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927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99 大小:28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9页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9页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9页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9页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1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docx

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目录

1黔江区自然环境概况1

1.1自然地理1

1.2生态环境14

2黔江区社会经济概况24

2.1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24

2.2黔江区经济发展总体状况28

2.3黔江区农业发展状况29

2.4黔江区工业发展状况31

2.5黔江区服务业发展状况32

2.6黔江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34

3黔江区人口现状37

3.1黔江区概况37

3.2黔江区人口发展演进过程41

3.3黔江区人口现状构成特征42

3.4城镇人口概况44

3.5城区人口概况44

4区域城乡统筹现状47

4.1区域城乡总体发展概况47

4.2区域各乡镇概况48

4.3农村居民点现状概况69

4.4区域城—镇(乡)—村体系现状72

4.5城乡公共设施现状73

5黔江区土地利用现状76

5.1土地利用现状76

5.2基本农田保护现状77

6黔江中心城区用地布局现状79

6.1城区用地现状汇总表79

6.2居住用地现状80

6.3工业用地现状81

6.4仓储用地现状83

6.5公共设施用地现状83

7城乡园林绿地系统现状93

7.1城乡绿地概况93

7.2公共绿地93

7.3专用绿地93

7.4道路交通绿地93

7.5生产防护绿地93

8城乡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保护现状94

8.1旅游资源概况94

8.2旅游发展建设概况94

8.3旅游服务设施发展状况96

8.4历史文化遗存98

8.5民族民间文化100

9城乡综合交通现状101

9.1区域交通101

9.2城区道路交通110

10城乡市政设施现状120

10.1给水现状120

10.2排水现状123

10.3供电现状124

10.4通信现状128

10.5燃气现状130

11城乡环保环卫现状132

11.1环境污染现状132

11.2环境质量现状136

11.3环卫设施现状137

11.4主要存在问题137

12城乡综合防灾现状139

12.1防洪现状139

12.2消防现状145

12.3人防现状146

12.4抗震现状146

12.5地质灾害防治现状147

1黔江区自然环境概况(规划局)

1.1自然地理

1.1.1地理区位

重庆市黔江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区边陲,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8′~108°56′,北纬29°4′~29°52′。

它东临湖北省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省利川市。

南北长约90km,东西宽45km,土地面积2402km2(360.3万亩)。

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

黔江城位于区境中部略偏东北,东经108°46′,北纬29°31′,海拔580m,川湘、渝咸公路在此交汇,为鄂西入渝门户。

城区东至湖北省恩施市162km,南距湖南省吉首市367km,西北至重庆市区350km,面积约10km2。

黔江河由册山河、大木溪交汇形成,由西至东穿城而过,注入阿蓬江。

老城坐落在黔江河北岸,南岸为烟厂所在地,西山新区为地区所在地,形成三个片区。

地处武陵山腹地、渝东南边陲的黔江区,是渝、鄂、湘、黔4省(市)武陵山区边贸重镇,这里区位条件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山川景色秀美,政策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是重庆乃至西部地区进入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

1.1.2地形地貌

黔江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第三隆起带的南西段鄂西川东褶皱带,地处断裂带,北起中坝以西(小南海),向西南经城区西北大垭口、白家湾、青杠坪、筲箕滩至石家河,全长56km,总体走向为北东30°~40°。

区域地处巫山山脉与大娄山山脉交汇地带,武陵山脉西翼,属中、低山区,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平坝、河谷、山间小盆地,山地占总面积的85%。

区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脉呈北东至南西走向、与河流基本平行,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

区内主要山体有灰千梁子、五福岭、麒麟盖、八面山、三塘盖和贾角山等,灰千梁子为最高山峰,峰顶海拔1938.5m,最低点为黑溪乡的马嘶口,海拔320m。

主要河流是阿蓬江,小南海是区内唯一的山间淡水湖泊。

全区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土地总面积360.3万亩,其中耕地50.35万亩(田19.34万亩,土31.01万亩),占21.03%,人均耕地1.07亩。

