以防积水。

3.2.2.2搭设顺序:

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逐根树立杆,控制立杆间距(与扫地杆扣紧)→安装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

→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立杆紧扣→安装第一步小横杆(与扫横杆扣紧)→

安装小剪刀撑→铺设架板。

为了保证操作安全及脚手架的刚度和稳定性,进入第二步架后应设斜撑,脚手架外侧设剪刀撑。

与建筑物连接的拉杆靠近立杆的小横杆可紧固于立杆上,双排脚手架小横杆靠墙一端应离墙5~15cm。

脚手架各杆件相交处伸出端头,均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

3.2.2.3所有外、内砌筑架、运输架、装饰架均满铺竹架脚手板,踢脚板高0.3m。

踢脚板用铁丝与架管绑扎牢固。

外侧设竹胶合板挡板,满挂密目安全平网和立网,采取全封闭作业,安全网下口与外架连接密实不留空档。

3.2.2.4外架均设1.2m高钢管防护栏杆,施工人员上下使用的斜道坡度符合要求用竹架板铺牢固,并有防滑措施,安全扶梯不低于1.2m高。

3.2.2.5架子使用前由现场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并由使用人(或接受人)签名。

3.2.3模板工程:

3.2.3.1框架柱、构造柱模板:

框架柱、构造柱模板施工方法采用先砌墙体,后支模、再浇注。

墙体砌筑时先留好模眼,用钢管作柱箍,保证模板与砖墙面密贴,支撑牢靠,柱顶与梁交接处,留出尺寸等于梁宽、高的缺口(现浇平板底部分扣除平板厚度)并在缺口两侧及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即为梁侧及底板的厚度。

留设框架柱位时,先在地面(或楼面)上弹柱轴线及边线,同一柱列先弹两端柱轴线及边线,然后拉通线弹出中间部分柱的轴线及边线。

按照边线先把底部方盘固定好,然后再对准边线砌筑墙体,再固定柱模板,柱模与柱箍之间用木楔尖紧。

3.2.3.2梁、板模:

梁底板、侧板、板模均用12mm厚竹胶模板拼装制作而成。

支撑采用

ф48×3.5普通钢管支撑。

梁底板下每隔400~600mm用顶撑支设,梁模两

侧板下方设夹木,将梁侧板与底板夹紧,并钉牢在梁柱顶撑上。

主次梁搭接处,在主梁侧板上留缺口,并钉上衬口档,次梁的侧板和底板钉在衬口档上。

支撑梁模板的顶撑用钢顶撑,顶撑的间距根据梁的断面大小设定在400~600mm之间,帽木用断面100mm×100mm的方木,长度根据梁高决定。

为了确保梁模支设的坚实,在夯实的地面上立柱底垫厚度不小于4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通长垫板,用木楔调整标高。

梁模板安装后,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检查并调整标高,再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

顶撑间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

3.2.3.3框架梁柱接头处理:

为防止梁柱接头处柱断面发生变形,梁下1m以上区段特制定型柱模板,柱砼浇捣完后此段模板及柱箍予以保留,待梁柱接头处砼浇捣完后才予以拆除。

4.2.3.4楼梯模板:

本工程楼梯为现浇楼梯,楼梯底模采用竹胶合板,外侧模制作异形木模板,踏步采用木模,一头固定在外侧模上,另外用一至二道反扶梯加三

角撑定位。

施工要点如下:

3.2.3.4.1楼梯模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梁再装楼梯斜梁和木模方及楼梯底模板,然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

3.2.3.4.2梯步高度均匀一致,特别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到楼地面层粉刷厚度,防止由于粉刷面层厚度不同而形成梯步高度不协调。

3.2.3.5模板的拆除:

非承重构件模板,在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不因拆模拉坏棱角时,即可拆

除。

对承重构件则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悬臂梁、檐口板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除。

拆除顺序和方法严格按配板设计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模模及支撑拆装规定: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按设计强度百分率(%)

<2m

75%

>2m

100%

≤8m

75%

>8m

100%

悬臂梁

<2m

100%

>2m

100%

3.2.4钢筋工程:

钢筋采用建设方指定厂家的优质产品,钢筋使用规格包括HPB235、HRB400级钢,钢筋均在现场钢筋棚内集中配料加工,各种钢筋必须先送检,合格的方能使用。

3.2.4.1施工要点:

钢筋下料:

钢筋配料按结构施工图、技术变更及有关规范进行,由项目部施工员等技术人员配合执行,并签发加工单。

配料原则为:

3.2.4.1.1钢筋:

柱纵向主筋按一层一接,梁上部纵筋在梁跨中1/3处截断,梁下部纵筋在梁支座处截断。

3.2.4.1.2接头方法:

主筋位置及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按规范要求执行。

3.2.4.1.3钢筋接长:

