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0572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3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崇阳县石城等4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

复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

**永业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灾毁耕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

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

**永业赛博能规划勘测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负责人:

***

二○一二年十二月

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书

单位:

%、公顷、万元

项目名称

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永业行(湖北)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所在地(市)、县(市)

咸宁市崇阳县

项目区所涉及行政村、镇

石城镇包括汉兴村、黄龙村、石下村3个行政村;沙坪镇包括古城村、进口村、堰市村3个行政村;天城镇包括浮溪桥村1个行政村;肖岭乡包括霞星村、肖岭村2个行政村。

项目区的经纬坐标范围

详见附表

项目类型(重点、示范、补助)

重点

项目性质(开发、整理、复垦)

复垦

项目区地貌类型(平原、丘陵)

丘陵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交通运输用地0.916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9158公顷,其它未利用地(均为水毁耕地)437.2395公顷。

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

土地所有权属集体所有

项目建设规模

91.0485公顷

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83.3327公顷

新增耕地率(%)

91.53

项目建设期(年)

半年

项目投资预算

500万元

1、立项原由:

2011年6月9日晚崇阳县遭到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61.7毫米,局部地区达到232.5毫米,加上隽水河上游通城县出现“砣子雨”,境内雨水和过境客水叠加,导致隽水河水位在短短两小时内猛涨3.5米。

6月10日下午4时,隽水河崇阳水文站实测流量达3240m3/秒,水位60.1米。

全县大部分河流、水库、塘堰水位急速暴涨,超过警界水位。

隽水河两岸的肖岭、沙坪、青山、石城、天城、白霓等乡镇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洪水所到之处,河水肆虐,一片汪洋,全县工农业生产损失惨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雨水的冲刷导致河堤垮塌、山体滑坡,沿线农田被冲毁。

根据国家制定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的政策以及湖北省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崇阳县国土资源局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为实践“三个代表”、顺应当地群众对耕地复耕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借助国家土地整理复垦的优惠政策,以《崇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立足当地实际,通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确定对石城镇、沙坪镇、天城镇、肖岭乡四个乡(镇)部分灾毁耕地进行综合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2、项目区现状

(1)土地现状

项目区内耕地被洪水冲毁,表层覆盖了淤沙,需通过复垦恢复耕地。

(2)水利状况

项目区灌溉水源充足,但项目区的灌水设施已灾毁,不能为农作物灌溉用水。

灌溉渠道有少量已硬化,绝大部分渠系均为土渠,淤积、漏水、杂草淤塞严重,部分泵站在前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已改造为新的泵站,排水系统均为土质排水沟,因阻塞淤积严重而难以发挥排水排渍作用。

(3)交通状况

项目区有高速公路穿过,交通便利。

区内主干道经村村通已硬化,其余田间道路多为砂砾石路,部分为土路,经本次洪水灾害,主干砼路多被冲毁,路况较差,需硬化完善。

(4)电力设施

项目区已经过农网改造,电力设施比较完备,所有的行政村均有10KVA变压器。

电力能满足村庄及项目区用电的需要,农业用电富足有余,农田灌溉及项目区整改后的用电问题完全可以得到保证。

(6)生态环境保护

项目区内无其它工矿企业,无污染源。

由于缺乏统一组织、统一规划设计,水土保持等工作不能有序正常进行,林木等植被覆盖率不高,生态环境质量差。

一、目标

通过复垦,尽量减少洪涝及工程事故过水冲毁、淹漫及渍害过后对土地的破坏,增加耕地后备资源。

1、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加强土地复垦,恢复耕地面积,确保全县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本项目共新增耕地83.3327公顷,耕地复垦率91.53%。

2、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复垦现有毁坏农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复垦率,增加耕地收益。

3、通过沟田路林综合布局,增强项目区耕地防洪排涝能力与抗旱能力,改善区内生态环境和农田小气候,使项目区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4、通过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

5、调整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各村组土地权属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项目区社会的稳定;

