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98917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docx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

历史名人的道教渊源--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

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原来他们都是道士!

全真嗣龙门派杨明信整理

此篇转载网络,望转者同样注明是转载,谢谢!

张良——汉朝第一开国功臣、张天师之祖

史料:

张良,字子房,汉初大臣。

因为他在推翻秦朝暴政后,对灭楚兴汉有功,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为留侯。

张良不慕名利,不贪享荣华富贵,放下这既得利益,去认真修炼,入白云山,师事黄石,号赤松子。

最后成仙而去。

张道陵、道教的第一位开创及组织者、是张良八世孙、张天师的祖庙也是祭祀张良的家庙、叫“留侯家庙”、现在江西鹰潭龙虎山上清古镇。

点评:

作为大汉开国功臣、一生不图荣华富贵、功成身退、比之韩信等有较好的结局、但是似乎历史上所有的道家高人最终都是如此、出山不是为了贪图名利、而是拯救苍生、一旦了却心愿也是归隐之时。

张角——第一个道教大规模组织者、起义军领袖

史料:

张角(?

-184年),钜鹿(治今河北平乡)人。

中国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黄巾军”的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

他因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遂以宗教救世为己任,利用其中的某些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组织群众,约于灵帝建宁(168-172)初传道。

中平元年(184),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自称“天公将军”,率领群众发动起义,史称“黄巾起义”。

不久张角病死,起义军也很快被汉朝所镇压。

点评:

作为一个老道、伸张民族大义、替天行道、公然带领道众起兵造反、虽然后来遭到失败、但是道士起义这个风气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初、影响了几百年的中国历史、不可不谓之深刻。

华佗——著名道家方士却不得善终、真乃千古奇冤

史料:

华佗(145年-208年),字元化,幼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医师,其事迹见于《后汉书·方术列传下》、《三国志·方技传》及《华佗别传》。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点评:

作为一代著名方仙道士、建安三神医、其中与之齐名的董奉、也是道士、称杏林真人、然董真人一身隐居山林、治病修行、最终得以善终、要是华佗真人不应流氓曹操之诏、或许结局回异。

虽然自己舍身取义、自知大势所趋、但也为天下苍生及历史留下无限之遗憾。

王羲之——天师道世家道士、一代书法大家

史料:

作为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书圣王羲之,出身于声名显赫的“王谢世家”,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但这个“世家”又“世事张氏五斗米道”。

王羲之自青年时代起就跻身仕途,但同时又是一名虔诚的天师道信徒,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一贯的思想轨迹加以探索,却也毫不奇怪。

《世说新语》所载他与谢安共登冶城时的一番谈话,即是例证。

王说:

“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事实上,他也确乎有过“弘济之志”,他曾撰文论述蜀汉诸葛亮的功业才智,称其为“命世大才,以天下为心”,并以此自勉。

但在这同时,确实又殷切期盼能远离尘世的喧嚣去修身养性。

在他刚踏上仕途任秘书郎时,就曾对朋友说过:

“吾为逸民之怀久矣。

”从表面上看,他的“弘济之志”与他的心存高远,希冀寄情山水、求真悟道,似乎构成了他长达三十年仕宦生涯中的一对矛盾;但如果从王羲之的思想内质看,恰恰也表现了他作为当时乱世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以道为本,以儒为用”的自然冲淡的老庄思想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道德观念的有机和谐的结合。

不过说到底,就他个人理想而言,始终是做一个世外高人,一个修身养性的天师道方外之人。

我们认为,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王羲之仕宦生涯中的立身行事,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点评:

不管是文人、是书法家、是儒生、是道士、都不重要了、但是王氏一族、却实是天师世家的忠实信徒与传统者、虽然王氏一生、徘徊在仕途、书法艺术、以及修真道士这三个角色之间、但是他的内心世界、是没有忘记修道的根本的、所以在临走的前一年已归隐炼丹。

按:

之”字是宗教信仰的标志,王羲之的先人世代信奉道教,是有极深的家族渊源的。

早在西汉时,王吉就被后来道教信徒奉为仙人。

王吉就是王羲之的远祖。

至两晋之际,王羲之的叔父王被认为是道教的"部鬼将军",从此,道教便成为王姓这部分的家传信仰。

祖冲之——天师道世家、有名数学大家

史料:

祖冲之(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

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

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

著作有《释论语》、《释孝经》、《易义》、《老子义》、《庄子义》及小说《述异记》等,但早已失传。

汉中张鲁被曹操迁邺之后,天师道在北地有所发展,后又到江南各地。

由晋、宋、南齐、梁、陈、魏、北齐、周、南、北等朝,特别有些家族信仰天师道,故用'之'以及'道'字。

中国古代家族,最重避讳,过去对此则甚不理解,后读陈寅恪先生著作,乃恍然有所了解,乃知天师道世家,故此不避家讳也。

点评:

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考证、祖冲之等人当时都是天师世家信奉者、但是遗憾的是、关于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实在太少、从祖冲之的著作上面看、其对老庄易学等学问是很精通的、所以为道家之人、亦不奇怪、历史上的医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地理学、其源头、都是来自道家的学问、道家是历史上科学文化学术之集大成者。

陶弘景——山中宰相、茅山宗祖师、化学家之祖

史料: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

生于江东名门。

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

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

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帮助修订《本草集注》。

卒谥贞白先生。

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这又和炼丹有关。

点评:

陶弘景究竟是什么人呢?

