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9825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23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docx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

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

第一章肉兔、毛兔和獭兔概述

第一节肉兔

第二节毛兔

第三节獭兔

第二章肉兔的高效养殖技术

第一节兔舍的建设

第二节繁育技术

第三节肉兔饲养管理技术

第三章毛兔的高效养殖技术

第一节兔舍的环境控制

第二节毛兔的繁育技术

第三节毛兔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四章獭兔的高效养殖技术

第一节兔舍的要求

第二节獭兔的繁育

第三节獭兔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五章兔病防治技术

第一节兔病的诊断方法

第二节常见兔病的防治

第三节兔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广大农村养殖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

肉兔、毛兔、獭兔以吃草节粮、产品优质、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备受广大农民青睐。

发展家兔生产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养好肉兔、毛兔、獭兔,需要科学技术。

为了指导广大农民在养殖生产中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繁殖效率、做好疾病预防等工作,结合农民科技培训的实际需求,我们编著了《肉兔、毛兔、獭兔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新技术》一书,作为新型农民培训丛书之一。

本书内容几乎涉及肉兔、毛兔、獭兔养殖的各个环节,包括品种选购、饲养技术、疾病防治等,还附了大量的图片,可供读者选择应用和参考。

本书技术先进、科学、简明实用,既可作为生产一线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肉兔、毛兔、獭兔养殖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著者水平所限,本书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意见。

 

第一章肉兔、毛兔和獭兔概述

第一节肉兔

一、肉兔的起源与发展

肉兔生产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饲养肉兔投资小、周期短、风险低、见效快,是广大农村发展高效农业、高效畜牧业的优选项目之一。

(一)分类学地位

肉兔在动物分类学上属: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亚科、穴兔属、穴兔种、家兔变种。

应当指出,在兔科动物中又可分为穴兔和旷兔两类,现今人们饲养的各种家兔都是由野生穴兔驯化和培育而成的。

(二)肉兔的起源

据史料考证,目前世界上饲养的所有家兔品种都起源于欧洲野生穴兔,所以肉兔的祖先也为欧洲穴兔。

有关穴兔的最古老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00年,最早发现于西班牙,以后逐渐散布到欧洲各地。

据德国科学家汉斯·纳茨海考证,欧洲穴兔驯化最早始于16世纪的法国修道院。

同时,一些航海家为了解决航海途中的肉食供应,常常在船上饲养一些兔子,对野生穴兔的驯化和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肉兔业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自16世纪开始,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就已十分重视家兔育种工作,从肉用、皮用等经济性状出发,对家兔进行系统选育。

自19世纪开始,在西欧城郊和农村,普遍采用了笼养兔方法。

随着兔肉、兔皮等兔产品市场的拓展,相继出现了规模较大的专业性兔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肉食品供应紧张,使肉兔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肉兔品种涌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生产不景气,肉食品匮乏,一些有养兔传统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养兔业发展更为迅速,大型集约化养兔场迅速增加,养兔已由副业转变为一种重要产业,养兔生产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二、国内生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生产现状

据史料记载,我国的养兔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远在先秦时代我国就已开始养兔,但当时只是作为宫廷观赏动物饲养,并不是经济动物。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各地开始家庭副业式养兔,但多是零星饲养,不成规模,自由发展;品种则以中国白兔为主,多作肉用,辅以皮用。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肉兔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首先在北京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种兔场,此后又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肉兔良种场,先后从国外引进了新西兰兔、丹麦白兔、加利福尼亚兔、比利时兔、青紫蓝兔、日本大耳兔等优良品种,进一步推动了我国肉兔饲养业的发展。

5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冻兔肉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据报道,1967年全国冻兔肉产量为I万吨,到1984年已达11.7万吨,1994年达22.8万吨,目前年产量为18万~20万吨。

1959年出口冻兔肉221吨,1979年出口量最高,达4.35万吨,目前每年出口冻兔肉3万~4万吨,远销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把“养兔生产”列为重要的饲养项目之一,使肉兔饲养区域不断扩大,除山东、四川、江苏、河北、河南、安徽、山西、陕西及东北三省等原有的肉兔生产基地之外,新疆、内蒙古、福建、云南、海南等养兔新区,也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势头。