二、任务

1.项目区外运表层泥沙土方量约为16.58万立方米,人工挑抬外运石碴1.63万立方米,田块平整12.82万立方米;新增耕地土地翻耕83.3327公顷。

2.项目区沟渠护坡Ⅰ长度675.12m,沟渠护坡Ⅱ长度80.28m,修复斗沟Ⅰ长度426.73m,修复斗沟Ⅱ长度387.66m,新建斗渠长度605.71m,修复农沟长度为582.57m,新建农沟长度为736.53m,修复农渠Ⅰ长度为339.32m,修复农渠Ⅱ长度为435.34m,沟渠清淤长度为186.37m,涵管50m。

3.项目区新建水泥路2407.55m,新建田间道1331.73m,修复田间道2158.36m。

新建生产路1196.34m。

新建5m跨机耕桥2座。

项目资金筹措

申请投资500万元,投资来源为耕地开垦费。

财务分析

项目预算总投资500.00万元,新增耕地单位面积投资6万元/公顷(折算4000元/亩)。

项目由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组成。

其中:

工程施工费421.53万元(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投资244.71万元,占工程施工费59.32%;灌溉与排水工程投资71.76万元,占工程施工费17.39%;田间道路工程投资96.06万元,占工程施工费23.29%),占总投资的82.51%;设备费0万元;其他费用72.47万元(其中,前期工作费31.33万元,工程监理费12.00万元,竣工验收费15.92万元,业主管理费13.21万元),占总投资的14.49%;不可预见费15.00万元,占总投资的3%。

社会效益

1、该项目的实施将新增耕地面积83.3327公顷。

这对实现崇阳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起到保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2、通过项目区的土地整理,形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标准农田,有效地提高农作物产量,逐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土地整理项目将进一步完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解决项目区农业灌排问题,完善交通设施等,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

4、通过整理后土地的合法、合理的权属调整,将减少今后土地利用过程中各种纠纷的发生。

5、土地整理后,减少或避免了部分群众因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不足,而又没有其它经济来源而走向贫困行列,减轻镇、村和社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6、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为崇阳县今后的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积累经验。

经济效益

项目区实施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新增耕地面积83.3327公顷,按油-稻轮作计算,每亩产油菜210kg,生产水稻440kg,则按当前农作物价格计分别可净增产值79.69万元和209.00万元,共计288.69万元。

依此可得项目区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约2年,整理后每亩年投入产出率约为57.74%。

可见项目经济效益明显。

生态效益

项目区规划的综合实施,将使区内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完善的生态系统是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屏障。

林网可以降低风速,减少蒸发,提高湿度,有效地抵御干热风对农作物的侵袭。

更重要的是林网参与构成了稳定性强、生物生产力高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形成经济合理的物质能量流,对自然灾害具有巨大的抗逆性。

总之,通过复垦,使项目区的农田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且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资源利用趋向良性循环,使土地、水、气候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结论:

1.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具有投资少、潜力大、见效快的特点,适合列入省级投资的土地复垦项目。

根据测算,通过土地复垦,可新增耕地面积83.3327公顷,新增耕地比率91.53%。

同时对原有地块进行平整,水利设施配套建设,保证灌溉。

亦可大大提高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项目的实施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2.崇阳县土地复垦项目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

崇阳县政府成立了土地复垦领导小组,对项目区的土地复垦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统一管理,并集中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研究,制订科学措施。

3.本项目的土地复垦既符合国家和省当前的政策,也符合崇阳县当前实际,更符合当地人民的心愿。

4.根据前述分析,项目实施后效益显著,对实现土地永续利用,保持崇阳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建设现代化的高标准生态农业园区,抵御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议:

综上所述,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建设潜力大,项目技术方案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切实可行,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显著,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各级政府领导又非常重视和支持,地方各部门积极配合,本研究根据实地调查掌握的翔实、准确资料,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该项目切实可行,建议尽快批准,给予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以改善当地自然条件,改变当地灾毁后的经济面貌。

1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背景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土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手段。

积极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1年6月9日晚崇阳县遭到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61.7毫米,局部地区达到232.5毫米,加上隽水河上游通城县出现“砣子雨”,境内雨水和过境客水叠加,导致隽水河水位在短短两小时内猛涨3.5米。

6月10日下午4时,隽水河崇阳水文站实测流量达3240m3/秒,水位60.1米。

全县大部分河流、水库、塘堰水位急速暴涨,超过警界水位。

隽水河两岸的肖岭、沙坪、青山、石城、天城、白霓等乡镇遭受特大洪涝灾害。

洪水所到之处,河水肆虐,一片汪洋,全县工农业生产损失惨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雨水的冲刷导致河堤垮塌、山体滑坡,沿线农田被冲毁。