作为政治人物、却住在山里面、不上朝、皇帝都对他奉若神明、很特别。

但同时呢、又是医学大家与炼丹化学大家、是中国古代十足的科学家人物代表与领袖、其对于外丹化学以及中医道医学的贡献、在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

最重要的、他还是道教茅山宗上清派的奠基人与开山祖师、茅山道士都得尊崇他为老祖宗。

同时他还是文学大家、国学大家、对于当时历史所有的学问、几乎无一不览、无一不通、难怪帝王将相及社会名流都是他的忠实信徒。

魏征——初唐著名宰相、贞观之治名垂千古

史料:

魏征(580-643)字玄成,河北魏州曲城人,祖籍为四川省广元剑阁人。

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

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后进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

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

魏徵曾主持《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的编撰工作,撰写了《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

另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遂良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

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点评:

道士出山而能够名垂千古、文武双全、辅佐帝王、中兴大唐而开启贞观之治的有名历史盛世局面、魏征可谓历史上不多得的道士。

而且还主持修编多种历史丛书以及重要文献、类似这样的人、也只有元朝的耶律楚材、以及明朝的和尚军师姚广孝能够与之媲美了。

孙思邈——药王孙真人、无有过其神

史料:

孙思邈(541-682),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

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

他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

他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兼通佛典。

他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享年一百四十一岁。

点评:

自古道门内部有“十道九医”之说、就是说道门里面、十个道士九个都会医术、不知医不足以为道士、中医在上古时期是没有这个名称的、上古时候都叫道医、医学是掌握在道士的手里的、后来逐渐流传到社会上、而形成了所谓的中医、但是真正的医学高手、都是隐藏在道士内部、历史上道士之中的神医屡屡皆是、但是论名气、论功德、论著作及历史影响之大的、恐怕没有能够超越药王孙真人的了。

吴道子——著名大画家、神仙吴真人

史料:

吴道子(680-759年),汉族人,玄宗赐名道玄。

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唐宣宗847年)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画史尊称吴生。

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大约生于唐高宗朝(约685年左右),卒于唐肃宗朝(约758年左右)。

少孤,相传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未成,乃改习绘画。

曾在韦嗣立幕中当大吏,做过兖州暇丘(今山东兖州)县尉。

漫游洛阳时,唐玄宗闻其名,任以内教博士官,并官至宁王府友,改名道玄,在宫廷作画。

开元年间,玄宗知其名,召入宫中,让其教内宫子弟学画,因封内教博士;后又教玄宗的哥哥宁王学画,遂晋升为宁王友,从五品。

道教中人更呼之为“吴道真君”、“吴真人”。

苏东坡在《书吴道子画后》一文中说:

“诗至于杜子美(甫),文之于韩退之(愈),书至于颜鲁公(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能事毕矣!

”一代宗师,千古流传。

点评:

一代道门艺术大家、精通诗书画文、可谓当时艺术家之至尊人物与集大成者、但同时又是修道高人、也正是因为有这个道家的修行、才能有如此高深之艺术造诣、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比拟。

李泌——南岳衡山高道、辅佐三代帝王

史料:

李泌(722---789),字长源,京兆(今西安)人,唐朝大臣。

天宝中,自嵩山上书论施政方略,深得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东宫属言。

为杨国忠所忌,归隐名山。

安禄山叛乱,肃宗即位灵武,召他参谋军事,又为幸臣李辅国等诬陷,复隐衡岳。

代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又屡为权相元载、常衮排斥,出为外官。

后来,李泌在游衡山、嵩山时,“遇神仙桓真人、羡门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车幢节,流云神光,照灼山谷,将曙乃去,仍授以长生、羽化、服饵之道,且戒之曰:

‘太上有命,以国祚中衰,朝廷多难,宜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功及生灵,然后可登真脱屣耳。

’”(《邺侯外传》)这段记载明显带有神话色彩,但也说明了李泌早年有过进山修道的经历。

从此以后,李泌就长期绝粒食气,修黄老谷神之要。

点评:

作为一个道士政治家、辟谷大师、修炼高人、能够在宫廷当朝议政、而且还穿着道服、在皇宫修行、经常指点江山国事、军政大事、辅佐几代帝王、唐氏家族、不但参与国事之谋划、还参与皇帝家事之左右、可谓于国于家、都有莫大之贡献功劳、而且最终得以功成身退、归隐山林、继续修炼成仙、这样一个隐秘之客、实属稀有。

李淳风——唐朝宫廷天文学家、传奇高道

史料:

李淳风(602-670),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岐州雍人(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

李淳风的《推背图》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

其父李播,隋朝时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

”李播“颇有文学,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文集十卷,”并做《天文大象赋》。

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

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

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

唐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

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

点评:

李淳风作为大唐一代官方天文学家、数学大家、在当时官方地位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地位、是很有影响力的人物、道士自古都是精通天文地理之学、以及易学数学等学问、历史上有名的道士天文地理学家还有元朝赵友钦真人、朱思本真人、以及清朝李明彻真人等人。

道家的学问、都是历史上领先的科技学问、当世的一流学问、很多大儒的学问都是没法和道家人物相比的、相反道家却能够通晓儒家之学、所以在古代、帝王将相见了道士都要三跪九叩、这就是对道家的尊崇。

罗公远—道门高士

当时玄宗信奉道教,武惠妃信仰佛教,而玄宗喜欢看金刚智(三藏)和叶法善斗法术,斗罢,玄宗对金刚三藏说:

“你的神咒很有功力,叶法善比不上你,逐要求罗公远与金刚智斗法术。

罗公远说:

“陛下以此为乐,其实这是道术中末流的法术,叶法师何必显示它!

”玄宗说:

“你不能为我作一个法术,让我高兴高兴吗?

”罗公远说:

“请再问问三藏的法术怎么样。

”三藏说:

“我把袈裟收放牢固,试让罗公远取,不能取走那就是罗公输了;取走,则是我输了。

”于是皇上让他们在道场院进行。

三藏法坛烧香,亲自在坛上作法,把袈裟存放在银盒子里,又安装在几层木匣子里,每层都上了锁,放在坛上。

玄宗和武惠妃、叶法善,都看到里面有一重菩萨,外面有一重金甲神人,再外面用一重金刚力士包围着。

贤才圣人比踵接肩,包围得很严密。

三藏看守在那里,眼睛一时也不离开。

罗公远坐在绳床上,谈笑自若。

玄宗和叶法善都看着他。

几顿饭的时间过去了,玄宗说:

“为什么这么慢呢?

大概累了吧?

”罗公远说:

“我斗力,怎么敢显示自己能耐呢?

只要陛下让三藏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玄宗让三藏打开匣子取出袈裟。

虽然仍旧锁着,但是里边已经空了。

玄宗大笑。

 

罗公远奏道:

“请派人到我的院内,让弟子开柜拿来。

”玄宗立即派中使去取。

不一会儿袈裟取来。

玄宗问这是怎么回事,罗公远说:

“菩萨、力士,是圣贤中一般的;甲兵,诸神,是道术之中较小的,都有可以参与上界的功力,至于太古极真的奥妙,不是术士所能知道的。

刚才我让玉清神女去取,那么菩萨和金刚也看不到她的形迹,去取就像走在坦途上,能有什么障碍呢?

”玄宗非常高兴,赏赐无数。

而叶法善、金刚智以后都很佩服罗公远。

李白——上清派一代高道、世称诗仙太白李真人

史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

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道士隐居于眠山,潜心修道,多年不进城市。

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

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

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

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

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点评:

李白作为一代文化名流、一生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在道教内部又称之为“太白李真人”。

李白与当时多位高道都交往很深、相互学习道法、自身也是文武双全、时而隐居修炼、时而仗剑行走、虽然得玄宗皇帝召见、却没有参与政治斗争、而是继续放荡江湖之间、李白之道教度师为大唐国师、茅山上清派一代宗师“司马承祯”、纵观太白一生所作之诗文、岂是世间庸俗文人能比、李真人之称是无愧的。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晚年修道的诗人

史料:

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

唐武后(武则天)证圣元年(695)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

后还乡为道士。

好饮酒,与李白友善。

工书法,尤擅草隶。

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及应制诗,写景之作,清新通俗。

《回乡偶书》诗传诵颇广。

点评:

作为一代政治文人、自然有其高深的修养思想以及境界见地、至于晚景回乡入道、在当时也是一个时髦趋势、唐朝皇帝信道、当时的科举、有儒家科举与道家科举之分、考上都可以为官、而且很多皇室宗亲、青年男女都有修道入道的经历、杨贵妃就道号为太真、以及其他公主太子修道入道者不枚胜举、贺知章之从道也是历史使然。

张志和——道士大诗人、世称玄真子

史料: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

),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

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

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

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

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

著有《玄真子》集。

点评:

作为道士修行有成、作为诗人文人也是历史留名、历史文化总有太多的美景与回忆、可以想象当时的社会名流与道士道教之间、是何等的密切以及亲近时尚。

黄公望——著名大画家、全真教高道

史料:

黄公望(1269~1354),为著名全真派道士、元朝四大书画家之首。

本姓陆,名坚,汉族,江苏常熟人。

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

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带卖卜。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

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

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

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

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经验创作之谈。

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元至倪瓒元(1335年~1340年)中,浙西廉访徐瑛辟为书吏,被诬入狱,出狱后师事金月岩入全真道。

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

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

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86岁时逝世。

《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派内丹原理和功法。

点评:

元朝正是全真道教鼎盛之期、犹如唐朝之上清派、明朝之天师道、当时信封全真道教也成为一个历史潮流、当时全真道教宗师高道辈出、丘处机祖师还被尊为元朝国师、在当时全真教人才辈出的情况之下、黄公望作为其中之一的全真高道与社会名流、也是一花独放。

李时珍——医药大家之集大成者、

史料: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璧。

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

李时珍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幼聪明伶俐,好学上进,小小年纪就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门庭。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李时珍十六岁时,他突患急病,咳嗽不止,并且久治不愈。

正在李时珍的父母悲伤绝望之际,村子里来了一位从远方云游到此的道士,这位道人白发长髯,颇有一种仙风道骨的味道。

闻言道人专治疑难杂症,小时珍的父母急忙把道人请到家中给他看病。

道士给小时珍号了脉象后,捋捋长髯说:

“不妨,不妨,此病只需服用黄芩30克,加水两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愈。

”时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药。

奇迹出现了。

半月之后,小时珍身热全退,痰多咳嗽的症状也消失了,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一味黄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李时珍深感我国医学的神奇,更对这位身怀绝技的道士钦佩不已,从此,便跟随道人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踏遍高山大川。

在李时珍少年时代,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又把两个儿子带到自己充当诊所的道士庙“玄妙观”中,一面行医,一面教子读书,不时让孩子们帮助誊抄一下药方。

李时珍耳濡目染,对行医的知识技能越来越熟,兴致也越来越浓,常常偷空放下八股文章,翻开父亲的医书,读得津津有味。

《尔雅》中的《释草》《释木》《释鸟》《释兽》等篇,他都背诵如流。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时珍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医林一代宗师。

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救了他性命的黄芩这味中药推崇备加,称之为“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点评:

一代医学大家李时珍、虽然没正式出家当过道士、但是其一身医学、却是在道士是传授之中成长而成的、所以李时珍为道家人物亦一点也不夸张、其父李言闻也经常在道观行医、李氏父子与道家医学是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而且一生时常来往于武当太和山之中采药、大有昔日神农尝百草之风。

傅青主——道门传奇人物、清初文艺大家

史料: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

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

明诸生。

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

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

顾炎武极服其志节。

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

著有《霜红龛集》等。

一些武侠小说里,傅山被描写为武侠高手。

他是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

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

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

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点评:

又是一代传奇人物、道门高人。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但还是不得不说、这么神奇的人物、究竟是什么道士呢?

是全真教龙门派、丘处机祖师的第六代传人、道号为、“真山”、其师父为全真龙门派第五代“郭静中”、号称还阳真人、也是当时道门中的一代传奇神仙性的人物。

张孔山——近代音乐大家、青城世外高人

史料:

张孔山(生卒不详),中国清代古琴家。

名合修,别号半髯子。

张孔山精于《流水》、《醉渔唱晚》、《普庵咒》、《孔子读易》等琴曲。

他的七十二滚拂《流水》,尤其为琴曲之珍品,甚受推崇。

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张孔山的琴曲传谱,存见的有:

《高山》、《平沙落雁》、《潇湘夜雨》、《化蝶》、《渔樵问答》等。

咸丰年间,张合修在青城山中皇观当道士,一时来青城山求琴者甚众。

但张本人却经常云游在外,与灌县道士杨紫东、《钱氏十操》的作者钱绶詹等人交流琴艺。

点评:

张孔山是全真龙门派的道士、龙门派合字辈、作为近代有名的古琴大师与音乐大家、其艺术造诣是十分高深的、其创作的高山流水琴曲、已经成为传世佳作、而且还载上美国太空航空飞船、可谓名垂千古、而张孔山真人到晚年却独自离开青城山、云游江湖、不知所踪了、这也是历代高人的游戏。

阿炳——瞎子道士阿炳、造就一代音乐传奇

史料: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

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点评:

阿炳作为一个苦命道士、文艺道士、在当时是道士生涯之中、是很艰苦的、一个顶级的音乐大师、流落到街头卖艺为生、而且还眼睛失明、但是尽管如此、也不能掩饰他在音乐历史上的伟大造诣及丰碑。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纵观历史,书圣,药王,画圣,诗仙,化学,天文等等,此中造诣极高明者,皆道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