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1838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docx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一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

(一)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到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巴阿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大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第Ⅰ卷(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白居易诗: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对材料信息比较全面的解读是

A.描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B.描述了小农经济的场景

C.反映了均田制对农民的束缚

D.批判唐朝工商业的落后

2.关于我国农业,早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就已提及“深耕易耨”;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

这些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战国时期

A.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

D.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3.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A.原始社会末期 

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4.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州数量列表如下,这一现象说明(      )

分布地区

贡绢州数

该路州数

贡绢州所占比例

华北地区

49

68

72.1%(占全国总州数21%)

四川地区

21

62

33.9%

江南地区

24

93

15.8%(占全国总州数10%)

 

A.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5.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唯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门。

无论四时皆然。

”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汉代

6.《唐六典》记载: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

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

7.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耕经济

B.限制工商业发展

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

8.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       

A.闭关锁国的政策

B.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化专制的政策

D.腐朽的封建制度

9.“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       )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③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中餐在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的饮食材料和做法,比如川菜、湘菜都以辣为名,据考证,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

据此推断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

A.唐朝

B.南宋

C.明朝

D.清朝

11.它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拥有的船只超过一万五千艘,成为“海上马车夫”。

该国是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12.欧洲殖民者把掠夺到的大量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对西欧社会产生的最深刻的影响是(  )

A.使欧洲贵重金属大量增加 

B.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葡萄牙、西班牙成为欧洲富国 

13.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

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14.《新全球史》:

“工业巨头和企业家简直富可敌国,其强大的实力使军事贵族和其他传统的特权阶层黯然失色。

接下来是中产阶级……在工厂与矿山中辛苦工作的劳工大众形成了新的工人阶级。

”该材料直接反映了工业革命()

A.推动了经济转型

B.造成了阶级分化

C.加速城市化进程

D.激化了社会矛盾

15.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

这些深刻变化包括

①西方国家阶级分化加剧             ②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

③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④“福利国家”日渐完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了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

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

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①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加快        ②近代企业开始出现

③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    ④各地经济发展日趋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在谈及洋务运动时,有人认为:

“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

”这里的“皮毛”指的是西方

A.教育制度

B.政治制度

C.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19.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 

①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②官僚资本的压迫  

③繁重的捐税负担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

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

 

163.42

 

1.30

 

0.66

 

1.35

 

1957

 

195.05

 

1.64

 

1.31

 

5.31

 

 

A.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第1I卷共3道题,每题20分,共60分。

考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作答。

21(20分)材料一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唐景龙元年(707年)的敕令

材料二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一一(宋)陆游《杂赋》

材料三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

商业革命的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

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

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

此外,宋朝兴修的新的水利工程,大大扩大了水田灌溉面积。

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

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

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何谓“草市”?

据材料一概括唐代草市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草市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6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业革命表现。

(6分)

22(20分)阅读下列这组历史图片

请回答:

(1)图一说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一种什么政策?

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

这使英国获得什么样的称号?

(6分)

(2)图二说明了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什么?

为什么采取这种政策?

结果如何?

(6分)

(3)图三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什么方式?

这对英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分)

23(2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盛宣怀为李鸿章拟写的《轮船章程》中这样写道:

“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

”他向李鸿章表达自己的宏愿:

“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

同时建议“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

材料二 19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官督商办组织形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

1893年,李鸿章委任盛宣怀恢复焚毁后的上海织布局,盛宣怀提议改“局”为“厂”,以示商资商办之意,名为“华盛纺织总厂”。

1902年,他为改变“华商向无会议公所,涣散小群”的局面,他主持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商会性质的上海商业会议公所,为工商界独立处理商务,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付诸了实际行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庆峰《论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实业思想及其实践的历史意义。

(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盛宣怀实业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12分)

 

历史试题必修2阶段测试

(一)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的信息可知这描述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故B项正确;A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

2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深耕易耨”“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可见当时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通过耕作方法、技术等进步,提高产量,因此因此选A。

BCD三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

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青铜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商周时期。

规模大、工艺水平高。

B项符合题意,其他几项与事实不符。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冶金业的发展

4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丝织业。

从表格中“华北地区”的贡绢州所占比例是“72.1%(占全国总州数21%)”,“四川地区”贡绢州所占比例是“33.9%”,“江南地区”贡绢州所占比例是“15.8%(占全国总州数10%)”,由“贡绢州所占比例”可以得出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为普遍,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进步•丝织业

5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四个朝代中,只有宋代的商业水平最高,而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正是商业水平高,商品经济的繁荣,所以,材料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C.宋代。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