根据国家制定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法定目标和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的政策以及湖北省基本农田建设的要求,崇阳县国土资源局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为实践“三个代表”、顺应当地群众对耕地复耕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借助国家土地整理复垦的优惠政策,以《崇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立足当地实际,通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申报对石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进行复垦。

1.2项目基本情况

崇阳县地处长江经济开发带和106国道交汇区,武汉、长沙、南昌三角经济区域的中心地带。

县城距省会武汉155公里,距长江、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不到20公里,106国道与瑞杭高速贯穿全境。

近年来,公路网、城乡电网、光纤通讯网、广播电视光缆网、青山引水管网等"五网"基础设施相继建成,覆盖全境。

崇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建县,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置唐年县。

五代吴顺义七年(公元927年)置宗阳县。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始名崇阳县。

旧志谓其"四周崇山环绕、中土平衍,俨如天城"。

七十年代境内出土的商代铜鼓,距今已有3000余年,成为崇阳县历史文化悠远的象征。

1949年属大冶专区。

1952年属孝感专区。

1959年属武汉市。

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

1965年属咸宁专区。

1970年属咸宁地区。

1998年属咸宁市(地级)。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45679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天城镇90764、沙坪镇33016、石城镇26901、桂花泉镇12839、白霓镇57321、路口镇28092、金沙镇5545、金塘镇11002、青山镇29311、肖岭乡32145、桂口乡17818、鹿门乡16483、铜钟乡20625、港口乡26824、雨山乡3965、高枧乡11153、大源乡11234、大泉乡6694、蔡墩乡15060。

项目名称为崇阳县天城镇等四个乡(镇)灾毁耕地复垦项目。

项目属省级投资土地复垦重点项目。

项目区涉及石城镇、沙坪镇、天城镇、肖岭乡四个乡(镇)。

项目区建设规模91.0485公顷,新增耕地83.3327公顷。

调查造成水毁地的类型,水的来源、水质及水毁程度,清除水毁地场地杂物及淤积泥沙,场地平整至无大块石、砾石、适合于利用类型要求。

从项目区地形条件、当地传统种植习惯、项目区采用的灌溉方式及保护农田耕作层四个方面考虑,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土地开发整理对项目区内的路、沟、渠及进行综合治理并修建部分壅水设施和节制设施,对部分田块进行土地平整,提高项目区内部的交通能力和防洪排涝能力,改善项目区内耕作条件,将自然灾害对项目区的影响降到最低。

对主要供给水源的塘堰沟渠进行整治,将未利用地开发为农田,增加耕地面积。

对取水和排水设施进行规划,彻底改善项目区内的灌溉、排水、交通情况,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使项目区旱能灌、涝能排。

建设任务统计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项目概况

1

复垦面积

hm2

91.1907

2

项目投资

万元

500

3

新增耕地

hm2

83.3327

4

新增耕地率

%

91.53

新增耕地/建设规模

5

项目性质

土地复垦

6

项目类型

重点

7

地貌类型

平原~丘陵

8

建设期限

2014年1月-2014年6月

建设内容

(一)土地平整工程

1

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泥沙

万m3

16.58

2

推土机推土——田块平整

万m3

12.82

3

土地翻耕

公顷

83.3327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1

沟渠护坡Ⅰ

m

675.12

2

沟渠护坡Ⅱ

m

80.28

3

修复斗沟Ⅰ

m

426.73

4

修复斗沟Ⅱ

m

387.66

5

修复斗渠

m

605.71

6

修复农沟

m

582.57

7

新建农沟

m

736.53

8

修复农渠Ⅰ

m

339.32

9

修复农渠Ⅱ

m

435.34

10

沟渠清淤

m

186.37

11

涵管

m

50

(三)田间道路工程

1

新建水泥路

m

2407.55

2

新建田间道

m

1331.73

3

修复田间道

m

2158.36

4

新建生产路

m

1196.34

5

新建机耕桥

2

5m跨

综合经济指标

1

投资标准

元/亩

4000

新增耕地亩均投资

2

年净效益

万元

288.69

投资预算

万元

500.00

1

工程施工费

万元

412.53

2

其他费用

万元

72.47

3

不可预见费

万元

15.00

2项目区概况

2.1崇阳县简况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东接通山,南邻江西修水,西毗通城、湖南临湘,北界咸安、赤壁。