梁中直径大于φ16的钢筋采用对焊连接;柱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小于φ16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焊,搭接长度按设计要

求及强制性条文标准执行。

3.2.4.1.4楼板钢筋伸入梁内时,板底筋锚固长度≥15d及150mm。

3.2.4.2钢筋加工和堆放:

本工程钢筋在现场钢筋棚内集中配料加工。

由专业人员根据签发的钢筋加工单进行加工,粗筋均用切断机下料,弯曲机成型;细钢筋采用冷拉调直(拉伸率不宜超过5%),箍筋采用手工制作,端部弯钩135°,端部平直长度不少于10d。

钢筋堆放时一律按规格、楼层、部位、构件名称用扎丝挂牌编号堆放,并用钢丝索分别捆扎。

3.2.4.3钢筋的现场吊运:

因施工场地限制,为确保施工进度计划,提高机械效率,钢筋现场吊运采用塔吊(人工抬运配合)进行。

3.2.4.4现场钢筋施工:

3.2.4.4.1框架柱钢筋施工:

施工顺序:

接竖筋→分筋距→布箍筋→绑扎(满扎)。

3.2.4.4.1.1柱中的竖向钢筋接长采用电渣压力焊搭接时,角部钢筋

弯勾与模板成450,中间的钢筋与模板成900。

3.2.4.4.1.2绑扎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3.2.4.4.1.3在立好的柱主钢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

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宜用缠扣绑扎。

3.2.4.4.1.4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于上层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

3.2.4.4.1.5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

向钢筋交叉点可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骨架歪斜。

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干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

在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0,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

3.2.4.4.1.6柱筋控制保护层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4.2.4.4.2梁、板钢筋施工:

绑扎顺序为:

按“先梁底,再箍筋,最后面筋的程序,在模板上分划间距→布直径较大的钢筋→布另一向钢筋→绑扎(周围满扎、中间小梅花绑扎)。

3.2.4.4.2.1梁钢筋施工:

3.2.4.4.2.1.1当采用模内绑扎时:

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

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主筋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隔一

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

3.2.4.4.2.1.2梁中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有抗震要求的结构,箍筋弯钩应为135°。

如果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应为6~10d。

3.2.4.4.2.1.3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确;梁与柱交接处,

梁钢筋锚入柱内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2.4.4.2.1.4梁的受拉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5 mm时,不应采用

绑扎接头。

小于25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

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10d。

接头不宜设在梁最大弯矩处。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

互错开,在受力钢筋30d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3.2.4.4.2.1.5纵向受力钢筋为双排或三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宜与纵向钢筋规格相同,以保证设计要求。

3.2.4.4.2.2构造柱钢筋绑扎与安装:

一般采取先砌外地人砖墙后绑构造柱钢筋,也可采取预制好构造柱钢筋骨架,安装后再砌墙体;

当下部基础或下层构造成柱砼达到30%以上强度,即可开始绑扎构造柱钢筋。

钢筋接头多设在梁板下面,伸出梁、板面高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如现场绑扎时,先将根柱所有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接长

构造成柱钢筋,划上箍筋间距,逐上绑扎。

应注意的是箍筋搭接处,要沿

受力钢筋方向错开绑扎。

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构造柱钢筋与圈梁钢筋应绑扎连接,使形成一框架体系,在柱脚.柱顶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为使用构造柱钢筋的位置正确切保证构造与墙体的整体性,在砌马牙差时,应沿墙高每500mm设两根φ6mm水平拉结筋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整修,以确保钢筋位置正确,然后

即可支摸浇筑。

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弯钩与模板成450,中间的钢筋弯钩与模板成900。

3.2.4.4.2.3圈梁钢筋绑扎:

圈梁钢筋一般在模板支好后绑扎。

当采用预制绑扎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在构造柱处进行搭接绑扎。

在模内绑扎时,按箍筋绑扎。

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

圈梁钢筋应交圈绑扎,使成封闭形。

在内外墙交接处、大角转角处的错固拐入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对Ι级钢筋搭接长度不少于30d。

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应符合:

同一截面受拉区不大于25%,受压区不大于50%。

圈梁与楼梯间及洞口等部位相碰,钢筋需切断时应搭补强,构造成要符合设计要求。

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其搭接或连接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圈梁钢筋绑扎完后应加垫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保护层厚度。

3.2.4.4.2.4板钢筋施工:

3.2.4.4.2.4.1绑扎前应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

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的间距。

3.2.4.4.2.4.2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配合安半装并固定。

3.2.4.4.2.4.3钢筋搭接长度、位置和数量的要求,与梁钢筋绑扎相同。

3.2.4.4.2.4.4板与圈梁、框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应在上,圈梁的钢筋居中,框梁的钢筋在下。

4.2.4.4.2.4.5板绑扎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对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

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隔点交错绑扎(双向配筋板相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