有林用地10万亩,乔木42种、90属、146种,马尾松分布最广,占70%以上,森林覆盖率32.5%。

有野生动物23目、69科、147种;鱼类6目、24科、70余种;水生植物15种。

年径地表水和地下水总是过45.25亿m3。

区内河流发育,利用自然落差可发电2.5万kw。

区内主要矿产有煤、萤石、重晶石、铝土矿、石灰石、大理石、矾、锌、铅、汞、铁、铜、锰、钠、磷、镁、硫铁矿、铅锌矿、含钾页岩、石英砂岩、方明石、石膏、高岭土、粘士等20余种。

旅游资源丰富集中,门类齐全,有小南海、官渡峡、武陵山、城东溶洞群、石钟山、两河至大河口峡谷等,山、水、湖、峡、洞融为一体。

其中小南海是省市级风景名胜区。

(一)地质

(1)构造

黔江的地质构造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走向为北东—南西。

底基构造为轻微变质的板溪群。

黔江区处于鄂西、川东褶皱带。

这个地区震旦纪至古生代为一拗陷带,三叠纪晚期上隆,印支运动上升为山,燕山运动全面褶皱,形成当今区域构造雏形。

鄂西、川东褶皱带形成明显的自西向东的走向断裂。

如:

七曜山断裂、郁山断裂、咸丰断裂、桐麻岭断裂、石耶司断裂。

黔江处于断裂带,北起中坝以西,向西南经城区西北大垭口、白家弯、青杠坪、筲箕滩至石家河附近,全长56km,总体走向为北东30°~40°。

主要背斜和向斜有:

郁山背斜、桑柘坪向斜、筲箕滩背斜、濯河坝向斜、天井坝背斜、八面山向斜。

主要断层有:

马喇湖正断层、天井坝逆断层、筲箕滩冲断层、胜地坝逆断层。

出露地层及岩性由老到新为:

下古生界发育完全,寒武、奥陶系以炭酸盐岩积为主,下、中志留统以砂页岩石主,上泥盆统以石英岩为标志,缺石炭系。

二迭系假整合于中志流统或上泥盆统之上,以灰岩为主,上、下二迭统底均夹炭质页岩(含煤)。

三迭系连续沉积于二迭系之上,下统为灰岩、白云岩,中统为紫色砂页岩与灰岩、泥灰岩。

侏罗系假整合于三迭系之上,以砂页岩为主,夹少许生物碎屑灰岩。

上白垩统零星分布于正阳盆地内,为紫红色砂砾岩,第四纪除河流冲积层外,普遍见有炭酸盐岩和残积、崩积物,其岩性主要有石灰岩、页岩、粉砂岩、砂岩及砾岩等。

(2)地史

地壳构造的发展历史分为前古生代(含太古代、元古代、震旦纪)、早古生代(含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晚古生代(含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中生代(含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为第三纪,晚从第三纪到第四纪为新构造运动阶段。

黔江从震旦纪至白垩纪均有沉积。

从区文化馆文物陈列室的史前文化可以看出区境地质。

从奥陶纪至第四纪,除石炭纪、三迭纪外均有古生物的化石遗存。

奥陶纪有:

石家河出土的三叶虫、早化出土的蜿足虫。

志留纪有:

早化出土的无孔贝、水市出土的珊瑚。

泥盆纪有:

水市出土的螺、仰头山出土的下褶贝。

二迭纪有:

早化出土的长身贝、水市出土的蜓化石、县城河坝出土的贝壳堆(积石)。

侏罗纪有:

正谊出土的介壳、正阳群众村出土的恐龙腕、椎、踝,腓、耻等骨化石。

白垩纪有:

正阳三阳岭的恐龙牙化石。

第四纪有:

老屋基洞众多的古动物化石,如剑齿象牙、水牛牙、犀牛牙、野猪牙、马牙、虎牙、大熊猫牙、猕猴牙、羊牙等。

(二)地貌

区地处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

境内山峦起伏,山脉走向与河流平行,东北高,西南低,形成“五槽六岭”地貌,是中低山为主的山地区。

山地占全区幅员面积的90%以上,东南部山脉条状明显,切割深;西北部以低山和浅切割中山为主,无明显条状带。

山顶标高一般在700~1000m,切割深度一般在400~600m,属浅、中切割,中、低山地形。

全区海拔1400m以上的地区占幅员面积的4.04%,1001~1400m的地区占17.18%,700~1000m的地区占59.9%,700m以下的地区占19.49%。