现辖8镇4乡,325个行政村,总人口45.7万人,版土面积1968平方公里。

1985年列为对外开放县。

崇阳县地貌为盆地,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全县海拔高度在40-1100米之间,最高点大湖山主峰海拔1238.9米,最低点鹿门乡洪下壶头峡口岸海拔39米,相对高差为1199.9米。

境内有大小河流50余条,呈树枝状分布,均属山溪性,除路口镇板坑小溪向北流入赤壁市境外,大都顺区势汇集。

沿峡谷奔流,归中进干河隽水,注入长江。

崇阳县地处大幕山、大湖山、大药姑山之间,属低山丘陵地区。

河谷平畈,海拔高程在100米以下,面积66.59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2.56%;丘陵海拔高程在100-500米间,面积198.3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7.19%;低山海拔高程在500-1000米以上,面积30.2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0.25%。

崇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和多雨,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冬季北风,夏季南风。

常年雨热同季,雨量集中在春末夏初,伏旱少,秋旱多,一般夏季酷热持续时间不长,冬季严寒冰冻少见。

由于境内地貌复杂和植被差异,低山区与河谷平畈区同季不同温,并形成阴坡、阳坡、山冲、山窝、低山丘陵、河谷平畈等特异小气候。

2.2项目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涉及石城镇、沙坪镇、天城镇、肖岭乡四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共9个片区。

其中石城镇包括汉兴村、黄龙村、石下村3个行政村;沙坪镇包括古城村、进口村、堰市村3个行政村;天城镇包括浮溪桥村1个行政村;肖岭乡包括霞星村、肖岭村2个行政村。

项目区选址清晰,均以明显地物分界,区内土地为村集体所有,权属无争议。

(1)地形地貌

项目区自然地貌为平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主要为平原地貌,有少量丘陵地貌。

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耕地肥沃,被暴雨冲击后,耕地全部被毁,另覆盖有从周边山上冲击带下来的砂石堆积物。

区内海拔主要在100米以下,同时由于耕作区沟渠年久失修,许多沟渠淤塞废弃,造成排水不畅,形成田块、鱼塘、土坑相间,使耕作区局部不平坦,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2)气象

项目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温和多雨,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冬季北风,夏季南风。

常年雨热同季,雨量集中在春末夏初,伏旱少,秋旱多,一般夏季酷热持续时间不长,冬季严寒冰冻少见。

由于境内地貌复杂和植被差异,低山区与河谷平畈区同季不同温,并形成阴坡、阳坡、山冲、山窝、低山丘陵、河谷平畈等特异小气候。

崇阳水利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23.4毫米,年均总径流量15.75亿立方米。

(3)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石灰土、紫色土,黄棕壤为崇阳县优质土类,是旱作物、林木特药主产区。

石灰土适宜旱作物、油桐及药材生长。

紫色土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树木生长。

总体酸碱度适中,部分缺氮,局部缺钾。

项目区的土壤耕层深厚,一般在20厘米以上,耕作层最低厚度为16厘米。

质地轻壤至中壤,土质疏松,粒状结构,土色灰棕—黄棕,发育层次不明显,无新生体,无石灰反应,酸碱度呈中性,土酥绵软,宜耕期长,好犁好耙,土壤肥沃,但代换量低,保肥性差,施肥要少量多次。

(4)植被

项目区原生植被多为落叶阔叶林,混生少量针叶树种。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土豆、油菜、雷竹等。

(5)水文与水文地质

崇阳有大小河流达50条以上,呈树枝状分布全境,且均属山溪性,除金沙板坑小溪,向北流入赤壁市境外,其余均汇流隽水,注入长江。

境内有名的河流15条,即一水(隽水)五河(堰市河、虎爪河、青山河、高堤河、大市河)九港(台山港、泉湖港、桂口港、梓木港、肥田港、香山港、黄沙港、崇阳港、东流港)。