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我国肉兔的存栏量为1.3亿~1.5亿只,出栏2.5亿~3.O亿只,年产兔肉35万~40万吨,其中山东、四川、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等省饲养数量最多,占我国肉兔存栏量的75%~80%。

我国对肉兔的研究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

科技工作者围绕提高肉兔的产肉率、繁殖率、成活率、饲料转化率、配套饲养技术、品种改良、遗传基因等内容进行了专项研究,已先后培育出哈白兔、塞北兔、太行山兔、大耳黄兔、安阳灰兔等优良品种;家兔人工授精、繁殖控制及冷冻精液技术等已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兔的胚胎移植、试管兔、嵌合兔等也已获得成功。

随着肉兔生产的迅速发展,兔肉销量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兔肉主要以外销为主,内销量微不足道。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兔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我国兔肉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为辅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目前兔肉国内销量为总产量的80%~85%,出口量为总产量的15%~20%。

(二)存在问题

我国在发展肉兔生产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纵观其发展历史,始终处于上下波动、起伏不定的状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饲养规模偏小在我国广大农村,养兔仍然是一项家庭副业,多数家庭饲养基础母兔5~10只,饲养规模小,未形成产业化,其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

2.科技含量较低在我国,小规模的家庭养兔仍以粗放的饲养方式为主,栏舍阴暗潮湿,饲料单一。

所以,普遍存在着繁殖率低、生长速度低、饲料转化率低和死亡率高的“三低一高”现象。

3.销售渠道单一以往长期以来,我国兔肉主要依靠外销,国内市场没有很好地开发。

因此,国际市场兔肉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国内肉兔的生产,一旦国际市场需求低下,就会挫伤养兔农户的积极性。

4.产品开发滞后目前,我国的兔肉产品仍以初级产品形式销售为主,花色品种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引导能力差。

大量的兔副产品尚未充分开发,明显影响养兔业的增值增效。

5.炒种现象严重个别炒种者为了自身的私利,利用农民致富心切的心理特点,大搞高价放种和“高价回收”的骗局,以次充好,以商品兔冒充种兔,给养兔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三)、现代化肉兔业发展的对策

1、提倡规模饲养方式

肉兔养殖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养兔业发达国家,大多采用集约化、工厂化饲养。

我国的肉兔生产主要由农家副业养兔、集体养兔场和国营种兔场等多种模式组成。

就目前我国养兔现状而言,发展肉兔生产的适宜规模,农户一般以饲养种兔30~50只为宜,专业性小型养兔场规模以饲养种兔100~300只为宜,中型养兔场以500~800只为宜,大型养兔场以1000~2000只为宜。

饲养规模过小,经济效益不高;饲养规模过大,如果资金、人力、物力条件达不到要求,饲养管理水平粗放,良好的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不仅效益低,而且容易诱发多种疾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普及科学养兔知识

我国虽是世界养兔大国,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长期以来仍处在副业生产的定位上。

特别是农户小型养兔场多缺乏先进的科学意识和技术措施,大多处于“广种薄收”阶段。

因此,要提高肉兔的生产水平,必须普及科学养兔知识,采用科学手段和先进技术,尤其是肉兔良种选育、杂交组合、饲料搭配、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等科技知识,实行标准化、科学化饲养,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三)推广全价颗粒饲料

目前,我国肉兔的饲养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处于“有啥吃啥”的落后状态,不仅饲养期长,饲料转化率低,而且单产低,产品质量差。

近年来,广大农村由于粮食丰收有余,不少养兔户利用原粮(稻米、玉米、小麦等)饲喂兔子,不仅浪费了粮食,兔子也没养好,甚至导致多种疾病。

据试验,兔子有喜吃颗粒饲料的习惯,而且表现为饲料利用率高,浪费少。

因此,应该根据肉兔的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生产全价颗粒饲料,以满足肉兔的不同生产类型和生理阶段的需要。

(四)树立商品生产意识

近年来,我国的养兔业已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增强了商品观念和风险意识。

过去,我国的肉兔市场主要在国外,多以初级产品形式出现,一旦国际市场疲软,国内生产必然滑坡,使养兔生产永远处于高峰一低谷一高峰一低谷的循环怪圈。

养小兔子可以成为大产业,养兔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要树立商品生产意识。

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肉兔产品的加工、销售和市场开发问题,产前、产后矛盾突出,就难以实现增值增效的目的。

