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2800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docx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

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有感

    自教学开放月以来,我们从实验到一小,再到三小,一路走来真是风景处处都好。

正应了古人那句话: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些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上级领导的正确引领,归功于教研员的悉心指导,更在于教师们扎扎实实那种务实的工作态度。

  来到了三小,给我们总体感受就是一个字“美”。

美丽的教学大楼,美丽的校园文化,,美丽的课堂教学。

我们五小教师有幸走进了这样美丽的课堂,老师们均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现了我县理科实效教学和语文定向教学的理念及构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几年来在教育局课程改革精神的感召下,在三小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和全体教师的不断探索中缔造出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奉献,执着进取的教师队伍他们用火热的教改之心温暖着校园,用执着的前进步履谱写着教育教学的新篇章。

刘洪波老师以流畅的语言、自然的教态显示了自身深厚的教学功底。

周田春老师语调沉稳,声音清晰,富有穿透力。

李红新老师和刘秀英老师教师具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善于运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单立春老师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的英语课。

陈晓飞老师无论是从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三小人对课改的独特思考与理解,无不折射出智慧的光芒,让人大开眼界,备受启迪。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过硬的基本功,较好的调控能力,才能展现给我们一节节精彩的课堂。

  今天受领导的委派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作为我本人来讲,很高兴能有这样学习交流的机会。

所以说还是要感谢领导们给我们搭建的这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要感谢三小学领导们多日的辛苦付出,为我们准备了如此丰盛的教学盛宴。

听课前我校领导做了精心的布置,做到课课有人听。

听完后郭校长协同全体教学领导组织教师对贵校展示的课进行了交流研讨。

我们都觉得他们做到了认真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抓住学生发展的主线,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下面我来谈一下粗浅认识。

  一、激发兴趣,自然而有热度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

也有人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学习的知识也就越来越牢固。

李双老师《MyFriend》一课中,老师始终围绕重点句型学习新单词,进行句型的操练。

复习巩固阶段,充分利用Freetalk活动、说唱、各种游戏、竞赛,以及小组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整节课节奏紧张活泼,松驰有度。

李老师始终以一种亲切自然的教态启发引导学生,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标。

陈晓飞老师的音乐课《在动物园里》,能关注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还有秦丽洁老师、李晓光老师的故事导入,高丽霞老师把10的认识融于闯关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运用掌握10的组成,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生动有趣的形式,便于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调节到最佳状态,为课堂增添了适当的热度。

  二、探究学习,自然而有深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

老师们能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些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发展思维的活动。

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1.求真,摒弃不必要的形式的东西。

  我们的教学是要“一切从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课堂中,老师们能够围绕三维目标展开教学,准确的目标在恰当的载体中和有效的教学手段中得以完美的落实。

纪清华老师的那节思维课《假如我有一双翅膀》,老师结合二年级学生特点先为学生搭梯子,给出这样的句式“假如我有这样一双翅膀——”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全员参与语言表达之中,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排比句进行练习说,就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慢慢地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

思维逐步被激活打开,最后教师将学生思维引到终点通过文字梳理成简短的文字,就这样没有任何的修饰,没有一点形式上的东西,就这样真真实实的进行着,我们听着感觉真好。

因为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成长着、收获着……

  刘洪波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小脸通红,小眼睛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说”这一切说明什么?

说明了孩子们兴奋了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孩子的智慧之门开启了,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在不断地表达他们真实的所闻、所感、所获。

从而真正有效地落实了三维目标。

  2.求实,扎实开展活动,重视思想和方法指导。

  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情感经验,更有利于在关注学习过程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思想和方法的提升。

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其他科任学科都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充分放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新知运用新知,培养能力。

充分体现学科的思维方法和特点,让学生在思维的海洋中自由的驰骋、遨游。

无论是刘洪波老师、周殿杰许春丽老师的思维作文联动,还是胡红玲、纪清华、赵丽芳老师的基本思维课,他们或是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或是列点发散思维,都能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发散,这样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还有数学学科的高丽霞老师执教的《10的认识》,让学生同桌合作交流、动手操作,通过摆学具,写组成式,说意义,并在10前面各数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对10的组成进行有序的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如孙晓伟老师的《7的乘法口诀》一课,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分层次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7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用处由模糊变得清晰,由零乱变得完整,使学生能够认识并体会到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如归纳、类比等,并让学生根据已有事实进行数学推测、论断,养成“推理有据”的数学思考习惯。

  3.求深,注重活动过程,强调实践和体验。

  美国华盛顿一所小学的墙上写着:

我听见之后,就忘记了;我看见之后,就记住了;我做过之后,就理解了。

我们的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让学生在课堂上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身体去经历,用大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如:

盖兆艳老师的学案导学课《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了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找一找的探究活动。

在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后,让学生说一说的特点,通过比较,发现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自主用集合圈表示它们的关系,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然后让学生画一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发现画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接着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体验到图形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尹宝艳老师的语言实践《续编故事》,课的开始尹老师以词语填空的形式练习说话,然后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体会带有修辞方法的句子,表达效果最好。

然后通过扩句和缩句让学生习得方法,最后得法后让学生采用习得的方法进行续编故事。

就这样老师们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的练习。

自然而有深度的探究新知的过程,优化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也让我们看到了三小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理念,进行了卓有实效的教学研究。

  4.求精,循序渐进,注重细节。

   

  细细品读老师们的课堂,精彩之处层出不穷。

在教学过程中,万春敏、谢晓云、孙丽霞等几位老师从细微处着手,让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开展了重点指导,让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标点,抓住课文中的关键之处、精妙之处,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把感悟活动引向深入,从而使学生明白事理。

从《小兔过河》一课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该老师对细节的精心把握,通过层层设计,由简单到具体,有一幅到多幅逐步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语言表达方法、写话方法,诱其深入学习。

所以我要说,细节不仅仅只决定精彩,细节更决定成功!

  三、灵活训练,自然而有力度

  我们都知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后,要通过多途径多方式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形成各种能力,各种训练是同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三小的老师在这方面做到了有章有法。

  1.加强知识的拓展延伸,发展思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开展课外延伸,能够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同学们更主动的探索,积极思考,进而获得发展。

周田春老师在结束前安排了一道拓展练习:

出示一幅图,并提问,涂色的部分还都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吗?

使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为下节课几分之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学生对后续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课中,老师们能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挖掘教材中的探索因素,延伸、拓展教材,与语文教材融会贯通,如程艳章老师的《蒙着眼睛画画》、孟凡龙老师的生活作文《快乐》、王玲老师的语言实践课《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等都能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并从心底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而构建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

促进课内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迁移。

  2.多种解决问题方法训练

  有很多数学问题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并且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知识的增加,解答同一问题的方法也会越来越多。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勇敢地发表见解,大胆推理,勤于探索,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像谢艳琴和林晓梅老师的合作考试课,王小红老师的思维方法反思课,老师经常会发散性提问:

“你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你还有不同的观点吗?

”这时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

我们看到一道行程问题的题目,学生思考出一种算术和8种方程解法,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正是在这类问题激发和推动下展开的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所以才得到多种答案。

这样通过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思,使学生的思维触角伸

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学生将来会学数学,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3.从错误中加强反思的训练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要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

错题是个宝,每一道错题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正确对待,错题不仅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帮助师生查找错误的原因,还可以为正确解决问题扫清障碍,成为成功的奠基石。

如:

马丽玲老师的反思课求未知角的度数中,先出示一道学生平时做错的题目,引导学生从错题中发现错误的原因,从错误中走出来,发现真实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总结出求未知角的度数的方法。

  总之,老师们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适合学生并有助于发展能力的训练形式,使教学活动扎实有效,做到了自然而有力度。

  四、展示风采,自然而有风度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

课堂上学生是关键,学生学习的好坏决定着课堂的成败。

尤其是学生说的能力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形成知识共享,使一个人的想法变成大家的想法。

从三小学生的整体表现看,老师们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在学生说的能力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各年级的数学展示课中,学生“说过程”、“说算理”、“说方法”、“说规律”、“说体会”,个个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学习热情极其高涨。

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不是死气而是有生气;学生不是呆气而是有灵气;学生不是暮气而是有朝气。

还有每节课课前三分钟都各具特色,形式多样,有古诗词积累诵读、思维训练等等,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了高效率的语言锤炼。

这样几年下来,孩子们一定是满腹诗书,铁齿钢牙。

正因此如此,我们看到了高松老师的课堂学生眼睛闪闪发亮、充满灵气,看到了刘晓莉老师课堂上学生的朝气蓬勃、神采飞扬、生龙活虎。

他们率真无忌地表露着情感、充盈着心灵,飞扬着个性,学生们想说、能说、会说,有说的内容,有说的方法,有说的能力。

面对全班有近一半孩子的有逻辑,有理有据、清晰的讲解,不禁让我们听课教师竖起大拇哥称赞。

这也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三小育人发展的方向:

“写一笔好字,练一副好口才,写一手好文章,拥有一个聪明大脑,诵经典诗文,练学一项特长”这一育人理念。

从这三周的听课学习中我们发现,如果真的把学生教的会学了,老师该会有多么轻松啊,今后我们也要在这方面向兄弟学校多多学习,多多取经。

当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就不一一细说了。

  本次听课学习,短暂而充实,我们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我们学习到了三小领导团结务实的教改精神,感悟到了三小教师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欣赏到了三小学子们的勤敏好学的个性风采,感谢他们为我们呈现了这样精彩纷呈的课堂。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

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它永远存有遗憾。

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课,正因为有了那一次次的遗憾,才会有那颗不懈追求的心。

我们所有老师都会去仔细品味这种遗憾中的美,永不停歇地追求完美。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

三小开放周听课交流材料

                             ——绥棱县实验小学 

  趁着改革之风,借着开放周这一平台,我们今天又一次相聚在三小,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这一周三小教师为我们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共72节课,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三小的魅力,再一次感受到了三小师生的风采。

在听课后,我校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在研讨中我们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共识一:

三小活动,组织有序

  从最初在网上看到三小的活动安排,就让我们感受到此次活动课型安排非常齐全,有表达的,有品析的,有积累的,有检测的,有导学的等等,当来到三小听课时,我们更是感受到了三小领导及师生的极大热情。

整洁的校园环境,热情的三小人,使我们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早上来到三小,大厅中有接待的,有引路的,可以看出三小对本次活动的重视。

尽管本次开放周活动课节多,参与人数多,但三小无论是在安排还是接待上都井井有条,尤其是赶上哈尔滨学习的机会,三小领导和老师在参加学习的同时,还要组织开放周活动,仍不显匆忙,可以说是组织有序。

  共识二:

三小教师,各具风采

  首先,三小教师个人素质各具风采[/B]。

可以说老师的精神面貌、个人素质是一所学校的缩影,短短一周时间,我校教师在听课过程中感受到了三小教师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采。

刘洪波主任和周田春老师的大气,李红新主任、程艳章老师的风趣、李凤丽和孟卉老师的沉稳、郝志华和秦丽洁等几位老师的朴实,几位英语教师的自然,心理健康教师刘淑芳和科学教师王德春老师的亲切等等,无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也十分到位,我们在交流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三小的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充分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在学生理解不到的地方才进行提示和点拨,而且语言精炼,如李凤丽老师的语言表达课《我眼中的灰太狼》一课,教师明确表达要求后便把时间教给学生,学生畅所欲言,李老师寥寥几句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表达情境,语言清楚、简练而有效果。

数学教师牛再春老师和王小红老师的反思课,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真正让探究过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课堂中,教师总是恰到好处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话语虽不多,但往往都能恰到好处的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为陷入困境的孩子打开一扇窗,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极强,而且思维敏捷。

针对学生的回答,三小教师的评价语也十分精彩,刘洪波主任的作文思维课,学生的想法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刘主任都能及时的予以评价,而且评价到位,有纠正、有鼓励、有表扬、有点拨、评价语恰当而又不失幽默,刘老师的板书设计还有总结时的那首小诗,足见刘主任有着深厚的功底。

在这里列举的只是几位教师的表现,其实三小的每位教师都是如此,短短的40分钟,却折射出了三小教师过硬的个人素质,他们在课堂上的落落大方、随意潇洒,风格虽不同,但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却是相同,他们就如同一个个演技精湛的演员,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尽情的挥洒,他们精彩的表现,他们魅力四射的风采,都让我们深深的感到折服。

  其次,三小教师的教学设计各具风采

  纵观三小教师的这72节课,感受到三校教师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他们对每一课型的把握准确,而且没有拘泥于固有的模式,在目标、在形式、在方法上都有所创新,每一节课都尤其独到之处。

如刘洪波主任的作文思维课,针对流泪这一略显沉重的话题,刘主任引导学生针对话题进行思维发散,而在联动作文时,刘主任没有简单的让学生落笔成文,而是出示提纲要求,引导学生从拟题、中心及主要内容、结构安排等不同方面去拟提纲,给学生以写作方法方面的指导,使思维和作文联动的更有效、更扎实,突破了思维作文联动这一课型的固有模式。

还有数学教师秦丽杰讲的《加减混合》一课,秦老师避免了抽象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动手摆圆片,原来湖里有4只白天鹅,飞走了2只,又飞来3只,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加深对题意的理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数学课上活、上新,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英语课几位教师都不约而同的在读上下了一番功夫,有默读、个别读、齐读、教师范读等等,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和体会,通过读这一简单的教学手段,真正做到了课堂内容的务实,使英语课堂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