(1)山地

境内海拔1000m以上的山体有17条。

灰千梁子主峰为全区最高点,海拔1938.5m,是境内东部与湖北省咸丰县、酉阳县的界山,东南有国营马喇林场。

1984年在山顶黄柏垭修建电视差转台和广播转播台,覆盖酉阳、秀山、黔江、彭水4县。

八面山主峰钟山顶,海拔1720m,位于城区西北,面积30km2,产天麻、黄连等名贵药材,设有林场。

1971年飞机播种华山松后封山育林。

五福岭主峰海拔1617m,是境内东南部与酉阳县连界的—条山体。

三塘盖因多铁矿又名金山盖。

主峰海拔1592m,在白土乡境内,与彭水县大厂相连,有铁、硫、煤等矿藏。

1958年曾设厂冶炼铁和硫磺。

旗号岭主峰海拔1586m,是犁弯向斜和官庄背斜间的主要山体。

麒麟盖主峰海拔1464m,是濯河坝向斜和筲箕滩背斜间的主要山体。

贾角山主峰海拔1444m,是与彭水县连界的山体,在黑溪乡境内,有硫矿。

1958年曾设厂冶炼。

鸡公山主峰海拔1372m,在杉岭乡境内,是与湖北省利川市交界的山体。

皇后寨主峰海拔1336m,在黄溪、黎水、杉岭乡交界处。

凤池山主峰海拔1330m,在白石、杉岭乡交界处,原产荆竹,又名荆竹山。

灵峰山主峰海拔1293m,在新民乡境内。

四角山主峰海拔1268m,在鹅池乡境内。

唐家盖主峰海拔1235m,在后坝、杉岭乡交界处。

仰头山主峰海拔1161m,在城区北。

清《四川通志》称“羊头山”。

虎坐山主峰海拔l127m,在金溪、白土乡交界处。

武陵山主峰海拔1092m,在石会、工农乡境内。

酉阳山主峰海拔1074m,在城区东,顶峰建有电视差转台。

(2)丘陵

境内主要丘陵有6处,多处于阿蓬江两岸和川湘公路沿线,海拔在400~600m之间,是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

①正阳丘陵区包括正阳乡和正谊乡、蓬东乡各一部,面积67.75km2。

②石会丘陵区包括石会、工农、白合乡各一部,面积52.45km2。

③舟白丘陵区包括舟白、县坝乡各一部,面积18.84km2。

④濯水丘陵区包括蒲花、濯西乡和濯水乡各一部,面积16.26km2。

⑤两河丘陵区包括两河、龙田乡各—部,面积8km2。

⑥联合镇丘陵区包括联合镇(今城区)、城北乡(今城区)各一部,面积5.49km2。

(3)平坝

全区有主要平坝21处,分布零星,海拔较低,人口较密,土壤肥沃,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

马喇湖海拔804m,面积4.62km2,主产水稻。

莲花旁所产的白脚粘稻米,曾为贡品。

冯家坝海拔425m,面积4.24km2,地处阿蓬江两岸,四周低山环绕,地势敞阳,是全区水稻、棉花、油菜高产区之一。

联合镇海拔580m,面积3.7km2。

濯河坝海拔420m,面积3.15km2,是全区水稻、棉花、油料的主要产地之一。

册山坝海拔664m,面积2.34km2。

两会坝海拔460m,面积1.54km2。

大路坝海拔600m,包括湖北省大路坝,面积1.16km2。

中坝海拔520m,面积1.05km2。

青杠坝海拔520m,面积lkm2。

黎水坝海拔520m,面积lkm2。

山河坝海拔580m,面积0.95km2。

白果坝海拔530m,面积0.92km2。

平地坝海拔600m,面积0.86km2。

太河海拔540m,面积0.85km2。

三羊坝海拔480m,面积0.77km2。

工农坝海拔480m,面积0.68km2。

太极坝海拔520m,面积0.67km2。

鹅池坝海拔740m,面积0.61km2。

渗坝海拔720m,面积0.54km2。

两河口海拔480m,面积0.48km2。

官庄坝海拔680m,面积0.40km2。

1.1.3气候水文

(一)气候

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300mm,年均日照1340h,无霜期290天。

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灾害性天气多。

有旱灾、洪涝、冰雹、绵雨、低温、大风等,其中伏旱最严重。

境内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和局部小气候三个特点。

温和湿润的季风气候多处平均气温8.2℃~17.1℃。

极端最高气温31.61℃~40.3℃,最低-4.1℃至-12.8℃,年振幅44.4℃。

最热的7月平均18.2℃~27.8℃,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2.2℃至5.6℃,年较差20.4℃~22.2℃。