(五)开展综合开发利用

肉兔的主要产品有兔肉、兔皮、兔粪和各种内脏。

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养兔业,有关部门应注意兔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兔肉除用于满足传统的外贸出口需要之外,必须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开发和综合加工利用。

对兔皮、兔粪和兔的各种内脏要进行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增值增效。

例如,四川省广汉市、彭山县等地已有160多家中、小型兔肉加工厂和近千家兔肉加工专业户,加工品种多达20余种,既提高了兔产品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解决了养兔户卖兔难的问题。

三、肉兔的品种

(一)中国白兔

中国白兔又称菜兔,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优良兔种之一,分布于全国各地,以四川成都平原饲养最多。

1.外貌特征中国白兔体型较小,全身结构紧凑而匀称;被毛洁白,短而紧密,皮板较厚;头型清秀,耳短小直立,眼为红色,嘴较尖,无肉髯。

该兔种间有灰色或黑色等其他毛色,杂色兔的眼睛为黑褐色。

2.生产性能中国白兔为早熟小型品种,仔兔初生重40~50克;30日龄断奶体重300~450克,3月龄体重1.2~1.3千克;成年母兔体重2.2~2.3千克,公兔1.8~2千克。

繁殖力较强,年产4~6胎,平均每胎产仔6~8只,最多达15只以上。

3.主要优缺点该兔种的主要优点是早熟,繁殖力强,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是优良的育种材料;肉质鲜嫩味美,适宜制作缠丝兔等美味食品。

主要缺点是体型较小,生长缓慢,产肉力低,皮张面积小,有待于选育提高。

(二)哈尔滨白兔

该兔系由比利时兔、花巨兔、加利福尼亚兔、青紫蓝兔与哈尔滨本地白兔、上海大耳白兔等多品种杂交选育而成。

属大型肉兔品种,分布于全国各地。

1.外貌特征哈尔滨白兔全身被毛洁白,毛密柔软,眼为红色,耳宽长而直立,前后躯发育匀称,四肢强健,体型较大。

2.生产性能该兔种属大型肉兔新品种。

仔兔初生体重60~70克,70日龄平均体重2.5千克,90日龄体重3.5~3.8千克,成年兔体重达5.5~6千克。

屠宰率为53.3%,繁殖力强,每胎产仔8~10只,育成率达赖85%以上。

3.主要优缺点哈尔滨白兔的主要优点是遗传性稳定,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料重比为3.35∶l,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皮毛质量好。

主要问题是群体较小,目前正在扩群推广中。

(三)塞北兔

塞北兔是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杨正教授等培育的大型皮肉兼用型品种。

1978年起,选用法国公羊兔、比利时兔和弗朗德巨兔为亲本,采用轮回杂交并严格选育而成,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定名为塞北兔。

该兔体型呈长方形,被毛以黄褐色为主,也有纯白色和干草黄色或橘黄色的。

头大小适中,眼眶突出,眼大而微向内陷,鼻梁有一黑线。

耳宽大,一耳直立,一耳下垂,故称“斜耳兔”,这是该品种的重要外貌特征。

体质强健,颈部粗短,颌下有肉髯,背腰平直,后躯宽而丰满,四肢短而粗壮。

该兔年产4~5胎,平均每胎产仔7只,40日龄断乳体重1.0千克左右,2月龄达1.7千克以上,成年体重5.3~5.5千克,屠宰率52.6%。

(四)日本白兔

日本白兔原产于日本,由中国白兔和日本兔杂交选育而成。

日本白兔体格强健,较耐粗饲,适应性强,我国各地广为饲养。

该兔被毛全白,耳大直立,耳根细,耳端尖,耳薄,形同柳叶,故又称日本大耳白兔。

日本白兔繁殖力强,年产4~5胎,每胎产仔8~10只,多者达12只。

母兔母性好,泌乳量大。

仔兔生长较快,2月龄体重1.4千克,4月龄达3.O千克。

成年体重:

母兔4.5~5.0千克,公兔4.0~4.5千克。

该兔的被毛浓密柔软,质地良好。

(五)德国花巨兔

德国花巨兔原产于德国,是大型的皮肉兼用兔。

该兔被毛底色为白色;口鼻部、眼圈及耳朵的被毛为黑色,从颈部沿背脊至尾根有1条锯齿状渐宽的黑色被毛带,体躯两侧有若干对称、大小不一的蝶状黑斑,故也称“蝶斑兔”。

德国花巨兔性情活泼,行动敏捷,善跳跃。

繁殖力强,年产4~5胎,每胎产仔11~12只,高者达17~19只。

仔兔早期生长发育快,40日龄断乳体重1.1~1.25千克,90日龄达2·5~2.7千克,成年体重5~6千克。

抗病力强。

但该兔母性不好,哺乳力较差,仔兔成活率较低。

第二节毛兔

一、毛兔的起源与现状

毛用兔与其家兔一样,具有共同的起源和祖先,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兔科、兔亚科、穴兔属、穴兔种、家兔变种。

国际上把毛用兔称为安哥拉兔,而我国群众习惯叫做长毛兔。

世界上各国的长毛兔都是由英国的短毛兔发生长毛突变而形成的。

由于它们同来源于长毛基因突变,所以把所有的长毛兔都归属于1个品种。

安哥拉兔是由何而来的?

大量的研究证明,世界上最早饲养长毛兔的国家为英国和法国。

法国最早的安哥拉兔是1723年由英国海员从英国绕道大西洋至比斯开湾的波尔多带入法国的。

显然。

英国饲养长毛兔的时间早于法国,进一步证明安哥拉兔是来自英国。

由于长毛兔的长绒与土耳其安哥拉山羊的长绒形态相似,因而把长毛兔叫做安哥拉兔。

最初出现的长毛兔,因毛绒奇特、美观,仅供少数人玩赏之用。

国外18世纪中叶开始出现,先后传人法、德、日等国,但真正形成一项产业,只有100多年历史,由于毛纺业的不断发展,长毛兔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不断发展。

目前饲养长毛兔数量较多的国家有中国、法国、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捷克和斯洛伐克等。

我国兔毛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90%以上。

2006年,中国产兔毛2万多吨。

二、毛兔的外形结构

长毛兔是家兔的一种,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

由于各国的地区环境条件、饲养管理和育种方法的不同,已经形成了很多品系。

这些品系虽经长期选育,但仍然保留着共同的形态和一些生物学特性。

长毛兔的外形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部分,除鼻尖、腹股沟和公兔的阴囊部之外,全身各部位均被有纤细的绒毛。

1.外形结构

长毛兔的外形结构,除了与其他家兔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之外,还有其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征和特性,对于选种和了解生产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1)头部长毛兔的头部细小清秀,可分为颜面区及颅脑区。

颜面区约占头长的2/3。

口较大,围以肌肉质的上、下唇,上唇中央有一纵裂。

门齿外露,口边长有粗硬的触须。

眼球大而几乎呈圆形,位于头部两侧,单眼视野角度超过180°,白色长毛兔的眼球呈粉红色,有色长毛兔眼球则多呈深褐色。

耳长中等且可自由转动,可随时收集外界环境声音信息。

迅速产生反应。

(2)体躯可分为胸、腹、背3部分。

发育正常、体质健壮的长毛兔,胸部宽而深,背腰平直,臀部丰满。

良种长毛兔一般要求腹部大而不松弛,且富有弹性;背腰宽广、平直;臀部丰满,发育匀称。

(3)四肢长毛兔与其他家兔相同,前肢短而后肢长,这与跳跃式行走和卧伏式的生活习性有关。

前脚有5趾,后脚仅4趾(第1趾退化),趾端有锐爪,爪的弯曲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年龄越老则弯曲度越大。

2.被毛特点

长毛兔全身被毛洁白、松软、浓密。

根据兔毛纤维的形态学特点,一般可分为细毛、粗毛和两型毛等3种。

(1)细毛又称绒毛,是长毛兔被毛中最柔软纤细的毛纤维,呈波浪形弯曲,长5~12厘米、细度为12~15微米,一般占被毛总量85%~90%。

兔毛纤维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细毛纤维的数量和质量,在毛纺工业中价值很高。

(2)粗毛又称枪毛或针毛,是兔毛纤维中最长、最粗的一种,直、硬、光滑、无弯曲,长度10~17厘米、细度35~120微米,一般仅占被毛总量的5%~10%,少数可达15%以上。

