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40130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实验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实验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实验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实验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工作方案.docx

《实验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工作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工作方案.docx

实验工作方案

余姚市部分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工作方案

2008年3月

小班化教育是小班额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

它是以构建新的授课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为内容,以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小班化教育以“小班额”为前置条件,但不尽是班级学生的减少,更重要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能力的提升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它有利于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的全面落实,有利于提高我市新课程实施的质量,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此,我市将在借鉴其他地区小班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组织部分小学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

一、实验工作的目的

1.促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落实,努力使新课程在我市的实施提高一个层次;

2.探索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或教学指导策略,构建有利于小班化教育的班级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

3.培养一支适应小班化教育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4.积累一批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案例和教育个案,为推广小班化教育提供第一手的可操作的资料,促进我市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内容

1.小班化教育中课堂教学的研究

(1)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提高分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3)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合作教学策略、分类指导策略、分层-个别化教学策略、活动操作教学策略、情境式互动式主题式教学策略等等)

2.小班化教育管理策略的研究

(1)小班化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研究或小班化个性化环境布置的研究

(2)小班化教育与学生个性特长培养模式的研究

(3)小班环境下学生个案(成长轨迹)的研究

(4)小班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操作方式的研究

3.小班化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

(1)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

(2)小班化教育教师备课、批改策略研究。

(3)“以班为本”的小班教师培训、培养模式的研究。

三、实验工作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8年3月—8月)学习和准备阶段

1.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有关小班化教育的理论,了解其他地区小班化教育的现状;

2.研制《余姚市部分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方案》;

3.通过学校自愿申报,确定城乡的10所以内小学为“余姚市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

4.组织实验学校领导学习和考察小班化教育。

第二阶段(2008年8月—9月)学校实验的准备阶段

1.实验学校制定小班化教育实验方案,报教研室备案;

2.学校做好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确定实验班级、学生人数、任课教师等),确定实验工作的主要方向(分工落实);

3.组织小班化教育实验教师赴杭州、宁波等地学习。

第三阶段(2008年8月—2013年3月)实验和研讨阶段

1.加强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学习和实践探索;

2.积极组织各种研讨活动(每学期不少于3次),探讨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方式、管理模式、评价办法等,及时交流小班化教育实验的经验、体会和感想;

3.跟踪小班化教育下学生的发展情况,比较对照班的学生差异;

4.及时研究和调整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阶段(2013年3月—2013年6月)总结和评估阶段

1.整理和搜集实验阶段的有关素材(教学案例、教育个案、优秀论文、视频录像等);

2.总结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成败得失,撰写实验工作总结;

3.通过现场会、观摩活动等方式,召开小班化教育推介会,推广小班实验成果。

四、实验工作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成立小班化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葛云中

副组长:

许家昌、赵永建

组员:

龚焕良、郑水军、陈燕、楼明楼、计亚萍、蒋源海、张重欣、徐旭茫、黄耀、罗渭炳、实验学校的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研室内,郑水军任办公室主任

2.教育局工作职责:

(1)研制《余姚市小班化教育实验方案》,落实小班化实验学校,并发文、授铜牌;

(2)提供实验工作必要的经费(每学年二万元整);(3)组织领导小组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提供有关小班化教育的信息。

3.教研室工作职责:

(1)组织小班化教育实验教师学习考察,帮助指导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的开展;

(2)每学期举行不少于三次的小班化教育专题研讨活动;(4)每学年举行一次小班化教育经验交流会,不断积极和总结一些好的做法和策略;(5)组织和落实《实验方案》中的各项业务性工作。

(6)与宁波等上级小班化教育实验组织加强联系。

4.实验学校工作职责:

(1)做好实验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学校实验工作组织机构,落实分工;

(2)加强教师对小班教育的学习,努力引导教师进行实践探索;(3)积极承担小班化教育的各项研讨交流活动;(4)不断积累实验的各项资料,整理和反思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调整;(5)提供必要的实验工作经费。

五、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申报条件和程序

1.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申报条件:

(1)学校每个年级至少有一个实验班(启始年级为一年级),实验班的学生数控制在32人以内,其它班级的人数也控制在规定人数内(08年每班46人以内);

(2)学校领导重视,亲自参与实验工作,能提供实验工作的经费;(3)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到位具体可行。

2.申报程序:

(1)8月20日前将《余姚市部分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申报表》(下附)、《学校小学班化教育实验初步方案》各一份送至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郑水军处,并发至教育信息网或邮箱jyszsj@yyedu.org。