年平均活动积温:

≥0℃为3203~6254℃,≥10℃为2354~5358℃;80%保证率:

≥0℃为3026~6254℃,≥10℃为2255~5271℃。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l143~1679mm。

伊万诺夫湿润度为0.42~0.88,属湿润类型。

在1400m以下的地带,四季分明,春季76-102天,夏季71至124天,秋季72~91天,冬季93-171天。

在1400m以上的地带,以热量条件衡量,基本无夏,仅存春秋冬三季,冬季最长。

垂直气候差异大,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有递减的趋势,降水量则有递增的趋势。

海拔每上升100m,年平均气温递减约0.56℃,年降水量递增约29.3mm。

局部小气候明显气温的升降及日较差各地差异较大,城厢、黄溪、石会、石家等区大部地带升降温比较剧烈,日较差大;冯家、濯水、两河等区大部分地带升降温缓慢,日较差小;小南海及深山峡谷地带升降温相对落后,日较差更小。

在降水量方面,各地多少不一,鸡公山、皇后寨等山脉的南麓降水量偏多,阿蓬江、黑溪河等河流的河谷坝地降水量偏少。

光照方面,平坦开阔的坝地多于起伏不平的深山峡谷,山体的南坡优于山体的北坡。

温度:

1960~1981年,年平均气温15.4℃。

最高的1961年16.4℃。

最低的1976年14.9℃,年际变化幅度1.5℃,极端最高气温38.6℃,极端最低气温-5.8℃,年际最大振幅44.4℃。

年温分布是:

中井河、阿蓬江及金溪河、石会河沿江河谷坝地为15℃~16℃,灰千梁子、八面山、麒麟盖、三塘盖等中山地带为8℃~12℃,其余地带12℃~15℃。

从最低处的马嘶口的17.1℃,以平均0.56℃的递减率递减到灰千梁子最高峰的8.2℃。

从区境最低处到最高点的极端气温,最高为31.6℃~40.3℃,最低-4.1℃至-12.8℃。

四季间变化,夏季到秋季降温8℃~8.7℃,冬季到春季升温9.7℃~9.9℃,春季到夏季升温8.7℃—9.9℃,秋季到冬季降温10.4℃~11.0℃。

月间变化,7月最高为18.2℃~27.8℃,1月最低为-2.2℃~5.6℃,2、3月升温速度与11、12月降温速度基本相当。

5、6月升温速度比9、10月降温速度缓慢。

在阿蓬江、中井河的河谷地带,7月为26.1℃~27.0℃,1月为4℃~5℃。

在海拔1100m以上的中山地带,7月为19℃~23.0℃,1月为1.0℃—2.0℃。

其余低山、丘陵和部分中山地带,7月为23℃~26.0℃,1月为2℃~4℃。

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即日较差),4~9月为8.0℃~9.9℃,10月至次年3月为6.1℃~7.6℃。

其中8月最大达9.9℃,1月最小仅6.1℃,尤其是6、7、8三个月为8.7℃~9.9℃,9月以后减少到8.0℃以下。

无霜期无霜期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少,特别是海拔9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减少最快,平均每升高100m,无霜期平均减少11.7天。

在海拔900m以上的中山地带,无霜期减少比较缓慢,大体以每上升100m递减2~3天。

平均无霜期,在海拔900m以下农耕地带248~316天,最多290~350天,最少218~275天。

在海拔900m以上山林地带为223~247天,最多258~289天,最少188—217天。

(二)水文

境内降水以洋面水气为主,其类型主要为气旋雨,兼有地形雨、对流雨,固体降水极少。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l197.5mm,总量29.79亿m3,属次多雨区。