粗毛耐磨性强,有保护绒毛、防止结毡的作用。

根据毛纺工业和兔毛市场的需要,目前粗毛率的高低已成为长毛兔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关系着长毛兔生产的经济效益。

(3)两型毛是指单根毛纤维上有两种纤维类型:

纤维的上半段平直,无卷曲,髓质层发达。

具有粗毛特征;纤维的下半段则较细,有不规则的卷曲,只由单排髓细胞组成,具有细毛特征。

在被毛中含量较少,一般仅占1%~5%。

两型毛因粗细交接处直径相差很大,极易断裂,毛纺价值较低。

三、品系特征

目前各国饲养的长毛兔,由于环境条件、饲料条件以及选育标准和选育方法等的不同,培育出了许多品系,主要有德系安哥拉兔、法系安哥拉兔、日系安哥拉兔、英系安哥拉兔和中系安哥拉兔。

(一)品系特征

1.德系安哥拉兔

德系安哥拉兔由德国培育而成,是目前世界各国饲养比较普遍的一个品系,产毛量较高。

我国自1978年开始引进饲养,目前在山东省还保留其纯种。

(1)外貌特征面部绒毛不太一致,有的有长毛,有的无长毛,亦有额毛、颊毛丰富的,但大部分耳壳背面无长毛,仅耳尖有一撮毛,养兔界俗称“一撮毛”;全身被覆厚密的绒毛,被毛有毛丛结构,不易缠结,毛纤维有明显的波浪形弯曲;四肢、腹部密生绒毛,体毛绒毛率达91%左右,长而细软;头型扁、尖削,胸部和背部发育良好,背线平直,四肢强健。

(2)生产性能德系安哥拉兔体型较大,成年兔(1周岁)体重3.5~5.2千克,高的可达5.7千克,平均3.95千克,体长45~50厘米,胸围30~35厘米。

年产毛量公兔平均1190克,母兔平均1406克,最高的达2000克;被毛密度为16000~18000根/厘米\+2,粗毛含量5.4%~6.1%,细毛细度12.9~13.2微米,毛长5.5~5.9厘米。

.繁殖性能表现为年产4~5胎,胎产子6~7只,最高达12只;一般母兔4对乳头,多的达5对乳头;配种受胎率为53.6%。

(3)主要优缺点主要优点为产毛量高,被毛密度大,细毛比例大且长而柔软,因有丛毛结构而不易缠结。

主要缺点为适应性差,特别是不耐热,公兔有夏季不育现象;对饲养条件要求比较高,不耐粗饲;繁殖性能偏低,配种后受胎率较低,初产母兔母性差,少数母兔还有食子恶癖。

2.法系安哥拉兔

法系安哥拉兔由法国经过长期选育培养而成,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粗毛型长毛兔。

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引进饲养,但没形成商品生产规模。

20世纪80年代,为了搞好兔毛生产及改良国内安哥拉兔的需要,又先后引进一些新型法系安哥拉兔,目前国内仍保留有它的种群。

(1)外貌特征全身被毛长而洁白,但密度较差,粗毛含量较高。

额部、颊部及四肢下部生有短毛,耳宽、长且较厚,耳尖无长毛或有一小撮短毛,耳背密生短毛,养兔界称之为“光板”。

该品系的长毛兔体型较大,体质健壮,头稍尖,面部稍长。

脚毛较少,胸部和背部发育良好,四肢强壮。

(2)生产性能法系安哥拉兔体型较德系安哥拉兔略小,成年兔(1周岁)体重3.5~4.6千克,高者达5.5千克。

体长43~46厘米,胸围35~37厘米。

公兔年产毛量900克左右,母兔年产毛量1200克左右,最高产的个体年产毛量可达1300~1400克;被毛密度不如德系安哥拉兔,为13000~14000根/厘米\+2,粗毛含量为13%~20%,平均为15%,细毛的细度为14.9~15.7微米,毛长5.8~6.3厘米。

