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3144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docx

班主任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4篇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学习动机是由()几个方面构成。

  A、意志B、学习需要C、诱因D、爱好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

  A、目的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概括性更强。

  3、相同要素说是由()共同提出,是对形式训练说的一种挑战。

  A、桑代克B、贾德C、伍德沃斯D、奥苏贝尔

  4、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罗()

  A、操作性行为B、条件刺激C、获得与消退D、刺激泛化与分化

  5、态度的结构包罗()

  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意志成分

  6、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包罗的阶段有()

  A、成立问题表征B、调整解决方案C、搜寻解法、D、执行解法

  7、一篇课文,如果记忆20次能够达到背熟,那么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次

  A、20B、25C、30、D、40

  8、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主要有()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过程D、动机过程

  9、全身松驰法由()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A、沃尔朴B、福勒C、雅各布松D、奥苏贝尔

  10、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模式有()

  A、先行组织者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组合学习

  11、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

  A、《教育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概论》C、《年龄和教育心理学》D、《教育实用心理学》

  1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

  A、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暗示D、情绪唤醒

  13、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

  A、成熟B、练习和经验C、社会性经验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1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有()

  A、道德认知;B、家庭教养方式;C、社会风气;D、同伴群体

  15、按照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的任务。

  A、30%B、50%C、60%D、80%

  16、学习策略的训练要遵循的原则有()?

  A、内化性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特定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

  17、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A、关注保留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长阶段

  18、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主要有()

  A、探究模式B、指导模式C、治疗模式D、社会影响模式

  19、强迫症包罗()

  A、强迫观念B、强迫整洁C、强迫思维D、强迫行为

  20、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A、动机原则、B、程序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强化原则

  21、加涅按学习结果分类,有()

  A、智慧技能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知识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

  22、掌握了"蔬菜"这个概念,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强化学习

  23、前运算思维阶段儿童的言语表示出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我中心的语言的表示形式有()

  A、重复B、内心独白C、独白D、集体独白

  24、心智技能的特点是()

  A、客观性B、观念性C、内潜性D、简缩性

  25、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的共同点有()

  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C、后期进步较慢D、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26、智商IQ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相关系数在中学为()

  A、0.6-0.7B、0.5-0.6C、0.4-0.5D、0.3---0.4

  27、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A、概念理解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概念内化

  28、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几个阶段。

  A、依从B、认同C、内化D、实践

  29、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B、认知性C、知识性D、序列性

  30、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心理因素主要有()

  A、心理障碍B、知识水平C、心理冲突D、特殊的人格特

  二、填空题(15分)

  1、学生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的差异。

  2、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

  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独创性。

  4、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示和()。

  5、恐怖症的类型,在中学生中()较多见。

  6、自我必然行为主要表示在三个方面:

请求、拒绝和()。

  7、记忆包罗识记、()、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8、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按序性、不平衡性、()。

  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10、桑代克按照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练习律)、(效果律)。

  11、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提出。

  12、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人发现,遗忘的进程是()。

  13、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罗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

  14、要在城市中新开通一条公交路线,应怎样设计较合理?

这个问题分类应属于()。

  15、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示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和学习倾向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25分)

  1、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所以"组织者"必然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

  3、在实施本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不能进行惩罚。

  4、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5、发现学习必然优于接受学习。

  四、简答题(20分)

  1、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2、为什么说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4、智力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5、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30分)

  1、论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及其教育意义。

  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30分)

  1、BC2、ABCD3、AC4、CD5、ABC6、ACD7、C8、ABCD9、C10、BCD11、D12、ABCD13、ABCD14、BCD15、B16、ACD17、B18、BCD

  19、AD20、ABD21、AB22、B23、ACD24、BCD25、ABCD26、B27、BC28、ABC29、ABD30、CD

  二、填空题(15分)

  1、思维水平2、最近发展区3、变通性4、利用表格5、社交恐怖症6、真实地表达本身的意见和情感7、保持8、差异性9、命题网络10、准备律11、班杜拉12、先快后慢13、系列性策略14、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15、学习策略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25分)

  1、正确。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同意,将本身所认同的思想和本身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错误。

"组织者"一般呈现在要学习的材料之前("先行组织者"),也可以在学习材料之后呈现。

它既可以是在抽象、概括性上高于学习材料的材料,也可以是具体概念,在抽象、概括水平上低于学习材料。

  3、错误。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应给以必要的惩罚,两种方式:

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

但应严格幸免体罚或变相体罚。

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

  4、正确。

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并以此设计了教学机器。

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并按照逻辑关系按序摆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教师(或教学机器)要在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后立即反馈,出示正确答案。

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

它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

它基本上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5、错误。

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面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任何不同。

研究者必需消除对接受学习的误解。

他认为:

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并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

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有意义学习活动多偏重于接受学习,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太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手段。

其次,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需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

  四、简答题(20分)

  1、按照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

一个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并且每一个维度都存在很多过渡形式。

  2、

(1)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知识按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类。

(2)学生学习知识的认识过程又具有特殊性。

过程相对径直而简短。

  3、一、有效的说服。

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必然的约束力,易使成员负责执行的负责。

四、价值辨析:

讨论谈话等。

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别的,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也有效。

  4、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需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即高智商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

  5、

(一)生物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病菌、病毒感染、3、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

(二)社会环境因素: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2、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三)个体心理因素:

1、心理冲突。

压力最大的"趋-避式冲突"。

2、特殊的人格特征。

  五、论述题(30分)

  1、答: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一)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区分了2种心理机能:

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所特有的,它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

高级心理机能的本色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维果斯基提到的工具有两个层次:

物质生产的工具和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

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彼此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与其他人以及语言等符号系统的这种社会性彼此作用,包罗教学,对发展起形成性的作用。

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信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发展的情况取决于他们的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他认为: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2、心理发展观。

他认为: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由低级机能向高级机能转化的发展有四个表示:

(1)随意机能不断发展。

随意性越强,心理水平越高。

(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

(1)心理机能的发展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3)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3、内化学说:

他十分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全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

维果斯基的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的工具理论。

  4、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他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主张教学应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促进发展。

  教学的作用表示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

只要教学充分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且能按照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就必然能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对教学的影响:

  维果斯基是一个建构主义者。

首先,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

其次,强调活动,认为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他认为活动是以语言及其他符号系统为中介的社会性活动。

第三,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需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

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在新水平上整合新旧信息以形成新结构。

  维果斯基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

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其中值得注意是的支架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的要点:

首先,强调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现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水平,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负责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维果斯基的理论对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也有必然的指导性。

  此外,维果斯基的思想也强烈影响到建构主义者对教学和学习的看法。

教学不只局限于对教学结果和外部因素的强调,开始注重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内在因素,如一些背景性和过程性因素。

  2、答:

教育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二是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整的技能;三是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具体可采取以下办法: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本身,正确评价本身,接纳本身。

中学生常出现二种倾向:

一是对本身估计过高,过于自信;二是自我评价过低,过于自卑。

对学生发展都不利。

3、帮助学生成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应注意两点:

一是对他人期望不要过高;二是幸免与他人盲目竞争。

4、帮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首先,要保持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健康;其次,培养本身的各种兴趣爱好,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

第三、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向好友等倾诉;写信、写日记等;转换环境)。

5、让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

6、帮助学生认识求助心理咨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是有"病",心理咨询是一种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本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本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表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练习复习D.考试

  5.教师按照必然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必然的()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治理能力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B.练习性课程C.地方性课程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B.指导型C.民主型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

  A.一B.二C.三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

  A.社会文化B.精神文化C.人文文化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按照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B.诊断C.评定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B.价值观教育C.本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示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C.个别化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B.选拔作用C.决定作用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本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知道和研究学生B.教好与管好学生

  C.估好个别教育工作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

否则就侵犯了学生的()

  A.名誉权B.人身自由权C.受教育权D.人格尊严权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示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按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

  22.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队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之为_______。

  23.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_______。

  24.学生的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_______。

  2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_______。

  2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7.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8.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

  29.班级治理的主要模式有:

_______、平等治理_______、和目标治理。

  30.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

  31.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阶段。

  32.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_______。

  33.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组组织的领导者,又是班组人际关系的_______。

  34.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_______和真谛。

  35.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罗使学生_______教材和_______教材。

  3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的关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7.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38.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39.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40.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1.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示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DCCBB6-10:

ADCCB11-15:

ADCBA16-20:

BCDBD

  二、填空题

  21.政治经济制度22.个体身心发展23.教师人格特征24.基础

  25.行26.马克思主义27.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28.道德两难

  29.常规治理、民主治理30.孔子31.高中32.苏格拉伦33.艺术家

  34.本质35.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36.民主平等、彼此促进

  三、简答题

  37.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并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8.答案要点: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9.答案要点: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同意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0.答案要点: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本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1.答案要点: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论述题

  42.答案要点: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