(2)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讨论确定实验学校,发文公布,授予铜牌。

(3)9月初召开实验工作第一次会议。

余姚市教育局

2008年5月

 

附:

余姚市部分小学“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申报表

学校名称

班级总数

学生人数

教师人数

校长姓名

联系电话

实验目的

实验设想

学校盖章

校长签字:

(单位盖章)

2008年月日

教育局

审批

局领导签字:

(单位盖章)

2008年月日

备注

小班化教育是指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小学额班级中,发挥其优势,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形式,使学生得到充分、和谐发展的优质教育。

近年来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家长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子女教育要求也有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我校新生入学人数逐年减少,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和校舍条件相对宽裕,为开展小班化教育提供了条件。

  

为进一步落实“减负提质”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经讨论决定本学年初一、初二段启动小班化教育,下学年在全校范围内推广。

为确保我校小班化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减负提质”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和发展历次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工作中的传统经验和有效做法,以提高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为着眼点,加强小班化教学策略研究和实践,构建稳定高效的小班化教育体系,实现教育教学的实质性进步,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打造南中品质。

  

   二、目标任务  

[总目标]  

创设和谐、生动、愉悦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展,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实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

  

[具体目标与任务]  

1、全面落实市教育局的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实施小班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学校和教师实施小班化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组织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自主与合作”学习和个别化指导,注重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3、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全面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小班化理论素养和操作能力,建设一支胜任小班化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秀师资队伍。

  

   4、建立和完善符合小班化教育的监控、管理、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对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尽快形成导向、管理、增效的良好局面。

  

5、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规范学校办学规模和班级人数,合理调配师资力量,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的小班化教育环境。

加快学校硬件装备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使用效益最大化。

  

6、加大教科研力度,加强针对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研究,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实践总结,给小班化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性意见。

  

7、结合新课程改革逐步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总结具体操作方法与经验,为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提供借鉴。

  

三、小班化教育理念  

1、一个目标:

以高质量的教育效果为追求目标。

2、三层含义:

(1)小班化量化:

注意“30效应”,即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课堂讲授不多于30分钟,师生互动距离不超过30分米,有效互动接近30次。

(2)小班化精神: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等高、等距、等爱精神。

(3)小班化教学:

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形成适应我校实际的小班化教学模式。

3、五种思想:

(1)爱护每一位孩子的生命状态。

小班无差生,孩子虽不同但都很可爱。

(2)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心灵健康。

还孩子一个清新明净的心灵空间,让真善美滋润他们的心田。

(3)提升每一位孩子的精神品质。

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终身学习需要。

(4)张扬每一位孩子的个性风采。

做到先发现个性,再掌握个性,然后让孩子的个性风采充分张扬。

(5)促进每一位孩子的持续发展。

小班化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培养孩子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思考等终生发展能力。

4、七个特征:

(1)组班规模:

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

(2)全纳性教育:

关注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落后。

(100%关注)

(3)个别化教育:

关注孩子个别差异,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寻求最近发展区,创造余件让每个孩子进步。

(100%成功)

(4)情感性教育:

营造师生、生生之间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100%快乐)

(5)多元性评价:

采用多元性评价,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刺激其成功的欲望。

(100%赞赏)

(6)活动化:

课堂上,让孩子进行充分的自由探究活动。

课堂外,让孩子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各类课外活动,享受学习。

(100%参与)

(7)合作化:

重视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教育与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100%合作)

 四、实施措施  

1、转变观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小班化教育,是整个学校全员参与的一个课题,学校领导应当首先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引领全校教职工开展小班化教育实践活动。

全校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师生观和人才观,用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理念指导教和学。

  

(1)教育观:

关注每个孩子,激励每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注意因材施教,鼓励创造、合作和有序竞争。

  

(2)教学观:

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

教师的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的讲解员、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下的促进者。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倡导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3)学生观:

学生是有潜力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的。

  

(4)师生观: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

构建开放式、民主式的课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对话中开展学习活动。

  

(5)质量观:

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分年段(班级)、教研组(备课组)制订小班化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指导、落实小班化教育的实施。

每月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最新教育动态,交流研究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小班化教育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与小班化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改革。

  

2、加强学习,积极开展专题培训  

强调以校为本,明确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文献学习、专题论坛、课题研究、公开展示、经验交流等教师自培活动,力求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提升教师的理念和“小班化教育”实施能力。