繁殖性能较德系安哥拉兔好,年产5胎以上,胎产子6~8只,一般母兔4对乳头,也有5对乳头的,选种应尽量选择5对乳头的母兔;配种受胎率为58.3%。

(3)主要优缺点本品系兔的主要优点是产毛量较高,毛纤维较粗,粗毛含量高,适于纺线和做粗纺原料:

适应性强,耐粗饲,容易管理;繁殖性能好,适于以拔毛的方式采毛。

主要缺点是被毛密度差,面、颊、四肢下部无长毛。

3.日系安哥拉兔

日系安哥拉兔由日本培育而成,生产性能不及德系和法系安哥拉兔。

我国于1979年从日本引进,目前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和辽宁省。

(1)外貌特征头型偏宽而短,额部、颊部、两耳外侧及耳尖部均有长毛,额毛有明显分界,呈“刘海状”。

耳长中等、直立。

四肢强壮、肢势端正,胸部和背部发育良好。

全身被覆洁白浓密的绒毛,粗毛含量较少,但不易缠结。

(2)生产性能日系安哥拉兔体型比德系和法系安哥拉兔均小,成年兔(1周岁)体重3~4千克,高者达5千克,体长40~45厘米,胸围30~33厘米;年产毛量公兔为500~600克,母兔为700~800克,高者达1200克;被毛密度为12000~15000根/厘米\+2,粗毛含量5%~10%,细毛细度12.8~13.3微米,毛长5.1~5.3厘米。

年产3~4胎,平均每胎产子8~9只,母兔乳头4~5对;配种受胎率为62.1%。

4.主要优缺点

本品系兔的主要优点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粗饲,易于饲养管理;繁殖力强、受配率高、胎产子数多,母兔母性强、泌乳性能高,子兔成活率高。

缺点是体型较小,产毛量较低,兔毛品质一般。

5.英系安哥拉兔

该品系安哥拉兔由英国培育而成。

体型偏小,毛细,偏向于观赏用。

我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引进饲养,曾对我国长毛兔的选育工作起过积极作用。

但由于其体型小、产毛量低,目前纯种英系安哥拉兔已极少见,即使在英国也难见到。

(1)外貌特征头型偏圆,额毛、颊毛丰满,耳短厚,耳尖密生绒毛,形状似缨,有的个体整个耳背均有长毛,飘出耳外,甚为美观。

全身被覆蓬松、洁白、丝状的绒毛,形似雪球,毛质细柔。

四肢及趾间脚毛较多。

背毛由背中央自然分开,向两侧披下。

(2)生产性能本品系兔的体型较小、紧凑,成年兔(1周岁)体重2.5~3千克,高者达4千克,体长42~45厘米,胸围30~33厘米;年产毛量公兔为200~300克,母兔为300~350克,高者达500克;被毛密度为12000~15000根/厘米\+2,粗毛含量1%~3%,细毛细度11.3~11.8微米,毛长6.1~6.5厘米。

繁殖力较强,年产子4~5胎,胎平均产子5~7只,最高胎产子数可达15只;配种受胎率平均达60.8%。

(3)主要优缺点主要优点为繁殖力强,被毛洁白、蓬松,可以作为观赏用。

缺点为被毛密度差,年产毛量低;体质弱,抗病力差;母兔泌乳力较差,有待选育提高。

6.中系安哥拉兔

我国自1924年首次从日本引进安哥拉兔,1926年又从法国引进法系安哥拉兔,零星饲养在江浙一带的农村,并与当地的中国白兔杂交。

20世纪50年代中期兔毛出口对外打开销路,大大提高了群众养兔的积极性,经过选育选配,逐渐形成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新品系。

1959年通过正式鉴定,命名为中系安哥拉兔。

(1)外貌特征主要特征是狮子头、全耳毛、老虎爪。

耳长中等,整个耳背和耳尖均密生细长的绒毛,飘出耳外,被称为“全耳毛兔”。

头宽而短,额毛、颊毛丰富,从侧面看往往看不到眼睛,从正面看也只是一团绒球,形似狮子头。

趾间、脚底也密生绒毛,形似老虎爪。

骨骼较细,皮肤稍厚,体型清秀。

(2)生产性能本品系的兔体型小,成年兔(1周岁)体重2.5~3千克,最高的可达4千克,体长40~44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