  三小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创新,而且有特点。

语文课的突出特点就是“讲练结合”。

无论是思维课、语言课还是字词课,课堂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讲练结合”。

如李红新主任的作文专项训练课《动作描写》,在声情并茂的讲解后,使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李主任便几次创设情境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教师表演考试后生气的样子,学生表演放爆竹的情景等等,将动作场面进行再现,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运用学到的动作描写方法进行练说,做到讲练结合,真正做到讲解为训练奠基,训练为知识的运用服务。

再如谢晓云老师的语言品析《向狼借路》一课,谢老师抓住了心理描写这一主线,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心理描写的作用,目标确定的准。

而且谢老师在品心理描写的基础上还有所创新,就是根据文本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描写的不同类型,有直接刻画法、内心独白法和动作暗示法,使学生不仅品析到了作者写作的特点,而且还掌握了不同的写作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谢老师建议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心理描写方法,写一写此时此刻自己的心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英语教师也是如此,在课堂上也关注了知识的运用,如李双老师能够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到的单词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朋友,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数学课亦是设计新颖、精彩不断。

总的来说数学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环环紧扣。

  3、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重视学法的指导。

  4、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地学习。

  5、重过程,也重结果,两者不偏废。

  如李晓光老师和高丽霞两位老师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教学趣味性强。

周田春老师的导学课,真正体现了“简简单单教数学,完完全全为学生”,以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设备,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

王玉红老师的《用数学》展示课中就充分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能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马丽玲老师的课,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

  共识三:

三小学生,善于表达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根本是一切为了学生,相信听了三小课的教师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三小的学生就是老师,三小的课堂就是三小学生的舞台,三小的每个孩子都是课堂这个舞台的主角。

从三小孩子的身上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三小教学工作的扎实和有效。

在课后的研讨过程中,我校的教师都纷纷感叹:

三小的孩子敢说,三小的孩子也会说。

孙丽霞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读的声情并茂,高松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说的流畅完整,李红新主任的课堂上学生演的活灵活现,李凤丽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辩的据理力争等等,每个孩子站起来都是落落大方,每个孩子都是声音洪亮,每个孩子都是争先恐后的表达,没有怯场的,个个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孩子们不仅敢说,而且还会说,语言的表达看似简单,其实却是最不简单的事情,三小的孩子在表达时几乎没有口头语、没有停顿,他们就像一个个小辩论家侃侃而谈,刘洪波主任课前三分钟孩子们的表现就使我们赞叹不已,小主持人不仅能组织学生进行表达,还能根据每个学生的表达及时的进行评价,有鼓励,甚至还有纠正,思维的敏捷,巧妙的应变,足见平时训练的扎实。

一点不足以带面,但三小每位教师的课堂上,孩子的表现都是如此,小组合作有序,回答问题说话完整,有理有据,可以说三小学生是课堂上最大的亮点,而这亮点的根源则是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还有就是三小平时训练的扎实有效。

  其实,三小开放周活动中的亮点还有很多很多,如果说可能一下午也说不完,以上只是我校教师在研讨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几个方面。

聆听了三小教师的课堂,体会到了三小学生的变化,感受了三小人的热情,我们有感动也有触动,我们将把感动和触动化为行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补短,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更上一层楼。

  总之,三小此次开放周活动是非常成功的,这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三小全体师生辛苦的付出与共同的努力。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教学改革之路将越走越宽。

第三小学教学开放周活动交流研讨材料            

                   ——绥棱县第一小学

  教学开放月活动已经历时三周了。

如果说实验小学是一个良好开端,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启示,那么三小的开放,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感受。

几天的学习与观摩,让我们领略了三小严谨的校园管理,体验了特色教学的魅力,分享了各学科的教改成果。

同时,良好的师生素养,传统的精典诵读、开放的课堂教学更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代表我校全体教师,感谢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创新举措;感谢进修校领导们的精心筹划;感谢三小领导和教师的无私付出与精彩表现!

下面我将我校学习观摩后的心得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课堂教学呈现出七大亮点,值得学习借鉴。

  一、重视课程资源的挖掘与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很多教师能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改进。

如周田春老师所做的《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他将书中平面静止的数学结论设计成为了立体动态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先用课件演示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的过程,然后又以学案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折、涂,动脑思考1/2的形成过程。

这样,周老师将媒体演示、实践活动、学案使用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还有王小红老师的思维方法反思课,她能针对学生列方程解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