80%年份为1080mm。

在舟白、八面山、杉岭—线,年降水量有偏多的趋势,区西南有偏少的趋势。

境内年降水量从南到北又有逐渐稳定的特点。

降水量的季节分布,40%集中在夏季,冬季仅占5%左右,夏季是冬季的8倍,春季略多于秋季,春季占29%,秋季占26%。

降水量的月分布呈“双峰双谷”型,6月为全年的高峰月,1月为全年的低谷月,8月为6月和9月两高峰月之间的低谷月。

高峰的6月降水量是低谷的1月降水量的12.6倍。

旬降水的分布呈“山”字型,6月下旬是最多的一旬,占6月降水量的46.7%,相当于整个冬季降水量的1.5倍,达97.2mm,其次是5月下旬和9月中旬,旬降水量分别为64.1mm、60mm,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6月下旬与9月中旬两高峰值之间的低值旬,1月下旬是最少的一旬。

在降水高值月、旬中,常是暴雨倾盆,江河泛滥,在低值月、旬中,则是高温干旱。

大雨的平均开始期为4月23日即谷雨稍后,80%保证率为5月7日即立夏前后,平均结束期是10月12日即寒露略后一点,80%保证率是l1月1日即立冬稍前。

湿润状况垂直分布,地势越高,干燥指数和农田蒸发力越小,水分盈余越多,空气和土壤越湿润。

日照:

多年平均为1240.2h,最多的1971年1495h,最少的1980年为961.6h。

80%保证率为1085h,春季为273.2h,占22.3%,夏季为547.3h,占44.1%,秋季为276.9h,占22%,冬季为l42.8h,占11.5%。

光照、太阳辐射2~5月上升缓慢,6~8月上升迅速,8月之后急剧下降。

其分布是7月和8月较多,尤以8月最多,达217.7h。

1月和2月较少,其中2月最少,为42.4h。

1.1.4水系

以八面山为分水岭,东南为阿蓬江、诸佛江支流,西北为郁江交流,均属长江水系乌江支系。

河网密度为0.42km/km2。

(一)阿蓬江及其支流(10条)

阿蓬江又名濯河、唐崖河,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境,经咸丰县朝阳寺,由县坝乡入境,流经城厢区的县坝、舟白2乡,冯家区的正阳、邻鄂、蓬东、冯家坝、寨子6乡(镇),濯水区的濯水、蒲花、濯西3乡(镇),两河区的犁弯、两河、龙田3乡,由龙田乡细水村进入酉阳县境内,至龚滩汇入乌江。

流经区境约90km,流域面积1583km2,占全区幅员面积的66%。

境内落差108m,平均比降1.2‰。

河槽一般较为整齐,比较平缓,险滩少,一般50~200m,边坡30~45°。

两岸地势起伏不平,相对高差在100m左右。

岸边多阶地高出水面5~20m,较大的有冯家坝、龚家坝、濯河坝,耕地面积有250~500亩左右。

河道弯曲率平均比降为1%。

水流平缓,河床一般呈“S”形,宽50~70m,水深l—2m,滩上水深0.5~1.0m,沱深2~5m。

可以通行l~5t小木船,鱼滩、幺滩、长滩、车码头等处,水深不足0.7m,枯水季节不能满载航行,靠近舟白下游的樊家洞被崩石阻塞,有1km长滩,落差3m,船只不通。

段溪河发源于湖北省咸丰县境内的蛇盘溪,入区境汇小南海水,流经大路坝,绕回龙寺,过中坝,至县坝村入阿蓬江。

主河道长34.5km。

在境内长17km,流域面积269km2。

黔江河又名七十八溪水,源出八面山麓的册山乡山王庙,流经主城城上沙坝,合大木溪水,至舟白入阿蓬江。

流域面积167km2,主河道长25km,落差253m,平均流量3.40m3/s。

袁溪河又名袁溪沟,发源于三塘盖南麓白土乡的郭万山,汇平溪、木厂、杨柳等溪沟水,至老王坝,绕灵芝寺,达青杠坪,汇李家溪水,进峡5km,潜渡龙桥,南流至冯家坝入阿蓬江。