领会先进教学理念的实质内涵,要边学边实践边探索,在实践探索中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观念、方法、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合作。

适时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的指导,组织教师走出去观摩其它学校开展的小班化教育教学活动。

3、营造氛围,大力改善教育环境  

(1)校园环境:

前一时期主要是在净化、美化上下工夫,着力建设一个卫生、舒适、幽雅、温馨的校园;目前,器械场、乒乓球场地已建设完成,塑胶跑道、羽毛球场地建设接近完工,综艺楼(原学生宿舍楼)改造利用工作正在展开,着力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校园;以后的建设将突出文化氛围。

  

(2)教室环境:

温馨的环境、愉悦的教育氛围。

  

温馨的环境——教室要有作业展览角、图书阅览柜、体育器材箱、电化教学设备角、活动角,黑板上要有值日班长、每日名言,课桌旁有个人励志表等。

结合“山海之室”创建,做好教室的小班化教育文化环境布置。

班级环境布置力求突出小班化教育的特点,从课桌椅的排列,墙面布置、各种现代教育设备的安置,体现形式多样,适合学生身心特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教室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生活、交往,具有家庭般温馨的场所。

  

愉悦的教育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上,张扬教师和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关爱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所成,努力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全面发展的学生。

(3)人际环境:

民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

着重研究与学生进行勾通的途径和方法,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的情感交流在三个平台上展开,即日常交往中的情感交流、实践活动中的情感交流、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作到以境育情、以行育情、以教育情、以情育情,创建情感教育工作室,让师生有一个温馨的情感交流的场所。

并建立师生谈心制度。

  

4、注重实效,构建新颖德育体系  

小班化德育要改变以往德育对学生的枯燥说教、蛮横干涉、脱离实际、追求形式的“假、大、空、花”的现象,探索建立以学生为本,尊重和适应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适合我校实际德育体系。

1、重视“山海精神”教育,开展“山海之星”系列评比活动。

进一步宣传“山海精神”,教育和造就孩子成为“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品质敦厚,胸怀宽广,知识丰富,敢于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材。

2、实施自主德育,实行全员设岗、班长轮岗制。

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提高综合素质。

采取一人一岗制,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性,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

值日班长每日轮岗一次,让孩子体验管理岗位上的苦与乐,学会换位思考,培养理解、宽容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培养主人翁意识和锻炼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每一个班级在制定班级公约时,人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

全体同学遵照执行,班委随时检查,同学们相互监督。

3、组建学生社团,开展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通过活动来提高孩子在校的“快乐指数”和“幸福指数”,并达到育人的目的。

组建扩展学生社团,每一个社团都有专职或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每一位学生都要参加一个社团活动。

这些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

有广播台、电脑社、绘画社、书法社、歌舞对、篮球队、文学社、英语角等等。

这些社团每一周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每一学期都有活动成果的汇报展览。

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打造活力校园。

4、建设班级文化,优化育人氛围。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活动,创设积极向上、富有激励与人文关怀的小班文化环境氛围,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制订具体的班级文化建设的考评方案。

每学期对班级文化建设总体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评比,评比结果作为“山海之家”评选的一个重要指标。

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成长记录”,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摘记下来,激励自己,超越自我。

5.、开展体验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孩子成长。

小班化德育是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关注学生生命质量的教育,学校德育活动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

结合各种节日以及学校每学期原有的实践活动项目,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

6、营造书香式校园,培育孩子儒雅气质。

学生一进校园,就会感受春风化雨般的学习氛围,受到无痕的教育。

校园布置力求有书香气息。

兴起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潮。

设定“必读篇目”、“必背篇目”。

开放学校阅览室,有计划添置新书、不断优化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和管理,让爱书懂书的老师学生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荐书、发书、开展读书活动,编写阅读卡,让阅读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线。

7、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做到师爱无疆。

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教育主渠道中,学校不能仅埋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薄弱,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主动地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要积极开展对家长的指导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把对子女的期望同国家培养青少年的要求结合起来,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教育子女。

学校应当积极争取家长对德育工作给予支持和帮助,发挥整体教育的功能。

8、形成多元的发展性评价,充分激励孩子。

对学生的评价,改变原来只评价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评价较少的做法,确立全面、正确、客观的评价体系。

建立对学生交往合作方面的评价方法,发挥个性方面的评价和学业成绩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相互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