6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日午……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而众以散”可知在唐朝对商业活动进行时间上的控制。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

7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

明清政府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背景是内部有反抗力量的存在,外部有西方势力的骚扰。

因此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C项符合题意。

其他几项均不是根本目的。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8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ABC都是D项的具体表现。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中国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9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材料“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是用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所作的高度评价,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两项与题意不符。

所以应选B。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影响

10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材料中“辣椒的原产地是墨西哥”的信息,联系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辣椒才得以传入中国,因此川菜、湘菜等菜系的出现应不早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是1500年前后,此时的中国是明朝,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新航路开辟·原因。

1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海上马车夫”指的是荷兰,荷兰是继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最早崛起的海上强国,故选B。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海上马车

1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大量的黄金白银涌入欧洲,导致了银贵钱贱,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主为生封建地主地位下降,故选C。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影响

13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材料数据反映出工矿建筑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这表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实力上升,地位日益重要。

他们要求更多的民主权利。

在这种形势下,1832年议会改革,C项正确。

A项材料无法体现。

BD时间不符。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

1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特权阶层,黯然失色中产阶级,新的工人阶级“等信息说明工业革命导致阶级分化严重,故本题选择B项。

A、C和D与题干意思不符。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15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福利国家”日渐完备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与工业革命没有关联,故④排除;①②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③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A项正确。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发明的影响。

从材料中“眼睛”、“黑暗”等关键词可以判断是电气时代的到来。

故选D。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7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加紧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这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伴随着西方经济的入侵,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引进机器,投资兴办近代企业。

因此①②③都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

18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洋务运动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自身力量的提高,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所以选D。

考点: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内容

19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①②③④是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20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表格信息的准确获取和解读能力。

从表格中可以得出,1952--1957年间粮食、棉花增长幅度不大,而煤、钢铁等重工业品发展速度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材料题21答案

(1)概念:

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4分)

面临困难:

草市缺乏安全(盗贼劫掠)、封建政府压制;(每点2分共4分)

(2)概况:

宋代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3分)

原因:

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或北宋政府放宽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

(如答商品经济的发展酌情给分)(3分)

(3)表现:

“市”打破了时空界限(市坊合一;出现了夜市)(2分);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城市(或城镇);(2分)纸币流通。

(2分)(如答商品经济的发展酌情给分)(2分)

解析试题分析:

(1)第一小问主要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答出概念即可。

第二问考查学生概括能力,从材料一,“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中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概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本题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是把握住材料所给信息的关键字词,找到这些关键的字词之后再进行归纳整理即可。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22答案⑴说明英国政府鼓励海盗的抢劫行为。

因为当时海外扩张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英国还没有能力与他们进行全面竞争,所以英国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

这使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

(6分)

⑵说明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争夺海外殖民霸权。

因为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

结果:

与荷兰、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6分)

⑶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通过设立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并且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影响: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8分)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英国女王授于大海盗德雷克骑士称号”足以证明英国当时政府采取的政策是“英国政府鼓励海盗的抢劫行为”。

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一定要从英国当时的国情、英国当时的实力来进行解答和思考问题,所以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就可以概括为:

因为当时海外扩张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英国还没有能力与他们进行全面竞争,所以英国人对西班牙船只进行海盗式的劫掠。

(2)“英国舰队与荷兰舰队的海战”足以证明此时英国的海外政策是不惜大打出手,对外争夺海外殖民霸权。

正是因为17世纪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所以才不惜大打出手,对外争夺海外殖民霸权。

(3)图三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方式是“设立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而图四说明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方式是“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当然给英国的影响是: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马克思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说的就是罪恶的黑奴贸易。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争夺海外殖民霸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在海外殖民活动中采取的方式

23答案

(1)思想:

主张政府主导创办民用工业与外商争利。

(2分)

意义:

推动民用工业的发展(或工业化进程);诱导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6分)

(2)变化:

强调商办,主张建立民间商会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4分)

原因:

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显露,官商冲突不断发生;清末“新政”的推行。

(8分)

解析试题分析:

(1)问,材料中“与其听中国之利权全让外人,不如藩篱自固”反映了与外国商战、争利的思想;“非商办不能谋其利,非官督不能防其弊”体现盛宣怀的具体主张——官督商办。

联系洋务运动分析其意义,推动工业化进程,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问,“民间工商业者独立投资能力和愿望的增强”,反映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洋务企业中的官权与商人的求利要求不断发生冲突”,暴露出洋务运动的弊端;时间信息“1902年”反映了清末新政的背景。

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盛宣怀的思想由“官督商办”转变为“商办”,同时建立民间商会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考点: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盛宣怀(课标外);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