崇阳水利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23.4毫米,年均总径流量15.75亿立方米,按1985年计算,耕地亩均年占有径流量4459立方米,大于全国亩均1800立方米;人均占有径流量4300立方米,大于全国人均径流量2700立方米。

水力蕴藏53950千瓦,可养殖水面6万亩。

这些有利的条件为项目区用水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6)工程地质

项目区广泛出露的岩土地质体为花岗岩及多种成因形成的松散土体,其次为下古生界沉积岩类,再次为区域变质及接触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类,主要分布于区内主要水域及其支流形成的河漫滩,冲积扇及Ⅰ、Ⅱ级阶地和部分低丘谷地中的松散土体,岩性分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砂、砂砾石、含砾粘土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亚粘土和粘土组成。

前者具低压缩性,力学强度低;后者呈可塑—硬塑状,属中压缩性,但力学强度低。

区内除部分地区有松散土体工程地质岩类外,基底岩石均为花岗岩,岩性多为二长花岗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少数为云英岩化岗岩脉或岩株。

一般情况下,花岗岩岩性均一、坚硬,力学强度高,透水性较弱,抗水性强,但易风化,主要工程地质特征为球状风化及构造剥蚀作用形成深切沟谷。

有资料表明,区内花岗岩风化壳厚度最大可达30米,处于断裂构造发育部位的花岗岩,其坚硬程度和力学强度明显降低,因此区内花岗岩中泥石泥、崩塌等高、中、一般易发区都存在,同样应根据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分别防治。

(7)天然建筑材料

项目区离市区远近不等,交通便捷,各类工程建设所需的材料和燃料可在各乡镇和城区等地购买;项目区与区级道路相通,所有建筑材料均可利用此路作为主要进口通道便利地运入项目区。

(8)自然灾害

项目区位于丘陵岗地,以涝灾和旱灾为主。

一部分属于“旱包子”,一部分属于“水袋子”。

加之水利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和原有基础设施已陈旧,降雨时雨量分布不均匀,常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干旱是项目区农业生产主要灾害天气之一,发生的次数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季节连旱现象较多,经常造成农作物减产。

同时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涝灾也比较常见,约4年一遇。

项目区涉及石城镇、沙坪镇、天城镇、肖岭乡四个乡(镇)的9个片区。

项目区种植结构为:

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红薯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适当种植麻花生、蔬菜瓜果等。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不高。

2011年6月9日晚崇阳县遭到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61.7毫米,局部地区达到232.5毫米,加上隽水河上游通城县出现“砣子雨”,境内雨水和过境客水叠加,导致隽水河水位在短短两小时内猛涨3.5米。

6月10日下午4时,隽水河崇阳水文站实测流量达3240m3/秒,水位60.1米。

全县大部分河流、水库、塘堰水位急速暴涨,超过警界水位。

洪水所到之处,河水肆虐,一片汪洋;此次暴雨洪涝灾害,致使部分河堤决口、塘堰决堤,农作物受灾,农田损毁。

暴雨给崇阳县耕地造成了重大损失,农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一时难以恢复,农民生产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1)排灌骨干设施

项目区灌溉水源充足,但项目区的灌水设施已灾毁,不能为农作物灌溉用水。

灌溉渠道有少量已硬化,绝大部分渠系均为土渠,淤积、漏水、杂草淤塞严重,部分泵站在前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已改造为新的泵站,排水系统均为土质排水沟,因阻塞淤积严重而难以发挥排水排渍作用。

2)交通状况

项目区内主干道经村村通已硬化,其余田间道路多为砂砾石路,部分为土路,经本次洪水灾害,主干砼路多被冲毁,路况较差,需硬化完善。

3)电力设施

项目区已经过农网改造,电力设施比较完备,所有的行政村均有10KVA变压器。

电力能满足村庄及项目区用电的需要,农业用电富足有余,农田灌溉及项目区整改后的用电问题完全可以得到保证。

4)生态环境保护

项目区水热条件适宜林木生长,但由于该地区农业沿袭传统的种植模式,粗放经营,农田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等工作不能有序地进行,林木等植被覆盖率不高,农业生态环境有逐年恶化趋势,草林间伐不当,加之管理不善,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加大,因群众观念、经济能力、技术水平有限,制约了建设生态保护设施,这种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