“山海之星”的评比是学校独具特色的评价体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了自己的奖项,给每一个孩子有成功的体验,使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进步的机会。

建立档案袋评价制度,关注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

  

9、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上要重点把握好“五关”。

把好“选拔关”,确保队伍素质优秀。

把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能力等方面素质优秀的教师选拔出来,在充分征求个人意见后上岗。

把好“培训关”,提高队伍业务能力。

定期进行班主任培训,坚持开好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不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交流会,通过典型介绍、问题研讨、专题论坛等形式,“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班主任的业务培训,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把好“待遇关”,调动队伍积极工作。

除了努力提高班主任津贴外,坚决遵守学校关于“教师评优评先、效能工资考核、学习培训优先考虑”的原则,把有形待遇和无形待遇结合起来。

把好“情感关”,形成队伍自觉工作。

本着“人文关怀”的原则,做到给班主任关怀和信任,在管理层和班主任之间建立情感链接,全面提高我校的德育质量。

把好“评价关”,完善队伍激励机制。

本着公平、公正、发展的原则,建立与完善班主任考核机制,通过科学的评价,每学期评选和表彰一批优秀班主任,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且成绩突出的教师,及时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10、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建设。

聘任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灵驿站”信箱,开展现场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和网络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关怀孩子的心理健康。

5、关注课堂,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课堂教学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学校建立“推门听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针对小班化教育,学校对教学常规作以下要求。

(1)备课:

教学目标要求分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坡度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分层次精心设计练习,落实到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堂课后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最佳空间形态,有课桌排放图示。

  

备课——在备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备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还要备教学实施空间组合变换(如桌椅排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位置的变化及互动轨迹)等。

  

(2)上课: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环节清楚,采取鼓励、扶持、点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促进每个学生的主动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有发言和活动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爱;积极贯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分层施教,有重点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保证练习质量和练习时间,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需求;将探究型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培养自学能力;启发质疑问难,注意及时反馈;课前准备充分,每学期每位教师自做教具、课件。

  

上课——组织有效的分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兼顾每个学生的学生需要,采取鼓励、扶持、点拨等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主动学习,确保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提倡“五声课堂”(掌声、笑声、惊讶声、感悟声、无声)教学,探索构建“愉悦高效”的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附:

小班化“五声课堂,愉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图     

第一环节:

导课(复习导入,掌声)(5分钟)                                                  

情境导入板书课题交待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问题导入          自主学习顺着学案自己学习,解决基础知识

第二环节:

学习(笑声、惊讶声、感悟声)(25分钟)

合作学习小组协作讨论质疑解决基础知识疑难形成基本技能,教师点拨解决学习重点探究学习动手动脑操作实践拓展思维,完成能力培养目标教师点拨解决学习难点引领能力训练达标练习达到学习目标

第三环节:

检测(无声)(10分钟)

课堂测验,让全体学生过关,做到“当堂达标”

第四环节:

反馈(5分钟)

反馈小结总结课堂学习交流反馈疑难提出新问题达到举一反三 

(3)作业:

内容精选,难易适度,分量控制,C层面批。

必须做到分层次出题或有针对学生的个别作业;课后练习严格控制时间;当天作业及时批改,C层实行面批,提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增强作业的反馈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养成自觉订正的习惯。

  

作业——体现分层多元的特点,分层设计练习,富有弹性,可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要增加作业面批的量,提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增强作业反馈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4)辅导:

注意课堂内的个别辅导;重视课堂外的分层辅导。

经常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有重点地制定针对学生的辅导计划,认真做好个别辅导;尤其对班级中学习有困难学生作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制定辅导计划(包括辅导对象、辅导时间、辅导内容以及辅导的预期效果等);认真记录辅导情况。

  

(5)评价:

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多地进行即时评价、多次评价、分层评价、无级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以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发展。

  

 

另外,学校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落实以下教学建议:

  

(1)营造更和谐、宽松教育的氛围。

随着学生人数的减少,教师工作心理负担有所缓解,少了一份繁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心情更容易愉悦。

教师更要以朋友、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左右,多一份亲热和关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多一份自由发挥,少一份规矩压束,让学生心灵得到释放。

  

(2)实施个别化教育。

个别化教学实质上是班级教学的条件下,适应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它介于个别教学与班级教学之间,个别教学的目的不是减少甚至消除学生间的差异,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注意并发展学生的个性。

因此,个别化教学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设计方案,使每个学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