流域面积93km2。

主河道长25.5km,落差192m,平均流量1.68km3/s。

太极河发源于石钟咀(又名石钟溪)。

一源由长连池出百丈岩,一源由大河坝出滴水岩,于张家弯合流,经榨南、两河口、枷担弯、太极场、金鸡团,汇金溪水,出龙潭坝入阿蓬江。

流域面积228km2。

主河道长27.5km,落差78m,平均流量5.29m3/s。

金溪河发源于三塘盖二坳河,流经大坝、筲箕滩、麻王厂、干沟、田家坡、金鸡坝、石槽,至金鸡团入太极河。

流域面积107km2。

主河道长11km,落差115m,平均流量1.86m3/s。

南溪河发源于麒麟盖,流域面积381km2,主河道长19km,落差72m,平均流量1.32m3/s。

深溪河发源于灰千梁子西麓湖北省境内荆竹泉,西流至两岔河,伏流天生桥,出水寨入阿蓬江。

流域面积78km2,主河道长13.5km,落差425m,平均流量1.66m3/s。

小河即细沙河,发源于湖北省咸丰县境内,经酉阳县境流入两河口入阿蓬江。

流域面积560km2,主河道长57km,境内主河道长17km,落差102m,平均流量15m3/s。

马喇河发源于灰千梁子西麓,流经马喇、小庄、金洞、早化4乡,注入细沙河。

流域面积147km2,主河道长26.7km,落差338m,平均流量3.26m3/s。

(二)郁江支流(3条)

郁江发源于湖北利川县境内,流经区境西北角,是区西北黎水镇、黄溪镇与湖北利川、四川彭水的界河,区境西北地区的大小溪流汇入郁江。

中井河又名黄溪河、黑溪河。

发源于黄溪镇境内的皇后寨山东麓扁担垭,经黄溪、白石、黑溪3个乡镇,在马嘶口入彭水郁江。

流域面积247km2,主河道长37.7km,落差335m,平均流量5.72m3/s。

石会河又名文汇河,发源于武陵山东麓,流域面积135km2,主河道长21.2km,落差280m,平均流量2.15m3/s。

黎水河发源于崩垮溪。

流域面积56km2,主河道长l1.3km,落差200m,平均流量1.46m3/s。

(三)诸佛江支流(2条)

诸佛江水为两源,于彭水县诸佛乡徐家山相汇后,流经诸佛(千堡)、大园(倒朝门)至峡伏流,在鹿角沱附近入乌江。

石家河发源于新安乡(现已分别并入石家、水市)境内,东西流向,汇茶溪河、交溪沟于三岔河,经芭蕉洞入彭水县境。

流域面积90km2,主河道长15.5km,落差230m,平均流量1.36m3/s。

新华河发源于三塘盖山麓新华乡境内,汇旺家河、梨子河入彭水。

流域面积60km2,主河道长12km,落差200m,平均流量1.571m3/s。

(四)小南海及其支流(5条)

小南海是境内唯一淡水湖泊,纳5条溪流,集水面积97.3km2,湖面2.87km2,总蓄水量7020万m3;海口下流成河,汇段溪河,入阿蓬江。

板夹溪是小南海最大的溪流,发源于鸡公山北麓,流经板夹溪,在上海口入湖,全长约20km。

白鹤溪发源于八面山西麓,长10km。

清溪沟发源于八面山北麓,长7km。

啸溪沟发源于八面山北麓,长15km。

白矾溪发源于八面山西麓,长15km。

黔江不仅河流纵横,地表水资源丰富,总趋势是东部较多,阿蓬江流域、马喇湖槽谷较丰富;西南部较少,西北部为页岩地区,地下资源少。

区城系堆积层,地下水十分丰富,曾开凿106口水井。

据南江水文地质大队提供资料,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储量为2.7亿m3,枯水年0.695亿m3,年入渗补给量36亿m3。

己利用的52处地下水中,计灌溉、发电、人畜饮水量为0.545亿m3,占年平均总量的20%左右。

黔江水资源包括当地水和客水。

当地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年产量为65.9万m3/km2,属中水区。

人均拥有水资源4166m3,农耕地每亩拥有水量2160m3,高于全国平均每亩耕地有水量1753m3的水平,但是季节分布不均,年总径流量中,冬春(l1~4月)占24.06%,夏秋(5~10月)占75.94%,其中6月占30.3%,2月占10.4%。

水能蕴藏量大。

主要河流15条,有开发价值的10条。

境内河流流程419km,可利用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